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为什么不买保健品?
关键字: 保健品权健保健品
将错就错
有人或许会提出反驳:虽然维生素C从食物中获取就够了,但是再多吃一些好像能预防感冒吧?毕竟维生素这东西吃得再多,也没法跟蛋白质或核酸比,总没什么代谢负担吧?
话是没错,但是就维生素C来说,它的神奇功能恐怕并不成立。维生素C的传说,全是由一位曾经的优秀科学家一手制造的。他就是两次诺贝尔奖得主,莱纳斯·鲍林(Linus Pauling)。不过,他的两次获奖都与维生素C没啥关系,并且都发生在他笃信维生素C之前。
鲍林老爷子坚持服用大剂量维生素C,活了93岁。但很难说他的高寿是维生素C的功劳,遗传基因、生活习惯等都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1970年,已经年近七旬的鲍林提出,每日大量服用维生素C能够预防感冒,甚至还写了一本书《维生素C与普通感冒》。后来他又先后提出维生素C的超量服用能够预防心血管疾病,甚至是预防癌症。鲍林作为诺奖得主的名头还是很有鼓动性的,他不遗余力的推动也的确收到了效果,直到将近半个世纪之后的今天,很多人仍然固执地相信额外补充维生素C是对身体有好处的一件事情。
图:市面上售卖的维C泡腾片,一度宣称可以预防、治疗感冒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然而不幸的是,所有鲍林赋予维生素C的优秀“品格”,都没能在后人的大规模对照实验中体现出来。除了鲍林自己,没有别的科学家在研究中观察到了大量服用维生素C的益处。实际上,各类健康机构推荐的维生素C日常摄入量,都在几十毫克至一百毫克这种量级上,完全可以通过正常的饮食来补充。
类似的事情也发生在了维生素H身上,这种物质又称为维生素B7或者生物素(biotin)。“生物素”这名字很霸气,肯定是所有生物都需要的吧?的确,生物素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的细胞中,参与了糖类等分子氧化释放能量的过程,在细胞的能量代谢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日常的食物中有着大量的生物素,完全没有缺乏之虞。虽然的确在鸡蛋清中有一种叫做亲和素(avidin)的物质能够死死地拽住生物素,阻止人体吸收它,但是除非你每顿饭都吃下去大量的生鸡蛋,否则也很难妨碍生物素的摄入。
就是这样一种很容易摄入的物质,也以维生素H的名头堂而皇之地坐在保健品店的货架上。原因就在于,生物素刚被发现的时候,被认为有助于指甲和头发的生长。维生素H中的字母H代表的就是德语中的Haar和Haut两个词,分别是头发和皮肤的意思。
虽然后来更为严谨的科学研究从未证实过生物素在这方面的功能,但是这已经阻挡不了保健品厂商将错就错地以此为宣传噱头了。
平衡与依赖
不管怎么说,维生素C和维生素H也都算是维生素,吃一点总没坏处吧?那些复合维生素总不会是骗人的吧?如果要我选的话,我仍旧不会去买来吃,原因只有简单的两个词:平衡与依赖。
我们身体中的每一个细胞就是一个巨大的化学反应器,里面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数不胜数的化学反应。要生产一种物质,就仿佛有一条流水线一样,要一步步完成一系列反应。前面提到的酶就是催动或控制这些反应的蛋白质。
不难想象的是,细胞里的化学反应太多了,于是很多条流水线交织在了一起,一个中间产品可能既可以用于这条生产线,也可以用于那条生产线。怎样能保证这间厂房的平稳运转?怎样能让每一条流水线都有足够的原料,却又不会产生额外的浪费?显然,关键在于这个庞大系统的平衡。
进化决定了,我们的细胞中所建立的平衡,是与我们的正常进食水平相适应的。如果你额外吃了很多维生素,相当于在好几条流水线前端投入了大量原料,必然会把工厂里所有的流水线都搅得一团糟。这是过量摄入维生素面临的第一个风险。
当然了,生物系统都有自我调节的能力。当你的细胞终于想方设法调整各条流水线的生产速率,适应了额外维生素的供给之后,万一由于某些原因,你不再吃这些维生素了,那么你的身体又要经历一个不适应的过程。这种“匮乏”所带来的不适应肯定要比“过量”所带来的不适应更糟糕,对身体的伤害也更大。
事实上,所有高纯度、高浓度的保健品都面临类似的问题:纵使它没有害处,甚至真的有用处,但是过量摄入给身体带来的冲击,以及一旦停用所带来的影响,都有可能伤害到身体。
为什么只是“有可能”呢?因为保健品大多没有经过像药物一样严格的、大面积的人体临床对照实验,于是这些保健品对于身体的影响实在没有经过太多科学的实验研究。
不是药!不是药!不是药!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保健品不是药。
显然,像酵素或核酸这样的保健品,包括各种维生素,它们都是食物中本就能够摄入的物质,当然不是药。但是还有一类保健品,宣称自己来自高山之巅或深海之下,还可能是异域之邦,仿佛不是我们平常能够吃得到的。
它们算是药吗?
