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利中右翼在“制宪会议”选举中受挫,左翼回归
【文/观察者网 赵挪亚】近年来的一系列大规模抗议,如今正影响着智利政坛。
综合智利《第三日报》(La Tercera)和路透社等5月17日报道,智利此前两天地方选举和“制宪会议”成员选举结果显示,中右翼执政联盟“智利前进”(Vamos por Chile)遭遇重挫,未能获得“制宪会议”中左右新宪法条款制定的三分之一席位,失去否决宪法新条款的权力。
相对而言,独立候选人和中左翼反对党代表在竞选“制宪会议”成员时获得选民大力支持。其中,包括智利共产党在内的“赞成尊严”(Apruebo Dignidad)联盟在“制宪会议”中取得28席,仅次于“智利前进”。
而从地方选举来看,不少左翼选举人也当上大区区长和市长。如在首都圣地亚哥市,智利共产党成员伊拉奇·雅各布(Irací Hassler Jacob)就成功取代“智利前进”成员,现任市长阿莱桑德里(Felipe Alessandri)。
选举后,一名智利共产党支持者庆祝 智利媒体图
面对全面失利,总统皮涅拉也在1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承认失败的同时,还反思称:“我们没有同民众的愿望与诉求保持同步。”
本次“制宪会议”最大目的,在于着手修改前智利独裁者皮诺切特时期修订的宪法。大会由155名成员组成,其中138名是由选民在28个选区中直接选举产生,每个选区有3至8个议席,而剩下的17名是由原住民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近年来的一系列抗议表明,智利民众已对国内的收入不平等问题不满。因此,一名“赞成尊严”成员选举后认为智利将迎来“重大变化”。“我们要从零开始,建设一个新智利。”
“新宪法将明显偏向左翼”
智利选举结果显示,皮涅拉所在的中右翼“智利前进”联盟,在本次“制宪会议”155席中共获得37席,虽然与其他联盟相比,占据的席位最多,但总占比仅为24%左右,未能达到否决宪法修改所需的30%席位。
相较而言,“制宪议会”中剩余的70%多席位都被中左翼、左翼和独立代表占据。如左翼联盟“赞成尊严”联盟,在“制宪议会”中占据28席,仅次于“智利前进”。这一联盟中即包括智利共产党,以及激进左翼组织“广泛阵线”。
皮涅拉投票 新华社图
此外,反建制的左翼联盟“人民名单”(La Lista del Pueblo),中左翼的“赞成名单”(Lista del Apruebo)各自取得26席和25席。
剩余席位中,独立候选人占据22席,另外17个席位由智利原住民的代表占据。此外,本次“制宪会议”总体遵循男女比例各50%的原则,最终女性代表为77人,男性代表为78人。
本次选举结果一出,也让不少分析人士大感意外。因为自皮诺切特1990年下台,智利恢复民主以来,中右翼联盟一直统治着智利,其中也包括现任总统皮涅拉所在的保守派联盟。
但是,智利长期以来在中右翼联盟的执政下,国内收入不平等的现象加剧。根据经合组织(OECD)今年2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持续且严重的不平等”是智利面临的一个关键挑战,智利有53%的家庭被列为经济弱势群体。
对此,智利民间早已有不满。2019年10月,智利首都公交系统票价上涨引发波及全国的抗议潮。民众的主要诉求包括制定新宪法、改善公立医疗和公立教育、提高养老金和工资水平、降低公共服务费用等。同年11月15日,智利主要政治力量就回应民众诉求,制定一部全新宪法替代1980年宪法达成共识。
2019年10月,智利民众上街游行 视频截图
2020年10月25日举行的全民公投中,大多数选民赞成通过全部由民选代表组成的“制宪会议”制定新宪法。本次当选的155名“制宪会议”成员也将在9个月中制订一部新宪法,最终由全民公投决定新宪法能否获得通过。
不少专家和媒体,都认为智利的宪法将迎来一次重大改变。《华尔街日报》就分析说,预计新宪法将大幅增加社会支出,并且“加强政府在经济中的角色”,同时“削弱”智利的自由市场经济模式。
纽约大学的智利政治学家帕特里西奥·纳维亚(Patricio Navia)说,他预计代表们将在新宪法中加入住房和教育等社会权利。“新宪法明显将偏向左翼,他们可以在会议上‘为所欲为’。新宪法将有很多新的权利,但财政成本要高得多。”
“这不仅是对右派的惩罚,也是对整个政治阶层的惩罚,”智利大学政治学家克劳迪娅·海斯(Claudia Heiss)说。“这次投票表明,我们不想要更多相同的东西,我们想要新的政治角色。这是一次要求进行深刻变革的投票。”
但是,选举后市场表现不佳。《华尔街日报》报道称,智利股市周一开盘下跌近10%,比索兑美元汇率下跌约2%。
中左翼政党争取民主党主席穆尼奥斯对当地媒体表示,选举结果显示了智利变革愿望和变革力量的胜利。
智利总统皮涅拉16日晚在获悉选举初步结果后发表电视讲话说:“民众通过选举向所有的传统政治力量发出了明确而强烈的信息,那就是我们没有同民众的愿望与诉求保持同步,我们正受到新的表达方式和新的领导人的挑战。”
皮涅拉讲话 视频截图
“智利政治格局的巨大改变”
长期关注南美左翼力量的古巴“拉美通讯社”(Prensa Latina)17日报道称,地区选举的结果,也表明智利“政治格局的巨大改变”。
智利全国共分为16个大区(Región),下设56个省(Provincia)和346个市(Comuna)。大区主席和市长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省长由总统任命,任期4年,可连任。
瓦尔帕莱索(Valparaíso)大区被誉为智利“第二重要的大区”。首府瓦尔帕莱索是智利立法首都,国会的所在地,也是智利第一大海港。
