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小明: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完成,英国会不会有一丝丝后悔?
最后更新: 2021-01-16 11:31:02所以,我认为,上诉机构功能恢复的前景很不乐观。中欧以及其它成员在世贸组织之外搞了一个临时上诉机构,有功效,但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由于美国和日本这两国贸易大国游离在外,临时机构的普遍性就差一点。
世贸组织的另一个职能——谈判,也乏善可陈。去年最有希望取得突破的谈判领域是渔业补贴,到了秋季,发达成员不同意发展中成员的提案,谈判被迫中止。数字经济谈判,原定于去年世贸组织贸易部长会议召开前取得实质性进展,到现在仍是八字没一撇。
观察者网:如果WTO的问题短期内无法取得妥协和共识,未来会不会有新的组织或区域性的贸易框架来代替WTO?
周小明:世贸组织看起来灾难沉重,有生存危机,但它并没有病入膏肓,我们可能平时对它的负面关注多了点。其实,目前还有20来个国家申请加入世贸组织。
世贸组织还会向前走,但会走得很艰难。它与区域性的贸易框架有很大不同。首先是规则有别。例如,CPTPP中有关劳工权益、国有企业和数据流通等规则,就不在世贸组织的规则里。其次,规则的适用范围不一样。世贸组织规则是全球性的,管辖167个成员,有普遍性。而区域性的贸易框架往往成员比较少,影响有限。RCEP只有15个成员,美加墨的FTA只管三个国家。
相对于双边贸易协定和单边主义,区域性贸易框架是一种进步, 但也有局限性。例如,CPTPP的贸易规则虽说是“进步的”, 但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却高不可攀,自然就曲高和寡。区域性贸易框架的某些规则最终可能会被世贸组织所吸收,成为全球规则。但这个过程将会相当漫长。世贸组织与区域性的贸易框架有点象两块互不交叉的水体,自成体系。区域性自贸协定的蓬勃发展是否会威胁到世贸组织的生存?还不至于。世贸组织的生存主要取决于自身,而不是其它组织。它同其它组织不存在竞争。就目前看,任何可能取代世贸组织的机构都还没有出现。
图自纽约时报
观察者网:拜登在西方被称为多边主义者。他曾多次表示,美国要重返多边机构。国内有评论认为,拜登当选,对中美经贸关系是利好,意味着在中美在国际上将有更多的合作机会。因此,国内有些人对中美经贸的关系的改善抱有一定期待。你是怎样看的?
周小明:对于“多边主义”,西方的理解同我们不一样。西方对“多边主义”的定义是,两个以上国家合作解决国际问题。就好比,英法军舰加入美国在南海进行“自由航行”在西方被视为多边主义行动。拜登所谓的“多边主义”对中国不一定是利好,鉴于其联欧抗华的意图,可能更多地体现为纠集盟国围剿、孤立中国。所以,拜登的“多边主义”非但不能增进中美合作,反倒可能加剧中美之间的冲突。他过去的多次演说表明,美国重返多边机构,为的是恢复美国在国际组织中的领导地位,以便在国际组织中重新称霸。它希望主导多边机构议程的设置,向其它国家发号施令。
在气候变化、传染病和反对国际恐怖主义等领域,拜登治下的美国可能同中国有较多的共同语言,中美两国有走到一起的机会。但是,我们必须警惕的是,美国可能会以合作为名,要求中国与它配合,听它指挥,把中国纳入它的轨道。
在中美合作中,我们要坚持以我为主,不应置自己于从属地位,成为为人做嫁衣的角色。同时要提防西方国家推卸自身责任、将负担转嫁于我们的企图。不言而喻,为全球提供更多公共品,是体现中国的大国担当、提高中国的国际威望所需要的,也是中国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应尽的努力,但要分清责任,量力而行。
比如,在气候变化问题上,我们很有必要坚持“共同但又区别的责任”原则,不能大包大揽。每当我听到英美人士夸中国能为世贸组织改革作出重要贡献时,总有一种被忽悠的感觉,甚至怀疑他们是不是希望牺牲中国的利益,来换取他们想要的改革。
在拜登时代,美国的对华贸易政策预计将呈现三个特点。首先,聚焦“结构性问题”。特朗普的惩罚性关税政策不但没能造成中国元气大伤,反而使美国企业和民众承受过重负担。可以预料,拜登入主白宫,惩罚性关税可能逐渐退居二线,“结构性”问题上升为华盛顿的优先事项,聚焦中国的“恶劣行为”:窃取知识产权、倾销补贴、强制性技术转让和国有企业。