其中一部分保健品,特别是动植物制品,可能的确不会出现在我们的日常食谱中。但是,这些保健品中的关键分子,却是有可能出现在其他动植物身上的,只是含量不同罢了。比如你可能平常不会吃到亚麻籽,但是亚麻籽油并不是你的身体未曾遇见过的物质,而只不过是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高于其他植物油而已。如果你就想要追求这种相对的“高浓度”,食用亚麻籽油当然没有问题。
其中另一些所谓的保健品,含有的关键分子可能的确不是我们的身体平常能够遇见的。特别是从植物这个“生化武器库”中提取出来的东西,常常具有这样的特点。那么它们是不是药物呢?
倘若这些关键物质是人类已知的药物分子,那么这种产品就不再是保健品了,而应以药物的标准去加以对待和管理。更有甚者,某些无良商家,为了让保健品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竟然在其中添加了真正的药物成分,却仍以保健品的名义售卖。这种情况在各类减肥产品中尤其常见,特别要小心提防。
倘若这些关键物质不是人类已知的药物分子,那么我们恐怕就更要担心了。因为这就意味着,对于这种物质在人体中可能造成的影响,是否有毒性,多大剂量才是安全剂量等等问题,我们一无所知。毕竟,我们吃保健品是为了保持健康。要是我们吃一种保健品,却要冒着破坏健康的风险,那干嘛还要吃它呢?
该怎么吃?
行文至此,大家应该已经得出自己的结论了:正常情况下,只要我们食人间烟火,正常饮食,均衡饮食,肉蛋奶,果蔬菌,粗粮细粮交替吃,便足以摄入我们身体所需的所有能量与砖瓦了,大可不必再额外补充。
当然了,既然有正常情况,也会有非正常情况。
首先,对于患有一些特定疾病,特别是某些代谢病的病人,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补充特定的营养物质。这个事儿,遵医嘱就好。
其次,有孕在身的准妈妈们,有必要听从医生的建议来补充特定的营养物质。
比如叶酸,又称维生素B9,对于大多数孕妇而言都是需要额外补充的。如果胎儿在发育过程中遭遇严重的叶酸不足的话,就可能导致神经管发育缺陷、畸形、心脏缺陷等等严重的问题。
孕妇补充叶酸已经成为共识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但是,如果仔细分析的话就会发现,之所以叶酸有补充的必要,也是因为我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背叛”了我们的身体。
众所周知,与人类基因组最接近的生物是黑猩猩和大猩猩,它们的食物中都有很大一部分是鲜嫩的树叶,无疑能够带来足量的叶酸。而人类虽然不再以树叶为食,但绿叶蔬菜中的叶酸含量也不低。至于说以肉食为主的游牧民族,通常不会放过任何高蛋白的食物来源,包括肝脏在内,这恰恰也是叶酸的重要来源。
所以,只有当我们的食物构成变成:淀粉类、肌肉类、少量蔬菜时,才会变得叶酸摄入不足。不幸的是,这恰恰是世界上很多人的日常食谱,所以才让补充叶酸对孕妇而言变得十分必要。
实际上,对于普通人来说,再会吃也不如动一动。说白了,大家吃保健品的目的是为了保持健康,但任何可食用物质对于健康的促进作用,都不如运动的功效明显。大家不妨找找看,有没有哪一种保健品敢说自己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毕竟没有这样的效果,也就不敢吹这样的牛皮。真敢这样说的,恐怕就要怀疑其中是否有添加药物成分了。
然而,运动对健康的影响却是立竿见影的。但凡有运动减肥经历的人,恐怕都有这样的体会。中等强度的锻炼,能够在一个月之内就明显改变一个人的健康指标与精神状态;即便只是每天快速走一走,几个月之后也能给健康状况带来明显可见的改观。这是因为,当我们的身体处于运动状态时,它能够通过合成一系列化学物质,对自身进行调整与调动,这个效果是任何外来保健品的摄入都无法达到的。
或与科学无关
我相信,不少读者此时心中还有疑问。这么多的保健品,总不能都是骗人的吧?中国人自古就有吃保健品的传统啊,像燕窝、鱼翅、虎骨、犀牛粉等等,难道都没作用吗?
