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狄薇薇:“同志”,在世界各地的语言里怎么说?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狄薇薇】
193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她第一个十周岁生日时,她正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
位于江西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当时尚未正式成立)被蒋军团团包围、道路阻隔,无法召集新一届全国党代表大会;潜伏在上海的“六大”选出的临时中央,在白色恐怖腥风血雨之下坚持“左”倾错误路线,大搞飞行集会、城市暴动,将大量优秀的城市工人和学生党员无谓葬送在黑暗中。
在那一年的三年之前,除了在莫斯科召开的“六大”外,还发生了一件小事: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一个广东“猪仔”的孙子、当时许多在美国西海岸讨生活的广东苦命人之一——谢创,加入了美国共产党,并随后当选为美共旧金山华人党支部书记、美共加州州委委员。
谢创 资料图
1930年,由于美共领导的旧金山华人罢工大获成功,代表唐人街企业主阶级的国民党和黑帮润人们惊慌失措,勾结美国当局绑架了谢创,以他没有入美籍手续(当时《排华法案》理论上仍然有效)、是“非法移民”为借口,要把他“引渡”回“中国”——蒋介石军警宪特集团——手中。消息传出,加州各族人民群起抗议,一些看不下去的美国知识精英也为他打抱不平,要当局至少允许他自由离开。
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加州州委请示美共中央和共产国际后,决定送他赴苏联学习。谢创离开美国时,警察恐吓他:“你以后再敢来美国,就判你五年苦役,罚款五千美金!”(当时5000美金按CPI折算约合现在的16.3万美元,是一笔普通工人一辈子挣不到的巨款)谢创严正回答道:“我再踏上这里的那一天,就会是美利坚人民政府的上宾了!”
1931年初,谢创来到了当时欧洲的通衢大港、荷兰城市阿姆斯特丹。他按照美共中央的指示,寻找荷兰共产党接头,以在他们帮助下转道苏联;然而他不知道的是,就在几年前他加入美共同时,荷兰党组织发生了严重的混乱,曾参与筹备和主持中共一大的共产国际代表——荷兰共产党员马林就背叛组织,转投了托派。谢创按约定前往接头地点,等了一天,却没有找到应该前来接头的荷共交通员,他丢失了组织关系!
一个只会英语的中国人,在1930年代的荷兰举目无亲,找不到同志。这该如何是好呢?
等等,“同志”这个词,在荷兰的语言里应该怎么说?
大同平等——“同志”的初心
“同志”,是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之间亲切平等的互称。在我国的通用语言——现代汉语中,“同志”这个词由“同”和“志”两个自由语素构成,它既可追溯到近代文言,继承了古汉语中“同袍”、“同窗”、“同年”等一类传统称谓语法结构,避免了生硬音译;又超脱了旧文化中的“敬语”、“平语”和“谦辞”范畴,打破了旧社会基于血缘、辈分、人脉和等级地位区分的旧称谓体系,理想地塑造了建立在共同觉悟和理想信念认同基础上的、作为先进的革命组织——共产党所必要的新型关系,是现代汉语引入先进概念的成功典范。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起源于欧洲。由于长期的封建政治,西欧社会形成了超国家的天主教会等级(教皇、枢机主教、主教、司铎等)和森严的世俗贵族等级(皇帝、国王、公、侯、伯、子、男直至最低的骑士等),各有各的称谓。
以革命前的俄国为例,沙俄文官分为14品,各有官定的标准敬称,例如九品以下须称为“出身优渥的老爷”(Ваше благородие),六至八品须称为“出身高贵优渥的老爷”(Ваше высокоблагородие),五品须称为“出身高贵的老爷”(Ваше высокородие),三四品须称为“杰出的大人”(Ваше высокородие),一二品则须称为“出身高贵优渥又杰出的大人”(Ваше высокопревосходительство);而神职人员又有另一套称谓,一二品(大牧首)须称为“至高的圣座”(Ваше высокопреосвященство),三品须称为“圣座”(Ваше преосвященство),四、五品须称为“上师”(Ваше высокоблагословение),六品须称为“高尚的大师”(Ваше высокоблагословение)……
在“我的封臣的封臣不是我的封臣”理念下,这些社会的各等级间泾渭分明、互无交集,每个人的尊卑贵贱被用等级头衔绑定在自己的传统称谓上,称谓成了塑造和维护阶级意识的沉重枷锁。例如,今天英语中通常只使用简写形式“Mr”的“Mister”——近代汉语译者将这个词取“老师”的古白话说法翻译为“先生”,但它实际上源于古英语中拉丁语借词“Master”即“主人”的弱化。
因此,当贵族阶层被推翻的时候来临、革命者需要将“平等”被树立为社会的正理时,需要诞生这样一个破除阶级观念的新称谓词。欧洲最早的这种尝试是在“革命老区”,法国人在大革命中引入了“公民”(citoyen),作为无论城乡贫贱一切人等的平等称呼。
值得一提的是,citoyen一词在法国直接取代了原本最接近的法律术语bourgeois,这个词当时的法语含义是“享有王国公民权和政治权利、特别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城镇居民”;熟悉党史的同志应该已经认出来了,这个词连带它的贬义感情色彩后来被引入其他欧洲语言,并最终固定为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术语——“资产阶级”。
法国大革命最终以新兴资产阶级与旧封建体系的合流告终,对他们来说,“公民”(citoyen)这个词显得“过于平等”了。虽然一个统一尊称取代了繁复的头衔体系,但这个尊称最终落在了一个贵族术语头上——Monsieur(源于中古法语mon sieur“我的主人”),这个词现在我们翻译成“先生”,但它在古中国文化中定位最接近的类比可能是“皇叔”。
站在当今法国男性的视角,他们的互称,观感大概相当于:“邓蒂斯皇叔!”“维尔福皇叔!”“各位皇叔,大家晚上好!”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加拿大“怂”了,欧盟也要让步?
