-
林兆楠:民主党落败,建制派精英总结的教训竟然是……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林兆楠】
美国大选尘埃落定,特朗普重掌白宫。接下来的四年,无论是美国国内还是国际局势,注定将发生非常大的变化。
对此,包括笔者在内的很多人都想要知道该如何理解这一结果。为此,笔者所在的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在大选结果出来的当天下午,就立刻举行了座谈会,邀请学院师生分享对大选的感受与看法。
开场前的会场 作者供图
座谈会在学院顶楼最大的会场举行,场内的数十张大圆桌边人满为患,除了来自世界各国的学生外,不乏白发苍苍的教授。可能是考虑到大选结果的冲击,还十分贴心地在隔壁教室准备了冥想课程。
建制派精英嘉宾
本次座谈会中,有两名出身政界的嘉宾。
一位是迈克尔·A·纳特(Michael A. Nutter),曾在2008年至2016年担任费城市长,在此之前他已在费城市议会中任职十五年。在他的八年市长任期中,实现了费城在治安、教育、交通、经济、财政等各个领域的巨大进步,他也因此在2014年被评为年度公职人员。2016离任后,纳特先是在国土安全部担任顾问,在CNN担任评论员,并在多家智库担任研究员,并最终加入哥大。
另一位就是大家比较熟悉的维多利亚·纽兰(Victoria Nuland),她是纽约出生的阿什肯纳吉犹太人,丈夫同为阿什肯纳吉犹太人、著名的新保守主义学者罗伯特·卡根(Robert Kagan)。
2016年,特朗普当选为美国总统,纽兰立刻辞职。拜登政府上台之后,纽兰又第一时间重返美国国务院,并且担任了美国副国务卿。三十年的职业生涯中,除了在特朗普政府之外的所有两党政府中,纽兰都在外交系统担任过重要职务,直到2024年加入哥大。
如此独特的经历,也使她成为攻击美国“深层国家”的一个重要靶子。作为推动北约东扩、挑唆俄乌战争的主要推手,特朗普曾评价她是“疯子”,也足见她和特朗普的关系并不融洽。
座谈会嘉宾,从左到右分别为纳特、赫特尔-费尔南德斯、纽兰、夏皮罗与卡根 作者供图
除此之外,还有数名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里从事相关研究的教授,包括:历史教授罗伯特·卡根(Robert Kagan),研究方向集中于美国总统历史,他也是本次座谈会主持人;政治学教授亚历山大·赫特尔-费尔南德斯(Alexander Hertel-Fernandez),重点研究美国政治经济,关注企业与富裕个人如何通过游说影响美国政治;还有政治学教授罗伯特·夏皮罗(Robert Shapiro),主要研究美国政治,重点关注公众舆论、媒体与政策制定之间的联系。
可以看到,这一嘉宾组成十分有代表性,汇聚了地方官员与联邦官员、美国政治研究者,他们一方面有着实际参与政治的经验,另一方面由于美国政-商-学旋转门的存在,让他们能保持与美国政界的联系与一定的影响力。
当然大家也不难看出,他们的种种身份几乎可以说完美符合反对特朗普的美国建制派精英,或者所谓“深层国家”的刻板印象。因此,他们对于大选的反应,足以让观众一窥原本在美国政治占据主导地位的建制派精英,对于特朗普当选与美国前景的看法。
“是经济,你个笨蛋”
在开场前的嘉宾介绍环节,还有个小小的插曲。
在介绍到夏皮罗教授的代表书籍《理性大众》(Rational Public)时,主持人卡根停顿后补充道“他将要尝试解释这一点”,这在原本沉寂的场内激起了零散的冷笑,以至于台上嘉宾也禁不住笑着看向夏皮罗。之后夏皮罗回应道,“理性大众需要理性领导者,这是另一个故事了”,再一次激起了场内冷笑。
不过这个黑色幽默算是整场座谈会中,为数不多的轻松时刻了。
开场前,以学生为主的观众围坐在圆桌边,场内交流热火朝天。随着活动开始场内逐渐安静下来,一股无形的阴云轮罩在嘉宾与观众上方,即便午后的阳光从窗外照进场地内也无济于事。在组织方拉下遮阳帘后,气氛更显得阴郁。
“我是一名历史学家,意味着我研究过——”主持人卡根开场说道,麦克风中传来他的叹息声,“很多大选。我在其中几场投过票”。他沉默着抿嘴后说道,“今天一直是美国历史上的重要时刻,每场总统大选都很重要”。他说,今天很幸运在台上能有四名来自我们教师团队的嘉宾,他们“对选举及其影响有着深刻的感受”。卡根顿了顿说道,“对于这个国家和世界也是如此。”
介绍完台上嘉宾后,卡根说道:“但要记住,无论一个人如何看待发生了什么,我们都在消化,而且消化需要时间”。他类比说:“我是一个历史学家,我的同僚还在辩论美国大革命和随后的重建”,激起了场内的又一阵冷笑。
在座谈会中,嘉宾就一点达成了共识且反复强调,即这是一次“公平与自由”(fair and free)的大选且结果出炉得出奇地早。嘉宾们将这一特点与2020年那场大选混乱的结果承认相对比。前副国务卿纽兰更是将其上升到美国国际声望的高度——“就美国在这个星球上扮演的民主堡垒的角色而言,这是一件非凡的事情。”
