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举办《德国蓝皮书:德国发展报告(2024)》发布会
最后更新: 2024-11-18 09:55:45德国的气候与能源政策将受到更多的不确定性影响
2023年,德国在气候与能源政策方面取得了较为明显的进展,尤其是在建筑领域。在这一年中气候与能源政策还遇到一些新挑战,其中一些挑战与建筑领域密切相关。围绕《建筑能源法》展开的激烈争论让民众对气候政策措施的实际执行和社会平衡的信任度产生明显的疑虑和动摇,进而导致“交通灯”联合政府面临较大政治压力,压力不仅来自执政联盟内部,而且还来自反对党和选民。
联邦宪法法院对气候与转型基金作出的裁决也对气候保护和能源转型领域的必要投资和融资造成了额外的客观压力。在目前的预算情况下,资金问题直接关系气候行动计划措施的实施。电力、供热和氢能网络扩建的大量投资需求将使现有的融资计划达到极限,而这个问题非常紧迫,因为德国政府目前制定的措施与2030年的气候目标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
2023年,在对外气候与能源政策领域,德国政府迈出了重要一步。联邦政府的首部《气候外交战略》是进一步巩固整体外交政策指导原则的重要机会。它有助于德国与全球伙伴进行有效的国际沟通,并参与多边进程,也为在国内开展雄心勃勃的气候保护工作增强了动力。
2021年11月24日,德国社民党(红)、绿党(绿)和自民党(黄)公布了三党达成的联合组阁协议 澎湃影像
2024年是德国和欧洲的超级选举年。大量的选举和进一步紧张的地缘政治局势可能吸引对气候和能源议题的政治关注。根据6月9日的欧洲议会选举结果,9月萨克森州、图林根州和勃兰登堡州三个东部联邦州的州议会选举结果可以看到,德国选择党的选票大幅增加、政治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它否认气候变化的立场将给建制派政党推行既定气候与能源政策增加阻力。未来地缘政治局势也依然紧张。中东冲突升级可能会在短期内导致油价上涨。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年底在美国大选中获胜,可能会给新一届欧盟委员会的启动蒙上阴影,并迫使德国在俄乌冲突中承担新的、代价高昂的责任。可以预见,未来德国气候与能源政策将更加受国家、欧洲和全球层面的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确定性影响。对于德国政府而言,最重要的是,要迅速加强交通运输和建筑部门的工具组合。在工业领域,必须掀起一股投资热潮,以确保工业区位并实现脱碳目标。
2024年伊始,德国制定有效的气候与能源政策框架条件显得困难重重。然而,现实的气候变化以及已经发生改变的国际能源产业框架条件又迫切需要德国在实现气候中和的道路上取得进一步进展。并且,有效的气候和能源政策对于确保德国工业区位和经济的能源供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德国政府在气候与能源政策领域需应对挑战的压力可能将明显大于其获得的机遇。
(参见《德国蓝皮书:德国发展报告(2024)》,P217~21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4年11月)
中德经贸合作继续发展的主基调不会改变
虽然国家安全和地缘政治因素对中德双边经贸关系的负面影响逐渐加大,但在双边经贸合作十分深入的情况下,经济上的“去风险”,以及为合作设置过多的人为障碍,将对双方人民的福祉造成巨大损失,不符合德国经济界的利益。中德经贸结构互补性强,这是两国经贸关系发展的基础。近年来中德双边贸易和投资竞争性提高,但是这并没有根本改变中德之间以互补性为主的经贸关系格局,两国互为对方重要的供应商、生产商和消费市场,价值链高度融合、相互依赖,构成了两国间不断扩大的共同利益网络。2023年大众、宝马、奔驰在华销量分别占各自全球总销量的35%、32%、30%,中国依旧保持德国三大车企全球最大单一市场的地位。
从德国内部看,经济不振的现实限制德国对外经济的政策空间,经济发展与公共安全之间的矛盾凸显。2023年德国国内生产总值下滑0.3%,是主要工业国家中唯一出现萎缩的经济体。在货币政策方面,2022年以来欧洲中央银行连续十次加息虽然遏制了德国通胀上涨势头,但2023年德国通胀率依然达到5.9%。同时高利率又限制了宏观经济复苏。在财政政策方面,德国联邦政府当前面临巨大的财政压力。2023年11月,德国联邦宪法法院裁定,联合政府不得将防疫基金中的600亿欧元转到气候与保护基金中。这笔钱原本计划用来改建老旧供暖设备、补贴上涨的电价,以推动德国政府的气候保护战略。“交通灯”联合政府内部对财政政策的不同看法使得财政缺口成为棘手问题:自民党坚持必须严守财政纪律;绿党不惜大幅增加财政开支以实现绿色环保目标。2024年1月,德国政府通过2024年财政预算,“债务刹车”机制重新恢复,德国联邦政府财政空间将进一步缩小。