本次地方选举中,智利著名左翼活动分子罗德里戈•蒙达卡(Rodrigo Mundaca)以较大优势当选大区区长。拉美通讯社称,这也让瓦尔帕莱索成为“左翼的堡垒”。
除了蒙达卡,来自“广泛阵线“”的查普(Jorge Charp)再次当选瓦尔帕莱索市的市长。
圣地亚哥首都大区的雷科莱塔市(Recoleta),智利共产党成员达米尔·杰度(Damiel jadeu)以超过64%的选票,再次成功地当选市长。
值得一提的是,杰度有意参选下任智利总统。因此他此次当选市长,也被分析人士认为,这是对这名总统候选人的“坚定支持”。
首都圣地亚哥市的市长职位,也由智利共产党成员伊拉奇·雅各布当选。她当选后已经在个人推特上宣布,成立市长办公室和多数改革委员会。
雅各布 资料图
拉美通讯社也评论称,地方选举和“制宪会议”选举,也为2019年智利街头抗议后要求的深刻变革,提供了可能性。
33岁的安娜·桑托斯(Ana Santos)是南部城市瓦拉斯港的一名教师。她对《华尔街日报》说,她希望宪法能最终根除皮诺切特的遗产。“我有很高的期望,”桑托斯说。“核心理念是为另一种模式开辟空间,这种模式不仅能让少数人富裕起来,还能让智利大多数人富裕起来。”
“广泛阵线”的加布里埃尔•博里奇(Gabriel Boric)则预测,此次选举将意味着全球最大的铜生产国智利发生重大变化。“我们正为我们的原住民寻找一个新的条约,以恢复我们的自然资源,建立一个保障普遍社会权利的国家。我们要从零开始,建设一个新智利。”
矿业、林业、渔业和农业是智利国民经济四大支柱。智利以盛产铜闻名于世,素称“铜之王国”。铜储量、产量和出口量均为世界第一,已探明蕴藏量达2亿吨以上,约占世界储藏量的1/3。
- 责任编辑: 赵挪亚 
-
“现在搞疫苗外交对抗中国,还不算太迟”
2021-05-18 20:18 美国政治 -
3.8万巴勒斯坦人申请避难,联合国机构扛不住了
2021-05-18 19:00 巴以恩仇录 -
美媒:中国寻求加入CPTPP,已与澳新马技术会谈
2021-05-18 17:47 中国经济 -
反华情绪升温,杜特尔特禁止官员公开讨论南海问题
2021-05-18 17:11 南海局势 -
公布家庭收入,都是那“1%”
2021-05-18 16:30 美国政治 -
“云计算:中西方较量新前线”
2021-05-18 15:54 5G -
“拜登,你双手沾满鲜血”
2021-05-18 14:41 巴以恩仇录 -
加沙唯一新冠检测实验室被以色列轰炸,已无法运转
2021-05-18 14:22 巴以恩仇录 -
5名中国公民在越南隔离场所感染,同期入住印度确诊患者
2021-05-18 14:21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冲突爆发前,拜登批准给以色列补充7亿弹药
2021-05-18 13:58 巴以恩仇录 -
以色列刷屏“卖惨”
2021-05-18 13:53 -
欧盟外长将开会讨论巴以冲突,美媒:布鲁塞尔无能为力
2021-05-18 13:40 巴以恩仇录 -
加沙市长官邸正遭以军空袭
2021-05-18 10:10 巴以恩仇录 -
科技日报:抹黑疫苗背后是“涉华必黑”的扭曲心态
2021-05-18 09:2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一周内,美国三次阻拦
2021-05-18 09:21 巴以恩仇录 -
中俄元首将共同见证两国核能合作项目开工仪式
2021-05-18 09:14 中俄关系 -
墨西哥总统为110年前屠杀华人致歉
2021-05-18 08:49 -
美国将向海外增加出口2000万剂疫苗
2021-05-18 08:41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美国终于不再“隐身”,叫板中俄
2021-05-18 08:26 美国一梦 -
王毅:中方愿为阿富汗在华谈判创造必要条件
2021-05-18 08:13 阿富汗
相关推荐 -
“中国打贸易战有秘密武器:AI机器人大军” 评论 36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评论 95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评论 97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评论 465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评论 62最新闻 Hot
-
总计7亿欧元,欧盟对苹果、Meta“罚酒三杯”
-
“俄乌都得在领土上让步,再不同意美国就退出”
-
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
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
涉及稀土,马斯克:正与中方协商
-
美国着急放风“即将与日印达成协议”,其实只是…
-
通用电气CEO:别打了,我们还没给中国交付...
-
哥伦比亚总统:我认为特朗普政府把我的签证吊销了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
“孤立中国?东盟不会跟,否则…”
-
“中方对美方鸣枪示警:这回来真的,能一票否决”
-
“特朗普一声令下,美国几十年联越制华努力,白干了”
-
特斯拉净收入锐减71%,马斯克“认怂”
-
普京送给特朗普的肖像画长这样
-
美欧倒逼肯尼亚“转头”,“中国又拿下一局”
-
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