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辞职风波”愈演愈烈,这会是压垮约翰逊的最后一根稻草吗?
最后更新: 2022-07-06 23:13:01【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熬过了“派对门”丑闻、挺过了党内不信任投票、英国首相约翰逊又跌入其任命人员所引发的“丑闻泥潭”,暂时还无法从中抽离。
因约翰逊任命的保守党副党鞭引发的丑闻发酵,约翰逊又被质疑早已知情却刻意包庇。当地时间7月5日,英国卫生大臣贾维德和财政大臣苏纳克对首相约翰逊失去信心而从政府辞职。此后,约翰逊“兵败如山倒”,英国政坛刮起一股“辞职潮”。
截至发稿,已有16位大臣辞职,级别较低的辞职官员也已达十多人,辞职总人数已达29人,涵盖了内阁大臣、非内阁大臣、议会私人秘书(PPS)、贸易特使、保守党副主席、副检察长等各类官员,且似乎并没有停止的迹象。
BBC统计,辞职的大臣已达16人
英国各大媒体已发现局势不妙,老牌媒体《泰晤士报》就认为约翰逊的首相之位已摇摇欲坠,政界人士也不看好约翰逊的政治命运。美媒则分析了数种“可能性”,称虽然约翰逊目前看似掌握着自己的命运,但对其强烈不满的保守党人已瞄准修改党规再度发动不信任投票,约翰逊这次恐怕真的“在劫难逃”。
6日晚些时候,“四面楚歌”之中,约翰逊已提前面临其政治生涯中的另一个重要关口——在议会进行“首相问答”,接受下议院联络委员会的质询。面对外界呼吁其下台的声浪,约翰逊再度以“人民授权”为由,坚称自己将“继续前进”,履行英国首相的使命。
不过,最新的民调显示,近70%的英国民众认为,约翰逊应当辞去首相职务,只有18%希望其留任。尽管如此,已在任1078天的约翰逊仍在“自救”……
所以,不久前刚在不信任投票中脱险的约翰逊,还会面临下一次不信任投票吗?他最终会无奈辞职吗?这再一次的丑闻,会是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吗?
当地时间7月5日,英国首相约翰逊出席在唐宁街举行的内阁会议。图自澎湃影像
英国政坛“地震”,“辞职潮”袭来
近日,英国首相约翰逊所任命的保守党副党鞭克里斯托弗·平彻(Christopher Pincher)深陷“咸猪手”丑闻,他于6月29日晚在伦敦市中心的卡尔顿俱乐部猥亵了2名男子,被猥亵的2人可能都是英国议会议员。约翰逊也被质疑早已知晓平彻此类劣迹,但仍包庇此人。
6月30日,平彻递交辞呈并承认事发当晚饮酒过度,但约翰逊坚持拒绝将平彻开除出党,直至7月1日才迫于外界压力暂停其党内职务。然而,平彻后续被曝出更多不端行为,引发舆论对约翰逊是否明知其品行仍委以重任的质疑。
这一事件经多日发酵,终于引发英国政坛的一场“地震”。
这场“地震”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辞职潮”。目前,英国政府中已有越来越多的人宣布辞职,其中不乏内阁大臣级别的重要人物。
当地时间7月5日,英国卫生大臣赛义德·贾维德(Sajid Javid)和英国财政大臣里希·苏纳克(Rishi Sunak)因对首相约翰逊失去信心而从政府辞职。
资料图:赛义德·贾维德(左)、里希·苏纳克(中)与约翰逊
贾维德在社交媒体表示,自己已向首相约翰逊递交辞呈。贾维德称,担任这个角色是一种巨大的荣幸,但自己很遗憾不能再凭良心继续工作下去。苏纳克在辞呈中表示:“公众期望政府能够正确、称职和认真地管理国家。我相信这些标准值得为之奋斗,而我们的国家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就是我辞职的原因。”
