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访崔洪建|俄罗斯与西方接下来的制裁大战,也将是“战争级”博弈
最后更新: 2022-06-23 16:57:45观察者网:在西方的“制裁围攻”下,俄方称,莫斯科已准备对西方国家实施报复性制裁。您觉得这些报复性制裁会集中在哪些方面?目前,普京下令俄罗斯战略威慑力量进入特殊战备状态,这意味着什么?
崔洪建:我觉得俄罗斯现在面对制裁是两个态度。第一就是“不怕制裁”,因为已经有“免疫力”了。第二就是“我们有办法”,为此俄罗斯还搞起了心理战,提出要对西方制裁做出“精准但不对等”的反击。
首先“精准”的意思是要找准西方的薄弱部位下手,让对方立刻感受到俄方的反击力度和伤害。其次是“不对等”,即一上来就是最大力度。西方比较适应的是逐步升级的所谓“对等状态”,你一拳我一拳。但俄罗斯的眼下之意是不会按西方的套路来,不会搞什么分级分批,而是集中发力。
从目前双方的态势来看,俄方的反制裁手段应该还是会集中在它比较有优势的两个领域,即能源和安全。因此俄方主动中止对欧能源供应、升级军事行动等级等都是可能的选项。在西方升级制裁后,普京下令俄战略威慑力量进入“特殊战备状态”,就是对西方制裁的一种不对称反应。
欧洲也对全面中止对俄能源依赖做过评估,结论是能勉强撑过今年,但明年往后就会出现较大问题,毕竟对俄如此巨大的依赖短时间内很难找到替代,即便是加足马力开源节流包括大规模购买美国的液化天然气也不行。
同样,如果西方制裁再次把俄罗斯逼到墙角,俄方不会放弃采用军事和安全手段在欧洲搞出更大动静的选项。照此趋势发展下去,未来在俄罗斯与西方尤其是欧洲之间可能会重新形成一种恐怖均衡,双方都会以造成对方恐惧为制定和运用政策的出发点。如果双方不能在能源和安全这两个焦点问题上有所后撤,那么这个趋势就可能会成为现实。
观察者网: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美国其实很想看到俄罗斯和乌克兰开战,因为这样对他们有好处,对于这种观点您怎么看?
崔洪建:欧洲安全形势恶化到今天,从美国的战略变化和政策调整来看是有迹可循的。首先是美国长期以来为了维护它的全球霸权,在世界上一些热点地区挑起或制造一些“可控混乱”,以达到它分化、牵制和插手的目的,这是美国用得很娴熟的霸权手段。
在这次的俄乌冲突中美国同样采取了这一手法,无论是通过北约不断地武装乌克兰的种种“拱火行为”,还是回避俄罗斯方面的核心安全关切,都是沿用了传统套路,它希望在欧洲导演一场可控混乱来对俄罗斯形成战略消耗。
但俄罗斯似乎也看穿了美国的用心,并让事态逐渐脱离了美国的掌控,局势的不断升级打乱了美国的预期。而美国仍然需要掌控事态,否则在乌克兰点起的火极有可能蔓延到整个欧洲,并最终让美国引火烧身。
因此,美国也在根据事态不断地做出策略调整,结果就是目前的俄乌冲突:乌克兰更像是一张盾牌,美国和西方不断地给它加固用来抵御俄罗斯;又像是一面“保卫西方”的旗帜,不断地用它来“号召”西方国家加入到反俄阵营中来。在盾牌的掩护和旗帜的召唤下,美国通过调兵遣将正在实质性地提升北约对俄罗斯的战略遏制能力,实质性地加强了它对俄罗斯的战略包围。而且在俄乌冲突结束后,俄罗斯在军事行动中采用的远程精确制导打击、要求战略威慑力量进入特殊战备状态等手段,会被美国加以利用作为在北约国家扩大反导系统甚至核武器部署的借口。
观察者网:普京的这次军事行动势必会导致美国和北约重新调整对俄战略。《华尔街日报》称,乌克兰问题为中美俄的超级大国之争拉开序幕,而在这场国际政治新秩序的冲突当中,美国原有的主导地位也将发生变化。对此,您怎么看?
