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媒:五眼联盟对华行动有个软肋,就是新西兰
-
刘程辉曰清、曰慎、曰勤
最后更新: 2021-04-04 23:12:52【文/观察者网 刘程辉】“五眼联盟”中,出现了一根“软肋”?
从今年1月涉港反华声明,到不久前质疑世卫组织新冠溯源报告的联合声明,新西兰的缺席让“五眼联盟”屡次陷入“四缺一”的窘境。而这,也让其余“四眼”颇为不满。
“新西兰的‘五眼联盟’盟友们担心,在与中国打交道时,新西兰将成为薄弱环节。”当地时间4月3日,澳大利亚新闻网刊发报道,将矛头直指新西兰。报道声称,由于在对华政策上过于“软弱”,新西兰甚至已被视作“五眼联盟”中的“软肋”(soft underbelly)。
不过,这家澳媒显然没有将这位盟友“一杆子打死”。在抱怨新西兰对华政策的同时,报道也用了很大篇幅为新西兰找台阶下,表示新西兰这么做可能是不希望步澳大利亚后尘,承受对华争端带来的后果。
一再“背叛”“五眼联盟”的新西兰
“许多人对新西兰处理与中国关系的方式感到惊讶。”新西兰到底做了些什么?
本周二(30日),世卫组织发布了新冠溯源报告驳斥了此前的各种“阴谋论”和“中国施压论”,不死心的美国立刻与其他13国发出联合声明,质疑报告内容。
不过在联合声明中,“五眼联盟”成员几乎悉数登场,却唯独少了新西兰。新西兰也对此给出了解释,表示希望在作出判断前,先独立分析世卫组织的报告。
“这实在令人震惊。”澳大利亚新闻网显然对新西兰的举动颇为不满,直接对新西兰的解释提出了质疑——先独立分析报告?连“爱沙尼亚这样的小国,都有足够的时间去仔细研读报告内容。”
报道还将新西兰此番说辞形容成一种“搪塞”(prevarication),并称这种“搪塞”以往也出现过。紧接着,文章翻出了“旧账”:今年1月7日,美澳英加四国外长发表联合声明,对香港警方正常履职说三道四,而这份声明同样缺少了新西兰的参与。
新西兰总理阿德恩 图源:国外社交平台
当时新西兰的举动就引发了其余“四眼”的不满。美国右翼报纸《华盛顿观察家报》更是气急败坏地指责,新西兰与欧盟一样,对中国奉行“政治绥靖主义”,用这种“姑息”来换取中国给予的经济好处。
“这暴露出新西兰缺乏对基本事实的了解。”澳大利亚自由党议员戴夫·夏尔马(Dave Sharma)也对澳媒《悉尼先驱晨报》表示,他不会让自己的亲密朋友或合作伙伴像新西兰这样。
“新西兰堪称‘五眼联盟’的软肋”
搜集情报、经济合作、担心制裁报复......对中国和新西兰双边关系,“五眼联盟”仿佛拿起放大镜开始全方位审视,一些捕风捉影的结论也随之而来。
比如在情报方面,报道回溯称,“‘软肋’这个词一直困扰着阿德恩(Jacinda Ardern)政府。”早在2018年,加拿大政府就在一份官方文件中使用了这个词,用来描述中国将新西兰视作“五眼联盟”安全情报方面的漏洞。而英国《金融时报》在去年的一篇报道中臆测,“小小的新西兰可能是中国渗透的目标,作为‘五眼联盟’之一,新西兰对中国很有吸引力。”
中新互惠互利的贸易往来,也没能逃过说三道四。
今年1月26日,中国-新西兰自贸协定升级议定书于正式签署。这意味着双方对彼此开放领域更大、水平更高,将给两国企业和人民带来更多开放红利。报道也承认,新西兰向中国出口了180亿美元的产品,这一数字是新西兰对澳大利亚产品出口额的两倍。不过文章很快话锋一转——
“大概是担心北京会以经济制裁作为回应,所以新西兰总理刻意避免提及中国政治干预的话题。”
即便报道不惜“旁征博引”来抒发对新西兰对华政策的不满,甚至为中新关系正常发展“挑刺”,但另一方面,文章作者也在为新西兰转变对华政策“添油加醋”。
报道为新西兰“量身定制”了新的危险:在对华关系上,可能没有一种完全安全的办法,因为新西兰得时刻注意中国的“玻璃心”(dainty glass jaw),任何对中国的批评都会招致后者的敌意。报道由此认为,在新的压力下,新西兰正在悄悄转变有意忽略中国的政策,小心翼翼地调整对华关系。
“也许当盟友们因承受中国的愤怒而痛苦时,新西兰在压力之下,会放弃(对华政策上的)平和的调整,更强烈地支持澳大利亚或其他民主国家反击中国。”
