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买理财踩的雷,是怎么造出来的?
最后更新: 2021-09-21 15:13:52【采访/观察者网 周远方 编辑/吕栋 】
靠着连续的并购扩张,陕西籍眼科医生朱吉满不仅让哈尔滨一家濒临破产的小药厂成功上市,自己也连续跻身福布斯华人富豪榜和胡润富豪榜,身家百亿成为黑龙江首富。
然而,在完成人生中最大的一笔并购后,朱吉满经营20多年的“医药帝国”轰然倒塌,他做的局,也将一家美股上市公司、两家A股上市公司以及大量“高净值投资者”卷入其中。
日前,观察者网采访了熟悉整个案情的陈律师。他不仅讲述了诺亚再度“踩雷”的经过,还揭示了诺亚旗下的歌斐资产品牌下的私募基金“创世安霖”这个“地雷”是怎么造出来的。
“造雷”的主角当然还是朱吉满的誉衡集团,但整个过程中,创世安霖更多是持放任的态度,它首先放弃了作为一个“主动管理型私募基金”的主动管理职责,完全将管理权让与朱吉满旗下的套壳公司;其次,在最初就主动约定了自己“中间级”(实为“劣后级”)的权益分配顺序;第三,在通过层层转投资,从证监会的监管体系跨到银保监会的监管体系,最终违反私募基金不能发放贷款的法律强制性规定。
最终,在2017年-2018年的资本寒冬中,刚性兑付被打破、非标投资被规范、通道业务被抑制、杠杆水平被压下、套利空间被消除,再加上医改带量采购对药企的压力,一时间,从债券市场到二级市场,资本链条一环接一环出现风险。
早已造好的地雷在高压下引爆,300位“高净值投资者”凑起来的8亿元化为泡影。
观察者网:能不能先讲一讲这个案子发生的背景?
陈律师:
在这起案子中,誉衡集团的前身就是黑龙江康复研究所的附属药厂。2000年,这家位于哈尔滨的药厂因连年亏损面临破产清算。但其开发的骨科用药“松梅乐”鹿瓜多肽注射液吸引了陕西籍商人朱吉满的目光。
看到商机后,朱吉满依靠前期积累的168万元买下这家药厂,改制为誉衡药业。2004年,誉衡药业生产的鹿瓜多肽注射液进入国家医保目录,让该公司收益颇丰。
在核心产品支撑下,誉衡药业2010年成功登陆A股市场。上市后,手握巨资金朱吉满开启疯狂并购之路,先后并购哈尔滨蒲公英药业、澳诺制药、上海华拓等数十家医药企业,耗资超过百亿元,朱吉满也因此被股民称为“并购狂人”。
誉衡药业业绩和股价齐升,朱吉满的身价也随之暴涨。2015年,朱吉满夫妇以87.5亿元人民币的身家,首次跻身福布斯2015华人富豪榜,参与朱吉满并购的资金也大都赚得盆满钵溢。
到了2017年,医药行业改革渐入深水区,行业诸多重要政策落地实施。在医保控费、药品招标降价趋势不变的市场环境下,公立医院改革、分级诊疗、医院控制药占比、两票制、药品审评审批、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等一系列政策深入实施。财报显示,2017年誉衡药业实现营收30.42亿元,同比增长1.95%;实现归母净利润为3.1亿元,同比减少56.79%,出现增收不增利的现象。
但这一年,朱吉满夫妇仍以百亿身家位列胡润百富榜上的黑龙江首富。
观察者网:誉衡药业2017年增收不增利,朱吉满仍要继续并购,是否会有点路径依赖?
陈律师:
靠并购向外扩张,是他的一贯作风。
前面提到,誉衡药业上市后持续进行扩张,股价和业绩也跟着上涨,朱吉满尝到并购甜头后开始更频繁地举牌。他曾对外坦承过自己的经营之道:“一旦发现合适品种,就采取直接购买、合作研发、并购等方式把这个品种收过来。”
正当朱吉满寻找下一个并购目标的时候,恰好贵州上市公司信邦制药实控人张观福对外透露:“因个人年事已高且无合适接班人故决定退出”。有意思的是,公开资料显示,张观福1965年出生,朱吉满1964年出生,后者反而还年长一岁。
信邦制药的主营业务侧重于医药流通和医疗服务业务,旗下有民营医疗机构、药品销售和配送网络,还有一定研发实力,上市后净利润一直稳步上升;而誉衡药业主要侧重于医药制造业务,两家上市公司之间没有直接竞争关系。如果能实现对信邦制药的并购,朱吉满旗下将掌控两家上市公司,这对他的诱惑不小。
2017年5月10日,朱张两家达成一致。当天,信邦制药发布公告称,其实控人张观福将以每股8.424元价格,将其所持信邦制药约3.59亿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21.04%),出售给誉衡集团旗下西藏誉曦,交易总价约30亿元。并购完成后,朱吉满、白莉惠夫妇将成为两家医药上市公司的实控人。
一方是黑龙江首富、有名的“并购狂人”,另一方是旗下拥有贵州7家医院的上市公司,在外界看来这是低风险、前景看好的强强联合。但让人没想到的是,后面的两三年里,这起誉衡集团史上最大规模的并购,不仅导致朱吉满苦心经营20年的“医药帝国”惨烈崩塌,还让诺亚财富、渤海银行等金融机构踩了雷。
观察者网:诺亚财富被称为国内最早的第三方财富公司,近几年频因“踩雷”引发关注,像辉山乳业、乐视网、承兴国际等案子,这次诺亚再次“踩雷”誉衡集团又有什么故事?
