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正非接受日本共同社采访:美国打压中国如同当年压制日本
(观察者网讯)
华为创始人兼CEO任正非于16日在深圳接受了日本共同社的采访。
任正非表示,自己对日本从来都有很大期望,女儿第二外语选的就是日语,自己也经常去日本旅游,日本拉面很好吃。
任正非提到,当年日本高速发展,“差点能买下全世界”,引来美国的压制。如今现在美国对待中国,如同当年对待日本一样,“也想压一压”。但美国没有想到,只有中国发展了,才会有更多的钱去买美国的飞机、美国的汽车、美国的粮食等各种产品,如果中国经济真垮了,也会把美国经济拖下来的。
谈及“日本政府决定排除华为5G”,任正非表示理解,“客户以什么方式、选择什么样的商品是他们的权利,我们也是卖商品的。”他指出,华为在5G上的成功也离不开日本公司的贡献,我们还是会继续大量采购日本器件。
任正非也认为,中美之间不会进入“新冷战”。因为随着美国不断封闭自己的过程,中国一步步加大开放,美国封闭一步,中国就更大开放一步。两个国家都想把自己封闭起来才会出现冷战,开放状态不会出现冷战。
以下为采访实录:
任正非:感谢你们光临。首先对“海贝斯”台风袭击日本表示同情,也对受灾人民表示慰问。同时,对吉野彰获得诺贝尔奖表示祝贺!吉野彰历时38年默默无闻的研究精神值得华为学习,如果我国科学家也能38年孜孜不倦钻研一件事情,有可能把国家做得更好。
我对日本这个国家有非常好的印象,也是我们家庭其他成员很喜欢的一个地方,日本人民很多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今天很乐意接受你们采访,你们可以任意提问题,不要怕太尖锐。
辰巳知二,共同社中国总局局长:感谢任总百忙之中接受我们采访。我第一次见到华为人是2012年在上海,当时我负责上海支部的工作。我参加了华为上研所在上海的发布会,当时完全不了解华为公司,第一次认识到中国有这么大的而且是民营的企业。
之后有幸有机会和华为人一直沟通交流。如果没有记错,当时华为总部媒体事务部长是Scott,是一位美国人,当时华为正好开发了手机样机,他很高兴地给我们做介绍。从那个时候开始非常关注华为,一直想有机会采访一下任总。今天看到华为手机在全球都受到欢迎,也实现了采访任总的梦想,今天非常高兴、非常荣幸。请多关照。
任正非:非常高兴你参观了我们的上海研究所。做手机是我们一个偶然的决定,当时把3G卖向世界的时候,没有手机,系统就卖不出去,所以我们就学着做手机。最早的3G手机有多大?日本丰田考斯特,一辆考斯特只能装一个手机,也就是说各个部件加起来装满一辆考斯特,在上海马路上转,来测试我们的基站;然后我们一步步把这部“考斯特手机”做小,做到今天这样的水平,走了十几年漫长的道路。在手机上,早期我们应该是失败多于成功,走过了很多弯弯曲曲的道路,现在开始有点成功,并不等于很成功,所以我们还得努力。
我们日本研究所和日本公司在手机上有很好的合作。日本人民最大特点是擅长把很多东西做得非常精致,手机要做得非常小,这是日本的优势。所以,我们在日本有很大的投资,加强跟日本公司合作。
辰巳知二:关于中美贸易战的问题,目前中美贸易战没有看到具体会达成怎样的结果。有一种说法,中国和美国之间已进入了新冷战,您对这个怎么看?现在中美之间已经进入新冷战还是现在虽然没有进入未来会进入新冷战?您怎么看?
