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阿富汗,美国制造了自己最害怕的敌人”
最后更新: 2025-01-07 08:49:48【文/观察者网 杨蓉】
历经4位美国总统、花费超过2万亿美元……美军以“反恐”为名,在阿富汗发动的持续20年的军事行动,是美国历史上耗时最久的一场战争,却最终以美军仓皇撤离、塔利班重新掌权为结局,不仅给阿富汗带来深重灾难,也让美国自身付出惨痛代价。
美国究竟是如何失去支持和阵地的?在美国《纽约时报》看来,美军在阿富汗的失败,不仅是军事上的失利,更源于其对阿富汗文化和历史的无知和情报失误,这导致美军不仅没能赢得民心,还“反复错杀盟友”,“在不知不觉中播下了自我毁灭的种子”。
“美国如何制造了自己最害怕的敌人”,《纽约时报》日前以此为题刊发报道,记录其通过为期一年多的走访,还原了战争早期在阿富汗东北部努里斯坦省的一处山谷,美军与塔利班一次关键战斗的始末。这家美媒的调查发现,这里原本没有塔利班势力盘踞,是美军的到来催生了当地反抗力量。
强势介入,“化友为敌”
瓦伊加勒山谷坐落于阿富汗努里斯坦省群山环绕的偏远地带,森林茂密、山峦叠嶂。这片原本平静的山谷,在美军驻扎后,迅速成为暴力冲突的中心。据悉,这里发生了自越战以来美军士兵所遭遇的最暴力的几次袭击。
2008年7月,在山谷口一个名为旺特(Want,有时亦作Wanat)的小村庄,爆发了一场激烈的战斗:超过150名塔利班军事人员几乎摧毁了此处美军的一座新建基地,冲突导致9名美军士兵死亡、20多人受伤。美军后来撤离了该基地。据报道说,这也被塔利班视作“打破美国无敌神话”的一役。
瓦伊加勒山谷和旺特所处位置 《纽约时报》制图
《纽约时报》指出,事实上,在美军进入这里之前,这片似乎天然与世隔绝的山谷鲜少有塔利班支持者的影子。
努里斯坦省长期以来享有自治地位,瓦伊加勒山谷周边的山脉和峡谷又将其与外界隔绝,故英国人在19世纪的远征中避开了这片区域,一个世纪后的苏联军队也很少涉足,就连上世纪90年代统治阿富汗的塔利班也没有踏足此处。美国却选择在此修建基地,强势介入当地事务。
按照《纽约时报》的说法,2003年美军进入瓦伊加勒山谷寻找“基地”组织成员时,也曾受到当地居民善意以待,甚至是“温暖欢迎”。一名美国士兵巡逻期间从山边坠落,还受到村民悉心照顾。
转折发生在2003年10月,当时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对一个疑似恐怖分子的目标发起了攻击,武装直升机还扫射了村民前去避难的森林,导致7人死亡,附近多个木屋和一座清真寺被夷为平地。
尽管美方宣称此次空袭“成功”,但事实上他们的目标不在那里,袭击摧毁的房屋和清真寺也属于美国的坚定盟友——努里斯坦省前省长毛拉维·吴拉姆·拉巴尼(Mawlawi Ghulam Rabbani)。
报道说,拉巴尼所属的政党“伊斯兰促进会”非常憎恨塔利班,还与美国合作推翻了塔利班的统治。就在袭击当天晚上,拉巴尼作为亲美代表团的一员去了喀布尔,躲在美军目标房屋里的人是他的家人和朋友。7名遇难者中,大多数是妇女和儿童,其中包括拉巴尼的儿子和女儿。
拉巴尼在袭击中幸存的一个儿子回忆,当美军前来调查损失时,“他们表现得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曾有改进,但为时已晚”
尽管这次袭击在喀布尔几乎没有引起反响,更遑论在华盛顿,但它改变了瓦伊加勒山谷的局势。“如果说当地人还没有准备好完全放弃美国人,他们也已经不再把美国人视为绝对可靠的解救者。”《纽约时报》说,那种逐渐蔓延的愤怒与不公正感,为塔利班的壮大提供了生长的土壤。
“在此之前,这个地区非常平静,对每个人来说都很安全,甚至对美国军队来说也是如此。”前塔利班指挥官穆拉·奥斯曼·贾瓦里(Mullah Osman Jawhari)说,“但在袭击拉巴尼家族之后,塔利班接管了该地区。起义开始了。”
在接下来的三年间,对拉巴尼家族的遭遇感到忿忿不平的年轻人们纷纷加入贾瓦里的队伍,但忙于阿富汗其他地区战斗和与伊拉克的新战事的美国人并没有察觉到这一变化。直到2006年,美军确认“基地”组织及其盟友藏匿在这片山谷里,才重回故地,而此时当地塔利班的力量已不可同日而语。
