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维为《这就是中国》第269期:中国强势反制裁
【圆桌讨论】
主持人:刚才两位老师都给出了演讲,张老师一开始说到了反制裁这个概念,之所以现在美国敢制裁我们,我们就会去反制裁它,是因为我们有了相当的科技成就的基础。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没有这方面的成就,我们可能在反制裁这个动作上会更谨慎。
张维为:我们多次提到过澳大利亚的一份ASPI报告,就是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这个所的背景有点复杂,非常反华。但它的报告,在科技产业方面,明确说在战略新兴产业方面的64个领域内,中国领先美国的是57个领域。后来我问了好几个专家,包括汪涛,我说它这个判断有没有言过其实,因为很多人说是捧杀。汪涛也说是靠谱的。我就说这些领域内我们都可以反制裁,我领先你了,对不对。现在你看第六代战机我们一飞出来,美国不吭声了。
主持人:我也可以举个例子,我前段时间采访的一个案例,是大家都很关心的脑机接口技术,大家一般认为这个技术美国是比较领先的,但是上海的一个科技团队跟华山医院非常有名的神经外科合作,让一名瘫痪患者通过脑电波,用一个气囊手套举起杯子喝了水,非常了不起的一个动作。当时我问科学家,我说您总结一下,中美两国在这个科技领域的不同,他说在基础研究方面,中美两国没有代差,这可能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因为一说到基础研究,往往大家认为基础研究美国领先,但在脑机技术这一块没有代差。他的第二句话,是系统集成美国会强一点,第三句话是应用层面中国非常强。所以,三个要素放在一起的话,可以说综合水平至少打个平手。这打破了很多人的概念。汪先生您再分析一下,比如最近一系列的中国的反制裁措施,有没有一些渠道已经反映出效果?
汪涛:事实上,美国刚开始发起贸易战、科技战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在制定这些政策,制定完以后,很多人觉得怎么没有用?
我想说第一点,我们制定这些反制裁措施,并不希望像美国那样,只是把它当成一种到处去招惹别人的工具,它一定是要达到一个很理性的目的。那么为什么选择镓和锗呢?这是非常巧妙的,因为我们要用这种制裁措施的话,就得让它真正有效;而且它可能有副作用,因为你这样做,别人就可能会找别的渠道。万一没达到效果,就会变成“偷鸡不成蚀把米”——事实上美国大量的制裁,造成的是这种结果。
主持人:从一年多前的管控到现在严禁,毕竟是隔了一段时间,有观点认为美国是不是也可以悄悄做很多因应的准备,储备一些材料。
汪涛:对,它是在应对,极力地想找别的渠道,但是镓这种材料是一种电解铝的副产品,你要提炼镓,得建大规模的电解铝产线。而生产电解铝极其耗电。再来,这个生产本身在国外就是下降趋势,因为都被中国占领了,中国的电力供应非常充足,这又涉及到新能源的问题。找这个切入点,是很巧妙的做法,它有效,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一定要长期有效,不能你制裁,别人找到其他渠道就能解决,是吧?所以我们现在的反制裁,这三个金属镓、锗、锑,是我们的占有量很大,别人很难替代。就像稀土几乎全产业链都在中国,我们不是漫无边际地找所有东西去进行制裁,因为有些你做不好的话,有可能导致产业链外流。所以我们的制裁是为了反制裁,并不是主动惹事,我们是为了让美国明白,他们很多人不了解今天的世界大变局,包括美国的政策制定者,还沉浸在黄粱美梦之中。
张维为:我们的决策,比美国的决策更加科学,更加精准。我们是民主集中制,做大量调研,最终的成果是“刀刀见血”,真是厉害。关于镓,我看90%是中国生产的,它是生产电解铝的附产品,铝产业非常耗电量,占中国整个发电量的6.5%左右,这个产量其它国家是不可能复制的。但美国没有这个东西,它所有的跟军工有关的半导体产品几乎都受到影响,这个反制裁是很厉害的。
你仔细看,我们当时也做了一些调研,几乎所有中国被美国制裁的企业,或将要被制裁的企业,或者可能要被制裁的企业,上面都有指示的,全部排查自己产品里面多少零部件,是哪个国家生产的,全都排查出来,然后推进国产替代,这是被逼出来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现在能够反制裁了,而美国没有什么办法。我们讲实事求是,这是非常宝贵的原则,中国的崛起就是靠这条原则,我们弱的时候、有很多不足的时候,我们承认这一切,同样,当我们取得巨大进步,很多地方超过美国的时候,我们也把成绩确定下来,这也是实事求是,否则就不是实事求是。
汪涛:因为美国逐步去工业化的时间太长了,导致它有很多供应链能力确缺失,包括美国的第六代战斗机,为什么它的研发一再受挫折?是因为相应的大上游配套的产业链,基本都不在美国了。
主持人:所以大家现在经常听到一个概念,叫中国有世界上最完整的工业体系、产业链,它其实是整个工业生产能力的集大成者,一个综合体现。
张维为:我就补充一点,最近马斯克和美国“红脖子”们开始争论了一个很尖锐的问题,对我们来说是是个很明白的问题,那就是美国需要大量的熟练技术工人,哪怕初级的技术工程师,现在找不到。怎么办?他说我们给签证,请外国的来,“红脖子”说不行,这个不能开放给外国人,不能给外国移民,这就成了争议焦点。这样的工程师,我们国内非常充沛,美国则严重短缺,导致美国即使有最好的图纸、最好的设计,也做不出来。
