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德烈·科尔图诺夫、赵华胜:“全球核战争因为太危险而没有人会发动”,这种想法就很危险
最后更新: 2024-03-13 07:32:16按:俄乌冲突仍在持续。法国总统马克龙提出要派军队参战引起轩然大波。很多政治家和学者担心美俄矛盾下的乌克兰危机外溢风险加剧。
如何管控这一关系全球战略安全的危机,在3月初举行的“2024·中俄三亚对话”期间,北京对话(Beijing Club for International Dialogue)邀请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主任科尔图诺夫(Andrey Kortunov)和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教授、北京对话特约专家赵华胜进行了一场深度对话。
两位专家就国际安全形势、冷战还是热战、核战争风险与预防、国际秩序、中俄关系等话题,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解析和安全战略建议。
国际安全形势:悲观还是乐观?
科尔图诺夫:
最近国际上一些事件,难以让我们对全球安全保持乐观,至少近期都是这样。在欧洲、中东、非洲和其他地区正在发生的冲突,多数可能会继续下去,一些新冲突还可能会爆发。
全球经济发展前景高度不确定,不排除出现新一轮衰退的可能性。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加剧,自然灾害威胁在日益增加。美国、英国、欧洲议会以及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地方的选举,增加了全球治理的不确定性。
即使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冲突没有进一步升级,俄罗斯与西方的对抗没有进一步恶化,欧洲现存的危机也注定会向全球释放不稳定性,就像一块石头扔进池塘里,在水面上激起涟漪一样。
并非地球上每个角落的冲突都与俄乌冲突直接相关,每一场冲突都有其自身的根源、动力和受益者。然而,欧洲动荡的影响无处不在——在加沙和约旦河西岸,在也门和萨赫勒,在朝鲜半岛和南高加索。
美俄战略军备控制协议已经冻结,恢复协议的机会正在一天天消失。鉴于大国未能恢复与伊朗达成的《联合全面行动计划》(JCPOA),也未能阻止朝鲜的核武器和弹道导弹计划,核不扩散机制履行情况不好。去年中美旧金山会晤达成的共识非常脆弱,不排除出现又一个紧张升级的循环。全球经济面临保护主义、贸易战和单边制裁的高风险,可能进一步分化。
这些事态发展对国际机构作用、气候变化议程、全球粮食和能源安全、跨境移民管理以及打击国际恐怖主义产生了重大影响。
赵华胜:
现在的全球安全形势没有任何令人乐观的理由,这不仅是冷战结束以来最危险的时刻,而且是自冷战以来最危险的时期。人们经常提出世界会不会进入新冷战的问题,但更应问的是,世界会不会进入新的热战。
正在进行的俄乌战争中,上百万军人已厮杀了两年,动用了飞机、坦克、大炮、军舰、导弹等除核武器之外的几乎所有重武器。美国和北约国家已近乎直接卷入。在这种情况下,还谈会不会发生新冷战,显得过于苍白无力。有人把没有出现两大军事集团、两大意识形态体系、两大世界市场直接对抗作为没有新冷战的标志,但那只是表现的形式,冷战的实质在于世界大国的非直接军事冲突的对立和对抗。
虽然世界的命运不是注定的,不能走向宿命论,但现在的趋势不能不使人感到担忧。世界的政治、经济、外交、技术和技术标准、安全、产业和供应链的分割在加深。驱动这一过程最重要的原因,是西方把世界划为“民主”和“集权”两个阵营,并派生出相关政策。中国反对和强烈抵制这种做法,但是,团结需要两方合作,而分裂和对立只需一方坚持就能做到。
各主要国家都在加强军备。裁军谈判已是过去式,加强军备是各主要国家的主流。各国都希望通过加强军备来保证安全,但它导致的结果是推动军备竞赛,只会增加普遍的不安全。
地区冲突在蔓延和难以控制。以色列与哈马斯的武装冲突不仅对地区安全稳定造成强烈冲击,而且波及到国际政治和贸易。联合国等国际机制对此无能为力,大国对抗使地区冲突失去了有效的国际约束。
与此同时,地区热点持续高温,形成大面积的潜在冲突点。这如同活火山一样,不知什么时候会喷发,让世界处于惴惴不安中。
当然,最大的危机是俄乌冲突,已经持续了两年,现在仍看不到尽头。不仅如此,战争的烈度在增强,范围在扩大,并且有升级的可能。俄乌战争一旦失控,所有北约国家都将陷入其中,新的世界大战难以避免。
与过去的安全危机相比,目前的情况有何不同?
