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陆厂商崛起,台湾“面板五虎”华映在台工厂全线停工
关键字: 面板停产华映中华映管【文/观察者网 谷智轩】
21世纪初,台湾的液晶面板产业发展迅猛,一度形成由友达光电、奇美电子、广辉电子、中华映管、瀚宇彩晶等组成的所谓“面板五虎”格局。
而如今,一些台湾面板厂商已经风光不再,曾位列“五虎”的中华映管(下称:华映)更是面临至暗时刻。
上周四(13日),华映因无力偿债向法院申请重整及紧急处分,随后又被多家台媒曝出在台工厂全线停工,员工面临遣散,公司内部一片混乱。
据台湾《经济日报》报道,华映方面13日表示,今年面板供过于求以及美国挑起的贸易争端,造成面板价格崩跌,经营辛苦,至今尚欠其在大陆的孙公司华映科技集团(下称:华映科技)货款约人民币33亿元。
华映财务长黄世昌当天指出,债务危机将“致使营运资金严重不足而被迫停产,有暂停营业或有停业之虞。”
该公司法人认为,大陆竞相投入8代、10代新厂,华映面临激烈竞争,尽管已陆续卖掉一座3.5代厂、关闭一座4.5代厂以苦撑,仍躲不过重整命运。
观察者网注意到,近年来,中国大陆面板厂发展迅速。就在上月,华星光电第11代TFT-LCD及AMOLED新型显示器件生产线建设项目投产,同时,该公司在深圳第二条11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开工建设。
《证券日报》报道援引分析人士的话表示,整个显示产业由日本到韩国、再到中国台湾再到大陆,是转移的趋势。
图自台湾《电子时报》
在台生产全线停摆,员工人心惶惶
眼下,华映究竟面临怎样的窘境?
观察者网查询华映财报发现,截至2018年第三季,该公司累计亏损达639.18亿新台币(约142.92亿人民币),前三季净亏损60.37亿新台币(约13.5亿人民币),负债总计845.05亿新台币(约188.96亿人民币),负债比高达63.68%。
据台湾《经济日报》14日报道,华映财务长黄世昌13日举行记者会,说明向法院申请重整及紧急处分的原由。
他表示,该公司与百分之百控股之子公司中华映管(百慕大)股份有限公司均发生债务无法清偿,往来银行依据授信合约将有权宣告该公司违约,所有未到期借款将需立即偿还,将更加剧营运资金缺口,且将引致全体债权人加速对该公司催讨债务。
台媒报道截图:华映13日举行记者会
华映方面当天称,所欠华映科技的货款中,已有20亿人民币逾期。华映科技及其第二大股东福建省电子信息集团,均于本月4日来函清偿,否则将采取法律行动。
该公司认为,上述催款导致其子公司中华映管(百慕大)向香港民生银行的5300万美元贷款无法顺利进行延展,将于18日产生违约。
此外,华映对供应商也有款项未付,自11月起已陆续接到多家供应商寄发存证信函请求付款,金额超过1亿新台币,否则将对该公司采取法律行动。
观察者网注:华映全资子公司中华映管(百慕大)股份有限公司,是福建省华映科技的最大股东,持股26.37%。
华映科技的第二大股东——福建省电子信息产业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13.73%,母公司为福建省电子信息(集团)有线责任公司,是福建省人民政府出资组建的电子信息行业国有独资资产经营公司和投资平台。
获悉华映无法清偿债务后,华映科技14日发布《关于实际控制人重整的风险提示性公告》。
华映科技公告截图
华映科技指出,截至公告日,华映百慕大持有华映科技股份总数为7.29亿股,其中用于质押的股份累计为7.28亿股(均为场外质押),质押股份数占华映科技总股份数的26.32%,占其持有华映科技股份数的99.82%。上述股份可能面临强制平仓风险,进而可能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变更。
同时,由于双方存在密切的关联交易关系,华映科技对华映31.5亿人民币的应收款项可能无法全额收回,将会导致前者计提大额资产减值准备,出现资金周转风险,进而影响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公告发布当天,华映科技股价跌停。
18日晚间,华映科技接连发布两则公告,宣布公司监事刘俊铭、董事长林盛昌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职务,不再担任公司其他任何职务。
观察者网注意到,林盛昌还担任华映总经理。在辞去华映科技董事长职务的前一天,他还出面驳斥有关华映将资遣员工的消息。
林盛昌资料图 图自台湾《经济日报》
据台湾《经济日报》17日报道,林盛昌当天称,华映在台员工日夜班皆正常出勤,只要供应商继续供料,就能立即恢复生产。
不过,他同时承认,华映在台的生产线目前处于待机空转状态。
他还指出,华映近年来专注中小尺寸面板,客户仍然会下订单,现在主要是卡在材料问题,让排产及交货无法确定。
《证券日报》18日报道称,华映原为TFT-LCD面板厂,后来因为市场竞争,在2012年转型为中小尺寸面板厂,旗下早期有两座4.5代厂和一座6代厂,不过两三年前,受智能手机需求不佳影响,一座4.5代厂停产,仅剩4.5代、6代厂各一座进行营运,但在OLED需求快速扩增下,这座6代厂价值也迅速递减。
据台湾《电子时报》报道,华映方面日前指出,其4.5代厂、6代厂都已停产,另有一条4.5代实验线也处于停工状态,而旗下的彩色滤光片厂同样也停摆。
报道称,华映在台员工约有4450人,其中生产线上的直接员工约1830人。在生产线无预警停产后,员工显得人心惶惶。
“显示产业向大陆转移是大趋势”
对于华映目前面临的状况,除了上文所述该公司官方给出的理由,还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因素?
