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宇燕、李稻葵、魏建国:疫情后多久破除对全球化的误解?最快半年
最后更新: 2022-06-20 10:25:57主持人:刚才您也谈到债务问题,其中也有部分跟主要央行的这个货币政策也有关系,那对于中国来说,它现在应该怎么去处理自己的货币政策?
张宇燕:货币政策它是根据本国的情况。通货膨胀现在起来了,那么它必须得处理了。我们看到拜登把美联储主席和财政部长都叫到白宫去,就商量解决这个问题。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最近已经改口了,她去年九月份讲不能做过度反应,今天的说法就变成了“物价稳定是我们最终的目标、最高的目标”,现在已经在做这个事儿了,她这个政策调整是无疑的。
我们中国要根据自己的国情来制定宏观政策。当然了,必须得考虑到它的实际情况,比如现在美元升值、汇率变化、接下来的问题就是什么呢?我们出口情况会好一些,但是进口的成本要上升,那么是不是对我们的通货膨胀有影响?是不是会有输入型的通货膨胀?
所以,我觉得这些问题我们都要综合考虑,考虑到就业增长、进出口包括汇率通胀等等这些,综合考虑来制定我们的这个(政策),不能叫美国带了我们的节奏。但是我们要把它的这个政策调整引起的负面效应给它最小化,我觉得这是我们的宏观政策目标。
主持人:所以也不能单纯地说应该宽松或者说紧缩是吧?
张宇燕:对。
主持人:还是要灵活一点。
张宇燕:对,关键就要根据中国的具体的情况,而且所有的政策我觉得有一点就是时机非常重要。一件事儿什么时候做,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当然了,还有力度也很重要,我觉得这三件事儿要同时通盘考虑。如果你要做几件事儿的话,还有个顺序,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这个顺序(sequence)也很重要。所以我想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没有简单的答案。
主持人:那我们也请李院长来回答一下,因为您去年年底分析全球经济的时候,举了一个例子说,这个世界经济可以分成三个国家,这三个世界一个是穷国,一个富国,一个中国。所以您现在怎么看这个问题?
李稻葵:刚刚二位讲得非常好了,我就讲一句话。当前西方国家经济周期跟咱们不太一样,它们的问题尤其是美国,简单地说是(经济)过热,它的失业率很低,通货膨胀很高。美国前财长萨默斯最近讲了,说根据历史经验(美国经济)肯定会出现硬着陆。另外他也讲了,他说现在美联储的政策着力不够,必须还要加码,利率要上升。利率一上升的话,经济肯定要进入衰退。
当地时间6月15日凌晨,备受瞩目的美联储加息落地,此前市场预测加息75个基点普遍成真,这也是美联储自1994年以来最大规模的单次加息。
我仔细分析,我觉得他这个说法还是比较实事求是的。所以他们的周期属于经济过热,经济过热怎么软着陆?需要逐步地加息,但是不能加太高。
我们的问题是疫情的反复,导致我们现在经济运行的强度有所下降,所以千万不能搞混了。宇燕所长说得非常好,魏部长刚刚也讲得非常好,我特别同意,唯一补充的就是要做好防火墙的工作,不要因为美国的利率上升,我们的货币政策(就)略有点儿放松,那么这样资金就往外走,冲击了我们的货币政策独立性,这个可能需要进一步地加强。
主持人:我们回到最后一个问题,问一个很多用户特别关注、然后现在也炒作特别火的一个话题:越南制造或者说印度制造未来能不能取代中国。
张宇燕:我觉得越南制造、印度制造,总体来讲它们的制造业进步提升比较快。我觉得作为中国,应该有一个大国心态,就是看到这些原来制造业不如我们的,现在慢慢赶上来了,我们应该持欢迎态度。反过来讲,我们要感到竞争压力,市场份额也好,价格竞争也好,都有压力。但是这个(压力)也促使我们投资、技术进步等等,这方面我们要下更大的力气,我想这个对我们还是有意义的。
那么另外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就是他们是增长很快,但是总体来讲,中国制造业的位置还是在这儿,因为越南制造业的出口,这两年百分之几百的增长率,那么即使到了今天,它的规模也就是中国的1/8,份额还是相对来讲小。
除了量以外,还有一个质,就是说这个制造业的技术含量,这个东西要特别关注,比如出口,哈佛大学增长实验室的一项新研究,以2019年出口的复杂度来衡量,中国在全球排名第16位,两年前是19,美国排在第11位。我们现在虽然可能份额少了,越南的增速快了,但是我们这个复杂度、我们出口产品的质量技术含量,甚至是利润,这一块我觉得这个可能更重要。
再有一个,中国是一个大国,我们国内的统一的大市场做好了,我觉得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
主持人:那请魏部长最后给我们讲讲。
魏建国:首先,我不太同意一些专家学者称越南目前整体的进出口超过中国这种说法。第二,我也不太同意越南这样做可能是因为美国还有其他一些欧洲(国家),包括日韩在后面煽风点火,跨国公司采用一些手法转移在中国的投资所造成的结果。
我个人认为,在中国跟越南的比较之中,一定要看它为什么提出这个问题,提出这个问题的背景,我认为背景最主要是两点。
第一,它们认为中国目前不是世界工厂,或者说从世界工厂落后了,而越南会成为逐渐替代,这个是他隐藏在后面的一句话,这是关键。
第二,它们(认为)中国目前的劳动力成本上升了,不仅劳动力成本上升了,城市的环境,背后的营商环境、投资环境,甚至是整个的基础设施、供应链、产业链不行了,那么对你未来其他国家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可能不太好,应该投到东南亚、投到越南、马来西亚,甚至是印尼,这是两个背后没有说出来的原因。
其实我在商务部工作时专门搞“走出去”的。越南整体吸收的外资,最多的不是美国,是日本,而且更多的还有韩国。中国也有,排老四。
中国的低端产业要不要转移出去?我个人认为,中国中西部地区很多产业需要这种东西。我们跟越南至今可以说在人口红利、劳动力成本红利方面,是不如人家,但是我不同意中国的一些产业因为劳动力成本工资上涨,就把这些移出去。
我反过来问一句,德国工人是我们工资的六倍,美国工人是我们的九倍,人家照样出来搞制造业,不要说美国和德国了,就日本和韩国照样出来搞,照样有,为什么我们不能?
