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鹏刚、卢凌宇:没想到,印巴战争以这种方式影响巴基斯坦国家建设…
四、巴基斯坦的军事建设
巴基斯坦建立后不久,因克什米尔问题,在1947年10月就与印度爆发了第一次印巴战争。不利的地缘战略环境和独立初期的安全局势共同塑造了巴基斯坦的安全观,长期受到来自印度和阿富汗等国的外来安全威胁,给该国带来了深深地不安全感,因此巴基斯坦国防政策的主要目标一直是寻求安全。
这实际上意味着巴基斯坦必须要从两方面入手:首先是加强巴基斯坦的安全,以应对主要来自印度方面的威胁;其次是通过加强巴基斯坦的防务安排,抵消印度在南亚的军事优势。面对印度的安全威胁,巴基斯坦加强了军队的发展,力求在军事力量上与印度保持平衡。第三次印巴战争后,巴基斯坦遭到肢解,军事力量被进一步削弱,为了弥补在常规力量上与印度的差距,且在印度发展核力量的刺激下,巴基斯坦也在1998年成功地进行了核试爆,和印度都成为事实上的拥核国家。长期的战争及备战对巴基斯坦的军事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
1965年,位于印度拉贾斯坦邦正在悬挂巴基斯坦国旗的巴基斯坦陆军士兵。维基百科
战争和外部威胁的长期存在,促使巴基斯坦一直维持高水平的国防支出。第一次印巴战争结束后,不管巴基斯坦政府是由军方还是民选政府领导,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巴基斯坦必须要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以应对敌对的外部环境。为了应对外部威胁,巴基斯坦加快了军队建设的步伐,以求得在军事力量上与印度平衡。相比于经济和社会领域,政策制定者更倾向于关注军事安全,他们总是对巴基斯坦和印度之间的军事能力差距感到紧张,这导致他们选择投入大量资金来加强军事安全。
对外部威胁的感知决定了巴基斯坦的国防开支,而且从建国伊始,国防需求在巴基斯坦就享有最高优先权,历届政府都把国家预算的很大一部分用于国防建设。自1947年巴基斯坦独立后,其国防开支就一直不断增加,在联邦政府财政预算中长期占据很大的比例。早在1948年10月,首任巴基斯坦总理利亚格特·阿里·汗(Liaquat Ali Khan)就曾直言:首先要考虑的是国防,它主导政府的其他活动。第三任总理穆罕默德·阿里·博格拉(Muhammad Ali Bogra)在1953年8月的国防政策报告中更是宣称:宁可让国家饿肚子也不能削弱国防。
为此,尽管政府的领导人经常批评他们的前任,但是他们很重视建立和维护强大的国防,无论是民选政府还是军人政府都将尽可能多的资源分配至军事建设,支持国防的高额预算拨款。相关研究数据表明,巴基斯坦在1947-1987年间,军事支出最高时曾占中央政府总支出的73.06%,最低也为33%;其中在1947-1972年间,每年的军事支出都维持在占中央政府总支出的50%以上,尽管在1973年后有所下降,但仍然常年高于35%;在1947-1987年这40年中,巴基斯坦的军事支出平均每年占据中央政府总支出的50.54%。
由此可见,在外部威胁和备战的影响下,巴基斯坦投入大量的资源用于加强军事建设,增强其国防实力。
外部威胁及备战压力的长期存在对巴基斯坦的军事支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每次战争过后,巴基斯坦的军事支出一般都会上涨。1947年第一次印巴战争后,巴基斯坦的军事开支由占中央政府总开支的65.16%上升到71.32%,1949年时更是增至73.06%,之后长期在50%-60%之间。1958年阿尤布·汗(Ayub Khan)上台后实行军管,在这期间,巴基斯坦的军事支出继续增长,成为国家预算支出中最大的一项。
1965年9月,第二次印巴战争爆发,这年巴基斯坦的军事支出达到20世纪60年代的最高峰,占中央政府总支出的63.47%,尽管其军事支出在战后有所下降,但在1965年之后的五年里,其年均军事开支占中央政府总开支比例仍然高达55.74%。1971年爆发了第三次印巴战争,这一年的军事开支占中央政府总开支比例由1970年的55.66%上升至59.09%,1972年则涨到59.34%。1971年后的安全压力促使巴基斯坦继续投入大量的资源进行军事建设。