主持人:回到反制裁这个话题,其实最初的时候,大家听到“反制裁”这三个字很不习惯。但现在大家觉得就应该“以战止战”,就应该以这样反制裁的方式去遏制对方随随便便挥起的制裁“大棒”,从我们不熟悉这个工具,到我们学会用这个工具,到现在还用得挺好,这一路,我们的变化也挺大。
张维为:由量变到质变,这次很厉害,你看美国12月2日发布,我们12月3日就开始一连串反制裁,非常厉害,我觉得就应该这样,我们节目里早就讲过了,要给美国立规矩。
汪涛:实际上中国的实力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不是为战而战;中国一直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战则已,战则必胜。这一次的反制裁,足以表明我们有这个实力,包括生产设备、产业链我们都有所掌握了,才敢这么做的。
主持人:我们在解读反制裁这个动作的时候,其实看到的是我们自己的科技实力和这么做的底气,但归根到底它是一个工具。我们不是为反制裁而反制裁,而是我们自己在科技领域和产业方面的全方位发展,这是最重要的。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美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
2025-02-02 07:20 中美关系 -
美国宣布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征收25%的关税
2025-02-02 07:10 美国政治 -
澳总理最新涉华表态
2025-02-01 21:32 -
德国前总统克勒去世,曾多次访华
2025-02-01 19:55 德意志 -
他罕见“认错”:在这方面,我们一直站在历史错误一边
2025-02-01 19:23 观察者头条 -
“政治清洗”?数千名FBI特工被“拉清单”
2025-02-01 18:52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他写的这篇小作文,竟是英伟达市值蒸发6000亿美元的重要催化剂
2025-02-01 17:32 -
“‘斯托克戴尔’号舰员用五英寸炮击落胡塞武装无人机”
2025-02-01 14:58 -
他俩首会面,“谈了DeepSeek和AI芯片出口”
2025-02-01 14:25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石破茂:审视“日本为何发动战争”非常重要
2025-02-01 13:17 日本 -
美防长披露:撞机时,它正在演练秘密撤离任务
2025-02-01 11:57 -
美国一小型飞机坠毁,机上6人死亡,地面多人受伤
2025-02-01 11:26 美国一梦 -
马斯克对美国政府雇员下手了:后台访问权限被收
2025-02-01 10:27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特朗普来真的,加墨强硬回怼“关税大棒”
2025-02-01 09:24 观察者头条 -
针对以色列,英、法、德发布联合声明
2025-02-01 08:59 -
特朗普:2月7日将与石破茂会面
2025-02-01 08:45 -
美两机相撞坠河事故已打捞出41具遇难者遗体,直升机黑匣子已找到
2025-02-01 08:10 -
美国联邦政府大多数网站将暂停运行
2025-02-01 07:20 -
“美方主动提出”,马杜罗会见美国总统特使
2025-02-01 07:03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五角大楼下手,“有些员工为使用连上中国服务器”
2025-01-31 22:44 观察者头条
相关推荐 -
受不了特朗普,美财长打算“跳船”了? 评论 13全美数十万人涌上街头,“住手吧!特朗普” 评论 399“中方清单上的每一项,都瞄准要害” 评论 195“特朗普不代表所有美国人,请别报复我们州” 评论 315中柬云壤港联合保障和训练中心正式挂牌运行 评论 162最新闻 Hot
-
英方警告以色列:这不是对待英国议员应有的方式
-
时间定了!“C909将执飞越南国内航线”
-
全美数十万人涌上街头,“住手吧!特朗普”
-
泽连斯基准备用测谎仪“抓内鬼”
-
欧盟报复美国?西班牙和意大利跳出来反对
-
“中方清单上的每一项,都瞄准要害”
-
罕见!党内盟友与特朗普唱反调:明年我们可能面临“血洗”
-
“崇拜了美国这么多年,我们还能信什么?”
-
“特朗普不代表所有美国人,请别报复我们州”
-
中柬挂牌,洪玛奈感谢中国
-
特朗普转发“巴菲特支持特朗普经济政策”,巴菲特回应了
-
演都不演了,特朗普顾问直说:阿根廷得结束这份中国协议,不然…
-
中柬云壤港联合保障和训练中心正式挂牌运行
-
这一重大科研装置,成功部署!
-
美媒关注:辛辣回击特朗普关税,中国媒体用上AI歌曲和短片
-
特朗普再要求降息,鲍威尔:关税远超预期,再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