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洋:安倍原形毕露,有些人又感到被戏弄了
最后更新: 2020-10-02 14:15:30【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陈洋】
尽管已辞去首相职务,离开日本政治舞台中央,但现在的安倍晋三并没有闲着:
先是9月19日,也就是卸任后的第三天,安倍参拜了供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向死去的“英灵报告退任首相一事”,并在当天委托“日本台湾交流协会台北事务所代表”泉裕泰在台湾地区前领导人李登辉的“追思告别礼拜”上宣读悼词。
安倍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自己去参拜靖国神社
接着,9月24日,安倍又在《日本经济新闻》的独家专访中,不无骄傲地提及自己在特朗普上任前,曾极力说服他对抗中国。从积极推进中日关系改善的“豹变”君子,到现在承认自己是鼓动特朗普政府对华打压的始作俑者,与其说卸任首相让安倍获得更多的“言论自由”,倒不如说是让他原形毕露。
在安倍晋三将近8年的首相任期内,中日关系在大部分时间里都因日方的种种消极言行举措而处于低迷状态,但当安倍8月28日突然以个人健康为由宣布辞职后,不论是中国官方,还是中国民间都及时向安倍表达敬意,并祝福他早日康复。
比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8月29日的记者会上表示,“近年来,中日关系重回正轨并取得新的发展……中方对安倍首相为此所做的重要努力表示积极评价,同时祝愿他早日康复。”很多中国网民在社交网络上为再次以健康原因辞职的安倍而惋惜的舆论现象,也被一些日本媒体捕捉到做了充分报道。
如今,安倍晋三前后两幅面孔或许会让一些国人感到尴尬和愤怒,自己朴素的情感仿佛被安倍戏弄了一般:我还在同情你,你怎么就翻脸了呢?
然而,在笔者看来,中国官方和民间不会不知道安倍“保守右翼”的底色,只不过在对待一个病人的时候,任何一名中国人都会抛开意识形态和个人成见,并致以最真诚的祝福,这是中国人民善良与怜悯天性使然。
结合安倍晋三卸任后的言行、接受媒体专访时自曝的内容,以及2016年后的中美日关系,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从2017年开始,安倍政权“突然”积极改善与中国的关系。在奥巴马政府时期,安倍政权可以说是完全倒向美国,不仅积极执行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而且还主动配合美国搅局南海事务,遏制中国、破坏中日关系。然而,到了特朗普政府时期,不难发现,安倍政权开始在中美之间维持一种微妙的平衡,不再明显地倒向美国了。
特朗普在竞选总统期间就曾多次敲打日本,抱怨日美经贸赤字过大、驻日美军费用分担不足、要求日本增加对美投资与采购。安倍晋三在2016年特朗普当选后迅速拜访,并拿中国说事儿,渲染“中国威胁”,其目的就是让“政治素人”特朗普将矛盾焦点从日本转向中国。通过放低姿态、极尽奉承,安倍确实与特朗普建立了良好的私人关系,但特朗普并没有被安倍牵着鼻子走,在日美经贸赤字、驻日美军费用以及采购美国武器方面,特朗普依旧不依不饶,态度坚决。或许,正是感受到了来自美国的压力,以及特朗普难以预测的行事风格,所以安倍晋三从2017年起就迅速并积极推进中日关系改善,调整了在中美两国之间的距离,要知道那只是特朗普刚刚上任不久。
安倍在特朗普面前,总是毕恭毕敬
尽管现在提起来有些马后炮,但安倍晋三对华两面派做法,在其首相末期就已经有所体现。在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艰难时期,日本民间社会积极踊跃向中国进行支援,捐款捐物,但日本政府的动作却较为有限,当时也没有看到安倍晋三对于中国抗疫的只言片语;
在9月16日,也就是安倍卸任时候发布的1分钟视频中,回顾了安倍对美国、澳大利亚、印度,以及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诸多外交成果,但唯独缺少中国的相关内容。要知道,安倍在卸任之前一直是积极致力于推进实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首次日本国事访问。
实际上,作为日本前首相的安倍晋三对华两面派做法,确实令人气愤,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了中日关系获得真正改善发展之难。安倍在第一次担任首相的时候,将中国作为受访国,而在第二次担任首相期间,也曾积极推进中日关系转圜,可以说是近年来日本政坛中为数不多的积极有意推动中日关系的首相了。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正是包括安倍在内的一些日本政客,始终以“零和”心态来看待中国。在战略上,他们始终将中国的崛起与对日本的威胁简单地画等号,在处理地区和国际事务上无法放弃对抗心态,不愿与中国携手合作,致力于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与繁荣,反而刻意夸大中国威胁,在亚太地区散步“中国威胁论”等。
在经济方面,日本能否以互利共赢的态度对待中日经贸合作尤为重要。中国改革开放之初,日本在对华经贸投资合作方面走在了西方国家的前面,而经贸合作也始终在中日之间扮演“压舱石”的角色。