1972年7月,印巴两国签订了《西姆拉协议》,开启了两国的和平进程,但是两国的谈判时常中止,这加强了巴基斯坦对印度的不信任。尽管之后重启了两国的外交和贸易关系,但印巴两国很难走出传统的敌对关系模式。印度军事力量的增长,特别是1974年印度的核试爆给巴基斯坦带来了极大的安全压力。巴基斯坦增加了对军事支出的投入,加速了核武器的研发进程。虽然巴基斯坦在1971-1977年间的军事支出占中央政府总开支的比例有所下降,但在总数上却是增长了218%。
1980年代,巴基斯坦面临的外部威胁并没有明显减少,与印度仍处于对抗状态。进入1980年代后,巴基斯坦的军事支出占其中央政府总开支的比例持续下降;1993-2018年期间,军事支出占中央政府总开支比例最高为27.4%,最低为15.84%,年平均为21.12%。尽管军事支出占中央政府总支出的比例相比之前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但这并不意味着巴基斯坦军事支出的减少以及其对军事建设的放松。
1977-1988年间,巴基斯坦的军事开支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稳定在5.4%-6.9%之间,明显高于印度同期的3.2%-3.9%的比例。在整个1980年代,外来军事援助和经济援助的涌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巴基斯坦军事建设的财政压力。例如美国里根政府(1981—1988年)为巴基斯坦直接提供了约20亿美元的军事援助。
20世纪90年代,印巴关系虽未有实质性的进展,却在缓慢推进。然而1998年5月印巴的核试爆使得两国剑拔弩张,2001年12月印度议会遭到恐怖袭击后印巴两国更是几乎走到了开战的边缘。印巴两国的实力差距使巴基斯坦感受到了重大的安全威胁,迫使巴基斯坦增加了军事支出,加紧备战。
2003年11月印巴两国签署全面停火协议,2004年启动全面对话进程后,至2008年孟买恐怖事件袭击前,印巴两国关系缓和。在此期间,巴基斯坦的军事支出占中央政府支出的比例一直在下降。2009年的军事支出占中央政府总支出之比只比2008年略微上升了0.1%。2011年以来,印巴双方重启对话,两国关系回暖势头明显,双方加大了经贸合作力度和民间往来,巴基斯坦面临的外部安全威胁减轻。而在2009-2018年期间,巴基斯坦军事支出占中央政府总支出的比例总体而言却并无太大变化,常年处于16.94%-18.5%的比例之间,与同期的世界平均水平6.08%-6.62%相比依然很高。
为了在战争中取胜和更好地应对外部威胁,巴基斯坦利用外来军事援助和采购大量的先进武器装备,进行常规武器装备和人员训练方面的现代化建设。根据印巴分治协议,印度和巴基斯坦对英印军队进行了划分。除去廓尔喀军队,巴基斯坦和印度军队划分比率大致为34:64。海军舰船和空军中队的划分比例大致与穆斯林和印度教徒的人口比例相当,这意味着巴基斯坦不得不接受一个所占份额较小的分割方案。巴基斯坦只分得了6个装甲营、12个炮兵团、30个步兵团、2所军校及一些培训中心。面对印度威胁和实力不均衡,在工业基础薄弱的条件下,巴基斯坦主要通过武器采购及建立军工综合体来实现军队的现代化。
巴基斯坦军队现代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第一次印巴战争的刺激使巴基斯坦必须加快对军队改组及军队现代化的进程,满足军备的迫切需要,并采取政策满足武器和装备现代化更新的长期需要。如上文所述,巴基斯坦将国家的发展投资重心向国防部门倾斜,甚至不惜以放缓社会经济发展为代价大力投资国防部门以确保军事的现代化建设。
其次,为了向军队提供必要的训练,巴基斯坦成立了新的军事训练学校,军官到美国、英国和英联邦国家接受专门培训。在1954年巴基斯坦与美国签订军事互助协定后,美国成为巴基斯坦武器装备主要提供国的同时,美国的军事专家和军事援助顾问团也到巴基斯坦为其军队的现代化提供了必要的训练和技术指导。在美国的援助下,巴建设了一批军事工程,提高了巴基斯坦的防卫能力。
自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巴基斯坦军事人员还被派往中国和法国接受训练。除了增强对军事人员的现代化训练外,巴基斯坦军队的人数规模也很庞大。1989年巴基斯坦武装部队的人数为52万人,而在1995年时则飙升至84.6万人,之后长期维持在90万-95万人之间;在1990—2017年期间,巴基斯坦武装部队人员占劳动力总数的比例在1.3%-2.5%之间,而同期世界平均水平则是在0.8%-1.2%之间。
