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洛闻:岸田卸任前访韩,尹锡悦政府为何如此“倒贴”?
最后更新: 2024-09-08 14:23:48【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常洛闻】
2024年9月6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卸任前夕,最后一次以“穿梭外交”名义,公务访问韩国,会见韩国总统尹锡悦。
双方官媒称就加强韩美日合作以应对朝鲜挑衅、朝俄密切互动等地区安全威胁达成共识,岸田为表示诚意,还拿出了一些历史档案作为象征性的纪念品。但在历史问题、福岛核污染水问题、领土问题等敏感议题方面,两国默契地保持了沉默。
9月6日,在首尔龙山总统府,韩国总统尹锡悦(右)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举行会谈。韩联社
两人从当天下午3时35分起先后举行小范围和大范围会谈,时长约100分钟。这是韩日领导人自去年3月启动首脑间“穿梭外交”后的第12次会晤,也是今年以来第三次会晤。
韩国国家安保室第一次长金泰孝在记者会上表示,两国领导人回顾其间所取得的合作成果,并就深化双边务实合作、韩半岛局势、韩美日合作,以及包括印太地区在内的地区和国际合作方案深入交换了意见。两位领导人重申将强硬应对朝鲜挑衅行为,一致认为有必要维持应对态势,防止朝鲜依靠俄罗斯力量持续发起挑衅。为此,双方商定继承并发展戴维营协议精神。尹锡悦表示,为了发展韩日和韩美日之间的合作,坚持自己和岸田首相积累的两国合作的大方向至关重要。岸田文雄重申日方支持韩国政府的“八一五统一新战略”的立场。
当地时间2023年8月18日,在美国戴维营,韩国总统尹锡悦、美国总统拜登、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首脑会谈后联合举行记者会。韩联社
针对历史问题,岸田文雄重申继承历届日本内阁的历史观,包括两国1998年发表的《21世纪韩日新伙伴关系联合宣言》(又称“金大中-小渊惠三联合宣言”)等。对于强征劳工问题,岸田则表示,对当时很多人在苛刻环境下所经历的痛苦感同身受。日本新政府上台后,日韩关系的重要性不会改变。作为行将退任的自民党总裁、日本内阁总理大臣,岸田仍坚持发表不咸不淡的表态,真是“听君一席话,如同一席话”。
尹锡悦倒是照单全收,他表示,当前韩日关系仍然存在困难。若两国齐心协力,在明年迎来邦交正常化60周年之际,必将推动韩日关系更上一层楼。
9月6日,在首尔龙山总统府,尹锡悦和岸田文雄举行大范围会谈韩联社/总统室通讯摄影记者团
作为首脑会的“纪念品”,两国签署了“关于旅外公民保护的合作备忘录”,谋划未来在第三国共同撤侨的合作机制;尝试简化两国公民出入境手续,以给突破1000万人次/年的双边往来规模创造便利。日方还向韩提供了部分涉“浮岛丸”号炸沉事件乘客名单的相关资料,作为“日韩亲善”的象征。
“浮岛丸”事件,是指二战刚刚结束后不久,日本海军运输舰“浮岛丸”号在运送数千名朝鲜劳工回国途中发生爆炸,造成524人死亡的惨剧。
“‘浮岛丸’诉讼原告团”于1992年8月25日到日本京都地方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日本政府查明真相、返还遇难者遗骨、支付30亿日元损害赔偿和“官方谢罪”。对此,京都地方法院的一审判决只承认了对少数幸存者的损害赔偿,“原告团”要求的查明真相、返还遇难者遗骨和“官方谢罪”的请求均被驳回,而高等法院和最高法院(二审和三审)则做出了驳回“原告团”所有请求的判决。
这一案件背后,折射的是日本军国主义政府丧心病狂地开动国家机器,以举国之力侵略、蹂躏邻国的罪恶事实。朝鲜半岛由于早早堕入日本人的侵略铁蹄之下,一面遭受着最残酷的剥削和歧视,一面被日本人强征,作为对中国内陆侵略中的劳工和炮灰。