鉴于中国在制造业领域的供应链优势,推行“去风险”,德企转移生产区位,以非最优方式分配资源,将给德国企业带来极高成本。正如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自己所言:“我们是否准备好承担这一代价?”如果没有政府财政支持,这一成本必将传导到德国民众身上。总体上,鉴于德国当前的经济状况,联邦政府并没有足够的财政空间弥补因放弃中国的市场机遇而给德国企业造成的损失。当然,在华德国企业将在环境变化的压力下对其国际战略进行一定的调整,但是大多数企业将采取“中国+”的策略,不会彻底放弃它们多年来在中国建立的经营生态。因此,虽然德国政府的“去风险”政策会对中德经贸合作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但总体上中德经贸合作依然有广会阔空间。
(参见《德国蓝皮书:德国发展报告(2024)》,P295~29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4年11月)
- 责任编辑: 郭涵 
-
巴西第一夫人:去你X的,马斯克
2024-11-18 09:37 -
拜登离任前突然“松绑”,俄方怒斥
2024-11-18 09:16 俄罗斯之声 -
俄罗斯政府代表团抵达朝鲜平壤
2024-11-18 09:04 朝鲜现状 -
“购物季临近,航空公司正争先恐后飞往中国”
2024-11-18 08:49 -
真主党媒体负责人遭以军空袭身亡
2024-11-18 07:21 巴以恩仇录 -
金正恩:在目前形势下,完成战争准备是刻不容缓的任务
2024-11-18 06:42 朝鲜现状 -
习近平抵达里约热内卢
2024-11-18 06:41 中国外交 -
克宫:如有必要,可迅速安排
2024-11-17 23:07 俄罗斯之声 -
石破茂想见一面,特朗普拒了
2024-11-17 23:07 日本 -
华春莹发了一张“全家福”
2024-11-17 22:31 APEC -
破防了?他扬言要向钱凯港货物征60%关税,“以示警告”
2024-11-17 22:03 中美关系 -
“三个月来最大规模空袭”,波兰战机紧急出动
2024-11-17 21:16 乌克兰之殇 -
“本想从中国夺回控制权,但差距反而更大了”
2024-11-17 19:49 能源战略 -
BBC感慨:中国这趟“电力高铁”真快,而美国…
2024-11-17 16:12 减排史诗 -
秘鲁总统:钱凯港对秘鲁增强海上互联互通能力具有里程碑意义
2024-11-17 15:48 产业万象 -
G7联合声明,“需要多久就多久”
2024-11-17 14:28 乌克兰之殇 -
“用钱包投票,中国车太惊艳,唯一的缺点是…”
2024-11-17 13:48 俄罗斯之声 -
“后果很严重”,欧盟又威胁中国
2024-11-17 10:49 欧洲乱局 -
“伊朗向美国作出了书面保证”
2024-11-17 10:46 伊朗局势 -
“没有回避分歧”,外交部全面介绍
2024-11-17 10:17 中美关系
相关推荐 -
“白宫在努力控制叙事,但美国消费者很清楚” 评论 72义乌玩具商对特朗普翻白眼:我们不在乎! 评论 91挑起对华贸易战,“特朗普让美国娃准备:为国牺牲” 评论 120美乌终于签了矿产协议,最后一刻仍在“拉扯” 评论 265最新闻 Hot
-
“白宫在努力控制叙事,但美国消费者很清楚”
-
“英伟达焦虑:若DeepSeek用中企芯片…”
-
美财长:该降息了
-
“我们会考虑恢复斯大林格勒的名称,但最终要由市民决定”
-
“经济上没好消息,但他是靠这个当选的,问题就来了”
-
义乌玩具商对特朗普翻白眼:我们不在乎!
-
挑起对华贸易战,“特朗普让美国娃准备:为国牺牲”
-
内阁“鼓掌欢送”,特朗普:委屈你了
-
无罪判决被撤销,李在明参选韩总统之路再添波折
-
为什么丧亲也成了婚恋中的“劣势”?
-
日本急着跟特朗普签协议:中国都说你不可靠啦
-
美乌终于签了矿产协议,最后一刻仍在“拉扯”
-
黄仁勋劝特朗普:得改,中国紧追其后
-
爱尔兰瑞安航空想买C919,美国有人先跳起来
-
特朗普:他们都讨厌我
-
“美国鼓励印巴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