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记者罕见发文感慨:中国记者苦印度签证久矣!
一段时间以来,中国记者在印度屡屡遭受不公正、歧视性待遇。继2016年3名新华社驻印度记者因签证续签困难而被迫回国后,近期又有多名中国媒体驻印记者签证续签申请被拒、遭印方强制限期离境。我本人(文中的“我”皆指新华社记者胡晓明)就是此番风波亲历者之一。
2017年2月,我赴任新华社新德里分社社长,常驻印度6年。常年扎根一国有利于驻外记者开展新闻工作,但这却成为印方下达“驱逐令”的说辞。今年3月15日,印度外交部通过电子邮件告知我必须于3月31日前离境,且未说明理由。询问之下,印方给出的理由竟是常驻时间过久。
我在今年2月初向印度外交部提交材料,申请续签3月7日到期的签证。眼看逾期日临近,我多次向印度外交部询问审批进展,始终没有答复,直到最后等来一纸“驱逐令”。离印之际,我不禁感慨,中国记者苦印度签证久矣,在印度工作真是太难了!
工作难、生活难
2017年,印度将驻印中国记者签证有效期缩短为3个月甚至不到1个月,反复折腾中国记者申请续签。而印方给其他国家记者的签证有效期通常为1年至2年。我的同事姜磊从2019年8月起,连续7次被印方发放有效期仅25天到33天的签证,其中仅一次有效期超30天,直到2020年3月,签证有效期才恢复到3个月。
这是在印度喜马偕尔邦首府西姆拉拍摄的山区火车站(2016年6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毕晓洋摄
签证政策给驻印中国记者的工作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根据印方规定,中国记者的记者证、驾驶证、银行账户甚至手机号等各种必要证件和服务均与签证挂钩,短期签证导致其连续性无法得到保障,引发一系列问题。
例如,签证有效期过短,持有人无法开设当地银行账户。姜磊驻印4年半后才得以办理一张当地银行卡。然而不到3个月,因印度外交部拖延向姜磊续发签证,这张银行卡被冻结。
再例如,根据印度新闻局规定,驻印外国记者的记者证通常一年一续,有效期与签证“同步”。因此,中国记者经常面临记者证有效期短、过期后印度新闻局不予续发的问题。姜磊驻印5年,一直没有申请到印度记者证。没有记者证,中国记者在印开展新闻工作遭受的阻力可想而知。
探亲难、赴任难
驻外记者最牵挂的莫过于国内的家人,然而,印度政府发放短期签证严重干扰驻印中国记者回国探亲。
疫情期间,我的同事赵旭绞尽脑汁计划回国探亲时段:既要考虑航班熔断、健康风险等长途飞行难题,更要确保在行前获批“足额”3个月的签证以便顺利返印。由于不确定性太大,他的休假计划多次修改、一拖再拖。
驻外期间,不少同事家中发生急事,他们却不能第一时间回国。赵旭的父亲2020年11月突发脑梗,但由于上述因素影响,他直到2021年1月才得以回国探望。所幸老人病情在此期间有所好转,没有发生无法挽回的遗憾。姜磊在夫人怀孕近5个月时才等到合适签证期护送她回国,然后赶在3个月签证有效期内返回印度,等他再次回国,孩子已1岁半。印度政府的种种做法,给驻印中国记者造成巨大心理压力,非常不人道。
此外,自2020年以来,印方拒不审批中方记者赴印常驻申请,造成中国媒体记者轮换受阻。赵旭在新德里分社工作原定任期4年,但到2021年11月任满之时,他却因印方不“放行”接任记者而不能离任。因印方签证政策,新华社新德里分社目前仅有“超期服役”的赵旭一人“持证上岗”。
这是2016年12月22日在印度北方邦阿格拉拍摄的夕阳下的泰姬陵 新华社记者 毕晓洋摄
无端“被离境”
据了解,在我今年3月底仓促离印之前,其他中国媒体的两名驻印记者也遭印方无端强制限期离境。
一名驻印中国记者在2021年11月回国休假期间,被印度外交部电子邮件告知,休假结束后不必返印,如返回则需做好在最短时间内离境的准备,而当时他的签证至少还有2个月才到期。这名记者被迫中断休假,赶回印度处理工作交接、退租住房、关闭银行账户等事务。很快,他收到10天内离境的通知,于2021年12月初仓促离印回国。
另外一名驻印中国记者2018年10月办理签证续签被拒。印方没有给出拒签理由,并要求他在签证到期前离境。他被迫于当年12月离印回国。
回想6年来我和中国同行们在印度遭受的种种刁难,真心希望这种不公正、歧视性待遇能够结束,让驻印中国记者能够安心工作,真实、客观报道印度新闻和中印两国合作。
(作者 新华社记者胡晓明)
标签 中印- 原标题:在印度,中国记者太难了!
