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倒奶杀牛”现苗头 原奶市场怎么了
最后更新: 2023-01-07 08:43:35“一头奶牛每天的草料费大概要80元,牛奶没人收,几十头牛的牧场,养一个月能亏几十万元,在短期看不到好行情的希望下,只能杀了奶牛卖牛肉,及时止损。”安徽省宿州市一名养了30多年奶牛的奶农老李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目前奶牛养殖规模较大、供应充足的北方地区,如河北、内蒙古、山东等地已经开始有“倒奶杀牛”的现象,牧场较少的南方省市则暂时供需正常。
原奶市场怎么了?在几日前召开的河北省生鲜乳价格协调会上,经测算的生鲜乳交易参考价从最低不低于3.93元/公斤下调到3.85元/公斤,逼近北方3.5-3.8元/公斤的成本价。这也是河北省生鲜乳价格协调会第一次附加条件地公布交易参考价,要求乳企做到应收尽收、如期续签收购合同,并在困难缓解后补偿差价。
专家建议,可尽快落实“喷粉补贴”,推动实施“奶粉国家收储”政策,向市民发放“牛奶消费券”以拉动乳制品消费,为乳企纾困。
“倒奶杀牛”现苗头
“现在北方地区的河北、内蒙古、山东等地已经开始有2015年那轮‘倒奶杀牛’的现象了。”老李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养殖端奶牛和牛奶都太多了,3.85元/公斤的价格赚不了什么钱,即便这样下游的需求还是跟不上来,从伊利、蒙牛几大奶企近年的销量有所下滑就可以看出来。企业收奶减少,订奶合同到期后,北方不少奶农都没有收到新一年的订奶合同,成吨的奶囤积着没有销路。
老李今年刚满60周岁,从1984年开始养奶牛,2020年的时候因为家里孩子都成家立业、外加行情不那么好,将牧场关了,开始做奶牛流通商,前往全国各地收购奶牛,按品相贩卖到不同的渠道。见证过行业的繁荣,也经历过几轮“倒奶杀牛”行情,谈起当下的奶牛市场,他如数家珍。
“我在上海的一家牧场客户,没企业收奶,现在一个月赔几十万元,短期内看不到行情好转的希望,已经卖了一小半的奶牛了。只能说是牛卖了就不用赔钱了,但奶牛当肉牛卖,并不能挽回损失。”老李解释道,从养殖成本看,为了补充营养产奶,奶牛一般吃的草料原料是青储带穗的嫩玉米,一吨800多元,折合斤价大概在4角多/斤,肉牛吃的是黄储玉米,折合斤价1角多/斤。从产肉率来看,肉牛专门养膘,产肉率好的能到50%往上,奶牛奶水多,产肉率大概只在30%左右,同样重量的牛,奶牛能产的牛肉要少很多。
就老李提到的北方市场的情况,内蒙古德旺农牧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明言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德旺农牧主要向全国各地贩卖奶牛,“我在河北的一位奶农客户,养了1000多头奶头产奶,但因为行情下滑的原因,这半年已经将接近一半的奶牛转成肉牛育肥了,但肉牛和牛奶的行情都不算好,几乎是牛和奶都没人收”。
“河北奶协提出的3.85元/公斤参考价已经逼近成本线,且仅仅是‘参考’。”独立乳业分析师宋亮向北京商报记者分析称,“不同规模的奶牛牧场成本不一样,基本上在3.5-3.8元/公斤。去年奶价较高的时候,北方的原奶能够卖到4.6-4.8元/公斤,养殖场较少的南方价格会更高。另外,养殖场委员定的价格只是参考,并没有法律上的强制作用,企业收奶的时候合同价最终由双方协定,企业也可以定高价或是觉得这个价格高了不收奶。”
阶段性产能过剩
在宋亮看来,近期原奶行情走弱,主要是消费需求不足下阶段性产能过剩导致。
“从原奶的消费需求端看,一方面,去年至今酸奶销量整体一直在下滑,在疫情影响下,终端需求走弱;另一方面,2022年以来,各大企业都在将收上来的生鲜乳进行喷粉,目前喷粉量已经较为富裕,很多中小乳品企业在2023年可能都不再收一些牧场的生鲜乳,导致了个别牧场现在还没有签下2023年的订货合同。”宋亮分析道。
