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工力量:华为进入匍匐生存阶段,从最新的财报说起
文/科工力量专栏作者 铁头哥
全程听了华为财报发布会,一个感慨是华为现有业务近期的最大挑战恐怕是时间,以时间换空间。想展开写一下,拖了一天,终于写好了。
财报数据无需多言,简单讲,华为CFO孟晚舟回归亮相,带来一个坏消息和一个好消息。
2021年度报告显示,华为全年营收636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滑28.6%,而净利润增至1137亿元,同比增长75.9%。现金流也从352亿元增长到597亿元人民币,资产负债率也达到了相对健康的57.8%。
“我们的规模变小了,但我们的盈利能力和现金流获取能力都在增强,公司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在不断提升。”
本文暂且放一放充满光明的研发,重点从企业生存的角度(如果过去一段时间华为是极限生存,未来一两年华为则是匍匐生存),聊一聊现在的华为,在集合完毕手里的全部资源后,这些资源分别拿来做什么业务?
如果非要说华为支撑营收的现有业务哪里感觉不对,那只能是汽车。
以战略分业务
不论华为的财报说了什么,针对财报的讨论都要立足于华为当下的生存模式:
最现实的考虑是赚“具有一定优势”且“不会造成威胁”的钱。
按照第一条标准,华为客观上无法大量获取“制程先进面积小”的芯片。针对终端的手机业务和服务器业务,就会像急行军期间无法修理的坦克一样被抛弃,或者“回收”成现金。
终端业务“战略转移”的终点,就是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和数据中心。这三者风马牛不相及,但是都符合“技术降级”的标准:以自己的技术能力为核心,开展to B、to C业务。
回撤不代表失败,按照郭平的说法,华为依旧在5G基站上用芯片,不过数量需求不会那么高,并且利用“增加面积”和“系统升级打鸡血”的方式提升性能。近期的芯片应用案例中,苹果也通过“胶水粘芯片”满足了性能需求,大家的思路殊途同归。
华为的优势在哪里?
智能光伏业务。因为中国光伏产业链很完整,在海外可以形成规模,压倒竞争对手(隆基老总就说过,有必要的话光伏厂房可以搬到沙特)。华为也拥有逆变器的生产能力,能够掌控产业链,只要华为提供“有附加值”的光伏业务,它就能通过“优势”赚到钱。
华为企业业务散出去的十大军团等,都是同样的思路。任总能够局部打乱编制,体现出华为独一无二的管理风格。
华为的一个突破口是光伏,另一个突破口就是华为云。整个报告会上,郭平和孟晚舟反复提到云业务:2021年营收201亿,增幅34%。ICE国内第二,全球第五,未来目标方向是数据中心和加速网络。
对于华为6000亿级别的营收来讲,这个业务不大。但是华为反复提及这项业务,说明华为一方面想主推云,另一方面,应该做出了一些东西。
华为的云业务与其他企业的云业务是有区别的,其他企业的业务可能是从服务端从软变硬(BAT在最近五年对云硬件业务的宣传是逐步上升的),但是华为的业务会更“硬”,一开始就承接设备业务,再通过设备把服务推广出去。这也符合华为过去针对网络设备搞“基建”的定位。
闯中东,下南洋
华为在历史上不缺乏“优势”,有的时候甚至很“强势”。但是强势霸道是会让人害怕的,所以华为需要“温和地”开展出海业务。
有意思的是,华为报告会上特意请了两位记者:一位来自中东,一位来自印尼。
华为谈中东,就是谈光伏。为了筹划未来的产业转型,沙特和阿联酋都投入了大量资源开展光伏业务(华为在土耳其也有类似项目),并且积极推进碳中和计划,维持产业优势。
在他们眼里,华为能提供“光伏+数据中心+其他新技术”的技术大礼包(实际更加复杂)。数据中心和云业务,巧妙满足了他们产业升级的需求,光伏产业的开发,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正是由于上述原因,阿联酋之前对美国干涉华为业务反应很激烈。表面上看,双方闹的是基站和F35,但是美国折腾华为,影响了阿联酋的百年大业,为了这点军售,不值得。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一鸣 
-
中青年科学家接连离世,学者呼吁关注科学家“早夭现象”
2022-03-30 15:30 -
台湾“自造潜艇”6个船段接近完工
2022-03-30 09:34 -
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首飞
2022-03-29 18:24 航空航天 -
出征!今年计划6次发射完成空间站在轨建设
2022-03-29 15:59 航空航天 -
准备回家!太空出差三人组开始打包收拾
2022-03-29 13:53 航空安全 -
美媒:奥斯卡颁奖礼,泽连斯基想插一段演讲
2022-03-26 15:18 -
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全面建成投运
2022-03-25 16:33 核电 -
神十三航天员下周将进入返回准备阶段
2022-03-24 16:37 航空航天 -
最新火星影像图公布!
2022-03-24 10:10 航空航天 -
“天宫课堂”第二课,圆满成功!
2022-03-23 15:05 航空航天 -
“天宫课堂”第二课,15时40分开课!
2022-03-23 09:30 航空航天 -
科技部拟规定:不得向境外提供我国人类遗传资源
2022-03-22 19:34 国家安全 -
钉钉宣布硬件全面生态化,开放音视频、钉闪会、XR等多项能力
2022-03-22 15:50 -
中国生物灭活疫苗对老年人预防死亡有效率为85%
2022-03-20 15:28 抗疫进行时 -
“中国天眼”观测到宇宙极端爆炸起源证据
2022-03-18 21:49 -
赵明:荣耀不会造车,将专注精力攻克国内高端市场
2022-03-18 17:46 大公司 -
长四丙成功发射遥感三十四号02星
2022-03-17 15:51 航空航天 -
第二次太空授课活动将于近期开展
2022-03-15 16:09 航空航天 -
大推力氢氧发动机,今年首次试车成功
2022-03-14 16:01 航空航天 -
我国首列全自主研发磁浮3.0列车完成调试
2022-03-11 07:26 科技前沿
相关推荐 -
“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34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103“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评论 84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评论 191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评论 229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