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瑞闻:这次进博会形象片,我们为什么放弃了熊猫和长城这些元素
关键字: 进博会形象片上海中国进博会形象片上海最新形象片中国文化【采访/观察者网 吴立群】
为期6天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在今天落下帷幕,这些天里被刷屏的,除了来自各个国家琳琅满目的商品,还有一则进博会上海城市形象片。
对于国人来讲,形象片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除了每次重大活动都会有形象片宣传外,近年来我们也拍摄了很多国家形象宣传片在海外播放,向世界传达中国文化、中国理念,帮助更多外国人理解这个遥远的东方国度。
但不可避免的是,在形象片拍摄过程中也产生了很多问题,比如内容雷同、追求大制作等等。作为首届进博会的城市名片,如何体现上海精神?又如何契合进博会的主题?在拍摄形象片的过程中如何跳出“套路”,弥合中西文化差异,真正达到宣传效果?
观察者网专访进博会上海城市形象片主创团队总监胡瑞闻,讲述形象片背后的故事与关怀。
观察者网:这次的宣传片分为四个部分,大美篇、人文篇、机遇篇和活力篇,您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这四个主题是如何确定下来的?
胡瑞闻:这是围绕上海的四大品牌确定的,也就是“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其实,对于上海所有的政府层面,或者说城市形象层面的宣传片都是靠着这四大品牌,外加上一个科创方向来展开的。
观察者网:所以,您当时也是想通过这样四个组合来展现上海的城市精神,对吗?
胡瑞闻:对的。
观察者网:在“人文篇”中,我们可以看到很独特的江南情调,这也是您说的上海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周边有许多城市,像苏州、无锡等等,她们在习俗、物产上与上海很接近。您觉得就传统文化而言,上海的历史底蕴中是否有某些与众不同的东西?
胡瑞闻:在“人文篇”的开篇,我们是围绕朱家角展开的。这本身也代表着上海的起源,有一种起源的说法。这块是典型的江南文化,江南其他地区基本也是一样的。但在发展过程中,上海孕育出了更加重要的一块文化就是海派文化。所以,在片子的后半部分,我们大量拍摄了像上海的展览中心,也就是以前的中苏友好大厦,还有解放前的一些西洋建筑。这些建筑蕴含着上海文化交汇的意味。
观察者网:所以,您在创作中还是想从江南文化过渡到当代文化,来呈现上海的包容感。
胡瑞闻:是的。现在有一种说法,上海有两个源头,一个是朱家角古镇,还有一个是广福林。这两个地方的文化特质比较接近,本身也是江南文化的表现。
进博会上海形象片中的江南要素
观察者网:在具体选材上,我们看到形象片用了一些昆曲元素,有演员的表演,也有小朋友学习的片段。当时您为什么考虑用这些元素来讲故事?
胡瑞闻:主要是考虑到文化挖掘。昆曲这种艺术形式在江南是有一定艺术市场的。我们也考虑到其他一些曲目的选择,但昆曲的仪式感比较强一些。还有一点是我们创作团队的喜好问题。我们的创作团队曾经跟滕俊杰导演合作过京剧电影的拍摄,那部电影应该是中国第一部3D戏曲电影。所以,我们对戏曲艺术的仪式感把握比较有经验。
观察者网:因此也就选择了“百戏之母”昆曲作为形象片的一部分。
胡瑞闻:对的。那个小朋友本身也是一个专业的昆曲演员。我们片子里的人物都是专业的从业人员 ,而非单纯的演员。
形象片中学昆曲的小朋友
观察者网:说到这儿,我联想到之前看到一个关于您的采访,其中提到,为了做好这支宣传片,从台前到幕后,您在团队组建上花了很大的力气。您还把整个纸牌屋的摄影团队请来参加这个进博会形象片的项目。
胡瑞闻:是的。团队的搭配可以带来视觉上、风格上的多样性。我们做了四部曲,其中一些延时摄影的镜头,就是由纸牌屋的团队和中国另一个比较有名的团队合作完成的,航拍也有航拍的团队。在这样几个团队的合作中,最关键的是,每个人提出属于他自己的一个角度。这样也就让进博会的四条片子具有多样性,我们不希望四条片子是雷同的。这是我们在制作中追求的目标。
观察者网:纸牌屋团队具体给您提供了哪些建议?
