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防部公职人员投书中国媒体被查,“不后悔”
最后更新: 2021-06-12 19:47:33【文/观察者网 周毅】据美国《华盛顿邮报》当地时间6月11日报道,两次在中国《环球时报》上刊登署名文章谈论中美问题后,目前供职于美国国防部的退役海军陆战队员弗朗茨·盖尔(Franz Gayl )遭到美国军方调查,未来可能不再从事公职。
“他不后悔(He has no regrets)”,《华盛顿邮报》称,盖尔在访谈中提及中美潜在的战争问题。盖尔称,“如果我们现在不讨论这件事,我们就会梦游般地陷入这场冲突。”“我很高兴我做了这件事......但这可能对海军陆战队来说有点过了。”
美国人 or “叛国者”?
据报道,4月27日,盖尔在《环球时报》刊登了第一篇署名评论文章。他在文中称,美国如果介入台海战争,将没有胜算。美国国会对于涉台议题的操弄是非常矛盾的和腐败的(corrupt)。文章称台湾是中国的核心利益,美国一旦在台海问题上误判,将会带来致命后果。
环球时报(英文版)文章截图
《华盛顿邮报》称,这篇文章发表在“美国和中国紧张关系加剧之际”,随后有一些批评者指责盖尔的这篇文章“叛国”( treason ),但盖尔对批评不屑一顾。一个月后,他再次在《环球时报》发文:“美国‘他者化’中国人,可能是台海冲突的前奏。”
随后,美国政府启动了对盖尔的反间谍调查( counterintelligence investigation),他的安全权限也被暂停。美国政府还试图确认盖尔“是否受到了威胁”。
《华盛顿邮报》称,美国海军陆战队和五角大楼都表示,盖尔的专栏文章没有依照规定,在出版前提交审查,他的文章也“不代表美国政府的政策”。现在,“盖尔面临着提前退出公务员队伍的处境。”
“他不后悔(He has no regrets)”,《华盛顿邮报》称,盖尔在访谈中提及中美潜在的战争问题。盖尔称,“如果我们现在不讨论这件事,我们就会梦游般地陷入这场冲突。”“我很高兴我做了这件事......但这可能对海军陆战队来说有点过了。”
五角大楼的著名“告密者”
盖尔引起舆论关注,最早可以追溯到2007年。
《华盛顿邮报》提到,2007年正值美国向伊拉克增兵之际。美国《连线》杂志爆料,前线士兵“急需的”防地雷反伏击车(MRAP)部署迟缓。这件事随后引发了一场国会听证会,最终导致美国政府花费数亿美元来提供“救生设备”。关键材料的消息源正是盖尔,在他自曝身份后,“盖尔陷入了困境。”
《连线文章》援引评论批评美国政府不关心前线士兵
14年后,盖尔再次在媒体上露面。他表示,“这是为了保护美国士兵而做出的类似努力。”
“任何一个理性的人都会说,一个在五角大楼内部工作的公职人员在一个共产主义的新闻网站上发表文章,这太离谱了,对吧?”盖尔说,“在其他情况下,我会说是的,但我需要让这件事引起关注。”
值得补充的是,在2008年,盖尔便因为“台湾问题”被美国军方调查过。
2005年盖尔开始关心“台湾问题”。后来,在美国军方的授权下,他因为项目研究需要采访了一名中国外交官,并将采访内容纳入到研究之中。盖尔主张,除其他措施外,华盛顿应该承认中国大陆对台湾的主权。
“这个研究项目获了奖,也引起了警觉。”报道称,美国海军刑事调查局(NCIS)随后对盖尔展开了一项反间谍调查;2008年,美国军方又启动了一次调查,包括追查他是否在2007年的“MRAP 事件”中泄露了机密文件。
有一次,盖尔甚至被赶出五角大楼的一个处理机密文件的房间,并被剥夺了安全权限。他被指控将一个USB设备插入保存了机密文件的电脑,但没有将设备交给主管。
盖尔称自己是“MRAP事件报复(retaliation)的对象”,而他的安全权限直到2011年才被海军恢复。
外媒报道截图
文章报道称,随着“中美局势逐渐紧张”,盖尔又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中国)研究项目。在授权下,他将其改编为一篇文章,发表在了1月份的《海军陆战队杂志》(Marine Corps Gazette)上。文章副本被发送给包括特朗普、拜登和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内得美国政府高级官员,基辛格还在电子邮件中感谢了盖尔“深思熟虑的观点(thoughtful perspectives)”。
盖尔表示,“我真正想要的是名震一时。”但包括《华盛顿邮报》在内的多家美国媒体并没有刊登他的文章,盖尔便把目光转移到其他媒体。《华盛顿邮报》在报道中写道,“它(文章)的出版是有代价的(come at a price)。”
再次经历反间谍调查,盖尔:准备离开4月中旬,盖尔向《环球时报》发送了电子邮件,请求发表他的文章。
