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国经济部长为华为辩护时重提“棱镜门”,美大使怒称受辱
最后更新: 2019-11-26 13:23:14【文/观察者网 徐乾昂】
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要求其盟友协力“封杀华为”,俨然成为5G时代网络安全的“话事人”。但这种口说无凭的说辞,无法令当年“棱镜门”受害者们信服。上周日,德国经济部部长、“棱镜门”时任默克尔内阁幕僚长的彼得•阿尔特迈尔(Peter Altmaier)在一场电视辩论中,向华为质疑者们发出“灵魂拷问”:
当年不是都在说美国人监听我们吗?我们也没抵制啊。
值得一提,阿尔特迈尔此话仅仅是一种辩论策略,当天他表达了“德国不该禁用华为”的观点。而阿尔特迈尔本人曾因支持华为而收到过特朗普的“威胁信”。此外他还亲自前往中国,和华为讨论5G建设安全标准。
另一方面,美国驻德国大使听闻立刻发声,再度拿“同盟情谊”出来说事:声称“将中美进行类比”的行为,是对美国人的“一大侮辱”。不过至于当年美国究竟有没有“监听默克尔”,这位大使没有进行正面回应。
美国说华为不安全,“棱镜门”受害者不服
上月14日,德国《商报》援引内部资料曝料,称德国电信监管机构最新版电信网络安全草案中,删除了“禁止华为准入”的描述。此举被视为,默克尔政府有意向华为5G敞开大门。对此,德国公共广播联盟(ADR)于11月24日举办电视辩论节目,邀请来自德国政界、商界、学术界、新闻业界等领域的6位嘉宾,就此事进行讨论。
阿尔特迈尔 ADR视频截图
节目中,来自ADR的记者抛出老生常谈的“安全问题”,反对华为准入德国市场,引来阿尔特迈尔反驳。后者认为不能因为受到美方要求,就禁止使用华为。为此,他举了个例子:
“我们活在一个开放的世界。我记得‘棱镜门’事件爆发时,当年我还是(默克尔内阁)幕僚长,而你(指ADR记者)不停地在写文章抨击美国政府有多不靠谱,不值得信用。我们也没有抵制他们啊?”
2013年,前美国国家安全局外包人员斯诺登携机密资料出逃,爆发“棱镜门”。同年《卫报》、《华盛顿邮报》等西方主流媒体公开机密资料,揭露美国情报机构曾监听德国总理默克尔手机长达数年。德国政府曾试图对此事进行调查,但于2017年宣布调查终止,理由是“缺乏证据”。
阿尔特迈尔提出美国“双标做法”的话题,引起现场另一位人士的共鸣。德国工业联合会主席肯普夫(Dieter Kempf)认为,不能因为一项技术的供应商是哪个国家的,就对其进行抵制。他指出,“实际上我们经常忘记一点,就是中美两国有关网络安全的法律,其实内容非常相似。”
肯普夫 ADR视频截图
这场辩论结束后次日(25日),阿尔特迈尔在接受POLITICO新闻网采访时,再次提起美方在“网络安全”上的虚伪。“有些国家的政府才真的是在迫使企业上交数据。”他暗示道,特朗普于去年2月签订《澄清域外合法使用数据法案》(俗称《云法案》)。该法案下,白宫有权要求在美国开办的企业上交数据——即便这些数据储存在其他国家。
《云法案》 图自美国国会
“美国人受到了侮辱”
辩论节目播出后,美国驻德国大使格雷内尔(Richard Grenell)于25日出面发声称:“不能在道德上,将中国和美国划等号。”他认为阿尔特迈尔“将中美进行类比”的行为,“对成千上万为捍卫德国安全而战的美军士兵而言,是种侮辱,对数以百万致力于西方联盟的美国人来说,也是种侮辱”。
格雷内尔的回应含糊其辞,并未就“美国监听默克尔”一事进行反驳,反而企图将“美德情报共享”合理化,同时给中德之间本应合理的商业合作“扣帽子”。
至于这位格雷内尔,观察者网发现,他曾经是“硬核鹰派”博尔顿作为美国驻联合国大使时的发言人。
格雷内尔 图自视觉中国
但实际上,近期德国发布的5G移动网络安全准则草案中,敦促了运营商提高安全水平,并规定德国信息技术安全局有责任对5G设施进行安全检查。而华为方面认可德国政府的做法。