《纽约时报》回顾说,在寻找“基地”组织成员的过程中,美军错误地抓捕了当地的农牧人,投下足以夷平一座小山的炸弹,杀害了包括青少年在内的无辜平民。随着民众愤怒的加剧,贾瓦里的名声则迅速上升。他开始主动制造更多伏击,并在这一过程中更加了解美军的作战倾向与弱点。
穆拉·奥斯曼·贾瓦里(中) 《纽约时报》
美军退役上校威廉·奥斯特伦(William Ostlund)2007年来到努里斯坦省,接手负责此处的几所美军基地。报道说,奥斯特伦当时被这里“荒凉而不切实际的布局”震惊到,“他们不得不在荒凉的峡谷中用直升机进行补给,塔利班分子可以自由地向他们开火”。
面对当地民众日益增长的敌意,以及塔利班更为集结有素的伏击,奥斯特伦选择加大火力。据作家韦斯利·摩根(Wesley Morgan)《最艰难的地方》一书记载,在为期15个月的“巡逻”中,奥斯特伦的部队在努里斯坦和邻近省份投下的炮弹、炸弹数量和交火次数比整个阿富汗战争期间的几乎任何其他部队都要多。
然而,报道指出,这种暴力只会加深当地民众对美国人的敌意,让塔利班更受欢迎。这也让美国人陷入了一个奇怪的泥潭:越是战斗,局势就越加暴力。
“我们并不了解当地人民和文化。”奥斯特伦后来向《纽约时报》承认,“我们并没有真正与当地人民合作,也没有为发生的坏事道歉。我们曾有改进,但为时已晚。”
标签 阿富汗- 责任编辑: 杨蓉 
-
特朗普:来合并吧,不然中国…
2025-01-07 08:35 -
腾讯回应被列入美国防部清单:显然是一个错误
2025-01-07 08:16 中美关系 -
王毅:中国外长每年首访非洲从未改变、从不动摇
2025-01-07 07:33 中国外交 -
美国法官驳回特朗普请求,将如期宣判
2025-01-07 07:29 特朗普 -
印度尼西亚成为金砖正式成员,中方:欢迎
2025-01-07 06:41 金砖国家 -
朝鲜成功试射新型高超音速中远程弹道导弹
2025-01-07 06:36 朝鲜现状 -
特朗普关税政策大转变?美媒“虚晃一枪”
2025-01-06 23:21 -
特鲁多宣布辞职,加拿大总理要换人了
2025-01-06 22:51 -
涉嫌非法接受竞选资助,法国前总统萨科齐出庭受审
2025-01-06 22:21 欧洲乱局 -
谁还在力挺尹锡悦?挥舞星条旗的韩版MAGA
2025-01-06 22:05 三八线之南 -
俄国防部:乌军战略要地,拿下
2025-01-06 21:44 乌克兰之殇 -
日本制铁正式对美国总统拜登提起诉讼
2025-01-06 21:31 -
“1.1亿人处于警报范围内”,美国冬季风暴持续,多州宣布“紧急状态”
2025-01-06 21:25 极端天气 -
马克龙谴责:马斯克正支持一种新的国际性反动运动
2025-01-06 20:47 欧洲乱局 -
“只可惜,韩国没有福克斯新闻”
2025-01-06 19:34 三八线之南 -
-
印度声称“担忧”,中方重申立场
2025-01-06 15:51 龙象之间 -
欧美还在热议:有突破也有让步,可能担此重任
2025-01-06 15:44 航空航天 -
他声称“看不起俄罗斯人”
2025-01-06 14:45 乌克兰之殇 -
马斯克突然翻脸:你不适合当领导
2025-01-06 14:14 不列颠
相关推荐 -
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评论 23“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162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评论 119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评论 134巴菲特首次批评贸易战:75亿人不喜欢你,这是大错误 评论 152最新闻 Hot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