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为的西欧往事
关键字: 华为西欧市场
(3)
2012年,余承东从欧洲区回到中国。开始掌管华为手机的帅印。
当时他大刀阔斧地做了改革,并且发了微博“立帖为证”。
余承东负责华为消费者业务之后进行的七个调整
这第一条,就是华为不能再做幕后英雄,要生产自己品牌的华为手机。而紧跟着第二条,就是要把“华为手机”这四个字变成高端品牌。
彼时,彭博已经成为了华为西欧区的负责人,算是余承东的海外搭档。(你可以简单理解,一个负责做,一个负责卖。)
再明显不过了,这个“新策略”跟华为之前的“实际路线”是180度相反的。
回想起当时,彭博记得华为内部爆发了巨大的冲突。
正方辩友:ODM 收入,在华为内部比重很大。说停就停,本来稳赚的钱就都飞了。而且,华为二十年来从来没有做过“直接卖给消费者的东西”。两眼一抹黑,鲁莽地开创一个“华为手机”的品牌,简直是凶多吉少,很可能血本无归。你说这不是脑子进水了么。
反方辩友:ODM 的生意利润越来越低,很难再扩大业务了。况且,越是做代工厂,你就越是被客户控制,用你的时候呼来喝去,不用你的时候赶快结账走人。简单一句话:做幕后英雄,华为是认可的;但是做“幕后打工仔”,华为是不认的。
当然,后来的事情你也知道。在任正非和余承东为首的“力挺派”的坚持下,最终华为还是停掉了 ODM 业务,开始做自己的手机。
余承东 他在国外被称为 Richard Yu
ODM 业务在中国市场虽然重要,但还不至于伤筋动骨。然而,华为在欧洲所有的业务里面,ODM 的收入甚至超过了半壁江山。这么说砍就砍,对于欧洲市场来说无异于灾难。
强行停掉 ODM之后,2012年,欧洲的销售额比2011年直接降低了60%还多。。。
彭博回忆这段,表情都很心疼。
中哥觉得,这种转型,用壮士断腕已经不能形容了,简直是“毁灭性转型”。
ODM 一停,原来从华为这订手机的合作伙伴听说华为不做了,也很诧异。2012年12月,彭博、余承东跟一家欧洲的运营商开会。对方的 CEO 实在不能忍了,抄起来就对余承东说,Richard Yu,你们的做法我很不理解啊。
我很少看到能在网络行业和消费品行业同时成功的企业。爱立信、诺基亚都是做网络出身,想做自己的手机,最后还是被迫放弃了。说到底,你华为再有能耐,你的人才毕竟有限,不可能平均投入到这么多领域。
实际上,我质疑你们能不能成功。如果让我说的话,我对你们保持谨慎的。。。。悲观。。。。
这位 CEO 直接了当。当时很多华为的高层主管都在。气氛一度相当尴尬。
当然,外人不给力也就忍了。彼时的手机业务,很多华为自己人也不太看好。
(4)
2012年,第一款打着“华为”旗号的手机 P1 上市。
和现在的华为手机比,P1 简直可以用“惨不忍睹”形容。虽然款式很经典,但耗电严重,有一些硬伤。它的继任者 P2 也基本是同样的“身轻体柔易推倒”体质。
那时候华为手机连华为自己人也不屑于用,除了做消费品的同事,因为他们要卖手机,没办法。。。
彭博回忆起那时候的岁月,感慨万千。他伸出四个手指,“头两年,P1 在欧洲的销量低得可怜,四位数以下。”
华为 Ascend P1
要知道,华为手机从一开始的定位就是高端机,这在余承东的微博里已经挂出来了,全天下人都能看到。它对标的是苹果、三星这样的品牌。而 2012 年,苹果刚刚推出 iPhone5,你可以脑补一下,二者有多大的差距。
我和老余(余承东)认识快二十年了。我知道12、13、14年是他最痛苦的三年,大会小会都被骂,压力很大。
但是没办法,既然是已经下定决心的事情,只有加大投入继续做。2012年,国内手机研发团队得了虽然取得重大突破,但结果不尽如人意,余承东领到了“从零起飞奖”,意思是当年“奖金为零”。不过,他的团队仍然被信任,在研发的投入上,公司也并没有减少;对于欧洲市场,公司也继续大把给人,给钱,给奖金。
彭博回忆。
2013年最艰难的时候,华为仍然大把投资在欧洲建立13个研发中心
“一年只卖出这么几部手机,当时欧洲市场没有和产品团队闹矛盾吗?”我问。
“提出建议是有的,但没有相互抱怨。当时苹果手机好卖,难道我们要去卖苹果吗?我们是一个战壕里的兄弟啊。”他斩钉截铁地说。
华为有一个文化叫做:“胜则举杯相庆,败则冒死相救”。
彭博和欧洲团队“相救”的方式就是两个:
1、想尽一切办法让欧洲人认识华为手机;
2、把欧洲手机用户的意见总结,传递给国内的研发部门,快速改进。
手机自身改进的任务交给余承东,这是另一个血泪故事,此处暂且按下不表。我们单看欧洲。
当时欧洲市场艰苦到什么程度呢?
