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国提议帮丹麦调查“北溪”事件,扎哈罗娃嘲讽:狐狸给鸡争权利
-
张照栋32号星期八
最后更新: 2022-10-03 10:25:47(观察者网讯)“这是狐狸给鸡争权利。”
据俄罗斯塔斯社10月1日报道,正在“北溪”管道泄漏事件疑云重重、俄罗斯和美西方相互指责之际,英国却向丹麦提议对调查“北溪”管道事故提供帮助。对此,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1日嘲讽称,英国此举是“狐狸给鸡争权利”,没安好心。
扎哈罗娃 资料图
英国政府网站当地时间10月1日发布声明称,英国首相特拉斯当天在首相府会见了来访的丹麦首相梅特·弗雷泽里克森。双方就俄乌冲突、能源安全等话题交换了意见。
声明还称丹麦首相弗雷泽里克森向特拉斯通报了“北溪”管道泄露事故,两位首相都认为此事“显然是蓄意破坏行为”,特拉斯还向丹麦首相提议,英国愿为丹麦正在进行的调查工作提供支持。
对此,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当天在社交媒体Telegram上发帖讽刺道:“首相办公室表示,英国向丹麦提供协助调查‘北溪’管道被破坏事件。这是狐狸给母鸡争权利。”
讽刺完英国没安好心后,扎哈罗娃还配上了“狐狸”“握手”“鸡”的表情。
扎哈罗娃Telegram截图
当地时间9月27日,丹麦能源署通报称,该国伯恩霍尔姆岛水域附近的“北溪-2”管道26日发现一个泄漏点,不久后,“北溪-1”管道上又发现两个泄漏点,分别位于丹麦和瑞典附近水域,几处泄漏点的位置都十分接近。
瑞典国家地震中心援引当地测量站数据称,泄漏发生地曾发生过两次“强烈的海底爆炸”。
德国、丹麦、瑞典对此事立案调查,各方均认为“北溪”管道泄漏系“蓄意破坏”所致;俄罗斯也将此事立案调查,俄罗斯联邦总检察院更是将此事定性为“国际恐怖主义”行为。
对于此事的幕后黑手,各方众说纷纭。俄罗斯方面指控美西方国家制造了破坏“北溪”管道的事件,俄对外情报局局长称“已掌握西方参与‘北溪’事件证据”,俄总统普京更是直言“谁受益就是谁干的”。
飞机航拍“北溪- 2” 气体泄漏 图源:丹麦国防网站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北溪”天然气管道被破坏的第二天,波兰政府举行了波罗的海天然气管道项目启动仪式,该项目通过丹麦将挪威的天然气田和波兰连接起来。波兰前防长还在社交媒体上就“北溪”泄漏事件感谢美国,不过他随后删除了这条推特。
9月30日,挪威首相约纳斯·加尔·斯特勒宣布,挪威接受了法国、德国和英国的军事协助,以确保其石油和天然气部门的安全。10月1日,从挪威向波兰输送天然气的波罗的海天然气管道正式开始输气。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则在9月30日称,“北溪”管道泄露事故是一个“巨大的机遇”,可以借此“一劳永逸地”消除(欧洲)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 他表示,美国已大幅增产,向欧洲提供液化天然气等能源。
对于俄罗斯方面的指控,美国总统拜登回应称俄罗斯人在“散布虚假信息和谎言”,美国将与盟友合作以查明真相。
俄美双方的“交锋战”已从两国元首回应蔓延到联合国安理会会议,且冲突仍在持续之中。
俄罗斯驻联合国代表瓦西里·涅边贾10月1日表示,“北溪”管道泄漏事件的调查应由俄罗斯、德国、丹麦和瑞典这四个当事国联合进行,且俄罗斯必须参与调查,否则,“我们有理由怀疑调查的客观性”。
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涅边贾资料图
当地时间10月2日,丹麦能源署称,北溪天然气管道公司已通知他们,“北溪-1”天然气管道的压力恢复稳定,这表明该管道的天然气泄漏已经停止。至此,两条“北溪”天然气管道都已停止泄漏。
此前,据丹麦政府初步估计,“北溪1号”和“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受损的最坏情况将是泄漏7.78亿标准立方米天然气,相当于1460万吨碳当量的排放,而丹麦在2020年的排放量约为4500万吨碳当量,等同于该国每年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三分之一。
关于受损管道的修复工作,北溪天然气管道公司此前表示,在获得正式许可后,公司将在管道停止泄漏后才能进入管道受损区域,对管道受损程度进行评估。在进行评估前,无法预测管道何时能恢复供气。
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表示,从技术上讲,修复“北溪”天然气管道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是类似泄漏事件以前从未发生过,因此修复工作需要时间和足够的资金。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张照栋 
-
俄副总理:有修复可能,但...
