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趣头条,腾讯的“叛徒”
关键字: 趣头条从数据上看,趣头条去年整体表现相当亮眼。如其财报所述,2018年Q4日活用户数达到了3090万,同比增长224.2%;日活用户平均单日使用时间为63分钟,同比增长96.3%;月活用户数9380万,同比增长286.0%。
三线以下城市手机用户拥有更慢的生活节奏,娱乐项目相对更少,大量的闲暇时间靠上网打发,导致对移动娱乐内容的渴求增大。这些对于趣头条这样的平台来说,极富有开发价值。
而阿里却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玩法为用户提供所需,包括在趣头条或米读App上投放广告以导流至其电商平台,支付宝可借此拓展新兴市场用户规模。所以,当阿里系产品与趣头条流量结合,想象空间不可谓不大。
不过,从“可转债”这一操作也可以看出,阿里此次投资精明中又透着狡猾:因为可转债是一种可进可退的金融产品,如果趣头条业务上升,阿里巴巴将“转正”成为股东;如果发展不如预期,阿里也可以拿着3%的年息走人,可以说非常稳妥了。
对手转移,腾讯想借刀杀人
关于阿里和趣头条的这场“联姻”,还绕不开另外一位大佬:腾讯。作为趣头条最大的外部股东,同时又是阿里商业路上的劲敌,面对趣头条这次“背叛”行为,腾讯却表现得异常冷静。
究其原因,这大概缘于腾讯核心竞争对手的转移。
事实上,在各自建立稳固竞争壁垒之后,阿里已经不再是威胁腾讯的最大敌人,转而变成了更具侵略性的今日头条。近年来,腾讯越来越感受到这位年轻对手的咄咄逼人。
从一开始资讯信息流的迅猛扩张,到后来抖音短视频等强社交属性APP的病毒式传播,头条系抢去了太多的用户时间,可以说已经威胁到腾讯业务的根基。因此,腾讯必然会遽起而灭之。
就在“头腾大战”愈演愈烈之时,趣头条利用差异化市场优势在一、二线城市用户的视野之外默默收割流量和用户,完美逆袭。两年多时间内跃居内容聚合领域第二名,仅次于今日头条。
与此同时,趣头条也证明了自己孵化新业务的能力。数据显示,趣头条网络文学产品米读小说日人均使用时长150分钟,平均日活突破500万,位列网文阅读行业第三。
如此一来,趣头条似乎成了腾讯抵御今日头条和抖音的有力武器。
2018年初,腾讯领投2亿美金的融资把趣头条招为麾下,不仅活跃了资讯APP市场,冲击了今日头条的霸主地位,也拉动了其他资讯APP的发展,给了腾讯系产品以喘息之机。
作为最大的外部股东,腾讯持有趣头条7.8%的股份,加上双方之前的战略合作关系,腾讯对趣头条有着相当大的话语权。如今阿里插足腾讯选择“默不作声”,足以表明后者希望通过趣头条的壮大来打压今日头条。
事实上,在与头条系鏖战的情况下,腾讯与阿里的矛盾逐渐有了缓和的趋势,从近一年来的商业交易中可以看出,两家俨然成了紧密的合作伙伴。
去年6月,小红书完成了D轮3亿美元融资,由阿里巴巴领投,腾讯产业共赢基金等多家机构跟投,这是阿里巴巴和腾讯鲜有的一次同框。此后,阿里又入股哔哩哔哩、中金公司两家腾讯已投资的企业。
如今有了阿里的加持,趣头条一方面可以夯实自己的“下沉”定位,另一方面又可以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时间,去建立自己的“趣头条系”。而对腾讯来说,这不失为一种“借刀杀人”的好策略。
总结
作为下沉市场的流量巨头,趣头条虽土味十足却杀气极盛,能够成为阿里和腾讯争相拉拢的对象,也足见其独有的商业魅力。
不过,尽管傍上了中国最大的两个互联网公司,趣头条也要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处境,所谓“神仙打架、凡人遭殃”,趣头条到底会成为AT扶持下的新巨头还是各方激战下的炮灰,还真说不准。
事实上,不管是腾讯、阿里还是趣头条,各个都“心怀鬼胎”,为了共同利益它们暂且放下干戈,但必定还会因为不同的利益纷争而再起刀兵,这是商业史上永恒的规则。
本文版权归“节点财经”所有。
- 原标题:腾讯的“叛徒”——趣头条
- 责任编辑:陆雨聆
- 最后更新: 2019-04-04 18:49:34
-
满屋子都是“古董”,他却只想哭
2019-04-03 11:50 西南城事 -
社保减持交行A股为哪般?回应来了
2019-04-03 09:28 金融圈 -
“过紧日子”高频!102个中央部门公开预算
2019-04-03 08:02 三公透视 -
苦等20年济南终于通了地铁,不是缺钱而是……
2019-04-03 07:41 -
台媒称苹果向三星买5G基带芯片,被拒
2019-04-02 22:24 苹果新“品” -
新华社点名科创板不理性行为:“垫资开权限”
2019-04-02 20:26 股市 -
央行:移动支付已成农村地区网络支付主导
2019-04-02 17:20 互联网金融 -
强势!央行罕见致函公安查处造谣者
2019-04-02 14:53 依法治国 -
16亿收购3年后被要求推翻,中企回应美方“罕见”阻挠
2019-04-02 11:42 大数据时代 -
这家公司去年净赚1111亿美元,是苹果的两倍
2019-04-02 08:41 大公司 -
油菜籽背后的博弈:对中国影响有限,可从乌俄澳进口
2019-04-02 07:38 -
一季度成交9191亿,外资大举进入中国债市!
2019-04-01 22:18 中国经济 -
第七次“被出狱”,国美概念股拉升43亿
2019-04-01 21:07 大公司 -
中国国债纳入全球主流指数,预计7000亿美元资金将流入
2019-04-01 19:13 中国经济 -
原来,“谈崩”前特朗普悄悄递上了一张纸条
2019-04-01 17:34 朝鲜现状 -
沪指快3200了,没逗你
2019-04-01 16:30 股市 -
阿里巴巴去年纳税516亿,日均纳税超1.4亿
2019-04-01 15:10 大公司 -
“超越美国不是梦,何不潇洒走一回”
2019-04-01 14:14 华为 -
杨元庆:并购摩托罗拉后,移动业务首次扭亏为盈
2019-04-01 11:51 -
亏损近10亿!曾经的女鞋王,关闭千家门店
2019-04-01 09:30 产业万象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特朗普的黄金时代需要工厂,但工厂离不开中国机器”
-
特朗普再对两家美媒“断粮”
-
“美国商品短缺和价格上涨的倒计时开始”
-
美国商会喊话特朗普:赶紧减免关税,经济撑不住了
-
“我们高度依赖中国,特朗普这么干,打残自己”
-
马斯克自比佛陀:佛陀去世后,佛教不是更兴盛了吗?
-
商务部:美方主动向中方传递信息,中方正评估
-
三个月了,日本被困下水道的卡车司机终于找到
-
中国批准了,澳大利亚业界“非常振奋”
-
“美国现在是不撞南墙不回头,不见棺材不落泪”
-
“群聊泄密门”始作俑者被解雇,原来他早就被…
-
麦当劳“叫苦”:经济难以预测,美国人不敢花钱了
-
“英伟达焦虑:若DeepSeek用中企芯片…”
-
瑞安航空:若涨价,退了波音考虑C919
-
“白宫在努力控制叙事,但美国消费者很清楚”
-
美财长:该降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