台湾《电子时报》报道指出,尽管LCD面板产业正步入长期供过于求的大循环,但包括友达光电、群创光电与瀚宇彩晶等台厂的财务体质都算健全。
具体来说,友达光电近年来的高值化策略已逐渐奏效;群创光电背后则有鸿海集团撑腰,集团作战策略得以走出活路;瀚宇彩晶虽然只有一座5.3代厂,但该公司挑单做,不好赚的订单不一定接,加上产能容易填得满,也是有其利基存在。
反观华映,报道认为其体质孱弱,亏损已久,加上4.5代线与6代线的设备老旧、生产效率低下,与新世代生产线相比,华映的生产线在效能上大打折扣。此外,该公司在产品布局、营运策略、技术深耕上,都有待提升。
《证券日报》报道援引迪显咨询公司分析师崔吉龙的观点称,在显示面板行业的(寒冬)周期影响下,华映申请重整并非偶然,而是潜伏在行业中的大概率危机,即“灰犀牛事件”。
崔吉龙认为,整个显示产业由日本到韩国、再到中国台湾再到大陆,是转移的趋势。在这个大趋势下,韩国厂商很早开始布局OLED等新技术,大陆厂商建设很多8.5等大型世代线,将很多原本在6代线生产的IT生产转移到8.5,从而使6代线大量释放手机产品,从而使竞争愈加激烈。眼下行业洗牌加剧,只有拥有强势资金和技术实力的头部厂商才能最终熬过这一竞争周期。
2018年6月27日,上海,国际全触与新型显示技术展,京东方展台上柔性屏,用于手机平板一体机可对折叠。图自视觉中国
报道称,近年来,中国大陆面板厂发展迅速。
IHS Markit报告显示,预计2022年,大陆8代以上的大尺寸面板厂将达19座,5.5代以上中小尺寸面板厂也有20座。DIGITIMES Research也预期,4年后,大陆中小尺寸AMOLED面板合计产能可达1131万平方公尺,仅次于韩国厂商,全球比重将达33.4%,相较其在2017年的仅占7.5%,比重显著提升。
另据观察者网此前报道,上月14日,投资463亿元的华星光电第11代TFT-LCD及AMOLED新型显示器件生产线建设项目投产。同时,投资426.8亿元的华星光电深圳第二条11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开工建设。
据测算,随着上述项目建成达产,华星光电在大尺寸产品上的行业市占率将提升至全球前三,产能面积占有率达到14%,仅次于LGD(乐金显示)及BOE(京东方)。
资料图
崔吉龙还分析称,华映的产品策略没有跟上市场全面屏节奏,加上其在中国大陆工厂量产的时间点,很难让他们冒着风险选择激进的产品策略,所以“就又慢了一节”。
此外,华映科技董秘陈伟对《证券日报》表示,华映近几年更为侧重对中国大陆上市公司的投资布局,反而在自身工厂的技术产业迭代方面稍有落后。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台湾经济-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谷智轩
- 最后更新: 2018-12-19 18:42:49
-
三星手机“中国大本营”关闭,占有率从20%跌破1%
2018-12-19 16:01 手机 -
菏泽取消楼市限售 山东住建厅回应
2018-12-19 14:18 中国房市 -
中美举行经贸问题副部级通话
2018-12-19 13:39 中美关系 -
全国首城!山东菏泽取消楼市限售
2018-12-19 07:29 中国房市 -
广东省PMI指数为何暂停发布?
2018-12-18 19:10 中国经济 -
民营银行“智能存款”收益高、随时取?央妈去问了
2018-12-18 16:59 金融圈 -
印度:允许华为参与5G测试
2018-12-18 12:11 华为 -
光明牛奶包装盒上标识“85℃”是否侵权?
2018-12-18 11:07 -
金立进入破产程序,方案建议重组
2018-12-18 08:22 大公司 -
-
上海科创板之后,深交所也将放宽上市条件
2018-12-18 08:07 股市 -
华为遭排挤,美日哪些企业将受损?
2018-12-17 13:17 华为 -
降准迫近?央行时隔36日重启逆回购操作
2018-12-17 10:25 银行钱荒? -
黑龙江农垦总局改企业,北大荒农垦集团总公司挂牌成立
2018-12-17 08:07 直击东北经济 -
2亿!徐悲鸿名画“救了”一家上市公司
2018-12-16 17:12 股市 -
“投什么都不赚钱的年份,很罕见”
2018-12-16 12:21 投资 -
美国法院冻结贾跃亭豪宅及法拉第未来股份
2018-12-15 22:59 大公司 -
比亚迪造芯
2018-12-15 15:25 -
强生被指几十年知情不报爽身粉致癌 股价创16年最大跌幅
2018-12-15 08:55 经济晴雨表 -
央行发布通知 规范金融和互联网机构黄金业务
2018-12-14 18:13 中国经济
相关推荐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122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评论 113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评论 126巴菲特首次批评贸易战:75亿人不喜欢你,这是大错误 评论 151“这事传到特朗普那儿,龙颜大怒” 评论 51最新闻 Hot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