宋亮提到的喷粉,是指在乳制品销路不畅时,将保质期只有2-3天的生鲜乳经过灭菌、浓缩等处理后制成奶粉储藏,喷粉的保质期一般在一年左右,在奶牛产量低时还可再用喷粉还原。
时间拉近到当下,河北省奶业协会副会长、秘书长袁运生认为,近期原奶需求走弱,主要是受疫情影响,“人们乳品消费水平下降,毕竟在居家隔离的日子里米、面、油、菜才是基本生活保障。随着学生放假,学生奶供应也停滞,各乳品生产企业产量下调,库存激增,生鲜乳使用量骤减”。
虽然用奶量下降,河北省绝大多数乳企还是按《生鲜乳购销合同》约定将生鲜乳收购后再加工成奶粉储存起来。据河北奶协不完全统计,日前河北省每天喷粉储存的富余生鲜乳在4000吨以上,每天占用企业资金达1600万元以上。
就养殖端本身的供应增长情况而言,受访养户均表示,前些年北方对养奶牛相关补贴较大,导致奶牛的产能在过去几年大增。据张明言介绍,内蒙古等地对养牛的补贴包括贷款、建养殖场补贴、草料补贴和收奶补贴等。宁夏2019年农村养殖业补贴政策显示,存栏奶牛300头以上的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场)建设项目可申报补助,补助最高可达170万元(存栏量1000头以上)。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佐证了供应端的充足,2022年1-11月乳制品产量2848.9万吨,产量同比增长2.8%。聚焦到生鲜乳本身,艾媒咨询数据显示,自2018年以来中国牛奶产量持续增长,2021年牛奶产量达3683万吨,同比增长7.1%。
行情转好或需3-4年
奶牛市场行情走弱,养户如何度过?
“养户自己几乎没有什么风控办法,只能跟着市场走。”老李谈起了自己在2015年行情低谷的经历,“我当时养了80多头奶牛,牛奶卖不出去,只能在保持日常供需的情况下杀了30多头牛卖牛肉,扛着亏损度过。”
老李说,他当时的销路主要是卖鲜奶和酸奶给市里订购的小区,而规模大的养殖场和企业签订合同,亏损只能跟着企业走,行情好的时候价格高、卖得多,行情差了企业收购的少了也没有什么办法。
针对已经开始的“倒奶杀牛”的苗头,袁运生建议,“首先在顶层设计层面应兼顾全产业链的规划布局,尤其建奶牛养殖场好像没规划,只要有地有资金,谁都可以建,建议奶牛养殖场的建设应根据乳制品加工产能进行合理规划审批,必要时施行配额制以尽量实现生鲜乳供需平衡。其次,为解决乳企富余生鲜乳多、喷粉保存量过大的问题,应尽快落实‘喷粉补贴’,推动实施‘奶粉国家收储’政策,向市民发放‘牛奶消费券’以拉动乳制品消费,为乳企纾困。最后,为保障奶农利益,防止出现‘倒奶杀牛’等事件,对于在困难时期有‘拒奶、限奶、拒签合同’等行为的乳企,可取消享受相关扶持政策资格并通报”。
展望后市,受访者一致认为由于终端需求偏弱,短期难以提振,2023年国内原奶价格预计还会进一步下行。老李预计,“行情估计得3-4年才能逐步好转”。
从长期来看,宋亮认为,下游的乳制品消费会在2025年迎来较好的恢复。而就现阶段而言,全球通胀造成大宗商品价格上升,饲料价格上涨给养殖户带来了较大的成本压力,奶价下行叠加成本上升,2023年预计大概有60%以上的牧场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
“短期来看,2023年下半年或者四季度有可能企稳,随着2023年经济逐步恢复,反映到生鲜乳的需求端也会有起色,但反映到供给端还需要一定时间,因而整个国内的奶源供过于求的状态还会维持一段时间。”浙商证券食品饮料首席分析师杨骥向北京商报记者分析表示。
(北京商报记者 方彬楠 陆珊珊)
- 原标题:“倒奶杀牛”现苗头 原奶市场怎么了
- 责任编辑: 林铃锦 
-
“三年来第一次出去,效果比平台上推广好很多”
2023-01-06 20:00 中国经济 -
与摩根大通合作,字节发力支付?
