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楼市预期“入秋”并非偶然
关键字: 楼市预期入秋房地产市场据《经济参考报》10月10日报道,当前坚定看涨的楼市预期似有松动。随着天气渐凉,楼市“暑热”出现了“一夜入秋”迹象,部分城市房价回调,开发企业加快资金回笼,投机炒作现象有所消退,我国房地产市场迈出了回归居住属性的坚实一步。这固然是地方政府房地产政策调控升级的效应,但毋庸置疑房价持续快速上涨环境已经时过境迁。当然楼市理性回归的道路可能依然曲折多变,而“房住不炒”仍是保障我国房地产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最好注脚。
当前我国楼市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急剧变化。今年前八个月,楼市持续高温难退,房价上涨压力较大。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全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2018年8月份,4个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3%;31个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1.3%,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35个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2.0%,涨幅比上月扩大0.5个百分点,呈现普涨态势。出乎意料的是,进入9月后,楼市却急剧降温。据易居研究院监测的40个典型城市的数据显示,9月上半月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环比8月上半月增长1%,同时楼盘促销频繁,期待中的楼市“金九”成色不足,房地产开发企业从此前“捂盘”到加快“促销”,行为反差巨大,甚至个别企业还有“活下去”的忧虑。种种迹象表明,这种楼市预期的急剧变化,实际上反映出长期以来房地产市场潜在的、深层次的忧虑。
在过去相当长时间内,我国房价在市场矛盾中屡创新高。即便房价与经济金融现实基础一再背离,市场总是很快找到房价向上突破的理由,比如人口红利、货币环境、城镇化、供求关系等等,却总是有意无意忽略了终端住房需求的购买力,尤其是中低收入人群的购买力。可以说,当前我国楼市预期“入秋”并非偶然,实际上是家庭杠杆快速上升和存款增长乏力长期持续综合作用的结果。
一是家庭杠杆快速上升将制约现实住房购买力。经过2016年以来的居民住房快速加杠杆,当前我国实际住户部门杠杆率已经处于较高位置,住房不动产占据了家庭财富绝对比重,继续加杠杆空间已明显压缩。当前我国居民家庭财富住房极化的配置结构,特别是过去一年多以来,二线、三线、四线城市住宅库存快速消耗,一线城市住房交易链条拉长,导致现实住房需求增长空间受到明显反制。
二是存款增长乏力将制约未来潜在住房消费。截至2018年8月末,全国人民币各项存款同比增长8.3%,是近40年来低位,反映出终端购买力的衰减,这与一路走高的房价以及居高不下的总购房款形成了较大背离。在房地产市场需求结构中枢向中等以下收入人群转移时,存款增长放缓将明显压制未来市场整体温度。
楼市预期“入秋”也是当前我国现实经济金融压力增强的内在要求。过去我国房价过快上涨所引致的财富效应,已经消耗殆尽,而对消费的挤出效应却在增强。在当前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外部冲击叠加的环境下,资金和购买力过度向房地产市场聚集,导致社会消费需求扩张动力不足。同时,全球宽松货币环境退潮,社会负债端刚性约束渐强,而资产端调整缓慢滞后,部分社会商业交易链条的再融资难度上升,导致全社会资金面整体趋紧,势必引发资产配置结构再平衡进程。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我国楼市稳增长的边际作用已经受到终端需求刚性约束。2008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住房需求的持续释放和社会公众购买力的转移,已明显限制当前楼市稳增长空间。同时,我国经济增长动力将更多依靠创业创新驱动,依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这与楼市推动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存在本质差异。这些情况表明,房价继续上涨的脆弱性已开始显现。当然,楼市预期的松动能否最终转化为促进楼市回归居住属性的动力,还需要进一步观察。但不管怎样,坚持“房住不炒”,是实现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的唯一途径。
(记者 陈涛)
- 原标题:楼市预期“入秋”并非偶然
- 责任编辑:唐艳飞
- 最后更新: 2018-10-10 07:17:49
-
国常会:这些市县要尽快取消棚改货币化安置优惠政策
2018-10-09 22:07 中国房市 -
上海推出全国首张服务贸易负面清单
2018-10-09 18:56 中国经济 -
中央首次就脱贫攻坚进行专项巡视
2018-10-09 18:24 扶贫攻坚战 -
协助法国客户逃税 瑞士银行或面临50亿欧元罚款
2018-10-09 17:40 欧洲乱局 -
地方债发行增速 两月专项债发行规模已达万亿
2018-10-09 17:25 地方债 -
澳商界大佬当面怒批政府对华政策
2018-10-09 14:07 中国外交 -
多部门重压之下,“不限量套餐”已叫停
2018-10-09 13:30 -
防猪瘟,海关总署禁止进口日本等3国猪及其产品
2018-10-09 11:06 聚焦三农 -
美对华出口下滑 俄:我们来填补缺口
2018-10-09 10:48 中俄关系 -
2016年来首次!IMF下调全球经济增速预期
2018-10-09 10:26 -
媒体:看到某跨国公司搬工厂就“外资撤离论”,实属危言耸听
2018-10-09 09:15 -
美媒:特朗普正密切关注人民币贬值
2018-10-09 08:56 中美关系 -
媒体:美联储“鹰式加息” 考验中方政策定力
2018-10-09 06:55 中国经济 -
新规刚落地,数家银行火速降低理财购买门槛至1万元
2018-10-08 22:44 中国经济 -
本土仅1家锂电池厂商不依靠外力,美国专家急了
2018-10-08 21:23 新能源汽车 -
国家税务总局对范冰冰偷逃税案问责
2018-10-08 16:16 依法治国 -
央行顾问刘世锦:只要汇率机制正确,不怕“点位”不回来
2018-10-08 14:20 人民币国际化 -
范冰冰被重罚 举报者崔永元依法可获2万至10万奖励
2018-10-08 13:20 明星那点事儿 -
降准后 A股又坐下了
2018-10-08 12:06 股市 -
专家谈“逃离霍尔果斯”:没有实质性投资,优惠政策就归于失效
2018-10-08 09:51 明星那点事儿
相关推荐 -
“损失惨重的100天”,他俩会掰吗? 评论 80男频一哥身陷“霍去病”危机?别回头!戏说时代结束了 评论 304“拜登这损招反逼他人找中国买”,特朗普想修改… 评论 79美国新驻华大使:曾在香港居住多年,对特朗普“忠诚” 评论 102最新闻 Hot
-
美乌终于签了矿产协议,最后一刻仍在“拉扯”
-
爱尔兰瑞安航空想买C919,美国有人先跳起来
-
美国一季度GDP萎缩0.3%,特朗普嘴硬:关税没错
-
“如果没有人口大国愿意派遣兵力,这一计划将是死路一条”
-
泽连斯基暗示要袭击俄胜利日阅兵式?俄方回应
-
“美国负债超33万亿美元,没钱补贴欧洲了”
-
“纺织业是过去式,美国不需要”,业界怒了
-
男频一哥身陷“霍去病”危机?别回头!戏说时代结束了
-
“上台100天,说100个谎√”
-
特朗普吹破天,白宫备忘录没敢提对华关税…
-
加拿大人突然对华更友好:中国制造比美国制造强多了
-
“拜登这损招反逼他人找中国买”,特朗普想修改…
-
“应让各国明白,没中国,特朗普不会宽限90天”
-
15箱中国货海上漂,“死忠粉”傻眼:我哪知道特朗普是纯疯啊
-
“死磕”海底挖矿:美国落后,中国就高兴了
-
我驻智利大使质问:美国怀疑中国,那美国自己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