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宁:中国投资者胆子大,因为政府兜底?
关键字: 担保隐性担保政府兜底e租宝股市中融信托事件·累计投资金额超过700亿元的e租宝倒掉了,如果你是投资者,你会怎么办?你是否会这样?
·刚买不到一个月的楼盘被宣布每平米降价5000元,你会怎么样?
·A股5000点买入,目前跌到只有3000点了,你又会怎么样?
上述图片里的新闻并不罕见,可能有人觉得不可思议,也有人会觉得理所当然。
那么,人们为什么觉得投资亏了要找政府出面,房价跌了就要去讨说法,而股市跌了要抗议证监会?这一切都是因为各行业背后政府提供的“隐性担保”——老百姓相信,一切损失会有政府来卖单。
隐性担保到底有何利弊?又将如何影响中国未来的经济?朱宁教授在其著作《刚性泡沫:中国经济为何进退两难》中给出了详细阐述。
无人问津的违约事件
2014年1月,市场普遍意识到,由中国中融信托发行的一款信托产品面临即将违约的风险。这款产品在发行之初是为了支持山西一家一度非常成功的煤矿企业——山西振富能源公司。在之前的两年中,山西振富能源公司曾经通过中融信托公司和中国工商银行分三次发行了总计30亿元人民币的信托产品。资金的主要用途,是在逐渐上涨的煤炭价格的牛市中,进一步扩大公司在煤炭领域的产能。
在能源价格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逐步攀升的大环境下,山西振富能源公司的经营情况一度非常良好。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还曾经一掷千金地为自己的女儿操办了奢华的婚礼,此事引起过媒体的广泛关注。但是,随着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的退出和全球能源价格的下滑,该公司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随之受到极大的影响。
有趣的是,和西方的债务违约事件会立刻吸引广大投资者关注的情况不同,这一违约事件在中国投资者心中却并没有激起太多的涟漪——中国的投资者看上去比海外的投资者要镇静得多。这并不是因为中国的投资者信奉儒家或者道家的精神而显得神闲气定,或是具有国际投资者所不具备的风险承受能力。恰恰相反,这只是因为中国投资者对于中国的债权人和债务人在债务违约过程中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拥有更清楚的了解和认识。中国投资者在面对违约事件时,之所以表现得如此沉着和冷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经济和金融体系里广泛存在着“隐性担保”。也就是说,因为有人会为违约而埋单,所以投资者大可不必担心自己的投资和资金安全。
果然,随着时间的推移,中融信托和中国工商银行最终达成协议,联合山西省政府一起来解决这一信托产品所面临的困境。
在之后的一两年当中,“中融信托事件”逐渐成为信托行业一个普遍的现象,然而这一事件之所以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是因为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整个信托行业第一次出现产品面临违约的情况。而中融信托和中国工商银行如何解决这一次债务违约,影响着中国的影子银行行业今后的发展和稳定,也为大家如何看待中国信托行业今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先例。
中国的影子银行
在此之前的几年里,中国的影子银行,特别是信托产品和银行的理财计划,向投资者发行了大量高息的投资产品(年化收益率往往在10%以上)。值得指出的是,由于监管机构对于银行贷款的要求,很多通过影子银行借款的企业,都来自于煤炭、钢铁、水泥等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或者是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这类难以通过传统银行进行融资的企业。在过去几年,那些许诺高回报的信托产品计划,曾经成为中国金融体系最重要的增长点,不但承担了很大比例的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同时也承担着大量传统行业、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融资需求。
这些信托产品和银行发行的理财计划之所以有吸引力,不仅因其在一个低利率的市场环境下提供了高额的投资回报,同时也因为投资者认为这些产品非常安全。很多投资人甚至认为,这些产品的安全性和银行存款本身的安全性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虽然这些产品的说明书里明确表示银行不会对这些产品的投资安全负责,但是很多投资者依然认为,中国的监管体系和银行出于对自身声誉的关注,最终是会对这些产品的投资安全负责的。
以中融信托的这款产品为例,中融信托和工商银行通过承诺9.5%~11.5%的年化收益率向其高端客户发售和能源企业有关的信托产品。很多投资者在获得比银行存款高2~3倍的投资收益的同时,其实在认购产品的过程中,通过产品的说明书也清楚地意识到这一产品背后所隐含的风险。
但是,聪明的投资者们同时意识到,一旦这类产品真的出现违约而如果他们对这种违约行为进行投诉和抗议的话,那么信托公司和银行这样的金融机构出于监管的约束和对自身声誉的考虑,一定会尽其所能地用自己的资金来保证客户的资金安全和投资回报。
这种隐性担保的现象看起来只是出现在中国的信托行业,但其实在信托行业之外的中国经济和金融体系里非常普遍——比如中国的房地产行业。
不能亏损的购房者
中国的房地产行业也存在类似的“隐性担保”现象或者说相信“隐性担保”的现象。购房者相信中国政府一定会保证他们的投资可以获得丰厚的收益,如果因为房价下降而导致他们蒙受损失的话,他们一定不会善罢甘休。国内曾经多次发生购房者高价买房之后,因为开发商降价,而在售楼处进行示威,甚至劫持售楼人员,破坏售楼处的现象。因为这些房地产投资者清醒地知道政府不会对他们的抗议坐视不管,而一旦政府出面,开发商一定会给政府个面子,给自己个说法。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小婷
- 最后更新: 2018-10-04 10:27:11
-
老板世界首富,员工却领补助!现在要加薪了
2018-10-04 09:16 -
IMF: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中占比继续上升
2018-10-03 08:13 -
全世界都在“喜迎国庆”!灾后日本急盼中国游客
2018-10-01 22:31 日本 -
居民存款增速下滑至7%左右 中国人为啥不爱存钱了?
