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在庆:研发核弹,却反对核弹使用,奥本海默到底在纠结什么?
最后更新: 2024-05-09 00:44:31我觉得如果奥本海默后来不反对氢弹,即使他跟斯特劳斯(Lewis Strauss)有仇也不至于造这个结果。最重要的是反对氢弹,惹怒了美国政府,惹怒了一些军方人士,他们一定要把他拿下,没有斯特劳斯出头的话,还会出现有其他“劳斯”,替上面“修理”奥本海默,当然斯特劳斯个人的恩怨可能让这件事情更加丑陋而已,让后世觉得特别难堪。
当时整个大的局势对奥本海默已经很不利了,他就是利用他自己的“原子弹之父”的强大舆论影响力,才敢于一人来对抗美国政府,美国政府迟早要修理他的。所有具体针对奥本海默的都只不过是一个工具。冷战的氛围,使奥本海默安全审查事情成为一种必然了。
观察者网:这一定程度上跟大部分人对这段历史的理解还不完全一样,大部分人可能主要把它看成是“红色恐慌”的一段历史,但是按您所说,这可能更多的是美国军工复合体成立过程中的一个节点。
方在庆:我觉得这两者都有,没有“红色恐慌”,即使军方要整奥本海默也没法找出借口,问题的关键在于,不想听到在氢弹问题上有任何异见的声音。
观察者网:可否简单介绍一下“红色恐慌”对受害者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方在庆:一旦被列入黑名单了以后,就失业了,基本上就被边缘化了,言论自由实际上在压制的恐怖氛围下也没有了,而且也没有任何隐私可言,必须要进行效忠宣誓等等。
劳伦斯还曾拍着奥本海默弟弟弗兰克的肩膀说,你随时来找我都可以。弗兰克在被大学开除后,还以为劳伦斯能给他一份工作。等到他去找劳伦斯时,劳伦斯根本就不理他了。奥本海默后来通过自己的影响力在美国国外给他弟弟找了好多位置,但是美国政府不给他护照,他根本出不去。麦卡锡主义影响很糟糕,但导演没法在电影里有去讲麦卡锡主义,最后把它弱化成个人因素了。
观察者网:奥本海默在二战期间似乎能比较有效地协调军队、文官与科学家之间的关系。为什么后来失败了?
方在庆:后来他没有这个协调的职位了,虽然是在原子能委员会里面任职,但这是一个顾问的身份,他和曼哈顿计划科学主管的作用完全不一样了,他也没有能力来协调各方之间的关系。
奥本海默(戴浅色帽者)和格罗夫斯(奥本海默旁边军人)视察“三位一体”后的现场
奥本海默有很强的本领,有效地协调科学家之间的关系,因为有个性的科学家之间是很难协调的,比如说理论物理学家汉斯·贝特(Hans Bethe),还有发明氢弹的爱德华·泰勒(Edward Teller)等人。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比方说整个过程当中采用哪种办法来引爆核炸弹,是枪式的、内爆式,用铀还是钚,还有究竟谁来主导某一个程序,最后的协调人都是奥本海默,他能确保大家至少是相安无事的。
哪怕是像泰勒这样的人,在整个过程当中,似乎可有可无,但他也把关于氢弹的这些设想大概做出来了。
观察者网:奥本海默如果换一个表达反对氢弹立场的方式,会不会不一样?
方在庆:历史不能假设。那个时候整个政治情形都发生变化了,原来基本上没有太大问题的事情,到那个时候都要非常小心了,而奥本海默还没有察觉到这一点,他基本上是一如既往讲类似的话,跟同僚讲的内容大致相同,最终在氢弹问题上惹怒了美国政府。
所以那些搞“红色恐慌”的人都在追问,他为什么要反对氢弹?是不是在帮助苏联,他是间谍吗?这样一来,就把他架到这样一个位置上去了以后,他再说类似的话时都会被怀疑,但奥本海默自己又完全不知道情形和对象都发生了变化。
观察者网:您之前提到了发明氢弹的泰勒。奥本海默跟他的故事是恰好相反:泰勒后来变成了美国政府立场的坚定拥护者,却遭到了同行的唾弃,尤其是因为他在奥本海默的听证会上提供了最后被用于指控的证词,两人本就针对是否研发氢弹发生了严重冲突。您如何看待这两人的关系,以及他们两个人最后的结局,和后世的评价?