里面有两个原因,我认为一个是劳动效率问题,我们要比劳动效率,效率是中国最好。给上海出一个题目,上海在当天晚上夜里12点之前,不仅能拿出整体方案,而且能把各级都给你搞好,因为中国上海长三角附近有成千上万个工厂在承接这一套。同样的题目,在越南不要说当天了,中午发这个东西,一个月也拿不下来,因为它不可能有中国这种配套的东西。
未来疫情过后,一个国家能不能够发展,制造业能不能上升,最后能不能承接疫情过后的制造业人才、资本和技术的东移,关键在你的效率。
但是我们从外贸来讲,从老的外贸叫“广大上青天”,广州、大连、上海、青岛、天津,但这五个里面现在有三个出局了,青岛、天津、大连出去了。那么广州、上海上来了,现在它整个可以说是德国的三倍。整个的广州包括深圳,是巴伐利亚州一个州。
深圳也好、上海也好、广州也好,因为疫情出现一个特殊情况,而这个特殊情况恰恰又被这些跨国公司、西方媒体抓住了,那么他们就开始渲染。他们的目标一石三鸟,就是一打中国;第二,今后没有投资了;第三,把越南扶持起来,搞一个竞争项。
很多人担心,就问我中国这些低端产业要不要转移出去?我跟其他人不一样,我认为不要。未来还有三到五年,中西部地区完全有可能承接这些产业,只不过我们对接得不好。所以我觉得以后我们用三到五年的时间把中西部提高一下,跟越南相比,同样有竞争性。
再加上我们的一带一路打通,通过中欧班列,然后通过南沙目前所形成的自贸区,套成一个链,以国内市场为主体,国外市场相互支持的两个市场格局就形成了。不要仅仅看到(当下),也不要因为越南这个情况就激怒到我们。
我相信大家一定会看到,整体的中国经济,可以说在第三季度会出现反弹。这个反弹会确保我们今年的任务目标,那就是GDP5.5%得到实现,而且不仅能够实现5.5%甚至超过,这个是我们心中的大局,也是我们心中的目标。在这点上面,我觉得比越南单靠进出口这块更加珍贵一些。
- 原标题:美国“印太经济框架”是围堵中国?经济学家这么说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张红日 
-
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力保不再发生“拉闸限电”现象
2022-06-20 07:27 电力改革 -
离开紫光集团后,75岁坂本幸雄再到中企任职:人生最后一份工作
2022-06-19 16:33 观网财经-科创 -
河南新财富集团被查:实控人国籍已迁往国外,曾行贿2300万
2022-06-19 10:11 依法治国 -
最后一次巴菲特午餐,1.28亿
2022-06-18 15:59 观网财经-海外 -
原副市长谈深圳出口被越南超越:越南人均收入是我们的1/10
2022-06-18 14:27 观网财经-宏观 -
温州“大招”:首套房首付比例20%,可3年还息不还本
2022-06-18 10:59 观网财经-房产 -
国产操作系统推“鸳鸯火锅”平台,可如“原生”运行Windows应用
2022-06-18 10:43 观网财经-科创 -
郑州人口流失279多万?假的,还比去年多了66.36万人
2022-06-18 08:55 网络谣言 -
数字货币危机远未结束:又有重要贷款方冻结提款
2022-06-18 08:35 观网财经-金融 -
全球首创!智算网络正式上线
2022-06-17 19:57 观网财经-科创 -
最高补贴10万元,呼和浩特出台高校毕业生租购房补贴政策
2022-06-17 19:34 观网财经-房产 -
格力地产董事涉嫌泄露内幕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2022-06-17 19:20 观网财经-房产 -
俄罗斯股市下周起可交易港股股票,腾讯阿里首批登场
2022-06-17 19:12 观网财经-金融 -
大战再起?京东:考虑推出外卖服务
2022-06-17 17:48 观网财经-互联网 -
索尼造车落地,游戏机订阅模式或将迁移至汽车业务
2022-06-17 17:29 观网财经-汽车 -
研究显示:比特币早期比想象中更中心化、更脆弱
2022-06-17 16:47 观网财经-海外 -
日本批准台积电建厂计划 最高补贴4760亿日元
2022-06-17 16:45 大公司 -
日本汽车产业工人纷纷“被休假”,怎么回事?
2022-06-17 16:24 观网财经-汽车 -
1-3月全国累计支出低保462.1亿元
2022-06-17 15:40 扶贫攻坚战 -
日本央行硬刚空头:维持10年期国债收益率目标0%
2022-06-17 15:35 观网财经-海外
相关推荐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评论 87“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评论 81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评论 135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评论 151“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211最新闻 Hot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
“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
又作妖,美议员要提案强制英伟达芯片植入定位系统
-
“普京接受了邀请”
-
特朗普暗示:他俩可以接班
-
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
威胁美国后又滑跪,日本财长:不抛美债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