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谓新质生产力,是“中国新能源”VS“美国AI”吗?
新质生产力是中国对于工业革命给出的路线图,与美国的人工智能产业革命路线很不一样。美国还是比较“传统”的创新路线,发明一种潜力极为巨大的新技术,来改变世界。新质生产力如果对全球生产力有了革命性的影响,会是一次“非传统”的工业革命。[全文]
-
美国想把中国芯片产业“赶尽杀绝”,却给自己制造了最大对手
当美国政府搞指标卡控、禁售、禁止代工这些禁令时,是认为还能控制先进技术,要阻止中国技术进步。当美国政府针对中国光伏、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发起“特别301调查”时,就说明中国有了巨大的产业优势,在全球竞争力强劲,美国要靠加关税来平衡压力。[全文]
-
“中国英伟达”闯过2024
很多人问中国芯片的出路在哪里,从一个外部观察者的视角,短期的确要实现自主替代,长期则需要参与到对产业的标准制定当中,这样才能够影响到全球产业。[全文]
-
全球汽车“大战”开打,形势如何?
作为后发国家,中国汽车产业凭借电动汽车,眼看着就要超过老牌汽车工业大国。这些汽车关税事件也恰恰说明,原来的汽车产业格局要解体了,全球汽车产业大战已经开打。[全文]
-
这三个美国女人讲出了中国经济真相
三位美国女高官从三个维度全面阐述了对中国经济的认知:强大的创新能力、高效的经济制度和巨大的产能。[全文]
-
中美汽车竞争?不存在的
虽然拜登渲染与中国竞争,但是在汽车领域,并不存在中美竞争,只有单方面碾压。[全文]
-
印度在努力学习中国,我们要正视印度经济崛起
之前与中国的发展竞争,印度承认落后了,但并不服气,而是“前面印度没好好干,现在要追赶”的心态。许多印度人看到中国发展成就相关的视频,往往会评论说,这和印度差不多,或者说以后印度也会这么好。[全文]
-
在承认“九二共识”这件事上,没有“模糊地带”
民进党这是赤裸裸否认历史事实,国民党执政时承认的事,都想不认了。这种态度需要坚决打击。[全文]
-
长假+带薪休假,好消息要来了?
如果一路开车,到处都是美景和享受生活的人群,真是前所未有的盛世了。[全文]
-
光伏风电水电超级能源网,中美欧谁能建成?
中国将会在可再生能源占比指标上赶超欧洲,成为全球绿色能源事业的主力和先锋,发力冲击新的生态文明。[全文]
-
很多人觉得消费拉不动经济,那是没看到中国震撼全球的生产力
中国固定资产形成占GDP的比率高到45%远远领先其它国家,不应该当成坏事,这是中国的能力。更不应该以为,中国只会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全文]
-
管制镓、锗出口,不要一谈就是“反制”,格局要打开
中国这些年绝对是全球实体经济的中流砥柱,但确实也需要补补课,查查一些潜在的管理疏漏。有时明明贡献巨大,连自己人都茫然无知,以为是为了挣钱的自然结果,这种思维要不得,要改。[全文]
-
震撼来了!欧洲汽车市场如何迎接中国新能源冲击?
如果在2022年看,中国2021年新能源车销量是300万辆的规模,还不是太可怕。2023年才知道2022年的数据,马上全年销量要往900万辆走了,增速太快,一不留神格局就大变了。[全文]
-
欧洲经济普涨,为何老大德国却陷入“技术性衰退”?
传统工业强项已经不被资本市场看好了。[全文]
-
中国已经堂堂正正赢得了尊敬,这是世界经济的大事
中国制造业的目标应该是发展强大到让对手绝望的程度。近来的全球乱源就是美国要维持霸权,政客集体发疯了一样。但是,因为中国制造业实力足够强大,有效震慑了对手。美国实际已经调整了目标,不再设想对中国取得短期攻击效果,而是转入长期竞争,不断表达信心。[全文]
-
传统产业不等于低端产业,如何升级?
中国产业结构升级没有单纯走西方发达国家逐步“脱实向虚”的老路,而是通过一系列新技术、新机制的赋能,使工农业生产效率得到飞速提升。[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