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团史上最具挑战的一年,国泰航空去年亏损超200亿港元
-
吕栋宁静致远。
最后更新: 2021-03-17 14:27:57【文/观察者网 吕栋 编辑/周远方】
新冠疫情的肆虐,让完全依赖跨境旅行的国泰航空苦不堪言。由于全年载客量锐减近9成、亏损超过200亿港元,国泰航空集团主席贺以礼将2020年称为“集团70年历史中最具挑战的一年。”
进入2021年,由于全球新冠疫情持续,香港及多个巿场实施旅游限制及检疫措施,国泰航空的客运业务仍未好转,1月载客数同比下跌99%。对比来看,由于内地疫情控制得当,国航、东航、南航1月的客运数据已较去年上半年明显改善,去年下半年的亏损幅度也已显著收窄。
受业绩等因素影响,国泰航空今年在资本市场上也明显跑输内地三大航空公司。截至发稿,A股中国国航市值1179亿元,东方航空市值804亿元,南方航空市值946亿元;港股国泰航空市值454亿港元(约合人民币381亿元)。
今年以来四家航空公司在资本市场走势
“史上最具挑战的一年”
新冠疫情大流行,让国泰航空的客运业务深陷泥沼。
“自疫情爆发以来,2020年的客运收益递减至2019年的2%-3%。由于需求处于历史最低点,我们将客运航班大幅缩减,仅提供最基本数量的航班,运作的可载客量于2020年大部分时间维持于10%以下。其间偶尔也会出现小规模的需求,主要是学生在夏季期间由中国香港及内地前往英国及欧洲其他地方。虽然夏季一般是我们的旺季,但2020年夏季的业务却非常艰难。”
去年上半年香港机场变身停机场 图片来源:港媒
财报显示,2020年全年国泰航空集团实现营收469.34亿港元(约合人民币393.7亿元),同比下滑56.1%;股东应占净利润为-216.48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81.6亿元),同比由盈利转为亏损。
期内,国泰航空与客运有关的各项指标均大幅下滑。其中,2020年的客运收益为113.13亿港元,同比减少84.3%;运载率下降24.3个百分点至58%;全年载客量同比减少86.9%。
同期,该公司的货运业务要相对乐观。2020年全年的货运收益为245.73亿港元,同比增长16.2%;运载率上升8.9个百分点至73.3%;收益率上升58.3%至2.96港元。
财报指出,货运业务由于向来以客机腹舱提供的可载货量大幅缩减而受到影响,但该业务至今表现仍然较为理想。市场上提供的可载货量与需求失衡,使收益率增加,收益上升。
财报截图
国泰航空集团主席贺以礼在财报中坦言,2020年是国泰航空集团逾70年历史中最具挑战的十二个月,新冠病毒疫情加上世界各地因应疫情而实行的旅游限制及检疫要求,为全球航空市场带来前所未有的影响,造成巨大的冲击。国际航空运输协会预计全球客运量最快要到2024年方可回复至疫情前的水平。
国泰航空主席贺以礼(资料图)
过去一年,为减低现金开支,国泰航空削减可运载量、递延资本开支、暂停非必要开支、冻结招聘、高级管理层减薪,并要求员工参与两轮特别休假计划,分别获80%及90%的员工支持。
事实上,国泰航空能挺过2020年还离不开香港特区政府的支持。去年6月,国泰航空宣布一项390亿港元的资本重组计划。重组完成后,香港特区政府将在该公司持股6.08%。
此前,国泰航空的大股东是老牌英资财团太古公司,第二大股东是中国国航,二者分别持股45%和29.99%。国泰航空和中国国航是交叉持股,前者持有中国国航超过18%的股份,是第二大股东。
图片来源:BBC
2020年下半年,由于全球新冠疫情仍未好转,国泰航空又在10月宣布一项企业重组计划,削减约8500个职位(约占国泰航空集团35000个职位的24%),并于2020年年底停止国泰港龙航空的营运。该重组计划的成本约为24亿港元,目前该计划为国泰航空每月节省约5亿港元。
在获得港府注资以及进行大规模裁员与重整计划之后,国泰航空或许能获得一时的喘息。然而,国泰选择牺牲港龙以保自身,却是以放弃港龙大量的内地航线网络为代价。
对于国泰航空停运国泰港龙一事,观察者网专栏作者张仲麟曾在文章中指出,在港英政府的政策打压及国泰航空的压力之下,上世纪八十年代港龙航空被国泰收购。在疫情打击下,港龙航空又成为国泰首个抛弃的棋子,退出历史的舞台,这不禁让人想到现今美国政府对中国互联网公司的打压与围猎。
左为国泰标识,右为被国泰彻底并购后国泰港龙的新标识
- 责任编辑: 吕栋 
-
小米:获516项外观设计注册成果,位居海牙体系全球第五
2021-03-17 10:53 上市公司 -
抱团瓦解市值蒸发1300亿,美芯片巨头高管能否拯救汇顶科技?
2021-03-17 10:51 上市公司 -
华为宣布开收5G专利费:每台上限2.5美元
2021-03-16 22:08 华为 -
央行副行长:应尽快制定“金融稳定法”,厘清央地职责
2021-03-16 16:13 金融圈 -
15个新一线城市房租杭州最高,制造业大市普遍低
2021-03-16 15:43 中国房市 -
中国研发新冠治疗性抗体新药在欧美获批紧急使用
2021-03-15 15:51 上市公司 -
“美股中国美妆第一股”首份财报:营收大增,亏损26.9亿
2021-03-12 17:45 上市公司 -
挤走韩企后市场回暖,TCL华星去年净利骤增151%
2021-03-12 17:28 上市公司 -
中美半导体产业技术和贸易限制工作组成立
2021-03-11 14:42 -
2021两会|陈康平:推动光伏建筑一体化标准建立
2021-03-11 13:28 2021两会 -
定价10万!TCL新款旗舰电视抢跑Mini LED技术
2021-03-10 09:45 上市公司 -
电信运营商回A第一枪,中国电信拟申请上交所主板上市
2021-03-09 17:30 上市公司 -
美图“吃螃蟹”:买4000万美元比特币、以太币
2021-03-08 22:58 疯狂比特币 -
商务部长:中国政府已经核准RCEP
2021-03-08 18:22 2021两会 -
“从负债100万元到存款300万元,我是通过理财做到了”
2021-03-08 08:49 -
受海外债市暴跌影响,中国2月外汇储备下降57亿美元
2021-03-07 14:04 中国经济 -
李小加:建议创建“滴灌通”,将全球过剩流动性引入中国中小企业
2021-03-05 22:59 2021两会 -
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司法解释,3日起施行
2021-03-05 18:08 -
去年超额完成城镇就业1186万人,今年1100万为何“压力很大”?
2021-03-05 18:04 宏观经济 -
2021两会 | 中化宁高宁:保障粮食安全、打赢种业翻身仗
2021-03-05 16:28 2021两会
相关推荐 -
-
最新闻 Hot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他称“无法确保出席阅兵式的各国领导人安全”,俄方回击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
数千美情报人员将被裁撤,美媒炒:他们“反水”中俄怎么办
-
5年来首次,香港金管局买入美元以稳定汇率
-
特朗普下手,英伟达对华“特供版”要改
-
中国人寿通过议案,险资有望加入债券“南向通”
-
美防长命令双航母战斗群继续留在中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