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德时代半年报:稳坐全球第一,5大股东减持
最后更新: 2021-08-31 16:33:27【导读】 宁德时代前十大股东中,有五家减持了股份,分别是高瓴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招银叁号股权投资、湖北长江招银动力投资、西藏鸿商资本投资和宁波梅山保税港区博瑞荣合投资。他们赌对了吗?
【文/观察者网 李焕宇】万亿市值、钠离子电池、供货特斯拉……动力电池巨头宁德时代今年在A股市场风头无两。
8月25日晚,它终于公布半年报:营收收入440.75亿元,同比增长134.07%;归母净利润44.8亿元,同比增长131.45%,可以说是一份出色的成绩单。
资本市场却传出了不一样的声音,在宁德时代的十大股东中,有五家减持了股份。
从业务来看,今年上半年的动力电池系统业务销售收入304.5亿元,同比增长125.94%。储能系统和锂电材料销售涨势迅猛,销售收入分别为46.9亿元和49.8亿元,同比增长727.36%和303.89%。
业绩出色的宁德时代选择在产能和研发端高歌猛进,其研发投入增加115.16%至27.9亿元,在建产能达到92.5 GWh高于现有65.45GWh。
动力电池巨头地位稳固,政策面利好持续
从各业务销售收入的占比来看,作为起家之本的动力电池业务是宁德时代当之无愧的“基石”。今年上半年,宁德时代也继续巩固着自己的动力电池全球巨头地位。
根据韩国市场研究机构SNE Research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宁德时代在全球动力电池市场的装机份额占30%,在2017-2020年领跑全球之后继续保持对韩国LG和日本松下的领先优势。而且,其境外收入占比已超23%,同比增长355.4%,受益于欧美电动化进程的提速,海外市场占有率还将快速提升。
图表来源:东吴证券
国内方面,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的数据,上半年宁德时代国内装机量为25.76GWh(吉瓦/时),占国内市场份额的49.1%。另外,在工信部公布的新能源车型有效目录共2400余款车型当中,有1200款车型使用了宁德时代的动力电池,是配套车型最多的动力电池厂商,体现了其无可撼动的国内、国际双龙头地位。
除了自身的行业地位,动力电池的热门赛道属性也给了该业务广阔的增长空间。受国内、国际“碳中和”大趋势的影响,近年来新能源车的发展势头十分强劲。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今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已与2019年全年水平持平,其中纯电动汽车超过100万辆,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也由今年年初的5.4%提高至今年上半年的9.4%,6月的渗透率已超过12%。在7月份,我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渗透率达14.8%,1-7月渗透率为10.9%,较2020年5.8%的渗透率提升明显。
根据中国工信部装备司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征求意见稿),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当年汽车总销量的20%,2030年要达到45%。
海外方面,根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数据,2021年1-6月欧洲30国新能源乘用车注册量102.3 万辆,同比增长157.1%,渗透率率从2020年的11.5%提至15.9%;根据美国汽车创新联盟数据,2021年1-6月美国新能源轻型车销量19万辆,电动化率从2020年的2.2%提至 3.1%。新能源车销售增长持续推动动力电池需求增长。
不仅如此,据国外智库预测,由于新能源车产量飞速提升,全球可能还要出现“动力电池荒”。据《中国能源报》8月10日报道,美银全球研究认为,全球当前的电池产能已严重落后,预计电池将在2025-2026年间彻底“售罄”。德国汽车研究中心也认为,2025至2030年间,全球电动汽车市场将被电池短缺所干扰,到2026年,全球电动汽车新车产量将因此减少440万辆。由于电池产能严重不足,全球电动汽车新车产量将总计锐减1870万辆,最早2030年才可能重新恢复平衡。
从半年报的数据来看,宁德时代并不打算坐等“电池荒”。截至2021年6月底,宁德时代的电池产能为65.45GWh,在建产能达到92.5GWh,根据多家券商的研究报告,到2025年,宁德时代的产能规划目标接近600GWh。
据界面新闻报道,这一数字远高于国内外的竞争对手所公布的2025年扩产目标。比如同为全球排名前十的LG规划目标为430GWh,中航锂电为300GWh,SK集团则为200GWh。与此同时,宁德时代再次发布了募集资金的方案。公司将通过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资不超过582亿元。所募集资金中,超过七成会用于电池生产基地的建设。
宁德时代自动化电池生产线
不过,在宁德时代扩充产能的同时,其动力电池业务的毛利率略有下降。其年报数据显示,主要受2021 年上半年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公司动力电池业务毛利率达23%,同比下降3.5%,环比下降3.6%。
《中国能源报》在6月份指出,上游原料涨价给动力电池企业带来巨大成本压力,包括硫酸钴、碳酸锂等重要原料都在涨价,分析人士已经将供应链安全列为动力电池行业的最大挑战,预计未来2年电解液锂盐价格仍将处于高位,到2022—2023年才能逐步回调至20万元/吨以内。
- 责任编辑: 李焕宇 
-
“双碳”目标下,怎么发展绿色5G?