崔洪建:这次事件以俄乌冲突为点、辐射到欧洲安全层面,并会影响到当前大国博弈的走向和整个国际秩序的立体构造。
俄乌冲突从历史经纬来看是美俄之间在欧洲反复博弈和较量的结果,从现实因素来看也是大国博弈在地区冲突中的直接体现。
当前美国急于调整全球战略重心,从欧洲做一定程度的收缩并将战略资源转向亚太和中国进行所谓的“长期全面竞争”。俄罗斯认为这是面对面和美国解决欧洲安全问题的最好时机,因此决意在欧洲向美国和北约发起挑战。
美国在欧洲已“无心恋战”,因此采取了自己不上阵但鼓动乌克兰和欧洲盟友围攻俄罗斯应对策略,就是担心从欧洲抽不开身而打乱其全球战略布局。美国在欧洲战略博弈中不愿亲自下场与俄罗斯较量,还被俄罗斯逼出了一个相对防御的态势,这要放在美国霸权鼎盛时期是很难想象的事情,这本身就体现了美国实力和主导地位下降的现实。
当地时间2月24日,美国总统拜登在白宫就乌克兰局势发表讲话。图自澎湃影像
- 责任编辑: 王慧 
-
拜登再甩锅:你们是忍受高油价,还是忍受普京的铁拳?
2022-06-23 16:47 -
日韩澳新将参加北约峰会,外交部回应
2022-06-23 16:36 -
爱沙尼亚不满北约防御计划:我们会“在地图上被抹去”
2022-06-23 16:28 -
芬兰国防军总司令称:为俄罗斯的进攻已准备数十年
2022-06-23 16:20 欧洲乱局 -
回顾美国433起枪击案:警察到达时,多数悲剧已经酿成
2022-06-23 16:12 美国一梦 -
德国首批重型武器抵乌,德防长:乌方保证不用于攻击俄领土
2022-06-23 16:10 乌克兰之殇 -
出于宗教原因,法国禁止女性在公共泳池穿“布基尼”
2022-06-23 16:01 -
拜登敦促国会搞“汽油税假期”,佩洛西没说“支持”
2022-06-23 15:41 美国政治 -
“乌克兰战争没耽误我们关注中国”
2022-06-23 15:29 -
尹锡悦将出席北约峰会,韩总统府:并非反华反俄
2022-06-23 14:55 三八线之南 -
“美国‘废除’了西班牙的君主制”?
2022-06-23 14:55 -
“中国部分技术领先,美国要竞争得抛开繁文缛节”
2022-06-23 14:30 美国政治 -
德国武器到了,他“变脸”了
2022-06-23 10:56 乌克兰之殇 -
“若被‘断气’,捷克能烧的都拿来烧”
2022-06-23 10:53 -
时隔40年,英国再次检测到小儿麻痹症病毒
2022-06-23 10:53 不列颠 -
“俄罗斯不会进行军事挑战,因为立陶宛是北约成员国”
2022-06-23 10:48 俄罗斯与世界 -
英慈善组织:生活成本高涨迫使民众赌博求生
2022-06-23 09:59 -
北约秘书长:确保芬兰瑞典快速加入,但我不能保证
2022-06-23 09:34 欧洲乱局 -
仅过一周鲍威尔就改口:有衰退可能,软着陆有挑战
2022-06-23 09:30 美国一梦 -
朔尔茨:欧盟若要接纳乌克兰,需先废除一票否决规则
2022-06-23 09:14 欧洲乱局
相关推荐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40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评论 118巴菲特首次批评贸易战:75亿人不喜欢你,这是大错误 评论 148“这事传到特朗普那儿,龙颜大怒” 评论 50最新闻 Hot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