不久,英国儿童与家庭大臣威尔·昆斯(Will Quince)也于7月6日宣布辞职。对于“平彻事件”,他曾于4日根据首相府提供的信息替约翰逊“挡刀”,辩护称支持“首相事先并不知情”的说法,但首相府随后改口称,约翰逊知晓一些针对平彻的指认,这令昆斯处境极为尴尬。
随后,英国环境大臣乔·丘吉尔(Jo Churchill),英国财政部经济事务大臣约翰·格伦(John Glen),英国内政部司法事务大臣维多利亚·阿特金斯(Victoria Atkins),英国教育部学校事务大臣罗宾·沃克(Robin Walker)、英国区域均衡、住房和社区事务部高级副大臣斯图尔特·安德鲁(Stuart Andrew)等大臣也向英国首相约翰逊递交辞呈。
更晚一些,英国再有6名政府官员递交辞呈,使得辞职官员数量达到27名。据报道,最新辞职的6人中有5人给约翰逊发出了一封联名辞职信。联名信中说,“我们非常遗憾地辞去政府成员的职务,为了保守党和国家的利益,我们诚心诚意,必须要求你下台”。
据《卫报》梳理,目前宣布辞职的保守党议员至少还包括:负责英格兰和威尔士事务的副检察长亚历克斯·查克(Alex Chalk)、英国交通大臣议会私人秘书劳拉·特洛特(Laura Trott)、保守党副主席比姆·阿弗拉米(Bim Afolami)、北爱尔兰事务大臣议会私人秘书乔纳森·古利斯(Jonathan Gullis)等十余人。
《卫报》:随着大臣和助理的辞职信堆积如山,首相面临政府崩溃
这些人当中不乏有约翰逊的铁杆支持者,但辞职理由基本上都是因为对现政府诚信问题感到失望,以及对首相约翰逊失去信心。
而外交大臣利兹·特拉斯和国防大臣本·华莱士则表示,他们将留下来。据报道,特拉斯称将“100%追随首相”。
截至英国当地时间6日下午3点半许(北京时间6日晚10点半),英国约翰逊政府辞职官员数量达到29名,辞职的官员包括内阁大臣、非内阁大臣、议会私人秘书(PPS)、贸易特使、保守党副主席、副检察长等。
辞职官员姓名及职务(金融时报截图)
英媒:约翰逊首相之位摇摇欲坠
事实上,在此波不信任危机前,约翰逊已因“派对门”丑闻遭遇反对党和保守党内部的辞职压力。当地时间6月6日,约翰逊在保守党议员对他进行的不信任投票中过关,得以留任保守党党首和英国首相。不过,超过40%的保守党议员在那次投票中投下不信任票。
6月晚些时候,英国议会下院补选结果出炉,保守党丢掉两个席位。保守党时任主席奥利弗·道登(Oliver Dowden)引咎辞职,党内要求约翰逊下台的呼声再次高涨。
“游戏结束了。”英国老牌媒体《泰晤士报》在头版标题中如此评价道。在经济面临衰退风险以及政府又有丑闻缠身的情况下,该报认为约翰逊的首相之位已摇摇欲坠。
《泰晤士报》认为,约翰逊的首相之位已经“结束了”
《泰晤士报》在网站头版写道,英国卫生大臣贾维德和英国财政大臣苏纳克双双辞职,在英国政坛引发连锁反应。文章认为,约翰逊若继续执政,将是“一个错误”,因为他已经失去了政党和国家的信心。
“约翰逊在上月的信任投票中,未能获得148名议员的支持。他不可能恢复权威,并在国家面临严重危机时,提供需要的领导力.......他每在位子上待一天,就加深了混乱的感觉。为了国家的利益,他应该离开。”
在另一家英媒《每日电讯报》上,前英国脱欧大臣大卫·弗罗斯特(David Frost)说,约翰逊应该辞职,否则就会“带着政党和政府一起下台”,他补充说,5日的辞职风波后,其他内阁成员现在需要认真考虑现在的事态发展方向。
小报《每日邮报》的专栏作家斯蒂芬·格洛弗(Stephen Glover)则称赞约翰逊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比几乎所有内阁成员都“高出一筹”。他主导了“脱欧”,因此受到部分民众的尊重。但他“不愿讲真话”的缺陷,即便在这个“以不诚实而著称”的职位中,也能脱颖而出。
“尽管他取得过成就,但在这一切发生后,他现在似乎仍是一个注定失败的首相。”
