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季度GDP同比增长6.4%,国家统计局:明显好于预期
关键字: GDP6.4%增速GDP增速一季度经济增速彭博新闻社记者:您刚才提到消费增长给经济增长提速带来了贡献,投资在这个过程当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这是否是可持续的呢?第二,关于汽车销售量的下降,在第二季度汽车购买的补贴会下降,如果这影响了汽车的销售的话,政府是否会考虑采取相应的措施?
毛盛勇:谢谢你的提问。近年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在不断巩固。第一,从支出的角度来看,需求领域的贡献是一个变化的过程。今年一季度,三驾马车即消费、投资、外需都不同程度的表现得比较好。消费保持了较快增长,投资的增速也在加快,进出口特别是包括货物进出口和服务进出口在内的整个对外贸易表现也不错。但是我们知道,这三驾马车是一个此消彼长的关系,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季度是65.1%,是最大的贡献力量,也是主导需求的力量。从变化来看,由于去年一季度进出口对经济增长是负拉动,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负,但今年一季度货物贸易顺差比上年同期扩大75.2%,所以反映到三大需求里面就是净出口的贡献率在上升,货物和服务净出口贡献率上升到了22.8%。另外,尽管投资有所加快,资本形成也在不断积累,但是由于这种此消彼长的变化,资本形成总额的贡献率是12.1%,比上年同期回落了28.3个百分点,这是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变化情况。但从绝对份额来看,消费需求超过60%,仍然是最主要的力量。
第二,从近年来看,这些年消费的贡献率基本稳定在60%左右,季度之间有的季度是70%多,甚至接近80%,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在不断巩固。
同时,我们还要看到,消费的潜力还没有完全释放出来,一方面消费环境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包括这几年看到的一些事件,消费者的权益保障还需要加强。另外,消费升级领域里的优质供给还要进一步跟上。从这些角度来看,释放我们的消费潜力,特别是居民消费潜力还有很大空间。
关于第二个问题,也就是大家非常关注的汽车消费下降问题。从最近一段时间来看,汽车的生产和销售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放缓,从国内来看,我觉得是过去十多年中国的汽车产业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产量、销量都保持很快的高增长。目前来看,居民家庭的汽车拥有量得到了不断提升,这是基本现状。汽车的生产销售可能进入一个短暂的调整期。从国外来看,一些主要发达国家的汽车生产销售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放缓。这是第一个情况。
第二个情况,从3月份的情况来看,汽车的生产尽管还在下降,但是降幅在收窄。从增加值的角度来看,汽车产业的增加值增速是正的,说明汽车内部的结构升级在加快。从销售的角度来看,也出现这样一个变化的趋势。所以,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下阶段整个汽车的生产和销售可能降幅会进一步收窄。
第三个情况,关注中国的汽车市场,一方面要关注一手车,2018年汽车的生产销售约2800万辆,不要忽略我们还有一个不断成长、不断壮大的二手车市场,二手车市场2018年的交易量接近1400万辆,也就是整个新车市场的一半左右,去年是增长10%以上。从一季度来看,二手车市场的交易不管是从量上还是从金额上来讲还保持一定的增长。所以,观察中国的汽车市场,既要看一手车市场,还要看二手车市场,而且从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二手车市场非常活跃。谢谢!
中国国际电视台记者:我们知道,中美贸易摩擦从去年3月份开始到现在刚好是一年的时间,我想问一下这次的中美经贸摩擦对一季度的经济数据有一些怎样的影响?能不能请您解读一下。谢谢。
毛盛勇:谢谢你的提问。2016年下半年以来,世界经济经过了七八年的深度调整,呈现出复苏势头。2017年,世界经济整体复苏势头比较强劲,但是到2018年以后,世界经济复苏势头在减缓,再往后我们发现,世界经济增长在放慢,国际贸易扩张也在放缓,什么原因?我觉得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2018年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并有所加剧,说明国际贸易保护是不利于世界经济增长,不利于世界贸易增长,对世界经济是有害的。
你问到中美经贸摩擦的问题,中美经贸磋商已经进行了九轮,在持续释放积极信号,说明谈判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我们看到,每当中美经贸磋商释放积极信号的时候,国际资本市场和国际企业都表现出很积极的回应,市场也表现出很活跃的状态,这说明中美作为两个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加强经贸往来、保持正常的互惠互利的经贸合作,不仅有利于双方,而且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复苏。谢谢!
