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约翰逊时代已经结束了”
最后更新: 2022-10-09 13:14:10(观察者网讯)近日,由保守党副党鞭平彻“咸猪手”事件引发的英国政坛震荡仍在不断发酵,俨然占据了大多英国媒体的头版头条。尽管要求辞职的声浪越发高涨,但首相约翰逊本人完全没有表现出准备下台的迹象。英媒爆料称,约翰逊如今已然听不进劝,陷入了“挑衅性”情绪。
不过,有媒体分析指出,约翰逊会落入如今境地的原因,并不全在丑闻,如果约翰逊时代真的画上句点,其继任者也将面临更深的国家分歧。
据英国天空新闻(Sky News)统计,不少英国媒体都将这场政府“大叛乱”放在了周四(7日)报纸的头版报道。
约翰逊的前东家《每日电讯报》称,这场“势不可挡的叛乱”(overwhelming mutiny)已经为约翰逊造成了“致命伤害”(mortally wounded)。《每日快讯》也认为,约翰逊已经到了“背水一战”(last stand)的时刻,《泰晤士报》则形容约翰逊现在是在“为生存而战”(fights for his life)。
“绝望、自欺欺人”(desperate,deluded),这是偏左翼的《卫报》对于留恋权力的约翰逊现状的描述。《每日镜报》和《地铁报》的标题更是直接借用了约翰逊当初的脱欧口号“搞定脱欧”(Get Brexit done),喊话约翰逊:搞定下台(Get exit done)!
根据英国智库“政府研究所”(IfG)的数据,在7月6日一天内辞任的部长数量,比前首相卡梅伦和布朗整个任期还要多。此外,约翰逊已经创下了1979年以来的新纪录:上任时间短,但部长辞职速度最快。只有在前任首相特雷莎·梅执掌因脱欧而分裂的保守党期间,其部长离职率接近这一水平。
当地时间6日晚接受下议院联络委员会质询时,约翰逊为自己“护短”道歉,但坚称自己背负“巨大使命”必须迎难而上,“一走了之”才是不负责任。唐宁街消息人士同时也对外界表示,首相哪儿也没去,还在准备下周演讲中关于减税的内容。
据天空新闻报道, 其议会私人秘书透露,约翰逊目前“斗志昂扬”(“in a buoyant mood”and “will fight on”)。
另据《卫报》报道,唐宁街10号的消息人士透露,约翰逊现在的情绪颇具“挑衅性”,已经听不进劝:“他说,就在两年前还有数百万人给我投票——我将与之斗争到底。我不能就这么收拾了(pack that in)。”
“当‘穿灰色西装的人’(编者按:指有权做出重要决定,但鲜为公众所知的政界人士等)来找你,而你就是不愿意离开时,我不确定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该消息人士说。
约翰逊究竟为何会被同僚“背刺”?
英国《金融时报》的刊发该报前首席政治记者罗伯特·施里姆斯利(Robert Shrimsley)评论称,这场始于卫生大臣和财政大臣的辞职风波已经引发了一场“不可阻挡的洪流”,目前唯一没有答案的问题是约翰逊会如何退出。
“我们正进入约翰逊时代的最后几天,也许是最后几小时。但它已经结束了。”施里姆斯利写道。
文章称,起初,约翰逊是一名穿过了似乎无法逾越的灌木丛的“非传统骑兵”,搞定了脱欧,以该党自撒切尔夫人时代以来从未有过的方式触达工人阶层的选民。“然而,最终约翰逊的轻浮、对惯例或规则的漠视、不诚实、缺乏个人道德、缺乏强烈的政治信念以及乐于将难题交给助手的态度,使他的政府漂泊不定。”
《金融时报》评论截图
文章形容,到了最后,约翰逊政府就像一个“耗尽了投资者的庞氏骗局”。为了留住国会议员的支持,约翰逊提出了越来越多的疯狂承诺;他的亲信圈和内阁人才库都在缩小,最终充斥着越来越多的投机者,大多数人都知道他们无法依靠其他人来获得晋升的机会。
施里姆斯利指出,约翰逊对于平彻的包庇和后知后觉的认错,是整件事情的核心问题,“这反映了约翰逊有多么缺乏道德准则,以至于他只有在事后才能看到这个错误”。
他认为,约翰逊领导的政府是一个“朝臣系统”,“其中唯一结论性的特征就是你是否对国王有用”。平彻帮助他胜选并坐稳位置,而其他的一切都是别人的问题。当问题爆发时,助手和大臣们被派去为他撒谎“挡枪”,让其侥幸过关。
而对于约翰逊被“背叛”的真正原因,文章称,在于保守党议员们终于明白一切都不会改变。以往约翰逊能平安无事,是因为党内普遍对继任者心存疑虑,并且相信工党并非民心所向,但如今即使是以前忠心耿耿的国会议员,也认为政府现状会使得保守党在下一次选举中将面临较大风险。
报道称,选民用厌恶的眼光看待所有的政治家,因此很少被丑闻刺激到,但更重要的是,约翰逊让选民感到他是一个“没有方向、没有勇气做出艰难选择的领导人”。
“他们看到公共服务机构在事件积压和劳动力短缺中挣扎,看到一波又一波的罢工,看到本国通货膨胀可能比同类国家更高、持续时间更长。最重要的是,他们看到了一个没有有力的经济计划来解决这些问题的政府。”
没有约翰逊,一切会更好吗?
