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德烈·科尔图诺夫、赵华胜:“全球核战争因为太危险而没有人会发动”,这种想法就很危险
最后更新: 2024-03-13 07:32:16为什么冷战结束导致国际社会更大的倒退?
科尔图诺夫:
说冷战结束没有带来任何和平红利,那是错误的。我这个年纪还记得上世纪90年代初,我们中许多人都认为,大国之间爆发核战争甚至常规战争的危险已经永远消除了。为了巩固新的现实,签署了许多重要的协议——《巴黎宪章》、《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北约-俄罗斯共同关系、合作暨安全基础法》等等。东西方之间的贸易、投资、旅游和民间社会互动激增。不幸的是,现在的事实证明,双方在国际安全和全球治理的基本层面上有着非常不同的看法。
西方国家认为,未来的国际治理体系应该以西方国家主导的国际机构为核心,比如北约和欧盟,希望将这些机构的覆盖逐步扩大到中欧和东欧的前社会主义国家。当时的假设是,西方将在新体系内定义游戏规则,其他国家必须无条件地接受这些规则。
当然,其他国家,尤其是俄罗斯,很难接受这样的安排。人们还应该注意到,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全球力量平衡转向了有利于非西方国家的方向,其中也包括中国。这些转变必须反映在国际治理体系当中,但美西方没有做好这样的准备,不愿意接受这种转变。
赵华胜:
俄罗斯与西方对乌克兰危机的解释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叙事版本。
冷战结束后,俄罗斯与美欧的战略矛盾集中反映在北约东扩上。俄罗斯认为,在华约解散之后,北约继续存在的合法性基础已经失去,北约继续存在并不断向东扩大是俄乌冲突爆发的根本原因。北约则认为,越向东推进,就越能把俄罗斯的安全威胁隔离得更远,新加入国家因得到集体保障也越安全。
因此,尽管俄罗斯不停地警告,北约还是进行了5轮扩员,把波罗的海三国和中东欧国家尽数纳入,并且不准备就此止步。北约认为,“孱弱”的俄罗斯无能为力,只能无奈地接受事实。俄罗斯的战略工具箱里只有两个杀手锏:能源和军事力量。使用能源武器对俄罗斯来说也是自伤,很难大规模使用;而在后冷战时期,使用战争武器似乎难以想象。美国和欧洲认为,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俄罗斯对乌克兰入侵,违反了国际法。俄罗斯发动战争的根源是恢复帝国的野心和领土扩张传统。
俄罗斯清楚地知道,北约扩大的下一目标是乌克兰和格鲁吉亚,这在2008年北约布加勒斯特峰会上已提上议事日程。俄罗斯感到退无可退,决定抢先一步,拿下乌克兰。
客观地看,俄乌战争发生的过程是复杂的,不是因为单个原因,也不是因为单方面原因,它由多种因素的交错和互动形成。俄乌战争虽发生于乌克兰,但它是俄罗斯与西方矛盾长期积累的结果。俄罗斯和西方的解释基于不同立场和逻辑,服务于不同的政治目标,不可能形成共识。
核战争风险真的存在吗?
赵华胜:
许多人认为,当前的形势可与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相比,甚至比那时更危险,这并不是夸大其词。
有人总结说,古巴导弹危机之所以没有发展成一场核战争,最重要的因素是苏美领导人也就是赫鲁晓夫和肯尼迪对核武器的忌惮之心,对核战争后果有清醒认识。赫鲁晓夫本人也承认这一点。然而,在二战末期广岛长崎事件后,已有近80年里没有使用核武器,人们产生了核武器不会被真正使用的感觉,对核武器的忌惮之心已经减弱。
当年,古巴导弹危机虽然气氛高度紧张,但只持续了13天,类似一场危机管理。现在美俄则处于代理人战争状态,这场战争已经进行了两年,仍还看不到尽头。俄乌战争从爆发之日起就笼罩着核战争阴影,因为美俄是两个最大的核国家。战争前景难以预料,不能排除各种意外。只要乌克兰战争继续进行,核风险就不会消除。还应看到,这场战争对俄美来说不是一般的事件,而是战略赌博,其赌注之高,使用核武器不能完全排除在外。
随着核武器小型化和精确化,战术核武器可用于战场的想法更易被接受。按照这种观点,使用战术核武器不会导致核大战,也不会导致人类毁灭。这种想法也增加了核战争的风险。
核领域形势令人不安。美俄之间的核控制度几乎完全瓦解,硕果仅存的只有《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但俄罗斯也已停止执行。美俄之间新的核竞赛正在重启,对核试验的限制已被解除,包括设想使用核武器的军事演练频仍,太空核武器化危险有增无减,核武器有越来越大的扩散可能。
尽管核战争是低概率的风险,但考虑到它难以预料的严重后果,再怎么强调对它的预防也不过分。核战争不能试验,一旦开启,就等于打开潘多拉盒子,再也无法合上。国际社会80年来形成的道德禁忌将被打破,大国赖以防止世界大战最有力的威慑工具将不复存在。
科尔图诺夫:
我们常想当然地认为,既然全球核战争很可能摧毁人类文明,那么就没有人会发动它。然而,历史告诉我们,即使双方都不想发动战争,战争也可能爆发。例如,没有一个欧洲国家准备好或愿意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但那场战争摧毁了整个欧洲大陆,终结了四个伟大的帝国(沙俄、奥匈、德意志、奥斯曼)。
一场战争的爆发可能是由于技术或人为错误,也可能是由于无意的升级或对对方意图的错误评估。今天的局势特别危险,因为俄罗斯和西方之间的大部分沟通渠道遭到中断或冻结,双方甚至无法讨论基本的建立信任的措施。
更糟糕的是,我们现在听到许多专家甚至一些政治家的声明,认为核交火可以以某种方式控制或限制。在我看来,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假设,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进行核战争实验。
最坏的前景会是什么?如何防止它的发生?