北京商报记者:从日前发布的3月份房价数据来看,3月新房和二手房的价格环比上涨城市都在增加,请问毛司长怎么看待这种现象?同时一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比去年全年和去年同期都在加快,这说明房地产市场的什么趋势,它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贡献又如何?谢谢。
毛盛勇:谢谢你的提问。有两个问题,第一个是关于房价,第二个是关于房地产开发投资。从昨天发布的3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数据来看,一、二线城市同比涨幅比较小或者有所回落。总体来看,全国目前的房价总体平稳,尽管有些地区涨幅略有扩大,多数地方涨幅在收窄,而且有的地方同比在下降,房价运行比较平稳,这是总的判断。当然,各个地方由于发展不平衡,房价存在差异性,也呈现一定程度的分化。
关于第二个问题,从去年以来,房地产开发投资一直保持在10%左右的水平。从今年一季度来看,房地产投资增长有所加快,主要原因有,一是房价运行总体比较平稳;二是房屋施工面积和新开工面积回升比较多。你刚刚问到房地产投资加快有什么用,代表着什么?房地产投资保持比较好的水平,房地产新开工面积有所加快,对于缓解部分地区房价上涨的压力有好处,增加房地产的供给面积,更好地达到市场的供求平衡。
从房地产市场情况来看,大家的预期还是比较稳定的,“房住不炒”的市场定位已经比较清晰了,房子是居住的属性,是消费的属性,改善性需求、刚性需求、新型城镇化推进带来的新增需求,都是定位于消费性需求,这很明确,投资性需求要抑制和遏制,从这个角度来讲,整个房地产市场有一定支撑。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要控制投机性、投资性购房需求。要强化地方政府的调控和管理,因城施策,加强管理。从整体来讲,房地产市场的预期比较平稳,地价总体比较稳,房价运行也比较稳,我觉得房地产市场总体还是平稳的。谢谢!
中新社记者:我们看到,今年一季度GDP增速跟去年四季度相比是持平的,几乎没有波动。也有质疑的声音,提出中国多年以来经济增长数据一直都非常平稳,但是在其他国家这个数据是有起伏的,请问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谢谢。
毛盛勇:你提到的这些问题,我们通过各种渠道也了解这方面的信息,我想这样做一个回应。我们知道,中国经济已经由过去的高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进入了这样一个新的阶段,表现为,经济增速由过去高增长换挡为目前的中高速增长,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在增速放缓的同时,经济运行的稳定性或者平稳性在增强,这实际上是经济发展阶段变化的一个反映,不是说熨平经济增长波动这个概念。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理解:
第一,从总量来看,随着中国经济的总量盘子越来越大,2018年经济总量超过了90万亿元人民币。总量越来越大,一方面意味着经济增速可能会有所放缓,但同时也意味着经济增长不容易大起大落,会表现出更强的稳定性。体量大了,大起大落的可能性也会减小。但是总量大了,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能够带来的经济增量是在不断增加的。
第二,从结构来看,产业结构方面,从2012年开始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第二产业,成为第一大产业,之后服务业一直保持较快增长,服务业增加值的占比在持续提升。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不断提高,今年一季度第三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61.3%。需求结构方面,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不断地巩固,一季度最终消费支出的贡献率为65.1%。从生产需求两端来看,一端的主要贡献是在服务业,另一端的主要贡献在消费,而且这两个都还增长比较快。我们知道消费和服务业还有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波动性比较小,这两个主导力量会带动GDP的增长更加平稳。
第三,从政策上来看,这些年党中央、国务院不断地创新宏观调控,在加强区间调控的基础上,不断地加强定向调控和精准调控、相机调控,比较好地应对了国内经济下行的压力,使经济平稳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这也是我们政策效应的反映。
第四,从国际来看,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发布每个季度GDP增长数据时,有些是先发布环比折年率,然后再发布同比增速。环比折年率是什么概念呢?比如今年的二季度和一季度比,把这两个季度不可比的季节因素全部剔除掉以后,先得到二季度比一季度的环比增长速度,在此基础上,假定今年四个季度环比的增速都和这个季度一样,把它外推到全年,这样得出的速度叫做环比折年率。所以,如果二季度的环比增速是负的,环比折年率就是负的。环比折年率会使当季数据的影响放大,要不正向放大,要不负向放大,数据的波动性会增加。
举个例子,2018年四个季度,中国一季度最高是6.8%,四季度最低是6.4%,全年经济增长的波动幅度是0.4个百分点。美国2018年四个季度最高的季度是3.0%,最低的季度是2.6%,全年季度之间的波动幅度也是0.4个百分点,也是比较平稳的。但是如果从环比折年率看,美国2018年四个季度最高的季度是4.2%,最低的季度是2.2%,四个季度之间的这种波动幅度达到两个百分点。这就说明了,有的时候市场去看发达国家先公布的环比折年率的数据时会认为波动大、跳跃性强,而中国数据公布出来这么平稳,因为中国公布的是同比增速,国外一些国家公布的是环比折年率,如果事后再看它们的同比速度,也是比较平稳的。
这些年大家可能没有完全注意到,国家统计局在发布季度GDP同比增速的时候,实际上也公布了环比增速,如果有兴趣可以根据各个季度的环比增速自己做一些推导,看看中国的环比折年率是什么情况。我们内部也做了简单的推算,如果用中国的环比季度增速去推环比折年率,它的波动性也比同比增速要高。
综合起来,目前中国经济运行表现得比较平稳,实际上是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客观规律的体现,也符合国际发展规律,同时也反映了我们政策调控的效果,并不是说统计数据要刻意去熨平经济的波动。谢谢!
