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廖峥嵘:应对贸易摩擦的策略思考
关键字: 中美关系一带一路【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廖峥嵘】
中美关系正在发生“地震”,而当前的震中在经贸。经贸关系一直被视为双边关系压舱石。每当两国关系遇到重大障碍,经贸合作都发挥了缓和矛盾,维护稳定的功能。现在情况变了。经贸关系领域爆发严重分歧,压舱石变成震荡源。中美关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
未来会如何很难预料。但从维护两国人们根本利益,维护世界和平发展的大局出发,各方应当积极努力让中美关系回到稳定轨道。而中美关系重返稳定的逻辑起点,应当是重建稳定的经贸关系。主要困难在于,既有中美经贸关系格局不能适应两国发展,特朗普的政策调整宣告了其破局,需要寻找新均衡。对中国经济而言,真正的痛苦是戒断对美国的路径依赖。
要经历中美经贸关系的“战略去魅”,还其利益关系、商业关系的本来面目
中国一直从战略高度看待中美经贸关系。中国从两国经贸合作中获得出口和投资的市场、工业现代化所需要的先进技术和标准,以及融入经济全球化所必需的市场化制度、国际规范和全球体系。人民币制度和中国的货币政策也建立在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的规则基础之上。不仅如此,中国希望通过不断深化经贸合作,让两国利益深度交织,从战略上相互捆绑,缓解两国政治关系天生相斥带来的压力。所以,中国一直强调两国经贸合作互利共赢,视经贸关系为“压舱石”,期望通过它稳定两国间各种紧张,缓和结构性矛盾。
美国也长期从战略高度看待两国经贸关系。前期是借重中国对抗苏联。苏欧巨变后,是想促使中国发生美国所期望的政治变革,将中国拉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并利用中国大市场,完成美国的后工业化。
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大调整要求两国经贸关系彻底完成“战略去魅”。这对两国来讲都不容易。政策调整会带来中美关系的重大甚至带有根本性的改变,但是它改变不了中美关系基本属性的主要方面。
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始终是互利共赢。中美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从来不相容,文化传统迥异,也没有族脉联系,并不是天然伙伴,而是利益关系加买卖关系。中美之所以建交,主要是有共同应对苏联扩张这一战略需要。中美关系之所以能够在风云变幻的环境下不断发展,主要是因为经贸关系给双方带来巨大利益。
建交40年以来的大部分时期,中美均承认共同利益大过分歧,愿意忽视差异,努力用战略价值来掩盖矛盾。40年过去,双方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中国实现了美国眼中的“另类”崛起,美国认为中国对其构成挑战甚至威胁。美国决心改变政策,不再用虚幻战略价值来掩盖分歧,中美固有矛盾全盘浮出水面。但是,结构性矛盾的存在并不能改变两国具有相互利用价值这一实质。
美国社会现在反华情绪浓厚,麦卡锡主义回潮,但理性观点仍然承认,中美交流是有价值的。中国的发展虽然对美国形成挑战,但是美国无法不与中国打交道,美国也只能在打交道中为自己创造更多价值。美国的一些极端派希望彻底遏制中国、打垮中国,为此不惜切断与中国的关系。这在现实中很难实现。
首先,经济全球化虽然遭遇逆流,但基本态势不可阻挡。全球价值链分工决定了美国必须在全球化网络中与中国打交道。其次,美国商品离不开中国大市场。中国消费在GDP中的占比不断上升,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据2017年底的统计,中国国内市场销售额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销售市场。未来中国需要大量进口外国商品满足日益增长消费升级需求。第三,美国跨国企业在中国经营获利丰厚,他们希望在中国深根厚植而不是做战略性撤退。这与特朗普要求美企根留美国的愿望有冲突,但国际分工格局不可能因为特朗普的政策而轻易改变。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拒绝与中国接触不可能实现“让美国再伟大”。
中国不必全方位就位于美国施加的“战略对手”定位
美国正将经贸问题泛政治化,中国可以反其道而行。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中国的国力与美国相比仍有差距,与美国产生冲突不是中国的政策选项。
