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章永乐:报道中国疫情,西媒一边无限转进,一边以快打慢
最后更新: 2021-12-02 15:38:22三、关于“普遍性”的话语斗争
为什么在一个信息传播如此便利的时代,许多欧美主流媒体仍然坚持给涉华疫情报道加上“灰黑滤镜”?关键似乎并不在这些媒体是否实践了自我标榜的“新闻专业主义”。给涉华疫情报道加“灰黑滤镜”,本质上是维护欧美对自身道路和制度的普遍性的信念的内在需要。
如果承认中国在不改变自身道路和制度的前提下同样可以建设一个繁荣、发达的现代国家,那就相当于承认可以用很多把钥匙打开同一个锁,西方发达国家掌握的钥匙也只包含局部真理,它们并不具有不言自明的“教师爷”地位。这对于一些“好为人师”的西方发达国家来说,是很难接受的。
更何况,这绝不仅仅是个面子问题、感情问题。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维持自己的“教师爷”形象,关系到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比如,许多欧美奢侈品是在中国代工,其生产成本低廉,超额利润主要靠品牌溢价,而这种品牌形象,是建立在西方发达国家对自身道路和制度的普遍性形象的营销之上,一旦“高大上”的形象崩溃,就可能会向着成本价直线跌落。
至于金融资本的运作,更依赖对于人心预期的操控。如果人们对于美国的未来信心下降,美元的霸权也就会加速失落,通过美元霸权收割全球“韭菜”的常规操作,也就日益难以运行下去。
“奥密克戎”来袭的消息,重创金融市场。
因此,疫情爆发以来,欧美政界与舆论界很多精英人士思考的根本不是联手建设“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而是时刻绷紧政治斗争这根弦,把抗疫想象成捍卫其固有的道路与制度普遍性的斗争,一定要阻止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道路与模式在疫情持续期间获得更大的影响力。
之所以对中国要“严防死守”,据说是因为中国的政体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是天生有“原罪”的“威权主义”,所以中国越发展,就越威胁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界定的“世界和平”。但是,沙特是专制王权统治,美国与其多年亲密合作;上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了,叶利钦按照美国顾问意见推行“休克疗法”,美国仍然对俄罗斯步步紧逼。可见美国还是根据国家利益的需要来使用意识形态工具。
将政体形式作为“普遍性”象征标记的话语在“冷战”时期登峰造极。冷战虽然已经终结,但冷战的思维方式与话语方式却从未终结。在美国,接连掌权的两届总统(特朗普与拜登)都出生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在冷战时期成长,在利益需要的时候,祭出冷战话语毫无障碍。
但是,给涉华抗疫报道加“灰黑滤镜”并不断“转进”,今天之我打昨天之我的脸,明日之我又打今日之我的脸,究竟会有什么效果呢?
