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应该竭尽所能帮乌克兰,但不要说出来”
-
鞠峰算了
最后更新: 2022-10-09 13:50:37【文/观察者网 鞠峰】
81年后,又一份《租借法案》放在美国总统办公桌上。
据《纽约时报》报道,5月9日,拜登在媒体见证下高调签署了《乌克兰民主防御租借法案》(Ukraine Democracy Defense Lend-Lease Act)。
尽管近日美国加码对乌克兰的支持,明面上搞军援、签法案;暗地里提供情报,但美媒爆料称,拜登对有关美国给乌克兰提供情报攻击俄军的爆料很不满,也并不愿意激怒俄罗斯,试图在支持乌克兰这件事上把握尺度。正如负责俄罗斯事务的前美国国家情报官员安吉拉·斯坦特(Angela Stent)所说:“我们应该竭尽所能,但不要说出来。”
拜登签署租借法案 图自美媒
必须指出,拜登这次签署的租借法案不仅能够大大简化美国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以及其他必要资源的程序,还具有极强的象征意义。之前二战时期,为了联合对抗纳粹,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提出《租借法案》,授权美国总统得以“出售、转移、交换、租赁、出借等任何防御物资”,给予与美国国防有至关重要的国家政府。
而今天,拜登挑5月9日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再次拿出《租借法案》,被认为是旨在给美国和乌克兰披上“正义”的外衣,并“羞辱”俄罗斯如今已走向了自己的反面。
正因如此,美国白宫发言人普萨基在5月9日当天咬定俄总统普京“反历史潮流、篡改历史,以给非正义战争正名。”她说,“今天本应是庆祝和平与欧洲团结一致在二战中击败纳粹的日子。”
然而事实是,美国通过新《租借法案》援助的乌克兰,也正面临着俄罗斯对其“支持纳粹分子”的指控。俄媒对于亚速营行为的种种爆料,似乎也坐实了其新纳粹组织的性质。
“乌克兰人每天都在付出生命的代价,”拜登在椭圆形办公室签署法案时说,“而俄罗斯人所犯下的暴行简直是天方夜谭。战斗的成本并不便宜,但屈服于侵略的成本更高。”
美国最近对俄乌军事冲突的参与度似乎越来越高,但美媒同时认为,拜登对此却不想太过高调,怕落人口实。
《纽约时报》称,近一段时间,美国在俄乌冲突中的参与度越来越高,除了新的《租借法案》,拜登政府还提议再提供330亿美元的军事和人道主义援助,国会中的民主党人计划将该计划再增加70亿美元。拜登还派第一夫人秘密访问战区,并提供情报帮助乌克兰杀死了十几名将军并击沉了俄罗斯的舰艇。
美乌第一夫人在基辅会面 视频截图
然而报道还分析称,拜登仍在把握尺度这件事上感到焦虑——虽然普京指控美国正在打一场代理人战争,但是美国政府拒绝承认,不想表现出直接支援乌克兰军事冲突的态度。
早前,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等主流媒体援引政府人士的消息,曝光美国向乌克兰提供情报,以协助乌军能够更准确地瞄准俄军特定攻击目标,包括狙杀俄军官等。相关报道称美国的情报援助在俄乌冲突初期对于阻止俄军进攻起到关键作用。
然而,拜登却对相关曝光非常不满。《纽约时报》援引美国政府高级官员消息称,在媒体爆料后不久,拜登召集了美国防长劳埃德·奥斯汀、美国国家情报总监海恩斯、中情局局长威廉·伯恩斯开会:拜登似乎划定了一条线——可以公开给乌军提供枪、射击俄军战士,但是给乌克兰提供特定情报帮助狙杀俄军官这种事情,要做好保密工作,不要公布。
5月9日当天,白宫新闻秘书普萨基表示,拜登对泄密事件感到不满。拜登认为相关报道“夸大了美国的角色,也低估了乌克兰的能力。”
普萨基补充道,“美国会持续向乌克兰提供有用的情报,但这些情报仍然‘有界限’。”
从军事冲突一开始,美国政府就试图找准“红线”,连援助乌克兰的武器都要划分是“防御性”的,因此可以被送往乌克兰,哪些是“进攻性武器”因此不应交付。
一些资深政府官员表示,拜登对于公然激怒普京保持谨慎是正确的,因为与拥有核武器的俄罗斯局势升级后果太过严重,不能冒险。
但最近几周,这条“红线”似乎越来越模糊,随着美国政府的援乌装备越来越先进,美国政府的表态也愈发强硬。奥斯汀两周前访问基辅宣布“我们希望看到俄罗斯再次被削弱到没办法做这些事的程度”,而佩洛西在随后的基辅之行中公然表示,美国“将与乌克兰站在一起,直到赢得胜利”。