1938年1月22日,日本国会通过了《国家总动员法》,据此日本政府和军部又陆续制定了《劳务动员计划》(后又改成《国民动员计划》)等,并把这些“计划”适用于“外民族”朝鲜人。后来,日本的侵略战争进入了疯狂状态,为能够随时动员必要的劳动力,日本政府开始实施征用制。劳动力动员起初的形式是公开召集,后来则转变成由政府机关来主导。1939年日本政府公布了《国民征用令》,实行战时体制。1942年5月日本内阁会议又做出了“对朝鲜同胞实行征兵制,并自昭和19年起加以征集”的决定,把原来的志愿兵制改为义务征兵制,规定凡是适龄青年必须入营服役。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朝鲜战俘和劳工理论上重获自由。1945年8月22日晚上22时许,重4730吨的日本帝国海军运输舰“浮岛丸”号满载着约4000名人员(3735名回国的朝鲜人和250名日本船员)离开了大森县大湊海军基地。
24日,接到“大海指令”的“浮岛丸”改变航向驶入舞鹤湾。当天下午5点20分左右,“浮岛丸”号到达内下佐波贺时船体中央突然发生爆炸,船体被炸成两部分,1小时后,海面上只剩下一部分船桅,朝鲜劳工、船员和船体全部沉入海中,这一事件造成524名朝鲜劳工和25名日本船员罹难。案发当时捞出来的遇难者遗体被临时埋葬在舞鹤海军兵团基地,其他遗体与军舰一起沉入了海底。
“浮岛丸”
1945年9月18日韩国《釜山日报》对“浮岛丸”事件进行了报道,并称该舰所载人数是8000名,死亡人数是5000名,甚至有民间根据幸存者的推测,称登船总人数在12000人。日本媒体只是进行了简单的报道,详细情况则只字未提。
日本直到5年后,才开始处理沉船和遇难者遗骸。日本饭野重工业株式会社为了把沉在海底的“浮岛丸”号打捞上来再利用,先后两次(1950年3月和1954年1月)进行了船体后半部和前半部的打捞工作,捞出的数百具遗骨中的部分遗骨从1971年开始通过外交途径返还,280具身份不明者的遗骨还存放在东京的祐天寺,与大量日本低级战犯的骸骨混杂放置在一处。1978年在舞鹤的下佐波贺建了“浮岛丸”殉难者碑,每年8月24日举行慰灵节纪念。
“浮岛丸”惨剧纪念碑,碑体主人公着朝鲜民族服饰,面向朝鲜半岛
由于日本在侵略朝鲜期间推行“皇民化”,强制朝鲜人“创世改名”,很多遇难者的朝鲜人身份无从确认,而日本政府又长期声称没有相关资料,一直不肯公开登船人员的名单,将无名遗骨长期搁置在日本,导致韩国和朝鲜的遗属无法正常追慕先祖。其情形与台湾高金素梅为代表的台湾人,要求将台湾先人遗骨移出靖国神社有些类似。
关于“浮岛丸”号爆炸原因,日本、韩国和朝鲜一直存在争议。日本方面称,“浮岛丸”号在舞鹤港撞上美军布设的水雷而发生爆炸,但一些幸存者认为爆炸是日本船员故意制造,原因是日本船员都是军人,担心“浮岛丸”号到达釜山港后,会被当做战俘扣押,而且对战败极端不满,所以干脆制造爆炸,杀人泄愤。
后世对此案的研究,多倾向于后者,在日本防卫省战争史资料库中,发现1945年8月19日海军省运输本部发给大凑海军警备部参谋长的电报,电文写有允许“浮岛丸”运航的内容。当时盟军有禁令,禁止100吨以上的船只在日本领海航行。4730吨的海军运输舰能顺利启航,是最大的疑点。据当时“浮岛丸”船员的供词,起航时油量不足,说明船只一开始就没有打算驶向釜山港。爆炸之前,船上的日本人慌忙乘坐小船而逃。起锚当天,驶往舞鹤港口的航线是刚刚扫雷完毕的安全水域,而且幸存者称没有看到水雷爆炸时必有的水柱,且只爆炸了一次,但船只解体时多次发生了连续爆炸,与水雷的情形不符。
就是这样一个案件,在2004年年底三审定谳,韩人原告团的所有诉讼请求均被驳回。其判例对中国抵抗日寇侵略期间的平顶山惨案等案件的索赔追溯,有极强的负面意义,给今后亚洲国家对日民间索赔的前景又蒙上一层乌云。
岸田政府在离任之前拿出此案相关的历史文件给尹锡悦政府,一方面是访韩不得不做的表面功夫,另一方面是日本国内的独立记者在6月份已掌握相关资料,并给了韩国民间团体一些信息,使得日本政府相当被动,一是给国内的自民党选举制造议题,二是吃准了尹锡悦政府不会借题发挥,能将文件对日本的冲击降到最小。但从韩国角度来看,这样的安排,多少有些尴尬甚至羞辱意味。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三部门:拟允许在京津沪等地设立外商独资医院
2024-09-08 13:29 -
法国11万人走上街头抗议,“马克龙窃取选举!”
