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永年:这一点,是保障“下一个中国在中国”最有效的方法
华为“遥遥领先”的几点启示
今年提出了一个概念,就是中国要如何跨越“中等技术陷阱”,无论从供应链、产业链,还是价值链来说,我们都刚好处于一个中等技术水平,具有两个特点:
第一,从0到1的原创性思想少而又少,甚至没有。当我们说“中国制造”的时候,我们最多就是“中国组装”。所以,现在也有人在提倡要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智造”,就是要强调原创。
第二,从1到10的刻度里面,我们只做到了从4到7,8到10的少之又少。凡是能做0到1原创的,也可以做8到10的应用;但如果不能做0到1的原创,做4到7也就到顶了。
中国是向全世界开放的,体量巨大,进而成为各国资本和技术的首选。世界生产要素在中国得到有效“配置”,这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动能。不过,这也导致了一个致命的弱点,即中国的企业过度追求西方技术的应用和改进,而忽视了原创技术的投入和研发。因此,今天当美国用“国家安全”的理由对全球市场进行深度干预的时候,中国就面临被“卡脖子”和“脱钩”的风险。
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尽管我们应用了大量的美国技术,但是中国也是美国最大的应用技术市场,美国的企业在中国赚了多少钱,又反过来提高它的技术水平。日本韩国学习西方技术三十年以后,科技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转向原创。
实际上我们也是到了这个阶段。尤其是像华为,以前华为的态度就是我买就行了,那个时候没有考虑到国际地缘政治因素,冲突没有发生的时候,所有东西都可以在世界市场采购。但是当地缘政治冲突发生,被卡脖子的时候,没有技术就要死亡,企业就不得不自己去投入做了。
华为的“遥遥领先”说明了几个方面:第一,我们是具有韧性的;第二,我们是有创新能力的;第三,我们是可以赶得上甚至超过西方技术的。
所以我是觉得很多企业家现在有点悲观了,因为之前太顺利了,前面几十年国内的现代化跟国际层面的全球化是相向而行的,两股力量是朝同一个方向,互相强化互相促进的;但实际上从大历史来看的话,地缘政治跟技术发展是互相关联的。大部分企业家尤其制造业正在经历这个过程,所以我想有越来越多的企业会像华为那样,这既是个危机也是个机会。
中国怎么培养出“马斯克”?
我们非常需要有像马斯克、任正非这样的企业家。想要培养人才,高层次的开放很重要。就国际化而言,我们远远比不上纽约湾区跟旧金山湾区,外国人口占比达到40%,这40%表明这两个湾区的开放度,硅谷的外国人占60%,2/3以上的独角兽企业是第一代第二代移民创办的。
客观地说,“美国制造”不是美国人制造,是世界聪明人在美国制造。两个国家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在人才的竞争,美国本来就是一个移民国家,二战时吸引了大量的欧洲科学家,冷战时更是吸引了大量苏联、东欧的人才,用世界人才跟苏联竞争。我们要看到至少从二战以来美国一直是世界人才高地。像马斯克、乔布斯,都来自不同的文明,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区域。不同人才才能带来文化冲突,这是一种化学反应,化学反应往往能产生新的东西。同类人才更多的是物理反应,培养不出马斯克、乔布斯。
我们现在的人才观其实有很多的错误导向,比如一定要有个两院院士、一定要有一个帽子。马斯克、乔布斯有任何的帽子吗?我们现在的人才几乎是用政策的方式,由公务员官僚机构来定义的人才,但在美国,只要是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就是人才。
中国是世界上产业最齐全的一个国家,各个产业里面都有人才载体。下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不仅要有好的政策,还要去行政化,行政和政治的东西对人才的使用会有很多的限制。我们要有意识地构建很多的人才载体,如果没有人才载体,即使有了好的政策,人才也没地方去。
所以首先我们的人才观一定要改变,不是说人才就一定要是两院院士,或者一定要有帽子;第二就是人才吸引要跟你的经济科技科学发展结合起来。从大方面来说,我觉得我们需要做基础科研的人才,还需要能够把基础科研转化成应用技术的人才,尤其是企业界的工匠人才。
面对当下瞬息万变的国际环境,“中国为何”已经成为国际政治的一个重大问题。我们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读懂中国”事业的重大意义,而“解释中国”是“读懂中国”的基础,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任重道远。基于这一信念,郑永年教授最近出版了《中国叙事》这本书,书中通过对长期研究基础的“非学术”表述,让我们充分认识到,只要我们有意识,解释中国不仅是必须的,也是可能的。
- 原标题:郑永年:我对当下形势的判断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全球高管看上海丨什里蒂·瓦德拉:上海的活力,是我们在中国发展的助推器
2023-10-28 09:03 老外在中国 -
百姓话思想|什么是中国汽车设计师最闪亮的时刻?
