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居延安、何建华:中美关系有时要学道德经所讲的“和光同尘”
最后更新: 2019-09-02 21:28:03回到美国媒体这件事上,媒体除了政治正确之外,还有两大特征,其一就是事实选择和舆论导向。比如,一起新闻事件涉及到的实际层面非常多,但媒体不可能完全将其报道出来,只能选择其中一个或几个方面,选择标准可以是符合最大新闻价值,也可以是符合国家和集体利益的。
第二是对相同事实的解释是不同的。比如FOX和CNN,他们对于同一个事实会有非常不同的解读。这样呈现出来的新闻个性和独特性就完全不一样。我在美国经常收看CNN,CNN标榜自己最公正,但怎么可能呢?美国媒体事实上没法做到客观公正,因为几乎都会对新闻报道进行选择性处理和解读,媒体人有时在新闻报道上也像艺术家一样冲动发疯。
8月28日上午,特朗普连发3条推特,表达自己对福克斯的失望。
何建华:在没有互联网新媒体的时代,政治人物与媒体精英密切合作通过传播控制大众,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形态。美国也是这样,任何一个总统不敢得罪媒体,都要与“时代广场”媒体精英合作。现在媒体形态越来越发达,总统也没法应对,像特朗普将批评他的媒体称为“谣言制造机”,自己则运用新媒体搞“推特治国”,但其实他讲的很多话只是他个人的想法,也不符合事实。我想请教您,特朗普采用推特这种方式,是不是新媒体时代社会治理的一种大趋势?这种方式取得了什么效果?
居延安:特朗普的这种行为是过分了,治理一个国家不是靠几条推特就能成功的。新媒体治国确实是趋势,而且在西方特别容易做到。美国三权分立,其实白宫、国会还有最高法院都可以借助新媒体发声,当然最高法院一般会很谨慎。
特朗普利用推特直接向美国民众喊话,无需经过中间程序传话,一杆子到底,也让普通美国人知道他在想什么、做什么,这实际上是掌握了非常厉害的与大众直接沟通进行社会动员的武器。
何建华:特朗普的推特全球影响力很大,有6400万粉丝。如果一个粉丝可以影响10个身边人的话,也许粉丝数就会增长10倍,每天影响世界。
居延安:所以,在顺应互联网、新媒体发展趋势这一点上,中国也要学习,要和普通百姓对话,也要在国际舞台勇于善于发声。
何建华:刚才提到特朗普马上要面对总统大选,您觉得他现在的选情很危险,哪些观察让您得出了这一判断?
居延安:第一是特朗普作为一个大国领袖,过于情绪化。现在他和自己在白宫里的“兄弟们”都没有处好关系,他不喜欢你就把你裁掉。从这一点就说明特朗普做事、说话不牢靠,根据自己心情办事。
第二,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特朗普的从政纲要不够清晰,而且几乎完全与民主党相悖,这就意味着与美国超过半数的百姓意见相悖。之前有调查是美国人心目中最伟大的总统,第一是华盛顿,第二是林肯,第三是罗斯福,特朗普排在最后。这反映的就是美国民意。
何建华:那面对这样一个“非正常思维”的总统,中国该怎么办?如果特朗普不能继续连任,美国对华态度、中美关系是否会发生变化?
居延安:我们还是要对症下药。对方是“非正常”之人,但我们不能掉入非理性陷阱;对方态度有时松缓,也不意味着双方关系缓和。我们要理性对待,不能他们进我们也进,有时需要敌进我退,采用迂回战术。这就像老子《道德经》里面提到的“和光同尘”,也有点韬光养晦的意思。但是,我在给美国学生上课讲到这一点时,他们是不同意、也不理解的,他们就会觉得怎么可以不争第一呢。
何建华:但是面对世界的巨大变化,美国现在没有“和光同尘”的意思。
居延安:不能说美国没有“和光同尘”的意思,而是特朗普或者其背后的共和党没有这个想法。中国要避免和美国争老大,也一直强调自己无意争霸。我们要明白自己最首要的利益是什么,是为了老百姓的美好生活,还是为了在国际上争抢一个头衔。在世界舞台上,很多国家都是“狼”,“有奶便是娘”;如果一个国家想当老大,“与狼共舞”,会被这群“狼”拖累死。很多美国人有想做老大的心思,民族主义情绪很浓,但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只有一步之遥,当然每个国家都有民族主义,但中国要避免像美国那样煽动民族主义。
观察者网:其实特朗普现在之所以可以巩固自己票仓,同样依靠煽动美国极端民族主义情绪,甚至民粹主义。
居延安:一个理性的国家或民族,要警惕民族主义的抬头。
何建华:民族主义、民粹主义是双刃剑。
观察者网:目前,关于特朗普当选与否也有一些观察,比如特朗普上台时得到“铁锈带”民众的支持,但上台后并没有真正改善当地经济和提供大量就业岗位,甚至反而有制造业企业面临倒闭,而且贸易战更有可能加重这些情况。然而,有相关美国机构的民调显示,这些地区的民众仍选择继续支持特朗普,您认为该如何看待这一行为逻辑?通常而言,如果竞选承诺没有兑现,那么下一次选举时,选票可能会跑掉。
居延安:选举对美国人来说是个大事,这一点我还挺尊重和佩服很多美国人的选择,当然也会有一部分年轻人觉得无所谓,但大部分人对自己的选票还是很重视。他们每年要参加很多选举活动,比如联邦参议员六年换一届,众议员两年换一届,还有地方选举,包括州长和州官员选举。