实际上,自俄乌冲突至今,美国承诺提供的军事援助已经达到38亿美元。上周五(5月6日),拜登宣布了对乌克兰的新一轮安全援助计划,该计划将向乌克兰提供更多的火炮弹药、雷达和其他设备。根据5月9日签订的《租借法案》,乌克兰可以请求美国及其盟国提供武器和军备援助,而美国政府利用军事租借计划,将加快向乌克兰转让武器、军事装备、药品、食品等。乌克兰将在日后向美国支付租借费用。
前驻俄罗斯大使迈克尔·麦克福尔(Michael A. McFaul)表示,秘密帮助乌克兰军队狙杀俄军、与公开炫耀此事是有区别的。“是的,普京知道我们正在向乌克兰提供情报,”他说,“但大声说出来利于普京公开指控俄罗斯正在乌克兰与美国和北约作战,而不仅仅是乌克兰人。这不符合我们的利益。”
负责俄罗斯事务的前美国国家情报官员安吉拉·斯坦特(Angela Stent)说,美国如果对于在乌克兰所做的事情过于公开,可能会破坏使中国、印度和其他国家反对俄罗斯的努力,并且“对于全球舆论来说,这不是一个好主意。我们应该竭尽所能,但不要说出来。”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鞠峰 
-
俄方驳斥“俄领导层内部动荡”:完全不属实
2022-10-09 11:06 俄罗斯之声 -
3秒,38枪…美国黑人男子死亡
2022-10-09 10:11 美国一梦 -
美国回应:已得知消息,不予评论
2022-10-09 09:59 俄罗斯之声 -
“先发制人”打击俄罗斯?美国重申:不会直接参与
2022-10-09 09:54 乌克兰之殇 -
克里米亚大桥爆炸后最新卫星图像
2022-10-09 09:35 俄罗斯之声 -
拜登渲染“核末日”,马克龙:说话该谨慎点
2022-10-09 08:39 乌克兰之殇 -
离谱!美顶级儿童医院称孩子“在子宫里”就知道其是跨性别者…
2022-10-09 08:30 美国一梦 -
美国新增感染病例31253例、死亡140例
2022-10-09 07:34 美国一梦 -
克里米亚大桥恢复通车,普京下令加强安保措施
2022-10-09 07:28 观察者头条 -
日韩称朝鲜9日发射弹道导弹
2022-10-09 07:23 三八线之南 -
德国北部铁路运输中断事故初步确认故障原因
2022-10-09 06:44 欧洲乱局 -
俄方:克里米亚大桥爆炸车车主系俄一边疆区居民
2022-10-08 23:20 俄罗斯之声 -
德国北部铁路运输大规模中断,或被蓄意破坏
2022-10-08 23:05 德意志 -
乌克兰国安局称:大桥在美丽地燃烧
2022-10-08 23:00 乌克兰之殇 -
俄国防部:苏洛维金出任特别军事行动总指挥
2022-10-08 22:13 俄罗斯之声 -
上一秒还在啃汉堡,下一秒就被美国警察的子弹狂追
2022-10-08 22:00 -
彭博社:中国持有正确的物种保护理念,西方应更开放地接受
2022-10-08 21:26 -
五角大楼:含中国产零件F-35,豁免了
2022-10-08 21:11 -
墨西哥毒贩冲进市政厅扫射:外墙布满弹孔,市长当场死亡
2022-10-08 20:35 -
被美国天价气“背刺”,德国拉日韩组“G7+”谈价
2022-10-08 19:38 欧洲乱局
相关推荐 -
-
超越DeepSeek,中国开源“集团军”重塑全球AI生态 评论 109伊朗港口大爆炸已致28死,与导弹燃料有关? 评论 54美国电商哀叹:关税不能这么高下去,太多人撑不过去 评论 108欧盟高层想让她走人?“上梁不正下梁歪” 评论 177见完泽连斯基,特朗普:普京也许只是在敷衍我 评论 311最新闻 Hot
-
德防长劝乌克兰:别听特朗普的,这是投降
-
1.9万元港币现金遭调包,海南酒店方致歉
-
特朗普:泽连斯基现在更加冷静,更想达成协议
-
中纪委点名通报三河牌匾改色事件
-
小特朗普使坏:选美国,别选中国
-
原来,关税战前美国经济就已“步履蹒跚”
-
巴拿马总统:不存在与此相违背的其他协议
-
“中国对美关键矿产的出口管制揭露了一个公开的秘密”
-
“巴基斯坦已向中方提出请求”
-
“若勒庞被禁止参选,那么我上”
-
美国LNG行业明说了:我们无法遵守特朗普政府新规
-
又炒作:想赢中国,这件事至关重要
-
中日友好医院:开除肖某党籍,解除聘用关系
-
日本下一代战机要命名为“烈风”?
-
印巴再交火,印度未事先通知突然开闸放水
-
伊朗港口大爆炸已致28死,与导弹燃料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