2018-10-01 15:24 中国经济 -
新个税法对境外人士是否有优惠?官方回应
2018-09-30 21:30 -
德国保险巨头报告:全球中产壮大 中国占据半数
2018-09-30 20:19 -
华海药业回应“遭欧美进口禁令”:仅川南生产基地受影响
2018-09-30 17:09 医学 -
上海通报P2P案件进展 四家平台在列
2018-09-30 13:59 依法治国 -
瓜子二手车综艺广告被法院叫停 两纠纷电商发声明火药味浓
2018-09-30 10:45 -
“万达红领巾”事件被立案调查
2018-09-29 22:50 -
不是光刻机!外媒称TCL欲10亿美元购荷兰ASMI子公司股权
2018-09-29 22:05 科技前沿 -
美欧同日对华海药业含致癌物降压药下禁令
2018-09-29 17:28 医学 -
当万科高喊“活下去!”
2018-09-29 17:03 中国房市 -
接近央行人士:纸币发行增速或将放缓 但不具消失条件
2018-09-29 10:48 -
马斯克硬抗美证监会,拒绝和解方案
2018-09-29 09:03 新能源汽车 -
赵薇哥哥套现股票,半天就跌了2亿
2018-09-29 08:43 股市 -
特朗普故意使绊, 世贸组织仲裁机构或将停摆
2018-09-28 20:31 -
外汇局:二季度证券投资净流入610亿美元 创季度历史新高
2018-09-28 18:51 中国经济 -
找回失落20年?日本股市创27年新高
2018-09-28 18:37 日本 -
暴跌近37%市值蒸发186亿背后,北汽蓝谷多项“依赖症”难治
2018-09-28 14:07 新能源汽车
相关推荐 -
升级!美防长撂狠话,胡塞:瞄准所有美军舰只 评论 62国安部曝光4名“台独”网军分子 评论 396“特朗普想搞新世界秩序,但美元要先遭殃” 评论 64“因为普京不喜欢”,特朗普将自家俄乌特使降格 评论 57英首相:向乌派遣维和部队的计划进入“行动阶段” 评论 442最新闻 Hot
-
升级!美防长撂狠话,胡塞:瞄准所有美军舰只
-
美方直说了:做好“割地”准备吧,加入北约也没戏
-
怕美国针对,法国总理“窝里横”:欧盟这么搞不对
-
菲警方:若ICC需要,可配合逮捕杜特尔特盟友
-
方济各病重住院后的首张照片公布
-
马克龙“硬杠”:不需要俄方许可
-
“特朗普想搞新世界秩序,但美元要先遭殃”
-
“因为普京不喜欢”,特朗普将自家俄乌特使降格
-
欧尔班提要求:欧盟应驱逐索罗斯代理人
-
“美国无权决定伊朗的外交政策,那个时代在1979年就结束了”
-
美国靠不住,欧盟想要自己建
-
英首相:向乌派遣维和部队的计划进入“行动阶段”
-
“美国之音被噤声”
-
特朗普用18世纪“战时法律”驱逐非法移民
-
“特朗普认为南非政府反白人、反美以”
-
“看起来像战区”,龙卷风席卷美国多地致32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