方在庆:关于他、泰勒以及劳伦斯等人,有一本书写得非常好,讲述了曼哈顿计划当中的“Brotherhood(兄弟情)”,兄弟之间也有争吵,在某种程度上他们都想把曼哈顿计划做成功,但侧重点不同,分工不同。
然后,还有个人冲突,我觉得更重要的还有不同的政治立场,所以这几个人确实走了不同的路。泰勒坚持要搞氢弹,其实氢弹要真引爆的话,必须得有一个引爆剂,这个引爆剂就是“常规”原子弹了。氢弹的原理就是跟太阳里面一样的,是一种热核反应,要在极高温、极高压的情况下才能出现,才能够让氢的同位数氘和氚发生聚变,释放大量的能量。
泰勒参与研制的“泰勒-乌拉姆设计方案”式核弹爆炸示意图
既然有原子弹这个前提条件,泰勒参与了研发“常规”原子弹,奥本海默也能够容纳他在期间继续做这件事情,这本身就是很了不起的。
在那个听证会上,泰勒其实是很矛盾的。当然,他也想出风头,我觉得在某种程度上他觉得奥本海默占了风头,抛开政治立场不谈,这里面也有嫉妒的因素。还有,泰勒是特别希望他的研究能得到军方的支持,这也与奥本海默不一样。
按照杨振宁先生的说法,泰勒实际上在旅馆里反复揣摩怎么在听证会上把自己的立场说出来,但同时词语上又好像不是那么直接针对奥本海默,说我更愿意看到这个权力掌握在别人的手里,他没有直接说要撤掉奥本海默的安全许可,但实际上这就是否定了他,虽然用的词很隐晦。
泰勒后来的人生也是必然的结果,他被科学界抛弃了以后,他也要寻找同盟军,泰勒最后大部分的朋友都是军方的,科学界没什么朋友。
观察者网:很多人对奥本海默最不理解的是,既然他最后如此反对核弹的使用,尤其是反对研发氢弹,那他为何要致力于研发核弹?尤其在纳粹德国快要被打败的情况下。
方在庆:我觉得都要回到历史背景下,从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通过爱因斯坦给罗斯福写的信,他当时研制核弹,就是迫于形势需要;当时所有人都认为纳粹德国凭借他们的优势,很快就能够研究出来原子弹,比如一流的物理学家、掌控铀原料产地、领先的重水技术等。这种恐慌心理是没法排除的,科学家都没考虑其他的,一定要在纳粹德国之前把这件事情做出来,避免纳粹德国首先使用原子弹。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一种爱国主义。
这个时候,奥本海默全心全意地投入进去了。当然到1945年5月8号的时候,德国已经投降了,这个时候主要敌人已经没有了,按道理就没有理由再做原子弹了,停下来不就完事了吗?但这是不太可能的,这是脱离历史的一种假设。
理查德.罗兹(Richard Rhodes)写的《原子弹秘史》中第一章第一句话就引用到奥本海默的话, “人们探索科学的幽深之处并不是因为它们有用,而是因为它们有可能被发现”。发明原子弹,并不是说当时一定要用,因为他们有可能被发现出来,即使是后面原子弹不是投到日本,他们也一定要把它制成功。
广岛(左)和长崎(右)上空的蘑菇云
他后面的反对,我觉得也是可以理解的,他也意识到危害了,尤其是受玻尔(Niels Bohr)的影响,希望原子武器能够受到国际公开透明的监督,能够通过限制武器谈判等等措施来避免有可能对世界造成的毁灭。我认为,这并不存在自相矛盾。尤其是投了两颗原子弹以后,整个情况发生变化了。
观察者网:那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理解美国对他的质疑,从他们的角度来看,既然奥本海默愿意炸法西斯集团,为什么不愿意炸苏联?
方在庆:这个问题有很大的难度。我觉得,人们一定要理解,科学家在整个政策的决定过程当中是处于从属地位的,不论炸谁都不是奥本海默这些科学家们能决定的。他们提出了多种设想,但最后都没有被采纳。尽管奥本海默最后也没有反对投炸日本,但是他一开始还是跟军方等人表示希望能够采取比较迂回的方式,比如说邀请日本和盟友,亲自见证核试验的威力演示,这样不用实掷,日本就无条件投降之类的。
但是这个事情最后是军方和政府来决定的,科学家已经没法控制了,科学家呼吁也好,反对也罢,作用已经比较小了。我觉得比较遗憾的就是科学家的声音没有被听到,这才是最重要的。
标签 核弹-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泽西 
-
“他被指控受贿10亿卢布”
2024-05-08 23:08 俄罗斯之声 -
震撼场面!上万名塞尔维亚群众走上街头 热烈欢迎习近平主席到访
2024-05-08 22:39 中国外交 -
日产CEO:中国车企强大了,我们陷入生存游戏
2024-05-08 22:38 新能源汽车 -
“这么对中国,欧盟很快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2024-05-08 22:34 新能源汽车 -
习近平主席对塞尔维亚国事访问成果文件清单
2024-05-08 22:24 中国外交 -
习近平出席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的欢迎宴会
2024-05-08 22:23 中国外交 -
“我们这些操作不得人心,所以拉美国家才更愿意找中国合作”
2024-05-08 22:03 美国一梦 -
“美禁令未必有效,57%含新疆棉样品被标仅用美国原料”
2024-05-08 21:48 -
习近平同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会谈
2024-05-08 20:59 观察者头条 -
两名乌军军官涉嫌企图暗杀泽连斯基被捕,美俄回应
2024-05-08 20:44 乌克兰之殇 -
美撤销部分企业对华为出口许可证,商务部回应
2024-05-08 20:19 华为 -
习近平同武契奇共同会见记者
2024-05-08 20:17 中国外交 -
泰国新卫生部长上任首日:重新考虑大麻合法化政策
2024-05-08 19:53 禁毒战争 -
习近平宣布中方支持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建设首期6项举措
2024-05-08 19:22 中国外交 -
两年资金外流30亿美元,乌克兰农民为逃税竟出这些“奇招”…
2024-05-08 18:40 乌克兰之殇 -
-
两国元首共同宣布深化和提升中塞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构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
2024-05-08 17:55 -
以代表威胁:若联大通过,美国将停止资助联合国
2024-05-08 17:00 巴以恩仇录 -
习近平检阅塞尔维亚仪仗队
2024-05-08 16:53 -
习近平:相信这次访问必将开启中塞关系崭新的历史篇章
2024-05-08 16:45
相关推荐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评论 924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评论 156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评论 306“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258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127最新闻 Hot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
中方严管稀土出口,印度也“慌了”
-
“他有望在狱中赢得市长选举”
-
石破茂再强硬表态:美国,还不降
-
美方吹风会:中美都不想“脱钩”,同意税率下调115%
-
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
美国小企业苦苦挣扎:利润蒸发甚至变为负数,最糟的时刻还未到来
-
特朗普施压后,泽连斯基表态:我去土耳其等普京
-
日车企利润暴跌超20%,“与中国竞争加剧”
-
中美会谈结束后,美国股指期货应声上涨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