英国路透社“热点透视”专栏文章则认为,约翰逊的“末日”即将来临,他对于权力的控制力也正在下滑,但在政府“叛乱闹剧”的背后,隐藏着更深的国家分歧,而驱逐约翰逊只会突出这些矛盾。
路透社评论截图
文章指出,脱欧之后,英国还有许多基本问题和争论没有解决,政府出台的措施也有许多矛盾之处:
英国政府既追求国家干预,又追求自由贸易;在谈论减税的同时,又将财政负担提高到1950年代以来占GDP的最高份额;既主张放松金融监管,同时又伸长权力之手干预企业收购。约翰逊一方面将乌克兰和气候变化方面的国际合作列为优先事项,一方面又在签署脱欧协议不到两年的时间里,通过立法使其与欧盟的部分协议无效。
在严重的经济危机背景下,这些紧张关系如今再次浮现。英国央行预计,到今年年底,英国的通货膨胀率将达到11%,加上更高的能源费用,将对实际家庭收入产生近60年来第二大的挤压。
文章指出,那些急于取代约翰逊的人也将面临包括公共债务、高额能源成本、北爱尔兰议定书等在内的一系列问题,而约翰逊2019年的选举胜利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他有能力分别说服这些辩论双方的人,他和他们是站在一起的。
“尽管约翰逊可能会将自己的任期延长几天、几周甚至几个月,但这种平衡已经走到了尽头。他的潜在继任者将发现,在2022年,英国的固有紧张关系将更加难以解决。”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杨蓉 
-
俄方驳斥“俄领导层内部动荡”:完全不属实
2022-10-09 11:06 俄罗斯之声 -
3秒,38枪…美国黑人男子死亡
2022-10-09 10:11 美国一梦 -
美国回应:已得知消息,不予评论
2022-10-09 09:59 俄罗斯之声 -
“先发制人”打击俄罗斯?美国重申:不会直接参与
2022-10-09 09:54 乌克兰之殇 -
克里米亚大桥爆炸后最新卫星图像
2022-10-09 09:35 俄罗斯之声 -
拜登渲染“核末日”,马克龙:说话该谨慎点
2022-10-09 08:39 乌克兰之殇 -
离谱!美顶级儿童医院称孩子“在子宫里”就知道其是跨性别者…
2022-10-09 08:30 美国一梦 -
美国新增感染病例31253例、死亡140例
2022-10-09 07:34 美国一梦 -
克里米亚大桥恢复通车,普京下令加强安保措施
2022-10-09 07:28 观察者头条 -
日韩称朝鲜9日发射弹道导弹
2022-10-09 07:23 三八线之南 -
德国北部铁路运输中断事故初步确认故障原因
2022-10-09 06:44 欧洲乱局 -
俄方:克里米亚大桥爆炸车车主系俄一边疆区居民
2022-10-08 23:20 俄罗斯之声 -
德国北部铁路运输大规模中断,或被蓄意破坏
2022-10-08 23:05 德意志 -
乌克兰国安局称:大桥在美丽地燃烧
2022-10-08 23:00 乌克兰之殇 -
俄国防部:苏洛维金出任特别军事行动总指挥
2022-10-08 22:13 俄罗斯之声 -
上一秒还在啃汉堡,下一秒就被美国警察的子弹狂追
2022-10-08 22:00 -
彭博社:中国持有正确的物种保护理念,西方应更开放地接受
2022-10-08 21:26 -
五角大楼:含中国产零件F-35,豁免了
2022-10-08 21:11 -
墨西哥毒贩冲进市政厅扫射:外墙布满弹孔,市长当场死亡
2022-10-08 20:35 -
被美国天价气“背刺”,德国拉日韩组“G7+”谈价
2022-10-08 19:38 欧洲乱局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哪来的谈判?特朗普在臆想,中国会给他狠狠上一课”
-
俄军宣布完全收复库尔斯克,乌方否认
-
CIA副局长之子在俄乌冲突中死亡,“生前为俄方战斗”
-
“强度极大”!伊朗一港口突发爆炸,已致5死超500伤
-
罗马教皇方济各葬礼举行,英法美等多国领导人出席
-
大错特错!“给特朗普献计的人,压根不懂中国”
-
比较见真章,美国车主心态崩了:怎么中国啥啥都有…
-
特朗普称“克里米亚归俄罗斯”,泽连斯基回应
-
“美国百年优势,特朗普百日玩完,中国要赶上了”
-
领英创始人:若欧洲这么看中国,美国就惨了
-
“特朗普虚晃一招,中国没上钩”
-
日本:中国不买,我们想买美国玉米
-
特朗普:我开玩笑的
-
爱泼斯坦案关键证人自杀,曾称遭英王子性侵
-
“不跟中国做生意,美国货架要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