人们看到“HUAWEI”这个词,不是不认识,而是根本念都念不出来。华为欧洲团队每天想的是,通过什么方法能教会别人发音,念对自己品牌的名字。
中哥觉得大概是这样
就是这样一群之前只跟企业客户打过交道的中国人,现在要面对一群说着完全不同的语言、想着完全不同的事情、传承着完全不同的文化、长着完全不同的样子的欧洲人。为了卖货,还得从零开始教会所有欧洲人念“华为”,这种难度仅次于把手机卖给外星人吧。。。想想就让人绝望。
天黑路滑,社会复杂。欧洲的天更黑,路更滑。
经过一两年,彭博总结出来一个规律:
品牌的知名度不代表品牌的美誉度;
品牌的美誉度也不代表人们的购买意愿。
简单来说就是:听说过不一定喜欢,喜欢也不一定会买。(何况没听说过。。。。)
为了让你更理解华为面临的处境,这里中哥多说一句:
对于欧洲人来说,过去 300 年的价值观是非常稳定的。他们延续着天主教的传统,相信三样东西:个人奋斗,待人真诚、契约精神。
而彼时的欧洲人能看到的“中国”,大多是质量低劣的仿冒鞋帽和衣服。这种气质和他们的底层价值观是不符合的。
从西斯廷礼拜堂的游客眼里大概能感受到这种“欧洲气质”
最开始彭博刚到欧洲的时候,经常被欧洲本地员工“顶撞”。“我是给他们发工资的,他们居然总挑战我。但我理解他们,这说明他们从价值观上,就不认同中国人有能力代表先进文化。”他回忆。
于是,一个重要的症结似乎找到了。
如果对方在价值观上都不认同你,凭什么要买你的东西??
于是,西欧团队制定的策略就是:先想办法让人知道华为,再想办法让人觉得华为的追求和我们的文化追求是一样的。
华为开始赞助大量的足球队,阿森纳、AC 米兰、马德里竞技、多特蒙德、阿贾克斯,每个国家最优秀的球队,都身披华为的战袍。你知道,欧洲的童鞋们,几乎个个都是球迷。他们一看,原来我心目中最好的球员,他们并不排斥穿上华为的球衣,这说明“华为”这个品牌至少不太差。
2014年华为赞助西甲联赛
除此之外,华为还投放很多户外广告,赞助演唱会,参与公益活动、文化遗产保护、社会慈善等等欧洲人们关心的社会事务。
实际上,之前中哥有意做了个夸张。这里我做个纠正,我真正想说的是:其实把手机卖给欧洲的盆友,比卖给外星人容易多了,甚至并不比把手机卖给中国人更难。
关键的原因是:世界上优秀的人,想法都是“普世”的。
中国人讲究艰苦奋斗,欧洲同样讲究奋斗。每天早晨6:00-8:00,晚上9:00-11:00,是欧洲机场最繁忙的时候,很多有梦想的欧洲人,就是这样大清早出去出差,坐当天最晚的一班飞机回来。(这导致欧洲的早班机是最贵的。)
中国人讲究童叟无欺,欧洲人同样讲究对人真诚。
中国人讲究言而有信,欧洲人同样讲究契约精神。
既然想法一样,剩下的就是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别人。于是,从2012年开始,华为不断通过各种渠道,传达给欧洲的童鞋一个事实:
你、我、华为、中国人和欧洲人没有什么不同,我们都并不完美,但都不甘平庸。我们都是在自己的路上咬牙坚持,想要成为英雄的普通人。仅此而已。
这种真诚收效非常好,华为慢慢得到欧洲主流人群的认可。
2016年的时候华为签下梅西作为全球品牌大使
为了沟通更顺利,华为还不断增加本国员工的比重。在西欧的消费者业务团队,从主管到首席品牌官,到基层的市场专员,基本都是欧洲人。这样不仅可以把中国和欧洲共同信仰的价值观传递出去,还能用欧洲人更习惯的方式传递出去。(这已经成为了华为在各国本地化运营的基本法则。)
通过几年不断调研,调整,彭博和欧洲的兄弟们突然觉得:这事儿快成了。
- 原标题:华为的西欧往事
- 责任编辑:程北墨
- 最后更新: 2018-11-13 17:00:44
-
传阿里将在广州发布 “百万APP计划”,目标直指工业互联网开发人才
2018-11-13 16:05 大公司 -
迪拜警方:正在训练警察驾驶飞行摩托
2018-11-13 14:05 科技前沿 -
-
