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西兰总理正式宣布不再“清零”:下月初解封奥克兰
-
冯智源要学习一个
(观察者网 讯)
“新西兰完全有能力对付德尔塔毒株。”
据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11月22日报道,新西兰总理杰辛达·阿德恩(Jacinda Ardern)当天在内阁新闻发布会上正式宣布,自12月2日午夜起,该国将放弃病例“清零”政策,并采取“与病毒共存”的新抗疫策略。
在经历了长达3个多月的封城措施后,该国最大城市奥克兰也即将在12月15日解封。
阿德恩表示,新西兰防疫策略的目标将从“清零”转变为“遏制变异新冠病毒”。而新西兰全国也将启用新冠疫情防控新体系“交通灯系统”,奥克兰此后将变为最严格的“红灯”。
新西兰总理阿德恩22日正式宣布放弃“清零” 图自视觉中国
“艰难的现实是,德尔塔毒株不会消失”,阿德恩称,“没有国家能够完全消灭变异毒株,但新西兰比绝大多数国家更加具有迎接挑战的准备”。
自去年出现疫情起,新西兰政府就采取包括地区封锁、病例追踪、出入境管控等严格的防疫措施,试图利用新西兰独特的地理位置将该国病例“清零”。
据新西兰卫生部数据显示,截至22日下午1时,新西兰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达10176例,累计死亡病例40例。在截至22日中午的前24小时里,新西兰全国新增205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患者主要集中在奥克兰。在该国五百多万总人口中,至本月20日已有83%适宜接种疫苗的民众接种了两剂新冠疫苗。
截图自新西兰卫生部网站
上月4日,阿德恩就曾宣称,随着疫苗接种率的上升,新西兰将寻求“与病毒共存”以及控制病毒传播。当时她提到,一旦新西兰90%的“合格人口”(符合疫苗接种标准人群)完成接种,严格的封锁便将会结束。
ABC今天称,尽管目前的接种率距离上述目标还有一段距离,但鉴于解封方面的压力,阿德恩依然提前把结束“清零”和解封的日子给定下来了。
新西兰卫生部总干事阿什利·布卢姆菲尔德(Ashley Bloomfield)对此评价称,他对阿德恩宣布的这项疫情出现以来“最大的防疫措施改革”感到满意。
“新西兰即将进入夏季,目前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同时我们的疫苗接种率也很高,并且还在不断提升。”他认为,新西兰抗疫工作可谓处于“前列”,并将“进入下一阶段”。
报道还提到,新西兰政府将采用“交通灯”防疫系统,即按疫情形势和疫苗接种率把该国各地区分成红、黄和绿色区域。
在“红灯”阶段,健身房、教堂、理发店、酒吧和餐馆等公共设施都可以重新开门营业,但仅向完全接种疫苗的顾客开放,还会限制室内人数。在“黄灯”阶段,各类场所经营和活动举办将不受限制,但依旧仅面向完全接种疫苗的民众开放。“绿灯”阶段的限制将会进一步放宽。
在新的防控体系中,完全接种疫苗的民众将享有更大行动自由。阿德恩称,出入酒吧、健身房和餐馆等地点将很快需要“疫苗通行证”。
她还提到,尽管奥克兰即将在12月25日“解封”,但还将采用“红色”这一防疫级别,而其他地区则将逐步确定。
新西兰民众20日进行游行,反对政府强制接种新冠疫苗 图自视觉中国
此外,对于入境者而言,新西兰隔离规定仍将继续。不过报道称,阿德恩已作出承诺:将在2022年初放宽入境规定。
在阿德恩此前透露将逐步放弃“清零”策略后,新西兰民众对此反应不一:许多民众为这一决定欢呼,但一些学者和政党则担忧此举会对该国防疫工作造成重大压力。新西兰绿党就曾抨击称,此举将弱势群体和儿童置于危险之中,“很明显,局势已经失控,而且每天都在恶化”。
新西兰最著名的流行病学专家之一、该国卫生部新冠疫情技术咨询小组成员迈克尔·贝克(Michael Baker)曾指出,“改变主要(防疫)策略这么大的决定,应该咨询一下部分科学家和其他顾问。”
新西兰并非首个放弃“清零”国家。此前,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在内的东南亚国家纷纷将防疫政策由“病例清零”转向“与病毒共存”。不过令人担忧的是,例如新加坡在实施此种防疫政策后,确诊病例数出现了“异常激增”的状况。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新西兰- 责任编辑: 冯智源 
-
“澳大利亚给了东盟一个大大的耳光”
2021-11-22 21:57 -
响应美国“号召”,日本打算释放原油储备控制油价
2021-11-22 21:50 日本 -
中方向缅方通报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情况
2021-11-22 21:34 缅甸局势 -
阻扰韩企在华引入EUV光刻机,美贸易代表又搬出这借口
2021-11-22 21:06 中美关系 -
驻韩大使邢海明:韩朝等方面发表终战宣言须同中方协商
2021-11-22 20:30 三八线之南 -
“要是中国队带美国选手拿下块奖牌…”
2021-11-22 20:10 -
BBC“慈善机构”一员工在肯尼亚遇袭身亡
2021-11-22 19:28 非洲之窗 -
与东盟关系升级!中国的朋友圈还有哪些伙伴级别?