最后,军事现代化还包括为军队提供必要数量和质量的军事装备。巴基斯坦在这方面的能力尤其受到限制,在独立初期它甚至还未有自己的兵工厂,于是向外寻求军事援助和武器采购成为巴基斯坦实现军事现代化的重要选择。巴基斯坦通过先后加入美国主导的《东南亚条约组织》(1954年9月)、《中央条约组织》(1955年9月),从而便于从美国及西欧国家采购先进武器。巴基斯坦从这些共同防御协议中获得了超过9亿美元价值的军事装备,包括坦克、飞机、雷达、其他小型武器和运输、通信设备。这些外来军事援助对弥补巴基斯坦军事现代化建设的缺陷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
1962年中印边境冲突后,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加强了对印度的军事援助,巴基斯坦对此表示不满,于是逐步调整了国防和外交政策,并开始改善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谋求军事装备的供应来源多样化。因为对于巴基斯坦这样一个陷入长久冲突的国家来说,武器装备的持久供应对于军队建设来说至关重要。特别是在第二次和第三次印巴战争期间,美国对巴基斯坦实行武器禁运,严重削弱了巴方的军事战斗力的惨痛经历使巴基斯坦意识到军备采购来源的多样化和国内生产实现自给自足的重要性。
因此,自1965年第二次印巴战争后,巴基斯坦一方面从中国、英国、西德、法国和意大利以及欧洲的国际武器市场获取军事装备,增加武器采购来源的多样性。另一方面,武器和弹药的自给自足成为巴基斯坦国防和经济规划的一个重要主题。1973年在国防部设立了一个国防生产司,鼓励和扶持本国的武器与弹药的生产,试图减轻对军备进口的依赖程度。尽管巴基斯坦自1970年代后开始重视本国的武器和弹药生产,但囿于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水平,其军事现代化建设主要还是依靠外来军事援助和军备采购。
例如在1981—1988年期间,巴基斯坦通过美国的军售贷款和援助就获得了大量美国先进军事装备。这些军事装备数量众多、品类齐全,大多数武器的性能在当时国际上都相当先进,在21世纪的战场上仍可看到其踪迹。
巴基斯坦不仅在常规武器装备上努力实现现代化,而且还致力于追求自己的核力量。核力量不仅威力巨大,而且能促进工业的发展和国家在国际上的被认可度。对于一个寻求在国家和国际两个层面建立合法性的新成立国家来说,原子能既能满足实际安全目标,也能够满足意识形态目标。而且原子能发电相对更加廉价,可以突破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不足的瓶颈。作为一项高科技,它可以加强一个脱胎于殖民统治的新国家的先进水平和现代化资格。巴基斯坦对核力量的追求既是对印度威胁的反应,也是通过发展核力量来获取合法性的一种努力。印度自独立初期便着手发展其核能力。
1960年代中期,印度决定发展核武器,并于1974年成功地爆炸了一个核装置。为了应对印度的核威胁,巴基斯坦也相应地进行了核武器的研制。在巴基斯坦国内,核计划得到了公众和安全机构内部的广泛支持。这些武器被视为巴基斯坦作为一个国家的生存的保证,也是推动巴基斯坦作为一个拥有核武器国家的国际地位的工具。1971年第三次印巴战争,巴基斯坦遭到肢解,国家实力进一步削弱,在常规力量上要与印度达到平衡是不现实的,也是极其困难的。为了防止巴基斯坦被进一步肢解,维护国家的完整与安全,巴基斯坦加快核武器研制。
巴基斯坦称其核武器对印度具有威慑作用阿纳多卢通讯社
三次印巴战争之后,巴基斯坦的核政策从防御性现实主义转向进攻性现实主义。1980年代中晚期,巴基斯坦已基本获得了制造原子弹的能力,但在美国的压力下并没有完成最后的组装。至1994年底,巴基斯坦武器级高浓缩铀的存量已达140-260千克,据估计,目前巴基斯坦储存的铀可制造10—15枚原子弹。
1998年5月,印度进行了核试爆,印度内政部长阿德瓦尼(L.k.Advani)要求巴基斯坦接受新的现实,印度的核讹诈增加了巴基斯坦对来自印度生存威胁的恐惧,并强化了其与印度军事力量平衡的渴望。尽管美国力图阻止巴基斯坦进行核试验,但在1998年5月28日,巴基斯坦依然进行了核试验,这也反映了印度在巴基斯坦的战略中心位置,以及要求与印度在军事力量上平衡的强烈愿望:“我们做到了,我们与印度是平等的。”在巴基斯坦看来,只要能够在军事力量上与印度达到平衡,就是正当的。进入新世纪以来,巴基斯坦的核力量一直在稳定增长,事实上巴基斯坦核力量的发展是世界上最快的,2009年巴基斯坦拥有70—90枚核弹头,到2011年则有90—110枚核弹头。