2023-01-06 18:38 观网财经-互联网 -
营收几十万,估值100亿,必贝特IPO背后的资本盛宴
2023-01-06 17:54 观网财经-金融 -
商务部:中厄自贸协定谈判已在技术层面初步达成共识
2023-01-06 16:36 观网财经-海外 -
中国芯片业全力押注的赛道,突然获得谷歌高通力挺
2023-01-06 15:41 观网财经-科创 -
移动游戏机?索尼也要造电动车,还跟Epic合作
2023-01-06 15:00 观网财经-汽车 -
最高降4.8万,国产特斯拉祭出史上最大降幅
2023-01-06 14:42 观网财经-汽车 -
“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出台”
2023-01-06 11:13 共同富裕 -
中国商业联合会:1月零售业景气指数止跌回升
2023-01-06 10:14 观网财经-消费 -
国产特斯拉大降价:Model3起售价22.99万创新低
2023-01-06 09:56 观网财经-汽车 -
2022年央企预计实现营收39.4万亿元、同比增8.3%
2023-01-06 08:02 国企备忘录 -
我们的世界观把人类推向深渊,是时候改变了
2023-01-06 07:43 观网财经-宏观 -
深交所与菲律宾证券交易所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
2023-01-06 07:10 -
久易股份IPO:信披不及时,数据算不准,还发生2人死亡的爆燃事故……
2023-01-05 18:05 观网财经-金融 -
立讯精密澄清苹果砍单传闻,还被传拿下高端iPhone代工大单
2023-01-05 15:17 观网财经-科创 -
医保谈判今再开启,“天价抗癌药” CAR-T等首次开谈
2023-01-05 13:51 医疗改革 -
因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索尼中国微博账号被禁言
2023-01-05 11:32 观网财经-科创 -
美国企业青睐“近岸外包”,墨西哥制造会取代中国吗?
2023-01-05 10:13 观网财经-海外 -
全国宣传部长会议在京召开
2023-01-05 07:19 -
最快10分钟,“京东小店”向自然人开放注册
2023-01-04 22:10 观网财经-互联网
相关推荐 -
“看看美国关税大棒,再看看中国海南…” 评论 34全球股市巨震,特朗普还要一意孤行 评论 726“最好的反击就是不反击?中国是个罕见的例外” 评论 303“华尔街不少人想起了2008年金融危机” 评论 176“拿出关税昏招,特朗普今后要负总责” 评论 160最新闻 Hot
-
“尹锡悦别再扮演总统了,先向人民道歉”
-
“首次准备解除武装,避免刺激特朗普”
-
全球股市巨震,特朗普还要一意孤行
-
美媒紧盯:中国,60天了…
-
美部长:百万美国工人将“拧着小螺丝”造iPhone…
-
马斯克嘲讽“哈佛经济学博士”,纳瓦罗回怼:他就是个卖车的
-
华尔街铁粉变脸:特朗普,收手吧!
-
马来西亚总理领头:东盟要“抱团”
-
美“对等关税”没提俄罗斯,白宫回应
-
“欧洲200欧元,非洲才3美元,我们正面临‘碳掠夺’”
-
美财长试图安抚:股市短期波动,别慌
-
“最好的反击就是不反击?中国是个罕见的例外”
-
一开盘,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新加坡也都崩了
-
勒庞呼吁支持者:效仿马丁·路德·金
-
美股暴跌,美财长:怪DeepSeek…
-
“特朗普这么做就是干涉法国事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