但近几年来,中日经贸合作面临严峻挑战,既有政治关系冷淡的影响,也受全球经济大环境的波及。中日经贸合作的本质是互利共赢,应继续沿着互利共赢、“化竞争为协调”的轨道前行,这其中的关键就是日本应真正与中国在平等相待、互利互惠的基础上推进各领域务实合作。正是因为一些日本政客始终不能摆正对话心态,从而使得中日关系不论如何改善,都很难真正进入一个更深的层次,始终难以达到中俄或日美那样紧密关系。
当然,对于安倍晋三前后不一致的表现,我们也不必过于放在心上。安倍前后不一的毒化言行,再次提醒我们“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相信像安倍晋三这样的对华表里不一的政客,今后肯定还会有很多,我们不仅需要保持警惕,也需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做好我们自己、让我们自己变得更加强大是最为重要的。
诚然,安倍晋三已经卸任首相,目前仅是一名国会众议院议员,但鉴于他在日本政坛的影响力,以及他近期的一些言行表态,预计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对菅义伟政权产生影响。
一方面,现在的菅义伟内阁实际上有很明显的“安倍痕迹”,比如财务大臣麻生太郎、外务大臣茂木敏充、防卫大臣岸信夫等,不是安倍的铁哥们,就是安倍的亲信、兄弟。这也就决定了菅义伟内阁在对华外交方面难以有太大的变动,更不会有太多自主动作。实际上,安倍卸任后迅速参拜靖国神社、悼念李登辉、自曝遏制中国旧事等,不仅是在给日本右翼势力一个交代,向日本右翼展示自己的真实底色,也是在给菅义伟内阁在历史问题、对华对美外交方面奠定底色与基础。
另一方面,菅义伟在竞选自民党总裁期间,就明确表示要继承安倍政权的内政外交政策。或许是出于不放心的关系,安倍如今动作频繁、不断放话,也是在无形中给菅义伟内阁画一道红线,或设一个紧箍,防止出现意外情况,或菅义伟内阁出现“失控”,无法完全掌控。因此,预计作为新首相的菅义伟在任期内或许不敢参拜靖国神社,但其内阁中必然有成员会去参拜靖国神社,或效仿安倍,或借参拜来拉近与安倍的关系,谋取政治红利。
伴随安倍晋三的突然辞职,日本提前进入了“后安倍时代”,但鉴于安倍在日本社会以及自民党内部的影响力,可以想见安倍仍将会以“影子首相”的方式影响日本政坛。总体而言,作为日本新首相的菅义伟确实给日本带来了一些新气象和新期待,但他难以跳脱出作为“幕后总指挥”的安倍晋三画下的政治外交圆圈的宿命,并只能在这个圆圈范围内行动。从这个角度而言,这不是菅义伟的悲哀,而是日本政坛的悲哀。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小婷 
-
梅拉尼娅:已推迟所有行程
2020-10-02 14:15 特朗普 -
-
特朗普明天只有一个行程
2020-10-02 14:10 特朗普 -
白宫医生透露特朗普夫妇现状
2020-10-02 13:56 美国一梦 -
特朗普确诊,道指期货跌超500点
2020-10-02 13:24 新冠疫情与世界大变局 -
国庆日《纽约时报》发专栏:管你喜欢与否,香港属于中国
2020-10-02 13:22 香港 -
英国加强留学生“敏感学科”申请审查,英媒:针对中国
2020-10-02 12:38 留学潮 -
特朗普立刻接受检测,开始隔离
2020-10-02 10:46 新冠疫情与世界大变局 -
美政府还不消停:首次将香港纳入“难民分配”项目
2020-10-02 10:37 中美关系 -
中国驻英使馆:强烈谴责“港独”暴徒焚烧国旗、冲撞使馆
2020-10-02 10:12 不列颠 -
刚陪完辩论,特朗普亲密助手确诊
2020-10-02 09:48 美国大选2020 -
中国驻美大使馆举办双节音乐会
2020-10-02 09:06 节日谈 -
俄外交部发言人中文送祝福:国庆快乐
2020-10-02 07:21 俄罗斯之声 -
捷克总统发来祝福:一旦条件允许,我仍准备赴华
2020-10-01 22:07 中国外交 -
-
这国总统说汉语祝中国人民“国庆快乐”
2020-10-01 18:00 中国外交 -
对TikTok交易,美财长再发威胁
2020-10-01 17:25 大公司 -
反制!WTO同意欧盟向美国40亿美元商品加税
2020-10-01 16:35 美国经济 -
他想拉拢梵蒂冈谴责中国,失败了
2020-10-01 16:18 -
“中国人在看他俩笑话”
2020-10-01 16:14 美国大选
相关推荐 -
中国按下“暂停键”,“波音重大挫折” 评论 0“长期来看,特朗普关税或将增强中国国内经济” 评论 118“眼下是美国痛感更强、压力更大,想重回谈判桌” 评论 163“华裔科学家五年前在美坠亡,与美方调查有关?” 评论 143义乌有信心挺过去,心疼美国一秒:他们上哪儿找袜子? 评论 208最新闻 Hot
-
中国按下“暂停键”,“波音重大挫折”
-
“长期来看,特朗普关税或将增强中国国内经济”
-
真急了!特朗普要叫停英伟达对华特供版
-
摩根大通CEO喊话特朗普:中美脱钩不应是美国目标
-
美国网友涌向这家中国电商平台,下载量暴增940%
-
知名华裔教授在美失联,妻子控诉:为这国奉献,却被当罪犯
-
拜登卸任后首次公开抨击特朗普,白宫嘲讽:震惊,我以为他去睡觉了
-
美官员挑拨:匈牙利,要小心中国
-
加税前奏?特朗普下令启动调查
-
法国农业部向广告商提要求:用白人演员替代混血演员
-
刘满仓被逮捕
-
白宫:特朗普希望哈佛大学道歉
-
果然,欧盟白费工夫
-
“眼下是美国痛感更强、压力更大,想重回谈判桌”
-
欧盟抱怨:谈了两小时,不知道美国要什么
-
隔空互怼,万斯批泽连斯基:荒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