陈律师:
与其说诺亚“踩雷”,不如说诺亚自己放任了“造雷”,这里面关系比较复杂,我先给你简单陈述一下过程。
2017年5月,朱吉满在并购信邦药业的股份时,手中资金并不宽裕。查阅财报就能发现,当时朱吉满旗下唯一的上市公司誉衡药业因为前期大规模并购扩张,账上的货币资金已经不能覆盖短期负债。
在这种情况下,誉衡想要完成对信邦药业股份的并购,只能使用杠杆。因此朱吉满夫妇就成立了一个并购基金,这个基金最终的(名义)规模是46.6亿元。
在这个并购基金中,渤海银行通过华西证券设立华西证券汇智 1 号定向资产管理计划参与优先级投资,出资总计30.6亿元;共青城磐晖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参与中间级投资,出资8亿元,其中诺亚财富旗下芜湖歌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私募股权基金创世安霖基金(一号、二号)出资5亿元,北京磐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磐晟磐瀚投资基金一号出资3亿元。作为实控人出资方,上海乾临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参与劣后级投资(优先、中间、劣后投资与受偿顺序有关),出资20.285亿元(但最高法判决书中认定实际出资只有8亿元),上海乾临是誉衡集团全资子公司。并购基金再通过信托通道,成立单一信托计划,最后放款给誉衡集团。
下面这个图更能帮助理清关系:
这里面有几个关键信息。首先,华西证券的30.6亿是优先级投资,最后出了问题先清偿他这一部分,诺亚旗下的歌斐参与的是中间级投资,誉衡集团自己的乾临参与的是劣后级投资(但这个“劣后”约定实际上并无意义,诺亚的“中间级”是事实上的“劣后级”,后文会分析)。更为重要的是,这几个资金并不是以股权投资的形式参与并购,而是通过信托计划贷款给誉衡集团,誉衡集团再向信托计划质押约3.587亿股信邦制药股票,约1.509亿股誉衡药业股票以及现金约1843万元。
从融资结果来看,朱吉满出资8亿元(也就是乾临实际出资的8亿元)就撬动了38.6亿元的资金,杠杆将近5倍。
从产品设计来看,有流动性较好的股票提供质押,朱吉满还承诺对基金持有人份额承担差额补足以及回购义务,风险似乎是可控的。如果并购完成后,朱吉满旗下两家上市公司股价能够大涨,所有参与并购基金的人都将分得一杯羹。
观察者网:但实际上我们知道2017年-2018年是一个资本寒冬,当时刚性兑付被打破、非标投资被规范、通道业务被抑制、杠杆水平被压下、套利空间被消除,朱吉满是不是受到很大影响?
陈律师:
当时A股市场流动性收缩,大幅下挫,朱吉满旗下的两家上市公司也难以幸免,股价持续低迷。其中,信邦制药股价从2017年初9.82元/股,跌到2018年底仅为4.09元/股,跌幅达58.35%;誉衡药业从2017年初的8.17元/股跌至2018年底的2.79元/股,跌幅超过65.85%。
与此同时,随着医药行业增速放缓、医改渐入深水区,誉衡药业2019年亏损26.62亿元,原因主要是计提26.15亿元的商誉减值,原因是前两年收购的子公司上海华拓、南京万川经营业绩不达预期。信邦制药也并给誉衡集团带来额外的利润。2017年,信邦制药盈利3.19亿元,第二年即亏损12.97亿元,2019年扭亏盈利2.36亿。盈亏相抵后,信邦制药三年净亏损7.42亿元。
业绩和股价双双暴跌,让誉衡集团的流动性危机彻底爆发。各债权人在触发违约条款后纷纷对誉衡集团持有的各项资产进行司法冻结等保全措施。2018年誉衡药业三次遭遇质押强制平仓,2019年以来,誉衡药业股权已三次司法拍卖成交。
观察者网:诺亚财富就是这样踩雷的?