2022-10-03 08:14 俄罗斯之声 -
美国新增感染5342例,无新增死亡
2022-10-03 07:35 抗疫进行时 -
巴西大选首轮投票结束,计票工作开始
2022-10-03 07:22 -
“我们受够了!”英国超50城镇爆发游行,德国也…
2022-10-02 22:54 欧洲乱局 -
“北溪-1”也已停止泄漏
2022-10-02 22:48 欧洲乱局 -
俄副总理:有修复可能,但…
2022-10-02 21:12 欧洲乱局 -
俄宪法法院批准四地入俄条约文件
2022-10-02 19:36 乌克兰之殇 -
巴西大选首轮投票正式开始,前任和现任总统同台较量
2022-10-02 19:17 -
这BGM一响,中国队球迷憋不住了
2022-10-02 18:07 -
“这是现代历史上最糟糕的时刻”
2022-10-02 15:42 美国一梦 -
车臣领导人:要更强硬,考虑用低当量核武
2022-10-02 14:58 乌克兰之殇 -
美方很直白:巨大机遇,一劳永逸
2022-10-02 14:02 欧洲乱局 -
刘强东明州事件双方以和解终结,本人回应
2022-10-02 14:00 大公司 -
已致125死186伤,“这可能是世界上最严重的球场灾难”
2022-10-02 12:26 -
德防长突访乌克兰:将在未来几天提供先进防空系统
2022-10-02 11:33 -
尼日利亚:考虑买C919
2022-10-02 11:11 中国大飞机 -
中国连任国际民航组织一类理事国
2022-10-02 10:37 -
被控烧毁“好人理查德”的他,无罪
2022-10-02 10:19 美国一梦 -
美加州州长签法案,将中国农历新年定为法定假日
2022-10-02 09:06 节日谈 -
“北溪-2”停止泄漏气体
2022-10-02 08:30 欧洲乱局
相关推荐 -
-
“中国打贸易战有秘密武器:AI机器人大军” 评论 85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评论 105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评论 97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评论 474最新闻 Hot
-
“共和党人气坏了,但碍于特朗普只能保持不安的沉默”
-
美媒放风:特朗普考虑大幅下调对华关税,或降至50%-65%
-
“纯关税壁垒最粗暴,欧盟快和中国谈吧”
-
总计7亿欧元,欧盟对苹果、Meta“罚酒三杯”
-
“俄乌都得在领土上让步,再不同意美国就退出”
-
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
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
涉及稀土,马斯克:正与中方协商
-
美国着急放风“即将与日印达成协议”,其实只是…
-
通用电气CEO:别打了,我们还没给中国交付...
-
哥伦比亚总统:我认为特朗普政府把我的签证吊销了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
“孤立中国?东盟不会跟,否则…”
-
“中方对美方鸣枪示警:这回来真的,能一票否决”
-
“特朗普一声令下,美国几十年联越制华努力,白干了”
-
特斯拉净收入锐减71%,马斯克“认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