华为曾于10月16日回应称,德国面向所有供应商设立更高的、一致的安全标准,事前承诺结合过程审查,而不是排除任何厂家参与5G建设,这种基于事实和标准的做法,对解决全球网络安全挑战有着极佳的示范意义。反之,把网络安全政治化,并不能解决各国面临的安全挑战,只会阻碍技术发展与社会进步。华为会继续与监管机构、客户、行业组织合作,一起保障移动网络的安全水平。
华为在与德国的5G合作中,也在积极寻求对方就安全事宜的意见。今年6月,阿尔特迈尔亲自来华,和华为创始人兼CEO任正非见面,向后者传达德国对5G建设安全的要求,并听取后者的意见。临行前他强调,“德国的(对5G技术)决定不应是政治性的,而是应根据明确的安全标准来定。”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徐乾昂 
-
特朗普疯狂为它“打call”,却全程没碰一下
2019-11-26 12:14 特朗普 -
“黑五”临近UPS欲招10万临时工,工会怒了
2019-11-26 11:35 大公司 -
向特工撒谎、闯海湖庄园,中国女子被判8个月监禁
2019-11-26 09:55 海外华人 -
那一晚, 默克尔当面对马克龙发飙
2019-11-26 09:46 欧洲乱局 -
教皇在日本收到这个,可惜…
2019-11-26 09:34 日本 -
王毅:中国民众对日认知变包容,望日本也能客观认识中国
2019-11-26 07:52 中日关系 -
60名医生致信英大臣:阿桑奇会死在监狱,不能再拖了
2019-11-25 22:52 不列颠 -
英国“死亡货车”司机认罪
2019-11-25 22:23 不列颠 -
100亿美元!这家德企145年历史上最大项目在华动工
2019-11-25 20:46 中国经济 -
不让博尔顿用推特?白宫:他年纪太大,忘密码了
2019-11-25 19:32 美国政治 -
夭寿啦,火炬女神打僵尸啦!
2019-11-25 19:00 趣读 -
西班牙查获载3吨毒品潜艇
2019-11-25 18:26 禁毒战争 -
澳方不依不饶:中国想在我们议会安插间谍
2019-11-25 17:40 外媒看中国 -
82岁硬核奶奶把入侵者打上救护车:我很老但我很强
2019-11-25 17:24 趣读 -
3天内,波音737再次因起落架故障硬着陆
2019-11-25 16:55 波音危机 -
伊拉克防长被曝是瑞典公民,还涉嫌冒领福利
2019-11-25 15:59 伊拉克局势 -
印政府出售5家国企,数千人要罢工
2019-11-25 15:49 印度惊奇 -
-
韩国单方面称:日本已为提前泄露“延长军情协定” 道歉
2019-11-25 14:52 三八线之南 -
彭博社将“配合”老板参选,但会继续挖特朗普黑料
2019-11-25 13:17 美国政治
相关推荐 -
解放日?“对于市场而言这是‘屠戮日’” 评论 0“世界变了”,加拿大汽车零部件巨头瞄准中国市场 评论 25“中国对美反制,巴西看到了机会” 评论 36“众叛亲离!要是再发生911,谁还同情美国人?” 评论 215她对美放狠话,还提到欧盟的“实力地位” 评论 274最新闻 Hot
-
解放日?“对于市场而言这是‘屠戮日’”
-
交割日已到,香港各界再批:长和“卖港”不得人心
-
鲁比奥警告欧盟:不要将美国排除在外
-
又摊上事了,这回还有华尔兹
-
“世界变了”,加拿大汽车零部件巨头瞄准中国市场
-
德外长插一脚:美乌能不能签,先得给欧盟“掌掌眼”
-
候任美军参联会主席炒作:若与中国打持久战,我们还有很多不足
-
知名华裔教授失联两周?“异常而危险的信号”
-
“中国对美反制,巴西看到了机会”
-
共和党人也不满关税,“长期来看,我们都会死”
-
韩网民强扯“中国间谍”喊美军介入,驻韩美军急了
-
美国航运巨头发话:我们有很多中国船,这钱得美国人掏
-
马斯克狂撒2500万,这场“会改变西方文明进程”的选举还是输了
-
俄高官有望冲突后首次访美,“美方暂时解除制裁”
-
美防长称日本是“前线”,日媒急了
-
美国两党拿出对俄制裁草案:征500%二级关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