“这将在整个华盛顿被广泛阅读,因为我是五角大楼的一名联邦公务人员,”盖尔说,“我可能会遇到一些麻烦,因为我通过一个权威的authoritative中国媒体来提出反对美国糟糕政策的问题。但即将爆发的战争将是一场我们所有人都会后悔的悲剧。”
盖尔对《华盛顿邮报》称,他的第一篇评论文章没有收到任何反对,但第二篇文章带来的情况不一样。
6月1日,盖尔在五角大楼办公时,被安全部门传唤,随后他的安全权限被取消。报道称,盖尔收到了一封信,里面说他是反间谍调查的对象,但没有提供更多细节。盖尔还回忆说,一位上级暗示,问题在于他的评论文章。
美国海军刑事调查局对调查细节表示,无可奉告。
盖尔说,“我知道我说的话不会得到批准……但留给美国的时间不多了(we are running out of time as a country)。”
据报道,盖尔称自己不想让家人再经历一次反间谍调查,他计划退休。这意味着盖尔无法再获得安全权限,也无法在华盛顿工作。盖尔说,“但没关系,我已经准备好做一些不同的事。”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美国国防部- 责任编辑: 周毅 
-
呵呵,美驻港总领事又被“震惊”了
2021-06-12 19:25 香港 -
美国药监局要求销毁6000万剂强生疫苗
2021-06-12 17:28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撇开中国,永远找不到解决方案”
2021-06-12 16:08 德意志 -
普京当着美媒面:《华盛顿邮报》那篇是胡说八道、垃圾
2021-06-12 15:44 俄罗斯之声 -
拿F-35施压,美国要求阿联酋剔除华为设备
2021-06-12 15:09 美国政治 -
阿根廷批准康希诺疫苗在该国紧急使用
2021-06-12 15:08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摩萨德前负责人暗示以色列参与暗杀伊朗核科学家
2021-06-12 14:16 -
去年17岁的她拍下弗洛伊德惨案,如今获普利策特别奖
2021-06-12 14:00 美国黑人血案 -
美国加州85%的地区“极度干旱”,旧金山湾区近200万人缺水
2021-06-12 13:48 极端天气 -
访问“与中国有关”军事基地受限,美国驻柬使馆不开心了
2021-06-12 11:55 -
因为北爱,德法威胁将对英国发动贸易战
2021-06-12 10:13 不列颠 -
普京:俄美关系处于近年来最低点
2021-06-12 09:28 俄罗斯之声 -
朝鲜举行中央军委扩大会议 讨论提高军队战斗力
2021-06-12 08:48 朝鲜现状 -
杨洁篪正告美方:借涉疆涉港问题抹黑中国 不可能得逞
2021-06-12 07:33 中美关系 -
驻港公署:美国驻港官员谬论可休矣
2021-06-12 07:22 香港 -
美国新增确诊11910例、死亡471例
2021-06-12 07:1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菲外长:G7G8G9都没邀我,很高兴去25世纪大都市重庆参会
2021-06-11 23:45 中国外交 -
欧洲药管局公布阿斯利康新副作用
2021-06-11 23:04 医学 -
王毅就推进国际军控、裁军与防扩散进程提出四点主张
2021-06-11 22:31 中国外交 -
“中国不是G7成员,却主导着整个峰会议程”
2021-06-11 22:13
相关推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评论 30巴菲特首次批评贸易战:75亿人不喜欢你,这是大错误 评论 133“这事传到特朗普那儿,龙颜大怒” 评论 42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评论 139“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评论 95最新闻 Hot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他称“无法确保出席阅兵式的各国领导人安全”,俄方回击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
数千美情报人员将被裁撤,美媒炒:他们“反水”中俄怎么办
-
5年来首次,香港金管局买入美元以稳定汇率
-
特朗普下手,英伟达对华“特供版”要改
-
中国人寿通过议案,险资有望加入债券“南向通”
-
美防长命令双航母战斗群继续留在中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