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日报钟轩理:贸易战阻挡不了中国前进步伐
关键字: 中美贸易中美贸易战人民日报今日(15日)发表题为《贸易战阻挡不了中国前进步伐——国际人士看好中国》的评论文章。文章指出,国际人士普遍认为,美国的关税大棒直接瞄准的是“中国制造2025”。美国沃顿商学院院长杰弗里·加勒特指出,美中之间的贸易战事关两个国家对“21世纪全球创新经济的领导权”的争夺,而且这种竞争“只会愈演愈烈”。虽然美国极力阻挡、干扰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前进步伐,然而,中国无论从科研创新能力、科技企业竞争力还是科技人才培养与储备上,都已今非昔比。
以下为文章原文:
今年以来,美国政府对中国挑起贸易战,引燃并推动事态升级。面对贸易摩擦,国内出现了“恐美论”“必输论”等错误观点和悲观论调。事实上,许多国际知名学者、主流媒体和知名机构看好中国发展前景,认为中国完全有能力维护自身利益,贸易战扼杀不了中国经济发展势头。
一、“白宫低估了中国人的决心、信念和耐心”
美国政府挑起贸易战的直接理由是解决巨额贸易逆差。然而,许多经济学家认为,贸易逆差是中美经济结构造成的,不存在中国占便宜的问题。耶鲁大学杰克逊全球事务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斯蒂芬·罗奇认为,中美经贸不平衡很大程度上同供应链扭曲有关。美国锡拉丘兹大学贾森·戴德里克等学者的研究报告指出,由中国组装的iPhone7,抵达美国时被记录为制造成本约240美元的进口商品,但实际上中国从每部iPhone7只赚8.46美元。对于一部iPhone7的美中贸易逆差,合理的算法是它在中国产生的制造成本8.46美元,而不是240美元。
对于美国指责中国的另一大“罪状”——盗窃知识产权,事实亦非如此。美国前财长、经济学家拉里·萨默斯认为,中国公司在某些技术上的领导地位并不是窃取美国技术的结果,美国总统采取对华贸易行动的前提就是错误的。他表示,中国技术的进步“来自那些从政府对基础科学的巨额投资中受益的优秀企业家,来自于推崇卓越、注重科学和技术的教育制度。它们的领导地位就是这样产生的,而不是通过在一些美国公司持股产生的”。
既然贸易逆差和知识产权的指责都站不住脚,那么,美国政府为何不顾国内外反对声浪,执意要挑起贸易战?对此,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吉川洋一语道破“天机”。他认为,美中贸易摩擦的背后是美国对GDP被逆转的焦虑。他引用英国《金融时报》的估算,今后10年左右,美中GDP将出现逆转。日本专修大学教授大桥英夫指出,美国对华启动301条款,“体现了美国地位受到威胁、担忧和不安增加的信号”。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约瑟夫·施蒂格利茨认为,美国挑起贸易摩擦证明,“面对一个在各个领域甚至最先进领域都可能取代美国的中国,已经不知所措”。
贸易战没有赢家,损人者必害己。美国《华盛顿邮报》刊文提出:2018年7月6日最终会成为经济史上一个臭名昭著的日子吗?这一天,美国对华加征的第一轮关税措施正式生效。该报将其与胡佛总统1930年6月17日签署“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同等视之,认为正是这个关税法案导致贸易保护主义和大萧条加剧,成为二战爆发的间接原因。文章认为,宣称“贸易战很容易打赢”的美国总统很明显没有接受这一历史教训。美国政治学者弗朗西斯·福山在《特朗普让美国成为世界笑柄》一文中也提到了“斯穆特—霍利关税法”。他写道:“特朗普曾说,美国不能再成为世界的笑柄。被全世界当作笑柄的难道不正是如今的美国吗?”