2024-09-08 13:28 法国见闻 -
台风“摩羯”在越南已造成11人死亡
2024-09-08 13:13 极端天气 -
“如果是乌克兰破坏的,那德国应该停止调查”
2024-09-08 11:59 欧洲乱局 -
荷兰宣布将扩大光刻机的管制范围,商务部:不满
2024-09-08 11:54 -
就业数据不如预期,美联储降息将至?
2024-09-08 09:45 美国一梦 -
“我也对中方说过,唯一不能做的事就是放弃乌克兰”
2024-09-08 09:28 乌克兰之殇 -
“摩羯”已致越南4死78伤,越副总理要求提供及时准确台风预报
2024-09-08 09:06 极端天气 -
委内瑞拉撤销巴西对阿根廷驻委使馆代表权,巴政府:震惊
2024-09-08 07:17 -
胡塞称击落一架美军MQ-9无人机
2024-09-08 07:13 -
罕见!美英情报头子共同露面,又念叨中国
2024-09-07 23:26 美国一梦 -
韩正访问蒙古国,就下阶段中蒙关系发展提出五点建议
2024-09-07 22:07 中国外交 -
“要开学了,学校没了!”美高校迎来“倒闭潮”
2024-09-07 21:33 美国一梦 -
连农用无人机都不放过?
2024-09-07 21:33 中美关系 -
“中国大陆上半年扫货250亿美元,超美韩台总和”
2024-09-07 20:47 观察者头条 -
罕见发声,“呼吁美方公平审查”
2024-09-07 19:36 美国一梦 -
新加坡外长维文将访华
2024-09-07 18:24 中国外交 -
这场“全美噩梦”,谁该负责?
2024-09-07 15:49 美国枪击案 -
共和党前副总统切尼支持哈里斯,特朗普破防了
2024-09-07 15:37 美国大选 -
马斯克:有点眼熟
2024-09-07 15:15
相关推荐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评论 24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评论 68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评论 305直播:跟着军工组探访俄罗斯兵器博物馆 评论 128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评论 1315最新闻 Hot
-
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
“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去世,享年88岁
-
教皇选举首轮投票结果出炉:是黑烟
-
特朗普:愿意出面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
担心美国施压,在华德企:希望新一届德国政府确立平衡立场
-
“以方计划会越过另一条红线”,欧洲6国外长发布联合声明
-
印空军:今起在与巴基斯坦接壤地区进行演习
-
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
拜登卸任后首次受访:特朗普太掉价了,美国不代表掠夺
-
哥伦比亚准备加入“一带一路”?中方回应
-
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
首批145%关税中国货船抵洛杉矶港,美业界预警…
-
立陶宛和拉脱维亚又使坏,俄方怒斥
-
俄方宣布:8月底,普京将访华
-
特朗普又要给波斯湾改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