任正非:我认为,不会进入新冷战。随着美国不断封闭自己的过程,中国一步步加大开放,美国封闭一步,中国就更大开放一步。两个国家都想把自己封闭起来才会出现冷战,开放状态不会出现冷战。美国需要中国的市场,如果它少了一部分市场,就会对它经济有影响。以汽车为例,中国现在汽车保有量是4亿辆,如果按照平均十年更新一次,每年对车的需求量在4000万-5000万辆。在汽车产业中,中国去年已经确定未来五年加大开放的时间表,汽车产业可以独资,可以不转让技术,而且五年关税在不断下降,最终会降到非常低。欧洲汽车是高档汽车,日本汽车是高质量汽车,中国人民非常欢迎、非常喜欢。美国汽车主要体现在车很大,耗油量很多,美国应该积极争取让中国人购买它的汽车,结果贸易战还使得它的汽车被加了25%的关税。美国汽车不加关税都很难与日本汽车竞争,加25%的关税后是不是更困难?如果美国政府过几年想明白过来再开放,中国市场已经让欧洲和日本的汽车占领完了。美国退出全球化是不可能的,它还是需要中国市场的。
这两天中国金融业有很大程度的开放。只要中国保持开放的姿态,全球化不可能分裂为两个群体。现在两国在贸易战上有一些争端,是可以通过协商来解决的。中国和日本在这个问题上处理得比较好,这些年中日之间也有矛盾,日本政府从来都是把政治和经济分开,政治上有冲突,但是经济上打得火热。相信习主席明年访问日本后,中日关系会到一个新高度,政治上暖和起来,经济上合作起来大发展。
中日之间有非常大的互补关系。中国有一定的系统集成能力,日本有非常优秀的材料科学以及精密制造工艺,双方结合起来就能形成很好的产品。我一直期望中、日、韩形成一个自由贸易区,三个国家都是工业国家,可以优势互补。中日韩是一个工业性的自由贸易区,缺少农产品,东盟就说“我也加入进来,我能提供农产品,我买你的工业品”,这样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就会和东盟结合起来。欧洲说“你们这么大板块,这么多人口,我们也想进来卖一卖东西”,欧盟也会加入到贸易区里面来。如果中日韩自贸区以及东盟农业自贸区,再加上欧盟的贸易区加入,缺少什么?能源。中东和中亚的国家说“你们这么多人,经济这么发达,我们把石油和天然气给你们运过来”,这样就形成欧亚大板块,一定可以支撑我们摆脱经济衰退的危机。但是这里最关键是中日之间的关系,中日之间化解矛盾,团结起来,可以在这个区域起到核心的连接作用。我非常寄希望习主席访问日本的时候,和安培首相能达成非常好的共识。
辰巳知二:现在谈到5G,其实中美之间矛盾主要是高科技霸权争夺。现在哪家企业可以代表中国的IT领域呢?应该是华为。您认为市场上存在的技术霸权争夺说法,您赞成这个看法吗?
任正非:我不赞成技术霸权争夺战,因为全球化是相互依存的,一个公司独自做出一个产品来一定会落后的。热力学第二定律讲“熵增”,一个封闭系统,不与外界交换物质能量,不打破平衡,就会不断熵增,最后就陷入熵死了。我不赞成走完全自力更生的道路,要通过全球化分工协作,用来自各个公司的最好的零部件整合成最好的产品献给人类。如果每个零部件都要自己做,不可能整合成最好的产品。我们现在用自己的零部件渡过美国断供的危机,可能会活下来,但不能保障我们三五年以后还是最先进的、还是领先的,所以我们必须依托全球化的分工合作,才能做到持续先进。日本有特别优秀的地方,美国有特别优秀的地方,欧洲有特别好的地方,中国有一定的努力,大家加起来,才能成为世界最好的东西。因此,世界一定要坚持全球化道路不动摇。
我现在不担心美国实体清单对华为公司的生存构成威胁,但是对于华为在三至五年后是否还是先进公司,我有一定担忧。所以我们坚决依托全球化,并希望中国科学家像吉野彰先生一样,用38年时间孜孜不倦攻克一点,提供先进要素使得我们能够前进。美国之所以这么伟大,是因为用先进的文化、先进的制度和严格的产权保护,吸引了全世界人才到美国去创新。而且这种创新是上百年、数十年来的积累,一个国家这么庞大的积累,带来的土壤是非常肥沃的。美国说,再过几年会做出比我们更好的设备,这点我完全相信是可能的。我是担心我们公司渡过生存危机之后,所有人以为华为就能继续好下去,这不可能。因此,我坚决支持一定要走全球化的道路,不推动自我封闭。
辰巳知二:关于实体名单和中美关系提一个问题,假如说美国今后一直保持“实体名单”的话,是不是美国要实现与中国之间的脱钩?中国政府也有看法是不是美国要考虑与中国脱钩,您觉得中美之间的脱钩或者分割的形势今后会保持一定时间吗?