国际人士普遍认为,美国打响“经济史上最大的贸易战”,整个世界都被捆绑,这不仅是“经济错误”,也是“时代错误”。美国前贸易谈判副代表温迪·卡特勒嘲讽道:美国总统“非常迅速地扣动了扳机,但不知道他是否知道如何走出悬崖”。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学者哈里·布罗德曼在《福布斯》刊文认为,“美国正打赢对华贸易战是危险的胡话”。文章指出,天真的美国总统贸易团队对于自己似乎击中了中国的要害,感到有点飘飘然,但是“白宫低估了中国人的决心、信念和耐心”。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锡拉丘兹大学经济学教授玛丽·洛夫利在《纽约时报》撰文认为,“中国会赢,是因为它在更巧妙地玩这场游戏”。文章也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商品约占中国制造业收入的3%,这个份额不足以对中国造成灾难性后果。英国伦敦经济与商业政策署前署长罗思义认为,在美国挑起的这场贸易战中,时间在中国一边。
二、“美国没有能力阻止中国创新”
大部分国际观察人士都注意到,美国的关税大棒直接瞄准的是“中国制造2025”。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认为,美国不希望中国在技术层面往上爬,至少可以拖延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促成中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或者促使中国回到“贫穷社会主义”阶段。美国沃顿商学院院长杰弗里·加勒特指出,美中之间的贸易战事关两个国家对“21世纪全球创新经济的领导权”的争夺,而且这种竞争“只会愈演愈烈”。
虽然美国极力阻挡、干扰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前进步伐,然而,中国无论从科研创新能力、科技企业竞争力还是科技人才培养与储备上,都已今非昔比。正如澳大利亚东亚论坛网站文章所说,“美国没有能力阻止中国创新”。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校长基思·伯尼特提出:“认为中国永远会依赖西方的创新,那恐怕就错了。我所了解的中国正在研究和知识方面投入前所未有的资金。”他说,中国已经教会十亿人读写,建成了现代化的公路和高速铁路基础设施,中国的创新基础现在与美国大致相当。
标签 中美贸易- 原标题:人民日报钟轩理:贸易战阻挡不了中国前进步伐
- 责任编辑:唐艳飞
- 最后更新: 2018-10-15 09:34:59
-
欧美不断施压“记者事件 ” 沙特威胁涨油价
2018-10-15 09:12 油价 -
-
驻美大使:特朗普到底听谁的,很令人困惑
2018-10-15 08:20 中美关系 -
墨西哥外长:《美墨加协定》不会在任何方面影响墨中之间交往
2018-10-14 22:55 中国外交 -
绝大多数工人缺乏技能 印尼7%经济增长目标受阻
2018-10-14 17:34 -
特朗普:中俄都在“进军”太空 我们需要“太空军”
2018-10-14 17:13 特朗普 -
佛州史上最强飓风肆虐 十余架F22战机受损
2018-10-14 15:30 航空航天 -
“迈克尔”已致18死 数千人仍失联
2018-10-14 13:08 极端天气 -
-
特朗普:军售不能停,但有别的办法惩罚沙特
2018-10-14 09:50 特朗普 -
克罗地亚盼了十多年"统一之桥" 等到中国建设者
2018-10-13 22:55 基建外交 -
美媒:对华贸易逆差创新高,特朗普要输
2018-10-13 18:04 中美关系 -
最佳人选拒绝后,改她接替黑莉?
2018-10-13 15:51 特朗普 -
美国又对中国核工业使阴招 专家:不会步中兴后尘
2018-10-13 15:00 中美关系 -
日媒:美国拟在贸易谈判中向日本要求“外汇条款”
2018-10-13 13:56 日本产经 -
土耳其:美国未守承诺,土将继续在叙进攻
2018-10-13 11:50 叙利亚内战 -
美方:以色列、叙利亚与联合国将重开戈兰高地过境点
2018-10-13 11:31 叙利亚内战 -
为捡回孙子的生日礼物,中国男子跳下站台被撞身亡
2018-10-13 10:53 日本 -
脸书泄露门涉3000万用户 FBI要求“不要讨论谁发起攻击”
2018-10-13 10:25 互联网大佬 -
日本首相时隔7年将正式访华 专家:关系改善“水到渠成”
2018-10-13 09:57 中日关系
相关推荐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评论 10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评论 68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评论 303直播:跟着军工组探访俄罗斯兵器博物馆 评论 127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评论 1308最新闻 Hot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
担心美国施压,在华德企:希望新一届德国政府确立平衡立场
-
“以方计划会越过另一条红线”,欧洲6国外长发布联合声明
-
印空军:今起在与巴基斯坦接壤地区进行演习
-
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
拜登卸任后首次受访:特朗普太掉价了,美国不代表掠夺
-
哥伦比亚准备加入“一带一路”?中方回应
-
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
首批145%关税中国货船抵洛杉矶港,美业界预警…
-
立陶宛和拉脱维亚又使坏,俄方怒斥
-
俄方宣布:8月底,普京将访华
-
特朗普又要给波斯湾改名了
-
英国快和美国谈成了?条件是…
-
改道、停飞,各大航司又遭罪了
-
巴军方公布回击细节:两国战机均未侵入对方领空
-
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