像我作为“客人”就没习惯去投票,而且对这些政客也不熟悉,就不会去投。但普通美国人不仅仅是因为经济利益去选择,尽管政策变化可能影响了经济利益,但政治理念是一个很重要的驱动力;这些人知道自己的经济利益有所损害,但他们认同对方的政治理念,他们相信长远来说美国的经济会恢复过来。尤其是当几方对立阵营已经相互打起来的时候,很情绪化,也有很多偏见,那就很难平静下来。
偏见有两种,一般指的是对人不好的偏见,但也有一种是对人好的偏见。就好比我和建华兄的关系,假设实际上建华兄并不是一个很出色的人,但由于他属于某个团体,而我喜欢认同那个团体,我就觉得建华兄是个很出色的人。尽管已经有大量的事实证明这种选择是错误的,但对不起,我就是选他没商量。现在美国老百姓就是带有这种非常顽固的政治偏见。他们就像看球赛一样看待美国大选,美国大选四年一次,每次我都把它当成一场大戏来看,虽然我并没有热情参与,但每次大选开票,我也会跟着看到半夜。
我碰到很多人,都在问特朗普会不会再次当选总统。但我认为中国一定会从两个角度来思考美国大选的问题:特朗普选上了该怎么办?特朗普没选上该怎么办?千万不要从将特朗普选下来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样一定会犯错误。过去俄罗斯曾被质疑干涉美国大选,但中国没有想法、也没有这个必要。而且,连美国人自己都很难左右选举,外人就更难做到了,最后只是浪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观察者网:确实,其实无论民主党还是共和党上台,情况都差不多。
居延安:是的,这关系到美国的体制问题。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印媒炒作中国电子侦察船进入印专属经济区
2019-09-02 18:01 印度惊奇 -
这些旧中国债券“值1万亿美元”,美方曾研究用于贸易战
2019-09-02 17:21 中美关系 -
一波音737飞机迫降格鲁吉亚,因电力设备问题
2019-09-02 16:48 航空安全 -
沙特联军空袭也门监狱,至少100死
2019-09-02 16:34 -
追平大西洋最强记录,5级飓风多里安逼近美国
2019-09-02 16:28 极端天气 -
波兰纪念二战不邀普京,俄批评:愚蠢且自卑
2019-09-02 15:47 -
霍顿丢了六位数代言
2019-09-02 15:25 -
退出中导条约后 美军加速高超音速导弹研发
2019-09-02 15:13 凉战 -
韩国人口将从2028年起负增长
2019-09-02 15:06 三八线之南 -
成都旅德大熊猫“梦梦”成功诞下一对双胞胎
2019-09-02 14:03 熊猫政治 -
留学生入境遭拒,美国人权组织不满
2019-09-02 11:30 美国一梦 -
美航延长737 MAX禁飞令至12月3日
2019-09-02 10:38 航空安全 -
金灿荣在人民日报撰文:理性看待中美经贸摩擦
2019-09-02 08:47 中美关系 -
二战爆发80周年,德国总统请求波兰原谅
2019-09-01 22:18 -
中美互征部分进口商品关税
2019-09-01 22:09 中美关系 -
伊朗部长晒完好卫星:早啊,特朗普
2019-09-01 19:36 伊朗局势 -
日本办非洲峰会暗指中国,与会首脑接连反驳
2019-09-01 17:44 日本 -
2996死!911恐袭主谋终于要受审了
2019-09-01 17:19 -
阿富汗移民在法国车站随机砍人,高喊“他们不读古兰经”
2019-09-01 16:28 法国见闻 -
这时候,韩国"催"美军基地赶紧搬家
2019-09-01 16:22 三八线之南
相关推荐 -
美业界“喊疼”:请中方“收回成命” 评论 74朝令夕改!“没人知道特朗普五天后的规定是啥样” 评论 192日本人大幅抛售美国国债,逼停特朗普? 评论 255“关税犹如泰山压顶,将‘不可逆转’伤害美国经济” 评论 118“史无前例”,英国政府将接管英国钢铁公司 评论 203最新闻 Hot
-
美业界“喊疼”:请中方“收回成命”
-
朝令夕改!“没人知道特朗普五天后的规定是啥样”
-
“如果这种情况长期持续,相当数量的美国农民将破产”
-
特朗普对华贸易战注定失败,原因如下↓
-
美防长“挥舞大棒”:伊朗,美军已准备好了
-
被马斯克骂“傻蛋”后,纳瓦罗:我们关系很好
-
乌克兰这下有戏了?
-
“特朗普关税增加金融危机风险,欧洲需要答案”
-
美伊首轮间接谈判结束,伊朗外长:双方希望在最短时间内达成协议
-
美国小企业哀叹:我们呢?我们的活路在哪里?
-
“特朗普家族全面参与加密货币项目,获利近10亿美元”
-
旅美数十年后,中国明星数学家夫妇回国
-
美国低调豁免部分商品,“对华关税现首个松动信号”
-
探访义乌后,法媒感叹:美国订单少了,士气反而更高
-
“对抗中国主导地位,特朗普盯上太平洋海底”
-
“一团糟!关键是,各国能忍到几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