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媒:美日希望让IMF总裁下台,但法英等欧洲国家与中俄站在了一起
最后更新: 2021-10-14 14:06:43(观察者网讯)据英国路透社10月13日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克里斯塔琳娜·格奥尔基耶娃(Kristalina Georgieva)12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她计划在IMF和世界银行年度会议第一周结束后会见工作人员,将重新专注于全球经济面临的严峻挑战。
就在不久前,这位来自保加利亚的IMF总裁刚刚躲过了美国的一次“狙击”。10月11日,执行董事会发表声明支持IMF总裁,称没有确凿证据表明她在世行任职期间在《2018年营商环境报告》中“提高中国排名”,并重申对其领导能力的充分信任。
尽管身为IMF最大股东的美国在这起事件中带头反对格奥尔基耶娃,但这一主张却并没有得到其欧洲盟友支持。英国《金融时报》10月13日报道称,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在内的利益相关方在这个问题上和中俄站在了一起,更希望格奥尔基耶娃能够留任。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 图自视觉中国
有匿名欧洲官员告诉美国彭博社,法国和英国等欧洲国家始终没有看到任何对格奥尔基耶娃不利的证据,因此这些国家都支持她继续任职。一名法国财政部官员也表示,针对格奥尔基耶娃的指控缺乏有力的具体细节,这也是法国继续支持她的重要原因。
聚焦欧盟事务的欧洲网络媒体“欧洲观察家”也发文称,美国和日本希望能让格奥尔基耶娃下台,但欧洲大国则和中国与俄罗斯站到一起,更希望让她留任。
曾在IMF工作的法国外贸银行亚太地区首席经济学家艾丽西亚·埃雷罗(Alicia Herrero)分析认为,当前全球经济正面临众多紧迫问题,外界对于替换IMF领导层一事普遍没有太大兴趣。
“在我看来,董事会认为现在不是换人的合适时机。”埃雷罗说,“欧洲人或许会担心,如果格奥尔基耶娃被赶走了,他们会失去在IMF的主导地位;中国可能是认为,格奥尔基耶娃是一位相对温和的总裁。美国拥有的已经够多了,新兴国家现在需要IMF。”
在暂时逃过美国的“狙击”后,格奥尔基耶娃于12日接受了英国路透社的采访。她表示,将在IMF和世界银行年度会议第一周结束后会见IMF工作人员,未来她将重新关注全球经济面临的严峻挑战。“我们还有很多棘手的问题有待处理,我们需要IMF的强大地位来为各成员国服务。”
在谈及近期针对自己的指控是否对IMF造成损害时,格奥尔基耶娃回应说,相关问题针对的是世界银行的《营商环境报告》,与她当前任职的IMF没有关联,她对IMF数据和研究的可靠性抱有充分的信心。
路透社报道截图
不过在留任IMF总裁后,格奥尔基耶娃还需要设法解决多个难题。彭博社分析称,现在她面临的困难主要包括降低欧洲在IMF的影响力、平息与美国政府间的紧张关系,以及满足经济快速增长的中国获得更大投票权的期望。
报道指出,近期的事件可能还会让美国在未来几年加大对IMF改革方案的阻挠,IMF可能将更难推动那些有助于增加中国和其他新兴市场话语权的方案。
此外,IMF执行董事会的支持并不意味着这场争议就此结束。《金融时报》称,预计在未来6到8周时间里,美国威凯平和而德(WilmerHale)律师事务所还将发布第二份“调查报告”,针对世行员工的所谓“潜在错误行为”。
公开资料显示,格奥尔基耶娃1953年出生于保加利亚索菲亚,1993年开始担任世界银行的环境经济学家。她在世界银行工作17年,曾出任可持续发展局局长、俄罗斯联邦局局长等高级别职务,并于2008年出任副行长兼机构秘书长。2019年,在欧盟特别是法国的支持下,格奥尔基耶娃当选IMF总裁。
由于当选时格奥尔基耶娃已经65岁,IMF执行董事会还为其“开绿灯”,通过特别声明取消了总裁上任年龄不超过65岁的限制。《金融时报》称,在任职期间,格奥尔基耶娃帮助新兴经济体抵御疫情的努力为她赢得了广泛的支持。
今年9月16日,美国威凯平和而德律师事务所应世界银行道德委员会要求发布一份报告,声称格奥尔基耶娃在世行任职期间“动用权力向员工施压”,提高中国在《2018年营商环境报告》中的排名。但格奥尔基耶娃本人坚决否认这一指控。
10月11日,IMF执行董事会发表声明支持格奥尔基耶娃,称审查过程中没有发现确凿证据表明格奥尔基耶娃在世行任职时扮演了不当角色,并重申对其领导能力和继续履行职责的能力的充分信任。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责任编辑: 陈思佳 
-
“中国是俄罗斯高度信任的伙伴”
2021-10-14 13:58 中俄关系 -
她被任命为俄驻佛得角大使
2021-10-14 13:09 俄罗斯之声 -
欧洲天然气价格飙涨600%,普京:我们不会把能源当武器
2021-10-14 11:43 俄罗斯之声 -
平均上涨30%!美能源局预计今冬美国家庭取暖费大涨
2021-10-14 11:32 -
应对供应链危机,拜登宣布美国最大两个港口实行7×24工作制
2021-10-14 11:28 美国经济 -
美方邀台“陆军司令”来美 我驻美使馆提严正交涉
2021-10-14 11:22 中美关系 -
美媒为“躺平”辩解:如今是新冠时代,不是新冠危机
2021-10-14 11:20 美国一梦 -
英国考虑解除日本食品进口限制,日本首相:希望包括福岛
2021-10-14 10:46 日本 -
岸田文雄今日下午将解散众议院
2021-10-14 10:42 日本 -
加拿大驻华大使:加企应抓住机遇与中国做生意
2021-10-14 09:01 -
联合国“专家”诋毁香港国安法,中方斥:一贯充当“颜色革命”帮凶
2021-10-14 08:27 香港 -
挪威男子用弓箭杀害5人,警方:不排除恐袭
2021-10-14 07:55 欧洲乱局 -
美国新增确诊118407例、死亡2971例
2021-10-14 07:1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卡塔尔:国际社会不要孤立伊朗和阿塔
2021-10-14 07:01 伊朗局势 -
张伯礼:全球确诊病例下降近30%,不要松懈
2021-10-14 06:5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科索沃特种警察入侵塞族社区,武契奇:我要保护我的人民
2021-10-14 06:54 -
西班牙湖泊大量死鱼沦为“欧洲厕所”,竟怪中国?
2021-10-13 22:42 欧洲乱局 -
美媒:美国应与中俄缔结“新雅尔塔协定”
2021-10-13 21:54 -
马克龙想找特鲁多“抱团取暖”,还想抽空紧盯中国
2021-10-13 20:25 法国见闻 -
习近平与默克尔视频会晤:中国的大门随时向你敞开
2021-10-13 19:32 德意志
相关推荐 -
“这事传到特朗普那儿,龙颜大怒” 评论 24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评论 131“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评论 82“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评论 189最新闻 Hot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他称“无法确保出席阅兵式的各国领导人安全”,俄方回击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
数千美情报人员将被裁撤,美媒炒:他们“反水”中俄怎么办
-
5年来首次,香港金管局买入美元以稳定汇率
-
特朗普下手,英伟达对华“特供版”要改
-
中国人寿通过议案,险资有望加入债券“南向通”
-
美防长命令双航母战斗群继续留在中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