任正非:我认为,中美两国科技不会脱钩,还是要互相依存的。实体名单不撤销,封锁的只是华为公司,别的公司还是可以买美国东西的。华为的能量不足以改变全球化的轨道。还有很多不受制裁的公司,推动全球化的道路往前走。华为只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一颗小小的“米粒”,对社会的影响不会那么大。我更希望社会不要因为同情华为,就去和美国分裂,我们被打击了,别人没有受打击的就趁机好好发展。
辰巳知二:现在社会上有一个说法,假如真正进入新的冷战,中美之间真正脱钩,世界上会有两种经济圈:一个以中国为主的经济圈,一个是以美国为主的经济圈。如果按照您的说法,您认为不会发生这种现象?
任正非:我认为不会。历史已经证明,封闭会导致落后,只有开放才能先进。少数政治家希望脱钩,但很多企业是不愿意脱钩的,因为脱钩了东西就会卖得少,怎么会接受呢?大家都想多卖一点飞机,多卖一点汽车,多卖一些电子部件,没有一个厂家说“我想少卖”。办企业的目的就是想多卖产品,只要有人想卖、有人想买,就脱不了钩。
辰巳知二:在日本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时正处于经济高速成长的阶段,很多日企有这样的口号:作为一家企业要赶上美国、超越美国。任总您有没有这种想法,华为要超越或者赶上美国?
任正非:只能说,我们在某一个方面超越美国某一个公司,不可能超越美国一个国家。美国多么强大,有多么丰厚的科技资源,因此我们只能在某个方面有一点突破,这是有可能的。
- 责任编辑: 徐乾昂 
-
广东前三季GDP增长6.4%,消费、投资增速创新高
2019-10-21 08:00 中国经济 -
澳铁矿石巨头对华贸易首次以人民币计价
2019-10-21 07:26 人民币国际化 -
“中美磋商取得实质进展,为签阶段性协议奠定基础”
2019-10-20 07:31 中美关系 -
海航董事长陈峰之子,出任集团总裁
2019-10-20 07:20 大公司 -
任正非刚说要卖5G,美企就找上门了
2019-10-19 15:23 华为 -
刘鹤:中国有信心有能力确保实现宏观经济既定目标
2019-10-19 12:33 中国经济 -
强生在美召回3.3万瓶爽身粉:首次被测出有石棉
2019-10-19 12:19 美国经济 -
A股并购重组松绑:创业板可借壳
2019-10-18 19:57 股市 -
扎克伯格忌惮抖音海外版,利用政治借口攻击
2019-10-18 16:49 网络监督 -
央行上海分行警示炒鞋风险:或存涉众型经济金融违法
2019-10-18 15:21 金融圈 -
“LV这个品牌很熟悉,多年来花了我很多钱”
2019-10-18 15:12 特朗普 -
中国经济要滑出合理区间?看完这4句话就放心了
2019-10-18 15:02 中国经济 -
分析师踹门遭董事长带人围殴?警方调解后相互致歉
2019-10-18 14:40 上市公司 -
国家统计局: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6.2%
2019-10-18 10:04 中国经济 -
特斯拉上海工厂通电了!
2019-10-18 09:22 新能源汽车 -
5亿变50亿神话破灭?他的普思资本股权遭冻结
2019-10-18 08:21 金融圈 -
英镑兑美元一度逼近1.3关口
2019-10-17 21:34 不列颠 -
爱立信:中国是最大5G市场,明年开始部署
2019-10-17 18:22 大公司 -
农业农村部:猪肉供给紧张局面缓和
2019-10-17 11:50 -
美核心消费数据7个月来首次下滑
2019-10-17 10:12 美国经济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特朗普的黄金时代需要工厂,但工厂离不开中国机器”
-
特朗普再对两家美媒“断粮”
-
“美国商品短缺和价格上涨的倒计时开始”
-
美国商会喊话特朗普:赶紧减免关税,经济撑不住了
-
“我们高度依赖中国,特朗普这么干,打残自己”
-
马斯克自比佛陀:佛陀去世后,佛教不是更兴盛了吗?
-
商务部:美方主动向中方传递信息,中方正评估
-
三个月了,日本被困下水道的卡车司机终于找到
-
中国批准了,澳大利亚业界“非常振奋”
-
“美国现在是不撞南墙不回头,不见棺材不落泪”
-
“群聊泄密门”始作俑者被解雇,原来他早就被…
-
麦当劳“叫苦”:经济难以预测,美国人不敢花钱了
-
“英伟达焦虑:若DeepSeek用中企芯片…”
-
瑞安航空:若涨价,退了波音考虑C919
-
“白宫在努力控制叙事,但美国消费者很清楚”
-
美财长:该降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