路透社记者:刚才您公布的数据,一季度经济增长好于预期,而且前期的政策措施已经初步显现。您觉得下一步政策稳增长的力度会不会有所减弱,尤其是货币政策,比如降息降准方面?
毛盛勇:第一,一季度经济运行应该说比较平稳,好于预期。第二,从下一个阶段来看,经济运行的积极因素在逐渐增多,市场预期在明显改善,下一步很多政策会更加落实落地、见效显效,经济平稳运行的基础会不断巩固。第三,我们也要看到,经济下行压力还是存在的,从外部来看,不确定性还比较多,世界经济增长包括国际贸易的增长在放缓;从内部来讲,结构性矛盾还比较多,这个6.4%和上年同期、上年全年比还是在回落的,说明经济运行面临压力,特别是实体经济还面临着成本上升、盈利能力下降等一些矛盾和困难。
我们现在出台的政策已经比较多了,最主要的是各地区、各部门要不折不扣地把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重大政策措施扎扎实实地、不折不扣地落实落地,让这些政策显效发挥,促进中国经济平稳健康运行,不断迈向高质量发展。谢谢!
主持人:谢谢毛司长,谢谢各位记者参加发布会,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再见!
标签 GDP-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奕含
- 最后更新: 2019-04-17 13:32:38
-
谁是科创板的“利润之王”?
2019-04-17 11:49 -
苹果高通刚停战,英特尔就撂挑子…
2019-04-17 10:19 大公司 -
刘强东案女方又提5万美元民事诉讼,京东律师:坚决辩护
2019-04-17 09:11 大公司 -
央企交出今年首季亮丽成绩单 实现营收6.8万亿元
2019-04-17 07:46 国企备忘录 -
在上海车展,看中国引领“电动浪潮”
2019-04-16 21:56 新能源汽车 -
视觉中国三跌停后:公司正配合监管部门要求进行彻底整改
2019-04-16 20:47 股市 -
任正非:华为在美国能不能做生意,不取决于特朗普讲话
2019-04-16 16:31 华为 -
滴滴总裁柳青:已离婚两年,现在是单身妈妈
2019-04-16 15:36 -
山东一制药厂发生事故致10死,至今至少已有5起事故
2019-04-15 22:38 安全生产 -
全通教育再回复深交所:吴晓波频道有别于普通“营销号”
2019-04-15 15:51 -
郭台铭拟辞任董事长?富士康回应
2019-04-15 14:17 富士康 -
任正非首次表态愿向苹果开放5G芯片
2019-04-15 11:59 中美关系 -
国家煤监局:加快煤矿机器人研发,推广取消夜班
2019-04-15 08:00 安全生产 -
IMF:全球经济增长,中国贡献率将超30%
2019-04-14 08:30 中国经济 -
我们为何进口那么多大豆?央视:相当于进口了土地
2019-04-13 22:22 -
李强会见中外集成电路企业家和专家代表
2019-04-13 17:47 政策风向标 -
雪球APP多平台下架 7天禁发帖评论
2019-04-13 15:20 金融圈 -
“虐童”过后:湖州织里童模拍摄依旧
2019-04-13 09:40 -
字体商维权也凶猛:游戏巨头被索赔4亿,超市小食品厂都难逃
2019-04-13 08:04 -
印度第三大航空公司现金干涸,取消所有国际航班
2019-04-12 22:42 印度惊奇
相关推荐 -
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评论 72“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评论 54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评论 101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评论 315直播:跟着军工组探访俄罗斯兵器博物馆 评论 128最新闻 Hot
-
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
乌克兰央行行长:考虑放弃美元
-
美联储:就是不降息
-
法方证实:至少一架阵风战斗机被击落
-
特朗普:愿意出面
-
“敌人哀嚎,印军引以为傲5架战机,化为灰烬”
-
“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去世,享年88岁
-
戴维·珀杜宣誓就任美国驻华大使,特朗普出席就职典礼
-
教皇选举首轮投票结果出炉:是黑烟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
担心美国施压,在华德企:希望新一届德国政府确立平衡立场
-
“以方计划会越过另一条红线”,欧洲6国外长发布联合声明
-
印空军:今起在与巴基斯坦接壤地区进行演习
-
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
拜登卸任后首次受访:特朗普太掉价了,美国不代表掠夺
-
哥伦比亚准备加入“一带一路”?中方回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