超算500强新榜发布:美国卫冕 中国力争
2018-11-13 10:12 科技前沿 -
这个国产卫星终端牌照颁发 突破国外技术封锁
2018-11-13 08:43 航空航天 -
“赴美留学,为我的人生打开了另一扇门”
2018-11-12 19:32 -
鄂尔多斯: 从“挖煤卖煤”到“做精煤化工”
2018-11-12 19:16 -
三星:可折叠手机约1.23万元 明年上半年上市至少生产100万部
2018-11-12 15:14 手机 -
中国“人造太阳”首次实现1亿度运行
2018-11-12 13:16 科技前沿 -
密码将死 今年天猫双11每10笔支付6笔靠脸和手
2018-11-12 11:05 双11节 -
中国光刻技术体系的建立,需要跨过这几道坎
2018-11-11 18:32 -
天猫双11通关大提速 9小时进口清关破千万 比去年快1倍
2018-11-11 12:10 双11节 -
双11京东放大招!X未来餐厅开业,一大波“黑科技”……
2018-11-11 08:46 大公司 -
北京铁路局:复兴号动车组首设快递专用车厢,持续至20日
2018-11-11 08:15 -
中国首部量子雷达样机亮相 可在电子战条件下生存
2018-11-10 17:12 中国军工 -
百度、三大运营商等企业被纳入电信业务经营不良名单
2018-11-09 20:03 互联网金融 -
7000米海试中,蛟龙号曾与母船失联1小时
2018-11-09 16:39 科技前沿 -
百度网站疑似宕机 众多网友反馈不能正常登陆
2018-11-09 15:35 大公司 -
郭台铭评马云:不能说前无古人 但很难有后来者
2018-11-09 11:21 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中芯国际代工月产能已达45万片 今年晶圆厂支出将减至20亿美元
2018-11-09 10:24 大公司
相关推荐 -
“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评论 67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评论 259这场贸易战,美国就是个“纸老虎” 评论 96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评论 233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国谈成 评论 246最新闻 Hot
-
“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
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
黄仁勋访华盼继续合作,特朗普回应
-
中国男子在TikTok“神评”美国关税,米尔斯海默秒答:赞同
-
“内地电影票房过亿那一刻,香港电影就被颠覆了”
-
美国税局代理局长刚上任三天就被免,“贝森特抱怨他是马斯克的人”
-
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
“中国深知‘广场协议’是致命的,特朗普别想了”
-
“中国稀土,关乎美国人生死”
-
美军高官着急:中国速度太快了,是美国3倍
-
德银:中国客户减持美债,转头买欧洲资产
-
美国对中国再下黑手,“黄仁勋道出最大担忧…”
-
跟特朗普谈,拿中国当筹码?英财相:蠢死了
-
加总理扬言:除了中美,还有其他人
-
美方将不再斡旋?梅德韦杰夫喊话欧盟:学着点
-
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国谈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