胡瑞闻:是这样的,我们的团队在上海做形象片很多年了,我们看上海的角度有时候会很固化。因为我们会有惯性思维。纸牌屋团队过来的话,有一个好处就是,除了东方明珠之外,其他的一些建筑,他们是第一次看到。所以,他们会用新的角度去审视画面。我们在形象片里展现的建筑是老建筑,往昔也有过拍摄,但通过这样新的团队组合,展现出来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也是我们用外国团队的原因。
其实,从新视角的角度来说,航拍摄影也是一个方面。以往我们做航拍的话,要用到飞机,一般要报备航道,可能策划一个多月才能飞一次,很多时候拍出来可能是彻底的“上帝视角”。但现在随着无人机的普及,我们用无人机很多时候可以接近建筑物,这展现出的角度是完全不一样的。在这个角度上来说,我们拍摄的上海街头亮灯的情景更好地诠释了无人机的视角。
归根到底,这是新的外来团队加上新的技术红利,可能改变了我们对于形象片一些视角的选择。
观察者网:其实对于很多人来说,形象片制作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行业。您能不能再给我们介绍一下以往我们在拍摄形象片的时候,业内会不会有一些固定的“套路”?
胡瑞闻:肯定会有啊。其实,有时候“固定的套路”,是一种反向或者说是负面性的说法。比如,固定的套路像形象片里常有的,一个小朋友面带微笑拿着风车向你跑来,还有打太极拳的老年人……这种固定的场景有一种符号感。这种符号感在某些时代,是必要的。但在当今这个时代,我们想表现的是每个个体身边“熟悉的陌生人”。你对他们有一种又熟悉又陌生的感觉。因为陌生,所以有对他不断探索的求知欲。因为熟悉,所以会有共鸣。形象片里这一点很重要。我们很多形象片里,会用到一些真实的演员,表现他日常生活、训练的一些片段,而不只是他登台的时刻。这样的一些取景在保证真实感的同时,也能引起观众的共鸣。这个我觉得可以称之为是我们现在做形象片的“新套路”。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吴立群
- 最后更新: 2018-11-10 09:45:21
-
高铁这么快,为什么没有安全带?
2018-11-07 11:49 高铁世纪 -
美网友:2年前投票的我vs.今天投票的我
2018-11-06 18:30 美国政治 -
受不了了,日本要驱逐“干脆面君”
2018-11-05 18:15 日本 -
-
不用暖气也要交30%“蹭暖费”?
2018-11-03 10:50 -
大概是全纽约最抢手的单身汉
2018-11-01 18:30 美国一梦 -
两岁娃叼奶瓶出走 还认了干妈干弟弟
2018-11-01 15:30 趣读 -
这个秋天有点悲 90后已经开始失去了
2018-10-31 09:30 -
大学生跪求“双11”不断网,结果…
2018-10-29 15:20 双11节 -
他请了32个同学庆生 结果一个都没来
2018-10-25 16:00 趣读 -
抖音网友质疑小学教材“chua”错了,惊动主编
2018-10-25 09:00 观察者头条 -
又见“暴雨梨花”式报警,只因为…
2018-10-24 07:15 趣读 -
北京人也太太太太太太有意思了吧?
2018-10-23 13:49 趣读 -
那些吓死人的食品安全谣言,原来是这么炮制的……
2018-10-22 15:05 食品安全 -
普吉沉船使赴泰中国游客数量连降3月 十一终回升
2018-10-17 15:45 中国游客 -
不duang了 这回霸王拍了部广播剧
2018-10-17 11:45 趣读 -
海天回应酱油“被点名”:非品质与安全问题
2018-10-16 07:30 食品安全 -
祝福!亲历泰国沉船事故情侣大婚
2018-10-15 13:30 暖心闻 -
另一只猫鼬目睹一切…
2018-10-14 15:24 趣读 -
发现野生喵星人:三江源首次记录荒漠猫育幼行为
2018-10-12 14:41
相关推荐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评论 1018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评论 160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评论 306“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259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127最新闻 Hot
-
特朗普要“帮忙”,印度拒绝了
-
“他想在大马士革建特朗普大厦”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
中方严管稀土出口,印度也“慌了”
-
“他有望在狱中赢得市长选举”
-
石破茂再强硬表态:美国,还不降
-
美方吹风会:中美都不想“脱钩”,同意税率下调115%
-
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
美国小企业苦苦挣扎:利润蒸发甚至变为负数,最糟的时刻还未到来
-
特朗普施压后,泽连斯基表态:我去土耳其等普京
-
日车企利润暴跌超20%,“与中国竞争加剧”
-
中美会谈结束后,美国股指期货应声上涨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