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加部分地区气温逼近50℃,路面变形电缆融化
-
连政ˋ︿ˊ”
最后更新: 2021-06-30 22:56:53(观察者网讯)近日,美国西北部和加拿大西部地区正遭受着一股历史性“热浪”袭击。
当地时间6月29日,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利顿(Lytton)温度一度超过49.5度(摄氏度,下同)。温哥华警方公布,当地至少有69人因高温死亡,其中大部分为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人。该省的首席法医称,全省25日-28日期间已报告死亡233人,而往年同期则为130多人,“怀疑其中大部分与高温有关”。
而在美国华盛顿州的帕斯科,28日也记录到47.7度的最高温度,为当地1961年来之最。
极端的高温下,人们躲进大型公共设施中乘凉,但暴露在室外的电缆则出现了融化,部分道路路面也隆起变形并被迫关闭。
对此,世界气象组织发言人努利斯29日警告称,是“大气阻塞”导致的“热穹”形成了一种“高压锅效应”,她还警告在未来5天或更长的时间里,当地气温很可能每日都会达到45度。
华盛顿州得国道路面出现弯曲
据美国国家公共电台(NPR)报道,美国西海岸全年温和潮湿,往年同期气温水平通常只有20±度,这也意味着当地人们很少会安装空调。但6月26日起,美国俄勒冈州的波特兰却连续3天记录到破纪录的最高温度,分别为42.2、44.4、46.6度。在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6月28日时也超过了42度,而帕斯科当天则记录到47.7度超高气温,该数值已经达到1961年8月5日创下的该州高温历史记录。
面对突如其来的高压锅式“热浪”,当地的基础设施目前正在崩溃。华盛顿州的安全部门28日通报该州埃弗森附近国道因沥青路面出现弯曲被迫关闭,过往车辆需要绕行。而波特兰交通局也发布提示,指该市部分混凝土路面出现隆起变形,疑为高温天气导致,提醒民众注意路段封闭标识。
波特兰市混凝土路面隆起
同时,波特兰的有轨电车公司也临时宣布暂停运营服务,该公司对外公布照片解释称,是高温融化了电缆导致当天不得不停止服务。该公司还提到,因为天气太热,员工无法在室外处理电力中断问题。因此直到29日,电车才得以恢复服务。
美国的北方邻国加拿大同样遭受着同样的“热浪”摧残。6月27日,加拿大历史最高温度纪录在该国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雷泽峡谷地区小镇利顿(Lytton)被打破,最高温度达到46.6度。然而在不到24小时的时间里,28日利顿的气温再次打破纪录升高至47.9度。到了29日,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官方通报称利顿的气温,一度超过49.5度。
另外据美国有线新闻网(CNN)消息,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首席法医称,全省25日-28日期间已报告死亡233人,而往年同期则为130多人,“怀疑其中大部分与高温有关”。
对此,世界气象组织的发言人努利斯表示,“通常情况,当温度记录被打破时,差距很小,但这次打破的记录的中间差为整整1.6度。”努利斯称这种温度不像会出现在落基山脉地区,更像是典型的中东或北非气温。
努利斯还解释称,造成这种酷热的原因是“大气阻塞模式”,这种模式导致两侧的低压形成“热穹”, “通常人们会看到一条巨大的高速运动的风带形成的‘急流’推动天气变化,但这次不是这样...现在经历的几乎就像一种高压锅效应,气温达到非常非常高的程度。”
因为缺少空调,波特兰的市民躲在公共设施中乘凉 图丨彭博社
