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麦能源机构:“北溪-2”天然气管道已经不再泄漏气体
【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当地时间10月1日,美联社援引丹麦能源机构的说法报道称,此前受损的“北溪1号”和“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中的其中一条管道,似乎已经停止泄漏天然气。
该机构当天在推特账号上发文称,运营“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的公司发布通知,这一条从俄罗斯通往德国的管道,“压力似乎已经稳定下来”,“这表明该管道的天然气泄漏已经停止”。
此前,据丹麦政府初步估计,“北溪1号”和“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受损的最坏情况将是泄漏7.78亿标准立方米天然气,相当于1460万吨碳当量的排放,而丹麦在2020年的排放量约为4500万吨碳当量,等同于该国每年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三分之一。
与此同时,俄罗斯指责美西方国家制造了破坏“北溪”管道的事件,美国则声称俄罗斯“散布虚假信息和谎言”,双方的“交锋战”从两国元首回应蔓延到联合国安理会会议,冲突仍在持续。
美联社报道截图
丹麦能源机构推特截图
9月26日至28日,位于丹麦水域附近的“北溪1号”和“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先后被发现至少4处泄漏。瑞典国家地震台网地震学家称,气体泄漏的区域发生了两次水下爆炸,几处泄漏点的位置都十分接近。
事件发生以后,德国、丹麦、瑞典已就事故原因展开立案调查。截至目前,各方均认为“北溪”管道泄漏或为蓄意破坏所致。
俄罗斯“北溪1号”项目运营方北溪天然气管道公司9月27日发表声明说,“北溪1号”和“北溪2号”海底输气管道的三条管线一天内同时发生损坏的情况前所未有,目前尚无法评估维修时间。
“北溪1号”管道2011年建成,东起俄罗斯维堡,经由波罗的海海底通往德国。“北溪2号”管道去年建成,与“北溪1号”基本平行,尚未投入使用,但仍有部分天然气封存在管道内。
当地时间9月28日,根据瑞典海岸警卫队公布画面,“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泄漏处的气泡上升到波罗的海表面,形成直径超过1公里的“气泡圈”。图自澎湃影像
综合俄塔社、卫星社消息,当地时间9月30日,俄罗斯对外情报局(SVR)局长谢尔盖·纳雷什金对记者称,他们已掌握的信息表明:西方参与了对“北溪”管道的破坏活动。路透社称,这是目前俄罗斯高级官员对西方提出的最直接的公开指控。
同天晚些时候,俄罗斯总统普京再次指责西方破坏俄罗斯所建造的“北溪”管道,而美国及其盟友则强烈否认俄方的这一指控。
据“今日俄罗斯”(RT)消息,普京当天在克里姆林宫发表讲话回应了“北溪”天然气管道被破坏事件,他认为,是“盎格鲁-撒克逊人”制造了这些爆炸。
普京表示,对于“盎格鲁-撒克逊人”来说,光制裁(俄罗斯)已经不够用了,所以他们采取了破坏路线,对“北溪”管道组织实施了一系列的爆炸行为。普京指出,“他们实际上已经开始摧毁整个欧洲的能源基础设施,这虽然很难令人相信,但却是事实。”他强调:“所有人都清楚谁会从中受益,当然谁受益,谁就要为此负责。”
华盛顿方面,美国总统拜登同样在9月30日对该事件作出回应。他称这一事件是一次“蓄意破坏行为”,同时指责俄罗斯人在“散布虚假信息和谎言”,声称美国将与盟友合作以查明真相。
甚至还有美国官员声称,普京的说辞是在试图转移人们对其“吞并”乌克兰部分地区的注意力。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埃德里安娜·沃森(Adrienne Watson)9月30日这样说道:“我们不会让俄罗斯的虚假信息分散我们或全世界对其‘吞并’乌克兰主权领土的明显欺诈企图的注意力。”
美联社报道称,当地时间9月30日晚些时候,联合国安理会在俄罗斯代表团的要求下,就“北溪”天然气管道泄漏事件举行公开会。会上,俄美双方的交锋继续。
据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网站9月30日消息,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大使在安理会审议“北溪”天然气管道泄漏事件时作了发言。
耿爽表示,中方对“北溪”天然气管线近日发生多处泄漏并伴随强烈水下爆炸表示严重关切。“北溪”天然气管线是欧洲能源运输大动脉,该项目向23个欧洲国家提供重要天然气供应。泄漏事件导致管线物理中断,使欧洲能源供应短缺问题更加突出。全球各地包括发展中国家的消费者,恐怕要承受由此引发的能源市场动荡和能源价格上涨。目前泄漏仍在继续,事件对相关海域航运线路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仍在显现。当欧洲和世界正面临层出不穷的棘手挑战之时,这实在是一件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令人痛心的巨大灾难。
耿爽强调,中方注意到,目前的信息表明此次泄漏不是意外事故,很可能是蓄意破坏造成的。如果属实,这将构成对跨国民用设施和海底管道的袭击,违反国际法。中方还注意到,各攸关方均认为,对泄漏事件开展客观、公正、专业的调查十分必要。正如刚才通报者所强调的那样,此次泄漏事件凸显了跨境基础设施的脆弱性。中方愿同各方共同努力维护好跨境基础设施安全。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熊超然 
-
世界第一高楼点亮“中国红”
2022-10-02 08:07 中国外交 -
飓风“伊恩”已造成美国至少70人死亡,灾后重建可能需要数年
2022-10-02 07:56 极端天气 -
美国新增感染14142例、死亡84例
2022-10-02 07:24 抗疫进行时 -
乌外长:感谢美国123.5亿美元的新援助
2022-10-02 07:24 乌克兰之殇 -
美国国家档案馆:特朗普的部分总统记录仍下落不明
2022-10-02 07:13 美国政治 -
“乌克兰此举出乎拜登政府意料”
2022-10-01 23:24 乌克兰之殇 -
“换他当巴西总统,美国将被孤立”
2022-10-01 22:46 拉美左翼 -
“欧洲今冬会很难熬,而下个冬天将更难”
2022-10-01 22:20 欧洲乱局 -
禁止美大使入境后,尼加拉瓜又宣布与荷兰断交
2022-10-01 19:46 拉美左翼 -
澳媒记者酸溜溜:这像中国队主场…
2022-10-01 19:34 -
乌克兰宣布对俄数千名个人和实体实施制裁,包括普京亲属
2022-10-01 17:55 乌克兰之殇 -
基辛格警告美国:这不明智
2022-10-01 17:34 乌克兰之殇 -
耿爽:这是令人痛心的巨大灾难
2022-10-01 16:55 欧洲乱局 -
急了?哈里和梅根要修改纪录片和回忆录
2022-10-01 16:24 -
尼日利亚伞兵,降落得过于“惊险”了
2022-10-01 16:10 -
“我们需要移民来收庄稼”
2022-10-01 15:57 美国一梦 -
“美国仇恨犯罪吓跑中国游客”
2022-10-01 15:01 中美关系 -
驻日美军基地废水有害物质大幅超标172倍,当地市长怒了,喊话日本政府
2022-10-01 14:49 日本 -
联合国秘书长及多国政要送来国庆祝福
2022-10-01 13:28 -
乌克兰想加速入北约 俄方反讽:好啊
2022-10-01 11:17 乌克兰之殇
相关推荐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64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评论 119巴菲特首次批评贸易战:75亿人不喜欢你,这是大错误 评论 149“这事传到特朗普那儿,龙颜大怒” 评论 50最新闻 Hot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