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疾控中心:全美新生儿梅毒病例数10年激增10倍
(观察者网讯)当地时间11月7日,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美国有超过3700名婴儿出生时患有梅毒,这一数字是2012年的10倍还多。
美疾控中心介绍称,新生儿梅毒病例激增的原因包括育龄妇女梅毒病例的不断增加,以及社会和经济原因导致的部分女性缺乏良好产前护理,疾病预防设施和资源持续短缺等。
美疾控中心就美国性传播疾病迅速蔓延的后果发出警告,并呼吁采取一致行动,以阻止新生儿梅毒病例继续增加。
美国新生儿梅毒病例从2012年的335例激增至2022年的3761例。CDC网站制图
数据显示,2012年美国报告有335名新生儿梅毒病例,而在2022年,这一数字激增至3761例,10年增幅超10倍。
梅毒是一种由细菌引发的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性行为传播。感染后,在生殖器或口唇等部位会出现下疳以及皮肤溃烂,扩散后可全身诱发红疹。据CDC介绍,女性怀孕期间患有梅毒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例如流产、死胎、新生儿死亡和终身医疗问题。当母亲在怀孕期间没有及时接受检测和治疗时,就可能会导致新生儿感染梅毒。
美疾控中心提到,如果在母亲怀孕期间进行及时的检测和治疗,约十分之九的新生儿梅毒病例可以避免。然而在美国,怀孕期间梅毒检测呈阳性的女性中,超过半数人没有得到充分或及时的治疗。此外,近40%的母亲没有接受过产前护理。
美国妇女在怀孕期间之所以错过预防新生儿感染梅毒的机会,主要有个人和社会两大因素:个人缺少保险或药物滥用失常,以及美国社会系统性的种族主义和有限的医疗服务。
根据美疾控中心此前的数据,2021年有超过70%的美国人生活在被认为是育龄妇女梅毒发病率高于健康标准的县。
“美国新生儿感染梅毒的危机以令人心碎的速度蔓延,”美疾控中心首席医疗官德布拉·霍里表示,必须采取新的行动来防止更多的家庭悲剧。他呼吁美国医疗保健提供者、公共卫生系统和社区采取更多措施,为母亲和婴儿提供必要护理。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美国- 责任编辑: 范维 
-
幕僚长等多名官员被捕后,葡萄牙总理宣布辞职
2023-11-08 13:51 -
“西方阻挡中国电池巨头为时已晚,想对标宁德时代‘难成气候’”
2023-11-08 13:37 -
韩正:中美重要高层接触,提升国际社会对中美关系改善的正面预期
2023-11-08 11:54 中国外交 -
西方媒体惊讶发现:以军命令加沙居民“举白旗”南撤…
2023-11-08 11:39 巴以恩仇录 -
-
-
“中国单日采购美国大豆创三个月新高,美农松一口气”
2023-11-08 10:47 中美关系 -
以军:已深入加沙城腹地,围困哈马斯“二号人物”
2023-11-08 10:27 巴以恩仇录 -
“这不是巴勒斯坦总统遇袭画面”
2023-11-08 09:55 巴以恩仇录 -
冯德莱恩抢先中方透露:我未来几周要访华
2023-11-08 09:51 -
-
美国延续针对伊朗的国家紧急状态一年
2023-11-08 07:42 伊朗局势 -
“多名俄方代表因签证问题缺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活动”
2023-11-08 07:17 俄罗斯之声 -
中使馆:敦促加《环球邮报》秉持基本的新闻职业操守
2023-11-08 06:53 -
泽连斯基在任期届满后将继续履行乌总统职务
2023-11-08 06:53 乌克兰之殇 -
约旦警告“宣战”,以色列表态
2023-11-07 22:33 巴以恩仇录 -
哈马斯利用医院作掩护?印尼回应:以方为袭击制造舆论
2023-11-07 22:26 巴以恩仇录 -
印度政府要给特斯拉投资建厂开绿灯
2023-11-07 20:28 大公司 -
布林肯被当面警告:这么做让美国“声誉受损”
2023-11-07 20:24 美国一梦 -
中国政府中东问题特使翟隽会见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
2023-11-07 19:07 中国外交
相关推荐 -
美业界“喊疼”:请中方“收回成命” 评论 255朝令夕改!“没人知道特朗普五天后的规定是啥样” 评论 228日本人大幅抛售美国国债,逼停特朗普? 评论 264“关税犹如泰山压顶,将‘不可逆转’伤害美国经济” 评论 119“史无前例”,英国政府将接管英国钢铁公司 评论 208最新闻 Hot
-
美业界“喊疼”:请中方“收回成命”
-
关税成本暴涨40多倍,美企CEO叫苦:这是末日
-
朝令夕改!“没人知道特朗普五天后的规定是啥样”
-
加州住房危机!“学生不得不在汽车里睡觉”
-
“如果关税战长期持续,相当数量的美国农民将破产”
-
特朗普对华贸易战注定失败,原因如下↓
-
美防长“挥舞大棒”:伊朗,美军已准备好了
-
被马斯克骂“傻蛋”后,纳瓦罗:我们关系很好
-
乌克兰这下有戏了?
-
“特朗普关税增加金融危机风险,欧洲需要答案”
-
美伊首轮间接谈判结束,伊朗外长:双方希望在最短时间内达成协议
-
美国小企业哀叹:我们呢?我们的活路在哪里?
-
“特朗普家族全面参与加密货币项目,获利近10亿美元”
-
旅美数十年后,中国明星数学家夫妇回国
-
美国低调豁免部分商品,“对华关税现首个松动信号”
-
探访义乌后,法媒感叹:美国订单少了,士气反而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