- 责任编辑: 邵婧 
-
“美国严重短缺,向中国药企紧急求助”
2023-06-05 16:02 医学 -
美助理国务卿等官员访华,外交部介绍相关情况
2023-06-05 15:53 中国外交 -
英国首相访美期间,要为他“拉票”?
2023-06-05 15:45 不列颠 -
他点赞的“反变性”电影遭限流后,推特安全主管辞职
2023-06-05 15:45 美国政治 -
涨价8%以上!土耳其将再次提高黑海海峡通行费
2023-06-05 15:45 -
美军方称中国军舰“不安全靠近”美舰,外交部回应
2023-06-05 15:41 中国外交 -
沙利文放风:期待在“某个时候”拜登能与中国领导人会晤
2023-06-05 15:05 中美关系 -
日经225指数收盘价创近30年来新高
2023-06-05 14:53 日本 -
我大使:若日方执意对中日半导体合作设限,结果是中日双输、美国独赢
2023-06-05 13:46 中国外交 -
新加坡防长:日本得做点啥,让中国放心
2023-06-05 13:35 -
5G对华依赖度降不下来,“制裁”华为代价有多大?
2023-06-05 13:28 华为 -
印度耗资百亿卢比的大桥又塌了
2023-06-05 11:56 -
今年香会现场:中美如何“交手”?
2023-06-05 11:36 中美关系 -
他倒打一耙,叫嚣中国“侵略”美国
2023-06-05 11:30 美国政治 -
“20余国情报官员在新加坡会晤,包括中美”
2023-06-05 10:49 -
“中国是最重要贸易伙伴,德国在亚太这么干,是在走钢丝”
2023-06-05 10:10 德意志 -
波兰武装组织宣称“参与袭击”俄边境,波官员紧急回应
2023-06-05 10:02 俄罗斯之声 -
华盛顿上空突传巨响,国会山短暂“高度警戒”
2023-06-05 09:30 -
“中国比俄罗斯更强大,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2023-06-05 09:00 乌克兰之殇 -
欧佩克+达成协议:减产至2024年
2023-06-05 06:46
相关推荐 -
特朗普又开新战线,“只会鼓励各国像中国一样反制” 评论 69特朗普“杀得兴起”,欧洲想“刀下抢人” 评论 103“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评论 168“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评论 106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评论 143最新闻 Hot
-
“关税将抹掉15亿美元利润”,福特撤回了一个预期
-
特朗普又开新战线,“只会鼓励各国像中国一样反制”
-
县长张汉坤官宣被查,公安局长落马后“消失”4个月
-
今年第三次议息,美联储“将无视特朗普,维持不变”
-
在他嘴里,加拿大都成了“靠美国养活的社会主义政权”
-
越南总理:越美首轮谈判本周三举行,维持全年8%增长目标
-
“最美教师”邓滢,履新职
-
五一出游哪里人最多?河南接待游客6450.3万人次
-
美防长“动刀”美军高层,至少砍20%
-
以色列要全面占领加沙?“等特朗普结束中东之行……”
-
特朗普“杀得兴起”,欧洲想“刀下抢人”
-
特朗普:我老婆觉得可爱
-
多地多层级启动“高校领域突出问题系统整治”,集中在这5个方面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
江苏、湖北等多地公告:发射火箭弹
-
特朗普政府:移民自愿遣返,奖1000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