场内的留言板,提问“有什么在政见不同时可以促进礼貌与理解的小行动?” 作者供图
谈及本次大选中民主党失败的原因时,嘉宾们不约而同地提及了经济因素。从历史的角度看,他们指出,本次选举与过去的选举相同,是对于现任政府成绩的一次考核。赫特尔-费尔南德斯教授指出,如果通过历史上美国总统的认可率与他们在大选结果之间的联系来预测的话,本次大选结果正好符合预测。卡根教授也附和说,在美国历史上,没有一位认可率低于40%的总统能够成功连任,尽管此次是哈里斯而非拜登竞选,但这一历史结论仍然不可忽视。
嘉宾们一致认为通胀是拜登政府的死穴,但仍困惑于其他经济成果为何没能转化成选票。赫特尔-费尔南德斯教授分享说,大选前一周他在决定胜负的的宾夕法尼亚州走访时,听到了大量选民对于通货膨胀的抱怨。但他同样疑惑于除了通胀之外,拜登政府取得了许多十分亮眼的经济成绩,比如创纪录的低失业率、工资增长,以及基础设施投资等等,但是这些成绩显然没能促使更多的选民支持拜登政府,而是投给了特朗普。
对于这个问题,他提出了几种假设:一是通胀压倒了一切,价格上涨抵消了工资增长,民众看到生活里儿童保育、教育、医疗等各个方面都在变贵;二是媒体放大了经济的问题,给民众留下了悲观的印象;三是拜登政府的许多成绩需要时间才能显现效果。
对此,赫特尔-费尔南德斯教授引用了“潜在国家”(submerged state)这一概念,他举例说,拜登政府在基础设施投资中的大量资金流入私营企业,而受雇佣的员工并不知道他们正在参与拜登政府投资的基础设施项目。
这几点分析得到了在场嘉宾的同意。夏皮罗教授补充说:疫情的影响依然存在,民众依然心有余悸,价格上涨相较于价格下降更容易被注意到;同时,拜登政府的很多基础设施投资依然没有落地,“许多城市仍在努力弄清楚如何使用这些资金”。
除此之外,他还提及特朗普在许多州收获了40%以上的拉丁裔选民支持,这一数据在摇摆州甚至更高。正是因为这些群体通常教育水平较低,更容易受到经济困难的影响并转向特朗普。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小婷 
-
特朗普官宣,他俩当不成“回锅肉”
2024-11-10 11:48 特朗普 -
-
-
马克龙谴责:想起历史上最黑暗时刻
2024-11-10 09:21 欧洲乱局 -
“中国提议交换样本,美方至今没吭声”
2024-11-10 09:16 中美关系 -
-
拜登和特朗普将于13日在白宫会面
2024-11-10 07:48 美国政治 -
为防特朗普,民主党要提前换掉她?
2024-11-09 23:11 美国政治 -
特朗普回归,会打乱美联储降息节奏吗?
2024-11-09 22:28 -
新仇旧恨,“特朗普上台后将对伊朗祭出最强制裁”
2024-11-09 21:59 伊朗局势 -
斯洛伐克总理:建议每个恐华症的人都到中国看看
2024-11-09 21:59 -
“他,杀死了美国司法”
2024-11-09 19:18 美国大选 -
避免特朗普加税,欧盟想……
2024-11-09 18:40 欧洲乱局 -
习近平同印度尼西亚总统普拉博沃会谈
2024-11-09 16:44 -
“他们连饼都不愿画,我们必须反方向跑了”
2024-11-09 15:45 美国一梦 -
五角大楼“紧张”:一旦他下这种命令,该如何应对?
2024-11-09 13:53 特朗普 -
巴基斯坦一火车站发生爆炸 已致22死
2024-11-09 13:09 巴铁 -
-
“中方已向英方严正交涉”
2024-11-09 11:45 不列颠 -
“泽连斯基祝贺,马斯克接了电话”
2024-11-09 10:22 美国大选
相关推荐 -
难得有专家改口吹捧关税政策,给特朗普乐得… 评论 10伊朗最高领袖顾问亲口讲述:我如何逃过以色列暗杀 评论 85两名共和党议员“反水”,特朗普点名:犯下大错! 评论 39塞尔维亚首都爆发大规模抗议,武契奇:外国势力煽动 评论 198“940页法案,共和党人从头到尾给我念” 评论 112最新闻 Hot
-
“世纪罪行”!以色列在加沙搞种族灭绝,美国在“递刀子”
-
两名共和党议员“反水”,特朗普点名:犯下大错!
-
乌军损失第三架F-16,飞行员身亡
-
俄罗斯对乌克兰全境发动大规模空袭
-
“940页法案,共和党人从头到尾给我念”
-
美学者又嚷嚷:在美国后院,中国要吞下整盘肉
-
特朗普:假新闻,这些人简直有病
-
她祖父是纳粹间谍?还参与“灭绝犹太人”?
-
塞尔维亚首都爆发大规模抗议,武契奇:外国势力煽动
-
普京与卡德罗夫17岁儿子举行非正式会晤,祝其新婚快乐
-
摩擦升级?洪森称柬武器可打击曼谷,泰方回怼
-
“CIA认定MI6内部有俄间谍,英国追查20年却一无所获”
-
加拿大命令海康威视停止在加运营,中方回应
-
与中国竞争,电先不够了?特朗普拟“开闸放地”
-
德国对DeepSeek下手
-
千余官兵驰援!超4万人紧急撤离榕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