从1947年印巴分治至今,巴基斯坦长期面临着战争与外部安全威胁的重重压力。为了能够增强军事实力,减轻外部安全威胁和缩小与印度的军事差距,巴基斯坦不惜以放缓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代价,将国内的大多数资源投入到军事现代化建设中,其军事实力得到了明显增强。
- 原标题:研究 | 胡鹏刚 卢凌宇:没想到,印巴战争以这种方式影响巴基斯坦国家建设…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郑乐欢 
-
日车企利润暴跌超20%,“与中国竞争加剧”
2025-05-12 08:37 -
中国是否有意愿进口加拿大的液化天然气?我大使回应
2025-05-12 08:33 -
印度空军回应:损失是战斗的一部分,所有飞行员已返回国内
2025-05-12 08:17 -
中美会谈结束后,美国股指期货应声上涨
2025-05-12 08:13 金融观察 -
特朗普施压后,泽连斯基表态:我去土耳其等普京
2025-05-12 08:05 乌克兰之殇 -
中方发布会:中美经贸高层会谈氛围是坦诚的、深入的、具有建设性的
2025-05-12 06:45 中美关系 -
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在瑞士日内瓦举行
2025-05-12 06:41 中美关系 -
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2025-05-12 06:37 中美关系 -
印度军方:击落了“数架”巴基斯坦飞机
2025-05-11 23:23 印巴冲突 -
“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2025-05-11 23:11 印巴冲突 -
我国成功发射遥感四十号02组卫星
2025-05-11 22:10 航空航天 -
巴基斯坦总理:感谢中国
2025-05-11 21:52 巴铁 -
埃尔多安:土耳其愿主持谈判
2025-05-11 20:54 乌克兰之殇 -
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2025-05-11 19:13 印巴冲突 -
泽连斯基回应:乌克兰愿意谈判,望俄明日停火
2025-05-11 16:54 乌克兰之殇 -
外交部:愿同拉美国家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
2025-05-11 16:00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2025-05-11 15:59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2025-05-11 15:49 乌克兰之殇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2025-05-11 15:35 不列颠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2025-05-11 14:25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相关推荐 -
机器人国足能拿世界杯?这里也是中国科创的试验田 评论 49“特朗普都没见到,你就往中国跑?”,澳总理黑脸… 评论 68佩通坦被停职,泰国副总理出任看守总理 评论 249加拿大“怂”了,欧盟也要让步? 评论 97特朗普威胁日本:被宠坏了,贸易协议要告吹 评论 150最新闻 Hot
-
又闹翻了!特朗普喊话马斯克:补贴你拿的最多,DOGE应该查查
-
“特朗普都没见到,你就往中国跑?”,澳总理黑脸…
-
“在中国果断反制时,欧洲在为美国买单”
-
佩通坦被停职,泰国副总理出任看守总理
-
中国披露新型“石墨炸弹”?“可致目标区全面断电”
-
加拿大“怂”了,欧盟也要让步?
-
特朗普开炮:如果没有补贴,马斯克可能早就回南非老家了
-
荣昌区委书记高洪波回应带头下馆子:我们都不消费,民生就没有钱了
-
急急急!特朗普拉了一张表,再怼美联储
-
俄方宣称完全占领卢甘斯克州
-
贬值超10%,美元今年开局表现创52年来最差
-
水均益晒新身份证,辟谣移民
-
伊朗警告乌克兰:这么做,将产生严重后果
-
立菲防长沆瀣一气:我们都有个“敌对邻居”
-
“稀土禁令让全球面临抉择:买中国的,不然没得用”
-
小布什、奥巴马罕见联手谴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