特朗普视中国为首要对手,中国应当自动就位吗?中国的发展目标,并不是争当GDP世界第一,甚至也不是综合国力世界第一。各种指标排名都有误导性,不同的标准会有迥然不同的结果。指标对于检验发展成效有一定参考作用,但仅仅是参考。世界杯的结果不由等级分排名决定。战争胜负也不会由军事实力排名决定。根据麦迪逊的统计,鸦片战争时中国GDP排名世界第一,远远领先于英国。中国对英国保持巨大贸易顺差。但是,挨打的反而是中国。
中国的发展目标,现代化也好,民族复兴也好,根本上讲应当是让全体人民满意。这是最难以量化,但又很容易直接体验到的目标。
中美竞争的主线,不是开展谁当第一的综合国力竞赛,而是开展国家治理能力的竞赛。中国力量应当定位在为生民谋幸福,为万世开太平。中国不需要就位于美国定义的地缘政治对手,中国愿意成为所有国家和集团的贸易伙伴,不是地缘政治意义上的战略对手,而是基于多边规则的商业对手。
美国将贸易纠纷上升至国家战略利益高度,以“危害国家安全”为由发起对主要贸易伙伴(包括盟国)贸易调查。中国正好反其道而行,就事论事讨论经贸分歧,努力阻止贸易摩擦扩大化、泛政治化。
抛开地缘政治因素,中美当前的经贸发展规划不乏互补。中美已经在能源领域规划了大规模合作。2015年开始,中国从资本净输入国变为净输出国,中国正积极规划产能、资本和建设队伍“走出去”。美国准备大搞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资金和技术队伍。全世界没有比中国更强的基建团队。美国复兴制造业需要扩大海外市场,中国是全球消费增长最快的市场,正需要大量优质进口商品满足消费升级需求。如果美国不把中国视为挖其墙角的“战略对手”,双方合作潜力巨大。
标签 中美关系-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陈轩甫
- 最后更新: 2018-08-20 07:39:32
-
-
不惧美国威胁,默克尔与普京拥抱“实用主义”
2018-08-19 22:15 德意志 -
白宫又有人私下给特朗普起外号:“嘿,金刚”
2018-08-19 21:01 特朗普 -
美媒:为什么巴菲特看准了中国
2018-08-19 19:06 -
货币改革后,马杜罗:把最低工资上调至少3000%
2018-08-19 17:16 -
普京喝奥地利外长喜酒 西方媒体也要挑刺
2018-08-19 15:05 普京 -
华人女子在美被掉落树枝砸瘫痪 政府赔1450万美元
2018-08-19 13:14 海外华人 -
去北京前,马哈蒂尔先体验了把高铁
2018-08-19 10:02 高铁世纪 -
德国更新核攻击机,F35出口有戏?
2018-08-19 10:00 德意志 -
王毅与土外长通电话:共同维护新兴经济体正当利益
2018-08-19 08:20 中国外交 -
委内瑞拉宣布石油币为国际记账单位
2018-08-18 20:21 -
中国驻菲使馆回应“2名中国公民遭枪杀”:正核实人员身份
2018-08-18 18:32 -
吸毒针头免费 饮料吸管违法
2018-08-18 17:55 -
前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病逝
2018-08-18 17:50 -
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降至11个月新低
2018-08-18 17:14 美国经济 -
CIA前局长被制裁后 两天内75名前情报官员齐怼特朗普
2018-08-18 15:46 美国政治 -
马哈蒂尔访华 先见了他
2018-08-18 15:34 一带一路 -
洗牌?土俄法德酝酿叙利亚问题峰会
2018-08-18 14:49 薄荷四国 -
乌克兰成功试射独立研制巡航导弹
2018-08-18 13:07 乌克兰之殇 -
外交部:敦促美方摒弃冷战思维
2018-08-18 11:38 中美关系
相关推荐 -
特朗普威胁俄罗斯有没有用?“到头来还要看中印” 评论 12他还没去倒是想挺美:火星将是美国的一部分 评论 136“半个房本不够买辆车,特朗普狠伤自己基本盘” 评论 164“和中美抢占份额”,欧洲“光谱”首战失败 评论 216格陵兰岛回怼特朗普:美国不会得到,我们不属于任何人 评论 203最新闻 Hot
-
加拿大人也不买了
-
“DOGE让我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
-
特朗普威胁俄罗斯有没有用?“到头来还要看中印”
-
“乌克兰计划夏天大选,前提是...”
-
勒庞被定罪,不能竞选法国总统了
-
他还没去倒是想挺美:火星将是美国的一部分
-
日本再发警告:若发生,或致近30万人遇难
-
“半个房本不够买辆车,特朗普狠伤自己基本盘”
-
美科技巨头重仓这一领域,“但中国已经领先”
-
日本:最后的堡垒,也开始塌了
-
“和中美抢占份额”,欧洲“光谱”首战失败
-
格陵兰岛回怼特朗普:美国不会得到,我们不属于任何人
-
丘成桐:中国已准备好培养自己的顶尖数学家
-
“俄美已开始讨论稀土合作”,但…
-
美部长:还能塞得下特朗普的脸
-
“普京主义在美国获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