科尔图诺夫:
我认为最坏的情况是,西方越来越多地介入俄乌冲突,最终使北约成为冲突的直接当事方。一些西方领导人,如法国总统马克龙(Emanuel Macron),至少已经在原则上考虑这样的选择。如果北约和俄罗斯在欧洲中部发生大规模军事对抗,将很难将其保持在常规水平上——失败的一方会考虑至少使用战术核系统来改变冲突的势头。一旦越过核门槛,就没有办法防止局势进一步升级。
当然,从不归路上退一步的最好办法,是结束欧洲的冲突,并就未来的欧洲安全体系达成全面解决方案。然而,这看起来并不像一个现实的前景。如果没有办法停止流血,应该有办法防止进一步升级。特别是,人们可能会回到2022年1月关于核战争的P5声明,即没有人能赢,因此任何人都不应该发射。联合国五常任理事国在加强战略稳定方面采取的任何进一步措施都是非常合适的。目前,恢复半个世纪以来传统的美俄战略对话已经没有希望,因此,我们必须考虑在多边轨道上可能存在的非常有限的机会。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周子怡 
-
西媒称红海危机破坏“一带一路”倡议“联通亚欧”目标,我大使回应
2024-03-13 07:29 中国外交 -
俄坠毁运输机上16人全部死亡
2024-03-13 07:13 俄罗斯之声 -
越南对美贸易顺差仅次中欧墨,若特朗普卷土重来或再度开火?
2024-03-12 23:02 -
马克龙推迟访乌,梅德韦杰夫开喷:懦夫
2024-03-12 22:51 俄罗斯之声 -
“我们支持特朗普胜选,美国缺乏一位强大的总统”
2024-03-12 22:16 特朗普 -
CIA局长称美国继续支持乌克兰就可以间接遏制中国,外交部回应
2024-03-12 21:41 中美关系 -
一公民在俄罗斯因涉间谍罪被捕,韩国政府表态
2024-03-12 21:27 三八线之南 -
外交部驻港公署致信美媒:对你报的无知和双标深感震惊
2024-03-12 20:47 香港 -
拜登考虑对以军援设限?白宫回应
2024-03-12 20:08 -
俄称别尔哥罗德市政大楼遭乌无人机袭击
2024-03-12 19:57 俄罗斯之声 -
再遭乌军跨境袭击?俄方回应
2024-03-12 19:09 俄罗斯之声 -
他跟欧盟唱反调:应该降低中国电动车关税
2024-03-12 19:03 新能源汽车 -
“中国出口激增,美欧想阻止,但已无能为力”
2024-03-12 17:41 外媒看中国 -
“岸田文雄敦促中方立即撤销”,外交部表态
2024-03-12 17:39 福岛核泄漏 -
印度政府要求中国手机厂商做这三件事
2024-03-12 17:15 龙象之间 -
匈牙利对中国有关商务人士签发长期签证,外交部:欢迎
2024-03-12 16:42 -
美国防预算首次单列台湾地区,我外交部回应
2024-03-12 16:07 中美关系 -
汪文斌回应日媒:二者有本质区别,这是一个常识
2024-03-12 16:03 福岛核泄漏 -
外交部:中菲在南海不存在领土争议
2024-03-12 15:59 南海局势 -
“台湾地区嫌犯将被遣返至中国大陆”
2024-03-12 15:55
相关推荐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98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57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86“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90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评论 407最新闻 Hot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
俄副总理: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谈判取得进展
-
“欧洲在华企业偷着乐:机会来了”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
印度称军事基地遭巴基斯坦袭击,巴方否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