2023-10-28 08:58 百姓话思想 -
重庆两家民营医院涉嫌骗保3.3亿元,警方抓获143人
2023-10-27 20:21 保险 -
崔天凯:拆城中墙易,拆心中墙难
2023-10-27 19:28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习近平主持会议
2023-10-27 19:16 直击东北经济 -
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讣告:李克强同志逝世
2023-10-27 18:40 观察者头条 -
“新舟”60灭火机首秀
2023-10-27 18:16 航空航天 -
吴尊友因病逝世,享年60岁
2023-10-27 17:02 -
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易鹏飞被提起公诉
2023-10-27 15:14 廉政风暴 -
同一行程2辆出租车价格差33元?官方回应:司机使用计价器舞弊装置
2023-10-27 15:11 -
死刑!上海“瑞金医院持刀砍人”案宣判
2023-10-27 14:29 依法治国 -
取消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国家医保局辟谣
2023-10-27 14:03 -
中方特使:愿同沙方保持沟通,推动巴勒斯坦问题得到公正解决
2023-10-27 13:56 -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明年起施行,对大型平台有特殊义务要求
2023-10-27 13:54 关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 -
百姓话思想|把海上-163℃的核心技术握在自己手上
2023-10-27 10:13 百姓话思想 -
前9月全国规上工业企业利润降幅收窄至9%,制造业下降10.1%
2023-10-27 09:50 中国经济 -
国企老总敛财上千万,用“特长”临摹领导签字……
2023-10-27 08:36 廉政风暴 -
李克强同志逝世
2023-10-27 08:23 -
国家安全部:警惕一些境外SDK背后的“数据间谍”窃密风险
2023-10-27 07:53 网络安全 -
为何在国企建立人武部?国防部解答
2023-10-26 17:26 国企备忘录
相关推荐 -
强硬反制!中方对美所有进口商品加征84%关税 评论 1021“遭反对后,特朗普考虑放宽对中国船只收费” 评论 209“苹果遭背叛!之前让迁出中国,现在又整这死出…” 评论 161美防长又抹黑,我使馆驳斥 评论 96最新闻 Hot
-
美防长扬言:不想与中国开战,但考虑在巴拿马驻军
-
李兆基将安葬于故乡广东顺德
-
说好的“帮助”,结果却是没有一家美国科技公司能幸免
-
“全球超半数船队对美国却步,亚洲买家避开美农产品”
-
打痛点,欧盟准备的反击瞄准美国“红州”
-
“国际地缘政治秩序正崩溃,美国号令别国的时代终结”
-
“遭反对后,特朗普考虑放宽对中国船只收费”
-
离大谱!特朗普经济顾问:建议各国直接给美国开支票打钱
-
特朗普吹嘘:我一威胁征100%税,台积电乖乖就范
-
“非常严重的科学事件”,美国又对华下黑手
-
“特朗普可能最先低头”
-
同时换掉心脏和肝脏,台湾歌手TANK发声:感谢祖国
-
美媒警告特朗普:关税换不来尊重
-
“中国已占上风,但美国仍有优势”
-
“苹果遭背叛!之前让迁出中国,现在又整这死出…”
-
内斗升级!“问关税怎么办,四个人四个说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