2021-11-22 18:32 中国外交 -
5死40余伤!美国一汽车冲撞圣诞游行人群
2021-11-22 18:09 美国一梦 -
G7外长会将首次邀请东盟,马来西亚:不希望东盟分道扬镳
2021-11-22 17:36 -
为阻1.7万亿美元法案通过,他“唠叨”8.5小时创纪录
2021-11-22 17:12 美国政治 -
中方回应是否打算跟立陶宛断交
2021-11-22 16:57 中国外交 -
英国考虑跟随美国“外交抵制”北京冬奥会,外交部回应
2021-11-22 16:55 北京冬奥会 -
朴槿惠因肾病送医,今年已三度狱外住院治疗
2021-11-22 16:49 三八线之南 -
美偷偷向俄采购大量“秘密商品”,包括核铀、民用弹药
2021-11-22 16:42 凉战 -
中方:立陶宛走到这一步,明显是被某些大国策动
2021-11-22 16:41 中国外交 -
立陶宛还在狡辩
2021-11-22 15:37 -
日媒:中日韩峰会今年又不举行
2021-11-22 15:25 -
欧盟扬言和立陶宛“站在一起”
2021-11-22 14:53 欧洲乱局 -
炒作中国高超音速战机5马赫发射导弹?英媒太离谱了
2021-11-22 14:26
相关推荐 -
-
“华裔科学家五年前在美坠亡,与美方调查有关?” 评论 81义乌有信心挺过去,心疼美国一秒:他们上哪儿找袜子? 评论 178恐遭监视,欧盟为赴美出差高官发放一次性手机 评论 206“人人都想制造业回流美国,但没多少人想自己下工厂” 评论 171“如果处理不当,还有比美国衰退更可怕的事情” 评论 160最新闻 Hot
-
“华裔科学家五年前在美坠亡,与美方调查有关?”
-
“特朗普,白日做梦”
-
英国人也火大:中国对特朗普的评价,很难不赞同
-
义乌有信心挺过去,心疼美国一秒:他们上哪儿找袜子?
-
美财长污蔑中国“夺走”拉美矿权,中方驳斥
-
果然,又威胁欧洲:中国还是美国?
-
摇摆州共和党人急死:中国都说奉陪到底了…
-
“美对华牛肉出口停滞,澳大利亚火速补位”
-
“美国客户急电:SOS!90天内,能发多少发多少”
-
AI生成“吉卜力风格”图片席卷网络,争议来了
-
“彪马叔”挨批:吃顿饭的功夫,你就被特朗普耍了?
-
恐遭监视,欧盟为赴美出差高官发放一次性手机
-
美财长忽悠上了:第一个行动的,可以得到“最好的协议”
-
“美军挣扎过,但就是绕不过中国”
-
特朗普想几乎全砍联合国、北约经费,有人急了:中俄要填补
-
开幕首日就翻车:大阪世博会标志性建筑漏雨,2亿日元厕所用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