首先,现代科学的研究早已证明这些东西并无益处,以至于我在这篇文章中都没有专门为它们去花费笔墨。至于为什么还是有人对其趋之若鹜,这就是个很复杂的问题了。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保健品与奢侈品似乎有共通之处,因为它毕竟是吃饱肚子之后才会有的需求。当我们想吃得更好,尤其是想吃得比别人更好时,保健品似乎是唯一的选择。
其次,很多人似乎在身边就能看到不少与保健品相关的成功案例,好像别人吃了一辈子保健品,果然更长寿一些。其实,那位后半生致力于推广维生素C的鲍林就是个正面典型,自己坚持每天吃的维生素C高出一般摄入量的几百倍,最终也活到93岁的高龄。
但是,对于人的问题,相关的因素太多太复杂,很难分析清楚。更糟糕的是,我们永远缺乏对照,没有任何办法可以知道一个其他条件都一模一样的人,唯独就是因为少吃了某种保健品,最终会不会真的少活几年?
我们不难想象,坚持每天吃大量维生素C的人,他的长寿很可能是由于他本人在生活习惯方面的严格自律,戒除了很多其他的不良生活习惯,而非是因为维生素C的大量摄入。而每顿饭都能吃燕窝的人,其长寿可能并不是得益于一碗燕窝,而是餐桌上摆在燕窝旁边的种类丰富的其他菜蛋肉奶等营养均衡的食物,也可能是得益于他所能得到的高于常人水准的医疗条件,以及比常人更好的生活环境,更低的心理压力。
综上,就是我这样一名生命科学研究人员的“保健品观”。
那些总体上都是身体普通建筑材料的保健品,在如此之多的不确定因素面前,却缺乏严格的大规模的临床对照实验,这让我们这些生物学家又如何能爱上它们呢?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文章首发于科学大院,转载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 原标题:我为什么不买保健品?
- 责任编辑:李丕
- 最后更新: 2018-12-29 07:44:00
-
分辨率达到50纳米!我国掌握高端超分辨光学显微镜研制能力
2018-12-29 07:27 中国超越 -
中国自研Nvme固态硬盘主控获得重大突破:读取超3000MB/s
2018-12-28 20:11 -
美国开发出新型艾滋病疫苗 猴子实验证实有效
2018-12-28 15:50 科技前沿 -
“中国现在生产全球一半的光纤…单价比面条还便宜”
2018-12-28 15:45 中国精造 -
刚刚,“真正的C919”完成首飞
2018-12-28 12:27 航空航天 -
新专利显示:苹果正在打造折叠屏iPhone
2018-12-28 10:57 手机 -
魅族稳了?传珠海政府将注资支持
2018-12-28 09:39 手机 -
华为EMUI负责人谈Link Turbo技术:其他厂商抄不来
2018-12-28 09:25 手机 -
科技日报盘点2018年国内十大技术突破:22纳米光刻机、大型航天器回收
2018-12-28 08:42 -
华为新年贺词:不公平把我们逼向世界第一
2018-12-28 08:00 华为 -
三分钟看清国产十大硅晶圆厂商
2018-12-27 16:28 产业万象 -
我国北斗系统今天开始提供全球服务
2018-12-27 15:17 北斗照耀 -
未来配电网是什么样的?它给出了雏形
2018-12-27 11:32 -
台积电与三星的晶圆代工争夺战详解
2018-12-27 11:28 科技前沿 -
4K已成过去式:厂商全力以赴准备8K电视、面板...
2018-12-27 11:01 -
荣耀V20发布!技术井喷的荣耀畅想:未来海外销量比国内更高
2018-12-27 10:40 手机 -
去掉手机扬声器!韩媒:三星将展示OLED屏幕发声技术
2018-12-27 10:38 手机 -
华为Mate 20/P20系列海外评比屠榜:获39个奖项
2018-12-27 10:31 手机 -
-
砸钱、抢人、抢公司!地方政府掀起芯片大战
2018-12-27 09:33 科技前沿
相关推荐 -
MAGA基本盘还能“忍”特朗普多久? 评论 42从2000兆帕潜艇级热成型钢的“登天”说开去…… 评论 61美媒焦虑:哪怕只为跟上中国,美政府都不能这么干啊 评论 134“趁纳瓦罗不在,他们冲进白宫劝说特朗普暂停关税” 评论 176最新闻 Hot
-
美媒焦虑:哪怕只为跟上中国,美政府都不能这么干啊
-
特朗普“抱怨”后,日本考虑放宽汽车进口安全标准
-
“五角大楼里完全崩溃了”,3名美国防部高官被解雇
-
“趁纳瓦罗不在,他们冲进白宫劝说特朗普暂停关税”
-
泽连斯基回应:停火30小时太短,建议30天
-
韩国一战机飞行训练中掉落机炮吊舱和空油箱
-
“美国在地球上跟中国争,却把太空主导地位拱手让出”
-
内塔尼亚胡:摧毁哈马斯前不会结束军事行动
-
超900人签署“反关税宣言”,包括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
“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
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
黄仁勋访华盼继续合作,特朗普回应
-
中国男子在TikTok“神评”美国关税,米尔斯海默秒答:赞同
-
“内地电影票房过亿那一刻,香港电影就被颠覆了”
-
美国税局代理局长刚上任三天就被免,“贝森特抱怨他是马斯克的人”
-
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