赵华胜:
在有过两次世界大战的痛苦经历和经验教训、在一系列国际治理体系和机制得以建立、在国际合作空前密切、国家之间的相互联系空前紧密、在冷战结束出现了大国和平与合作的状态之后、在社会文明提高、财富空前增加、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条件下,简单说,在人类进入了最文明最发达的21世纪之后,却又走向传统的自相残杀的野蛮战争,走向不惜毁灭人类文明的新的世界大战边缘。人类行为的这种“返祖”现象,是需要深入思考的重大问题。
每一次重大安全危机都有其发生的环境和动因,俄乌冲突也一样。一个特别令人不安的事实是,目前在俄罗斯、乌克兰、欧洲、美国,支持战争打下去的声音都大于终止战争的声音,各方都没有形成强大的要求和平的政治和社会力量,战争舆论甚嚣尘上,并为更大的战争进行准备。
双方都认为,军事上的示强将产生巨大的威慑力,从而使对方不敢轻举妄动,避免更大的战争发生。但如同历史上一再发生过的,这样做的效果往往是恰恰相反,导致危机升级。
双方也都认为从二战历史中吸取了教训,但对教训的理解是不同的。欧洲认为,绥靖是导致二战发生的重要原因,因此一定要顶住俄罗斯的第一步。而俄罗斯认为,二战前没有对敌对力量接近苏联边界做出有力反应,从而使苏联处于直接的侵略威胁之下。因此,双方接受的历史教训不是导向和平,而是走向冲突。
最根本的问题是,双方存在深刻的误解,或是完全没有相互理解。俄罗斯认为北约扩大到俄罗斯边界是直接战争威胁,特别军事行动是为消除这一威胁;而北约认为东扩是欧洲安全的保障。如果俄罗斯在乌克兰取胜,下一步欧洲将成为它的打击目标,因此北约必须支持乌克兰,把俄罗斯阻挡在乌克兰之外。
当地时间2024年3月10日,顿涅茨克地区,遭受导弹袭击后,一名检察官站在被摧毁的汽车旁边。(图源:视觉中国)
不管俄乌冲突有什么特别之处,但与所有的战争一样,它都给双方造成巨大的苦难,数十万军人和平民死伤,城市和家园被夷为废墟,千辛万苦得来的建设成果毁于一旦,正常生活离人民远去。战争继续升级只能给俄罗斯和乌克兰人民带来更深重的灾难。因此,停止战争、防止升级对俄乌两国来说都是减小损失和苦难的最可取的道路。
科尔图诺夫:
人类曾经不止一次地经历过艰难时期,但世界并没有走向终结,国际体系始终表现出非凡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人们可以参考2008-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或2011年的阿拉伯之春,2015年欧洲的移民潮或2020-2022年的COVID-19大流行。国际体系成功地度过了许多困难时期,并承受了许多冲击。然而,从1991年苏联解体和2001年美国遭遇9·11恐怖袭击开始,所有冲击都大体局限于全球治理的一个维度或世界的一个地区。相反,欧洲目前的危机正迅速形成真正的全球危机,展现出危机的多维性。
面对以往的灾难冲突,大国总是能迅速团结起来,搁置分歧,携手应对共同的威胁和挑战。但现今情况已不再如此——在当前分裂的地缘政治环境下,大国更可能相互对抗,而不是相互合作。国际体系正迅速滑向一场危险的零和游戏(有些人甚至认为这是一场负和游戏),双方达成妥协变得极其困难。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周子怡 
-
西媒称红海危机破坏“一带一路”倡议“联通亚欧”目标,我大使回应
2024-03-13 07:29 中国外交 -
俄坠毁运输机上16人全部死亡
2024-03-13 07:13 俄罗斯之声 -
越南对美贸易顺差仅次中欧墨,若特朗普卷土重来或再度开火?
2024-03-12 23:02 -
马克龙推迟访乌,梅德韦杰夫开喷:懦夫
2024-03-12 22:51 俄罗斯之声 -
“我们支持特朗普胜选,美国缺乏一位强大的总统”
2024-03-12 22:16 特朗普 -
CIA局长称美国继续支持乌克兰就可以间接遏制中国,外交部回应
2024-03-12 21:41 中美关系 -
一公民在俄罗斯因涉间谍罪被捕,韩国政府表态
2024-03-12 21:27 三八线之南 -
外交部驻港公署致信美媒:对你报的无知和双标深感震惊
2024-03-12 20:47 香港 -
拜登考虑对以军援设限?白宫回应
2024-03-12 20:08 -
俄称别尔哥罗德市政大楼遭乌无人机袭击
2024-03-12 19:57 俄罗斯之声 -
再遭乌军跨境袭击?俄方回应
2024-03-12 19:09 俄罗斯之声 -
他跟欧盟唱反调:应该降低中国电动车关税
2024-03-12 19:03 新能源汽车 -
“中国出口激增,美欧想阻止,但已无能为力”
2024-03-12 17:41 外媒看中国 -
“岸田文雄敦促中方立即撤销”,外交部表态
2024-03-12 17:39 福岛核泄漏 -
印度政府要求中国手机厂商做这三件事
2024-03-12 17:15 龙象之间 -
匈牙利对中国有关商务人士签发长期签证,外交部:欢迎
2024-03-12 16:42 -
美国防预算首次单列台湾地区,我外交部回应
2024-03-12 16:07 中美关系 -
汪文斌回应日媒:二者有本质区别,这是一个常识
2024-03-12 16:03 福岛核泄漏 -
外交部:中菲在南海不存在领土争议
2024-03-12 15:59 南海局势 -
“台湾地区嫌犯将被遣返至中国大陆”
2024-03-12 15:55
相关推荐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256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评论 372“断供”阴影下,国产操作系统的破局时刻 评论 124“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评论 202特朗普故弄玄虚称“和某大国达成协议”,就这? 评论 167最新闻 Hot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
印度称军事基地遭巴基斯坦袭击,巴方否认
-
特朗普:可能找中国帮忙
-
大搞家庭式腐败,甘肃省原副省长赵金云被决定逮捕
-
盖茨怒怼:马斯克就是在杀死儿童
-
微软总裁瞎操心:不让员工用DeepSeek
-
特朗普:美国与乌克兰达成稀土协议
-
特朗普祝贺:历史性时刻,美国的莫大荣耀
-
100多架飞机大战后,印巴局势怎么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