其次,突出规则制定。拜登多次宣称,美国和盟友必须主导全球规则的制定。为了应对中国,欧美日在过去短短两年半的时间里开了七次部长会议,搞出了有关市场经济、国有企业和政府补贴等有关规则。同特朗普比,拜登更看重规则制定。在他眼里,制度安排是遏制中国发展的重要工具。因此,美国会千方百计排挤中国,牢牢把控全球规则制定权。今后几年,争夺规则制定权将成为中美博弈的又一重要领域。日内瓦很有可能将成为主战场。
再者,强化同盟合作 国内有评论认为,中欧投资协议的达成使美国联合盟友孤立中国的图谋胎死腹中。其实,投资协议谈成仅仅是中美博弈的一个回合。我们切不可低估美国联欧抗华的决心和能量。可以肯定的是,拜登政府会不遗余力地组织统一战线。过去几年,美国找我们茬,大多数情况下是中美单练,一对一,今后可能会是围攻,对此我们一定要有足够准备。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中方允许滞留在港口的部分澳大利亚煤炭清关? 外交部回应
2021-01-16 08:38 中国外交 -
官方公布孙杨禁赛判决撤销原因:仲裁员存在歧视
2021-01-16 08:06 观察者头条 -
美国新增确诊25.6万例、死亡4176例
2021-01-16 07:41 美国一梦 -
世卫:可能永远不会发现零号病例
2021-01-16 07:11 新冠肺炎抗疫战 -
“蓬佩奥事件”发酵,“美国之音”记者要求领导辞职
2021-01-15 23:15 美国一梦 -
“国会山沦陷时,他感觉自己被背叛了”
2021-01-15 23:11 美国一梦 -
美国男子用美国国旗打美国警察,被捕
2021-01-15 22:07 美国一梦 -
澳大利亚的“双标”,被本国专家扒得干干净净
2021-01-15 21:42 -
荷兰政府内阁宣布集体辞职
2021-01-15 21:42 -
巴西发现新型变异新冠病毒
2021-01-15 20:34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俄罗斯启动退出《开放天空条约》程序
2021-01-15 20:19 -
拜登开启“核动力”刺激,公布1.9万亿美元救援计划
2021-01-15 19:12 美国政治 -
那天,FBI恐怖分子监控名单上数十人都去了
2021-01-15 18:49 美国一梦 -
都快走了,他还想着对国会“使坏”
2021-01-15 18:31 特朗普 -
法智库做“白日梦”:一边限制技术转让,一边和中国做生意
2021-01-15 18:13 中美关系 -
芝加哥遇害中国博士追悼会:父母已抵美,诺奖得主中文致哀
2021-01-15 17:47 美国枪击案 -
苹果要花1亿美元帮助消除种族主义
2021-01-15 17:30 大公司 -
美政府炒“脱钩”,坑了在华欧企
2021-01-15 17:20 大公司 -
印尼6.2级地震已致34人死亡,当局警告或发生强烈余震
2021-01-15 17:19 地震 -
通伦当选老挝人革党总书记 习近平致电祝贺
2021-01-15 16:53 中国外交
相关推荐 -
“断供”阴影下,国产操作系统的破局时刻 评论 28“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评论 154特朗普故弄玄虚称“和某大国达成协议”,就这? 评论 160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评论 714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评论 159最新闻 Hot
-
100多架飞机大战后,印巴局势怎么走?
-
美国又炒作,我驻古巴大使发文驳斥
-
美英谈成了,“英国让步”
-
冲突愈演愈烈,莫迪首发声
-
“美国在欧洲的广泛军事存在并不是必然的"
-
印度两座水电站已重新开闸
-
“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
夸大对华关税效果,她被打假了
-
突发!巴称击毙约50名印士兵,印称摧毁巴第二大城市防空系统
-
弹射座椅大厂泄露了印巴空战战损“天机”?
-
巴总理:关键时刻,感谢“亲爱的兄弟”埃尔多安
-
日本地铁出现随机杀人事件,男子挥20厘米菜刀砍伤2人
-
“斯洛伐克几分钟前才被通知…现在知道国际政治是啥了吧”
-
“俄罗斯要价太高,但...”
-
乌克兰议会批准美乌矿产协议
-
“特朗普称要把这改叫阿拉伯湾”,伊朗谴责:我们也没反对阿拉伯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