而世界气象组织援引加拿大环境和气候变化气象学家卡斯特兰的话说,本周早些时候,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沿海地区的气温可能会达到峰值,内陆地区的气温可能会在本周中旬达到峰值。随后,烘烤式的热浪预计会向东移动,抵达阿尔伯塔省。
世界气象组织警告,该地区不习惯这样的高温,许多人没有空调,如此极端的温度将会对人们的健康、农业和环境构成重大威胁。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连政 
-
美媒感慨:“无法将一颗土豆送上太空”的中国,现在想载人上火星
2021-06-30 22:08 外媒看中国 -
普京:俄乌人民同宗同源,只是当前乌领导人对俄不友好
2021-06-30 22:04 俄罗斯之声 -
是否会像叶利钦一样将权力移交给团队中其他人?普京回应
2021-06-30 21:28 普京 -
俄新冠死亡数连续两日创纪录,普京:不支持强制接种疫苗
2021-06-30 21:02 俄罗斯之声 -
中国代表呼吁制定各国普遍接受的网络空间国际规则
2021-06-30 20:20 网络安全 -
加拿大参议员:我们指责中国的,都是自己干过的事
2021-06-30 19:25 -
港媒:中国成了美国的心理障碍,他们再也无法直视中国了
2021-06-30 19:17 中美关系 -
拜登兜售万亿基建计划,又拿“与中国竞争”当卖点
2021-06-30 18:10 美国政治 -
驻日大使走访早稻田大学,追寻李大钊等人红色足迹
2021-06-30 17:26 -
这次,彭博社终于把美国拱上抗疫“第一”
2021-06-30 17:14 -
和中国复交5年,真香!
2021-06-30 17:09 非洲之窗 -
G20外长会通过《马泰拉宣言》,强调坚持多边主义
2021-06-30 16:54 G20 -
-
英卫生大臣婚外情曝光,也能怀疑到中国?
2021-06-30 16:35 不列颠 -
塞内加尔借华为夺回数据主权,“重挫美法”
2021-06-30 15:59 非洲之窗 -
加拿大议会否决涉疆“种族灭绝”动议,外交部:卑劣图谋已被看穿
2021-06-30 15:56 -
美商务部长:台积电总裁确实找我帮忙了
2021-06-30 15:54 台湾 -
“美国的电网已经趋于崩溃,且总是在崩溃的边缘运行”
2021-06-30 15:51 美国一梦 -
德国汉堡铺设13块“绊脚石”,纪念被纳粹杀害的华人
2021-06-30 15:47 德意志 -
1200万!近半澳大利亚人处于“封锁”
2021-06-30 15:44 新冠肺炎抗疫战
相关推荐 -
-
“华裔科学家五年前在美坠亡,与美方调查有关?” 评论 117义乌有信心挺过去,心疼美国一秒:他们上哪儿找袜子? 评论 181恐遭监视,欧盟为赴美出差高官发放一次性手机 评论 210“人人都想制造业回流美国,但没多少人想自己下工厂” 评论 173“如果处理不当,还有比美国衰退更可怕的事情” 评论 161最新闻 Hot
-
“华裔科学家五年前在美坠亡,与美方调查有关?”
-
“特朗普,白日做梦”
-
英国人也火大:中国对特朗普的评价,很难不赞同
-
义乌有信心挺过去,心疼美国一秒:他们上哪儿找袜子?
-
美财长污蔑中国“夺走”拉美矿权,中方驳斥
-
果然,又威胁欧洲:中国还是美国?
-
摇摆州共和党人急死:中国都说奉陪到底了…
-
“美对华牛肉出口停滞,澳大利亚火速补位”
-
“美国客户急电:SOS!90天内,能发多少发多少”
-
AI生成“吉卜力风格”图片席卷网络,争议来了
-
“彪马叔”挨批:吃顿饭的功夫,你就被特朗普耍了?
-
恐遭监视,欧盟为赴美出差高官发放一次性手机
-
美财长忽悠上了:第一个行动的,可以得到“最好的协议”
-
“美军挣扎过,但就是绕不过中国”
-
特朗普想几乎全砍联合国、北约经费,有人急了:中俄要填补
-
开幕首日就翻车:大阪世博会标志性建筑漏雨,2亿日元厕所用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