政界也不看好约翰逊的前景。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保守党议员对路透社表示:“我怀疑我们将不得不又踢又叫地把他从唐宁街拖出来。但如果我们必须这么做,我们就会这么做。”
- 责任编辑: 熊超然 
-
法国公开马克龙与普京通话内容,俄罗斯很生气
2022-07-06 22:57 乌克兰之殇 -
俄国家杜马通过法案:允许银行对法人实体外币存款实行负利率
2022-07-06 22:51 俄罗斯之声 -
乌克兰前总统:现政府缺乏经验,公民们须自己决定是和是战
2022-07-06 22:50 乌克兰之殇 -
-
英国新财政大臣火速上任:必须重振英国经济
2022-07-06 22:23 不列颠 -
乌克兰想没收俄资产来重建,瑞士反对
2022-07-06 21:41 乌克兰之殇 -
索罗斯:特朗普的共和党对美国威胁大过中俄
2022-07-06 21:14 美国政治 -
所总理希望中所警务“永久性”合作,澳方又“不安”了
2022-07-06 20:47 -
9名大臣相继辞职,约翰逊:我不辞
2022-07-06 20:27 观察者头条 -
栗战书同乌兹别克斯坦最高会议参议院主席举行会谈
2022-07-06 20:22 中国外交 -
美工厂爆炸+俄管道维护+挪油井罢工,欧洲“气荒”雪上加霜
2022-07-06 19:32 欧洲乱局 -
黑海运粮通道要放开?埃尔多安:最快一周内俄乌达成协议
2022-07-06 18:07 乌克兰之殇 -
替约翰逊“挡刀”的人,也走了…
2022-07-06 17:39 不列颠 -
美方禁止荷兰对华出口光刻机技术,外交部回应
2022-07-06 17:20 中国外交 -
“游戏结束”,英媒已经开始操心约翰逊接班人了
2022-07-06 17:15 不列颠 -
梵蒂冈称主教任命临时性协议希望10月续签,外交部回应
2022-07-06 17:10 中国外交 -
外交部:中国承诺的援阿物资明天将全部交付完毕
2022-07-06 16:55 阿富汗 -
卡拉奇恐袭案或存在外国势力,外交部回应
2022-07-06 16:55 巴铁 -
美前驻联合国大使黑莉居然这么计算通胀…
2022-07-06 16:36 美国一梦 -
天津航空7月19日起恢复执行首条国际定期客运航线:天津=大阪
2022-07-06 16:28
相关推荐 -
事关中国!特朗普亲自阻止马斯克,还飙脏话? 评论 76起诉!“加州州长向特朗普发起最直接的法律挑战” 评论 102“白宫承认‘中方没打来过电话’,我早就知道…” 评论 179“如果美国不认真对待,会被中国彻底碾压” 评论 128中国按下“暂停键”,“波音重大挫折” 评论 144最新闻 Hot
-
事关中国!特朗普亲自阻止马斯克,还飙脏话?
-
“被中国震惊15年了,美国还是没搞定...”
-
专门朝中国泼脏水的部门,鲁比奥给关了
-
他放话“让中国得不到资源”,我使馆驳斥
-
中国消费者:影响不大,没美国货,买国货
-
“西方能在巴西挖,最终不还得运到中国”
-
跨性别女性算不算法律定义上的女性?英国判了
-
“也有想把工厂迁回美国的,但零件还得从中国买”
-
“现在是2025年,不是1939年,谁敢拦我?”
-
起诉!“加州州长向特朗普发起最直接的法律挑战”
-
叶刘淑仪:夏宝龙讲话是在提醒香港企业家勿“利字当头”
-
三河市回应“警徽改色”:适配墙体颜色
-
“白宫承认‘中方没打来过电话’,我早就知道…”
-
欧盟威胁武契奇:去了,入欧就没戏了
-
又要跟马斯克杠上了?OpenAI布局社交网络
-
“如果美国不认真对待,会被中国彻底碾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