2021-08-31 09:44 华为 -
九号公司营收47亿终扭亏,小米订单为何成“鸡肋”?
2021-08-30 22:19 上市公司 -
北京等地二手房房贷“排队到明年”
2021-08-30 18:54 中国房市 -
美团:市监总局调查进行中,公司或被处以高额罚款
2021-08-30 17:23 大公司 -
央行再次提醒:比特币相关交易纯属投资炒作
2021-08-29 17:01 疯狂比特币 -
中兴通讯半年报:净利41亿创新高,5G基站发货量全球第二
2021-08-28 16:43 上市公司 -
西藏将于9月1日起开征契税
2021-08-26 21:28 中国房市 -
中介机构被查,42家IPO审核中止:注册制倒逼机构勤勉尽责
2021-08-26 17:06 -
人的百岁预期寿命时代即将到来,中国要做些什么?
2021-08-26 17:00 上市公司 -
楼继伟批“996”:员工工作和生活不平衡,对社会不利
2021-08-26 16:04 -
美日韩芯片巨头连曝重磅收购,中国态度成关键
2021-08-26 15:39 上市公司 -
工信部:将适时开展钠离子电池标准制定,推动全面商业化
2021-08-26 08:28 -
生产推迟18个月,TCL华星印度项目搬入首台设备
2021-08-26 08:19 上市公司 -
哈里斯首访东南亚,为何要谈芯片供应链?
2021-08-25 15:29 上市公司 -
广东、深圳将在澳门香港发行人民币地方债
2021-08-25 13:18 地方债 -
上海印发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十四五”规划
2021-08-25 10:13 上海观察 -
大宗飙涨助净利增长139%,洛阳钼业提示价格波动风险
2021-08-24 17:28 上市公司 -
央行:加快制定《金融稳定法》
2021-08-24 15:54 金融圈 -
“相比于大型银行,中小银行不良贷款化解难度大进度慢”
2021-08-24 12:05 金融圈 -
还有三四个跌停?中国电信:若破发将采用“绿鞋机制”
2021-08-24 11:23 大公司
相关推荐 -
“我们高度依赖中国,特朗普这么干,打残自己” 评论 114美国商会喊话特朗普:赶紧减免关税,经济撑不住了 评论 111商务部:美方主动向中方传递信息,中方正评估 评论 403“白宫在努力控制叙事,但美国消费者很清楚” 评论 129最新闻 Hot
-
“特朗普的黄金时代需要工厂,但工厂离不开中国机器”
-
特朗普再对两家美媒“断粮”
-
“美国商品短缺和价格上涨的倒计时开始”
-
美国商会喊话特朗普:赶紧减免关税,经济撑不住了
-
“我们高度依赖中国,特朗普这么干,打残自己”
-
马斯克自比佛陀:佛陀去世后,佛教不是更兴盛了吗?
-
商务部:美方主动向中方传递信息,中方正评估
-
三个月了,日本被困下水道的卡车司机终于找到
-
中国批准了,澳大利亚业界“非常振奋”
-
“美国现在是不撞南墙不回头,不见棺材不落泪”
-
“群聊泄密门”始作俑者被解雇,原来他早就被…
-
麦当劳“叫苦”:经济难以预测,美国人不敢花钱了
-
“英伟达焦虑:若DeepSeek用中企芯片…”
-
瑞安航空:若涨价,退了波音考虑C919
-
“白宫在努力控制叙事,但美国消费者很清楚”
-
美财长:该降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