2025-07-01 12:17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立菲防长沆瀣一气:我们都有个“敌对邻居”
2025-07-01 11:26 南海局势 -
俄方宣称完全占领卢甘斯克州
2025-07-01 11:20 乌克兰之殇 -
伊朗警告乌克兰:这么做,将产生严重后果
2025-07-01 11:00 -
“稀土禁令让全球面临抉择:买中国的,不然没得用”
2025-07-01 10:41 减排史诗 -
小布什、奥巴马罕见联手谴责
2025-07-01 10:28 特朗普 -
中方呼吁:严肃彻查追责!
2025-07-01 10:24 -
外交部:对菲律宾前参议员托伦蒂诺实施制裁
2025-07-01 10:24 -
内塔尼亚胡7月7日再访美
2025-07-01 10:21 巴以恩仇录 -
美议员放话:特朗普同意了,买俄油,中印加税500%
2025-07-01 10:01 -
欧洲企业“喊饿”,可法国稀土商接不住“泼天富贵”…
2025-07-01 09:29 能源战略 -
马克龙回过味儿来了:这是勒索!
2025-07-01 09:21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和中国分庭抗礼?日本要开采海底稀土
2025-07-01 09:05 日本产经 -
“俄罗斯娃看不到美国制造,身边全是中国货”
2025-07-01 08:55 俄罗斯之声 -
福特CEO:中国电动车,最让我自惭形秽
2025-07-01 08:49 大公司 -
哈萨克斯坦总统签署法律:禁止在公共场所蒙面
2025-07-01 08:26 -
特朗普威胁日本:被宠坏了,贸易协议要告吹
2025-07-01 08:11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我驻澳大使:可笑
2025-07-01 07:47 -
马斯克批共和党:猪党
2025-07-01 07:32 美国经济 -
中国驻欧盟使团:强烈不满、坚决反对
2025-07-01 06:46 香港
相关推荐 -
加拿大“怂”了,欧盟也要让步? 评论 36特朗普威胁日本:被宠坏了,贸易协议要告吹 评论 132“欧盟想一石二鸟,结果可能两头空” 评论 64印度财长:对美贸易谈判有两条“非常大的红线” 评论 165欧尔班炮轰:是欧盟搞的鬼 评论 221最新闻 Hot
-
加拿大“怂”了,欧盟也要让步?
-
荣昌区委书记高洪波回应带头下馆子:我们都不消费,民生就没有钱了
-
俄方宣称完全占领卢甘斯克州
-
水均益晒新身份证,辟谣移民
-
伊朗警告乌克兰:这么做,将产生严重后果
-
立菲防长沆瀣一气:我们都有个“敌对邻居”
-
“稀土禁令让全球面临抉择:买中国的,不然没得用”
-
小布什、奥巴马罕见联手谴责
-
内塔尼亚胡7月7日再访美
-
和中国分庭抗礼?日本要开采海底稀土
-
特朗普威胁日本:被宠坏了,贸易协议要告吹
-
马克龙回过味儿来了:这是勒索!
-
美议员放话:特朗普同意了,买俄油,中印加税500%
-
欧洲企业“喊饿”,可法国稀土商接不住“泼天富贵”…
-
福特CEO:中国电动车,最让我自惭形秽
-
“俄罗斯娃看不到美国制造,身边全是中国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