陈律师:
在这种情况下,诺亚财富旗下芜湖歌斐资产募集的5亿元私募基金,在2020年4月到期后也就无法按时兑付。以当时股价来计算,誉衡集团质押股权市值只能够覆盖优先级华西证券的30.6亿元融资额,歌斐和磐晟的8亿元融资不能完全被覆盖。投资者更担心的是,如果华西证券在股价足以覆盖优先级的金额时就处置了抵押物,中间级的资金就无法拿回。
为了缓解资金压力,朱吉满也曾设法自救。2019年11月,誉衡药业把旗下的优质资产澳诺制药作价14.2亿元转让给华润三九。
然而誉衡集团终究无力解决债务问题。2020年7月,誉衡集团已进入破产重整程序,誉衡集团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被哈尔滨中院“保护性冻结”。进入破产重整后,誉衡集团的主体资格将继续存续,可能仍然持有誉衡药业和信邦制药的股份,但重整后誉衡集团的股权结构会发生变化,甚至实控人也会发生变化。
- 责任编辑: 周远方 
-
欧美市场全线下跌,美联储将有大动作?
2021-09-21 10:51 -
美股也崩了:道指暴跌700多点,恐慌指数涨超23%
2021-09-21 07:48 股市 -
港股全线杀跌,失守24000点:多支地产股大跌10%
2021-09-20 16:45 -
-
易纲:支付要回归本源,断开和其他金融产品的不当连接
2021-09-19 09:58 互联网金融 -
恒大财富:实物资产兑付工作已启动
2021-09-19 08:44 大公司 -
通胀不停!外媒集体关注食品涨价
2021-09-19 00:17 美国经济 -
国税总局:定期开展对明星艺人等税收检查
2021-09-18 22:00 -
智能网联汽车怎么搞?华为、博世、特斯拉、地平线这么说
2021-09-18 21:21 上市公司 -
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多,李克强回应:用市场化办法稳定价格
2021-09-18 16:54 中国经济 -
最高检驻证监会检察室成立
2021-09-18 16:49 金融圈 -
美国FDA否决辉瑞加强针计划,业内人士警告股价下跌
2021-09-18 16:29 美国经济 -
江西:对存在逾期不能还债等重大经营风险企业重点监管
2021-09-18 13:22 中国房市 -
美媒:一行两会与华尔街巨头开会,讨论“一致规则”
2021-09-18 11:16 金融圈 -
恒大公告:6名高管提前赎回投资产品,严惩并限期返还
2021-09-18 09:17 上市公司 -
北交所启动预约开户,准入门槛50万元+2年
2021-09-18 08:53 经济晴雨表 -
美国钢材1年暴涨超200%,因为中国因素?
2021-09-17 22:58 金融圈 -
任正非刚谈完6G,日媒发布一个调查
2021-09-17 16:25 上市公司 -
亚马逊大规模封禁中国卖家账号?官方回应
2021-09-17 15:19 消费 -
“抓我等于打掉全国黑嘴产业链的顶端!”吴承泽被判19年
2021-09-17 13:06 股市
相关推荐 -
“损失惨重的100天”,他俩会掰吗? 评论 80男频一哥身陷“霍去病”危机?别回头!戏说时代结束了 评论 304“拜登这损招反逼他人找中国买”,特朗普想修改… 评论 79美国新驻华大使:曾在香港居住多年,对特朗普“忠诚” 评论 102最新闻 Hot
-
美乌终于签了矿产协议,最后一刻仍在“拉扯”
-
爱尔兰瑞安航空想买C919,美国有人先跳起来
-
美国一季度GDP萎缩0.3%,特朗普嘴硬:关税没错
-
“如果没有人口大国愿意派遣兵力,这一计划将是死路一条”
-
泽连斯基暗示要袭击俄胜利日阅兵式?俄方回应
-
“美国负债超33万亿美元,没钱补贴欧洲了”
-
“纺织业是过去式,美国不需要”,业界怒了
-
男频一哥身陷“霍去病”危机?别回头!戏说时代结束了
-
“上台100天,说100个谎√”
-
特朗普吹破天,白宫备忘录没敢提对华关税…
-
加拿大人突然对华更友好:中国制造比美国制造强多了
-
“拜登这损招反逼他人找中国买”,特朗普想修改…
-
“应让各国明白,没中国,特朗普不会宽限90天”
-
15箱中国货海上漂,“死忠粉”傻眼:我哪知道特朗普是纯疯啊
-
“死磕”海底挖矿:美国落后,中国就高兴了
-
我驻智利大使质问:美国怀疑中国,那美国自己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