事实上,新西兰并未如文章所期盼的那样行事。今年1月27日,新西兰贸易部长奥康纳接受采访时称,如果澳大利亚方面能像新方一样,展现尊重,采取更加外交的方式并在措辞上保持谨慎,澳中关系也有望达到与新中关系类似的水平。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表示,中国同包括新西兰在内的很多国家之间关系发展的成功经验表明,即便是历史传统、社会制度、发展阶段存在差异的国家,只要能够秉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原则,聚焦合作、妥处分歧,双边关系是完全能够发展好的。实际上,中澳关系过去也曾发展得很好。我们希望澳方听取各界有识之士的建设性意见,正视和认真反思两国关系遭遇困难的症结,切实秉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原则处理两国关系,多做有利于增进两国互信、促进务实合作的事。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刘程辉 
-
呵呵,澳大利亚一所高校“向中国投降”
2021-04-04 21:02 -
德防长又撂狠话:面对中国,西方不当弱者
2021-04-04 19:57 德意志 -
“芯片之争,中国绝非美国想象的无能无力”
2021-04-04 17:36 -
与毛派武装激烈交火,印军5死20失踪
2021-04-04 15:07 国际共运 -
英国新法案将扩大警察执法权,20余个城市抗议连连
2021-04-04 15:00 不列颠 -
法老“搬家”,埃及举行盛大仪式
2021-04-04 12:52 -
约旦前王储称遭军方软禁
2021-04-04 11:47 伊朗局势 -
见面时,他俩想把这事定了
2021-04-04 09:45 -
中国在菲投资充满秘密条款?菲财长驳斥后,媒体删文道歉
2021-04-04 09:40 -
驻塞尔维亚大使馆缅怀英烈
2021-04-04 09:21 -
美国新增确诊61317例、死亡756例
2021-04-04 07:25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中国只用一代人时间,把贫穷国家变成美国对手”
2021-04-03 23:47 美国政治 -
他加戏:我帮忙建的中澳关系,得断
2021-04-03 21:08 -
英国接种阿斯利康疫苗后30人出现血凝块,其中7人死亡
2021-04-03 18:02 -
俄罗斯警告:若美国出兵,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
2021-04-03 16:40 乌克兰之殇 -
人前喊着要与中国竞争,人后却…
2021-04-03 16:38 美国一梦 -
韩国同日与中美分别会谈,韩媒:“走钢丝外交”能否成功?
2021-04-03 16:26 三八线之南 -
阿根廷总统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
2021-04-03 15:44 新冠肺炎抗疫战 -
“英美将海洋法视为打击中国的工具,但他们遵守了吗?”
2021-04-03 14:28 美国一梦 -
纽约警方:袭击亚裔的嫌疑人普遍有精神病史
2021-04-03 13:55 美国一梦
相关推荐 -
-
最新闻 Hot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他称“无法确保出席阅兵式的各国领导人安全”,俄方回击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
数千美情报人员将被裁撤,美媒炒:他们“反水”中俄怎么办
-
5年来首次,香港金管局买入美元以稳定汇率
-
特朗普下手,英伟达对华“特供版”要改
-
中国人寿通过议案,险资有望加入债券“南向通”
-
美防长命令双航母战斗群继续留在中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