这种做法让公共舆论空间充斥诸多垃圾信息,对于欧美国家的决策精英实际上具有某种“催眠”作用:它未能全面传递中国抗疫的经验,阻碍了西方抗疫人员及时从中国的抗疫过程中汲取有用知识,阻碍了决策精英做出更为全面的决策。
这对于欧美社会自身而言,实际上是一种损失。比如说,疫情爆发之初,中国强烈建议世界各国推广戴口罩,欧美发达国家的主流媒体却不以为然,有的甚至还加以嘲笑。美欧两年来官方统计的新冠死难者就高达两百万左右,可以让我们看到这种闭目塞听带来的代价之沉重。
不过,我们同时也要看到,欧美很少会有人认识到乃至承认这种损失的存在。甚至对于很多决策精英来说,防止中国被西方社会视为普遍性知识的来源,本身就是一个更重要的政策目标。而西方民众在过去潜移默化地接受了中国的负面“人设”,西媒频繁“转进”,让中国保持原有的“人设”,防止民众认识到世界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这在民众情绪波动较大的疫情持续阶段,更具有重要的“维稳”意义。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古代文明传统与近代以来的革命与建设经验中都富含这样的制度思想——它对用静态眼光看待“普遍性”保持警惕,更不会认为某种特定制度“放之四海而皆准”,因此也不会作茧自缚,让自己陷入一旦承认其他制度的正当性就会导致自身制度丧失普遍性的思想困境。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吴立群 
-
白俄放狠话:北约敢在波兰部署核武,就让俄核武回来
2021-12-02 12:41 欧洲乱局 -
奥密克戎“登陆”美国,道指一度下挫近千点
2021-12-02 11:0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韩国国安首长今访华,韩媒推测:将介绍半岛终战宣言
2021-12-02 09:58 三八线之南 -
金正恩:明年要继续开展不亚于今年的庞大斗争
2021-12-02 09:56 朝鲜现状 -
王毅:望埃塞俄比亚各方尽快停止冲突,中方愿发挥建设性作用
2021-12-02 08:31 中国外交 -
美国新增确诊154831例、死亡2038例
2021-12-02 08:28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美国出现首例奥密克戎病例
2021-12-02 07:04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外交部部长助理华春莹紧急约见日本驻华大使
2021-12-02 07:02 中国外交 -
抗衡中国?欧盟公布3000亿欧元“全球门户”投资计划
2021-12-01 22:37 -
欧盟10国发现42例奥密克戎,均为轻症或无症状
2021-12-01 22:13 -
日本在中美两头下注结果玩脱了…这部日剧拿捏了
2021-12-01 22:08 -
埃尔多安想当和事佬,扎哈罗娃:起不到任何作用
2021-12-01 22:01 -
币圈开始借“奥密克戎”割韭菜,连彭博社都看不下去了…
2021-12-01 21:13 -
太空行走推迟后,美媒又提到了俄罗斯“反卫星试验”
2021-12-01 21:10 航空航天 -
北约渲染10万俄军来袭,乌克兰半数军力在顿巴斯集结
2021-12-01 21:07 乌克兰之殇 -
英国国防部:允许艾滋病感染者入伍
2021-12-01 19:38 不列颠 -
美方拒绝出席,中方“感到遗憾”
2021-12-01 19:26 -
单日新增破5000、重症723,韩国医疗系统已“濒临崩溃”
2021-12-01 17:5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俄外交部:在莫斯科工作满3年美使馆雇员必须离境
2021-12-01 17:53 俄罗斯之声 -
外交部:安倍晋三,胡言乱语
2021-12-01 17:00 观察者头条
相关推荐 -
特朗普竟对中国征收34%“对等关税” 评论 0解放日?“对于市场而言这是‘屠戮日’” 评论 19“世界变了”,加拿大汽车零部件巨头瞄准中国市场 评论 26“中国对美反制,巴西看到了机会” 评论 36“众叛亲离!要是再发生911,谁还同情美国人?” 评论 217最新闻 Hot
-
特朗普竟对中国征收34%“对等关税”
-
又改了!特朗普对中国小包裹下手
-
特朗普官宣,道指期货重挫超1000点
-
美财长威胁上了:别急着报复
-
解放日?“对于市场而言这是‘屠戮日’”
-
交割日已到,香港各界再批:长和“卖港”不得人心
-
鲁比奥警告欧盟:不要将美国排除在外
-
又摊上事了,这回还有华尔兹
-
“世界变了”,加拿大汽车零部件巨头瞄准中国市场
-
德外长插一脚:美乌能不能签,先得给欧盟“掌掌眼”
-
候任美军参联会主席炒作:若与中国打持久战,我们还有很多不足
-
知名华裔教授失联两周?“异常而危险的信号”
-
“中国对美反制,巴西看到了机会”
-
共和党人也不满关税,“长期来看,我们都会死”
-
韩网民强扯“中国间谍”喊美军介入,驻韩美军急了
-
美国航运巨头发话:我们有很多中国船,这钱得美国人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