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维为《这就是中国》第252期:中国人生活水平的国际比较
丹尼尔·邓布里尔演讲
如果你对自己生活质量的看法与实际感受到的不相符时,你会怎样?
如果你追求那些所谓优渥生活的先决条件,即使这些对你日常生活幸福感的影响微乎其微,那又该如何?
大家好,我叫丹尼尔·邓布里尔,来自加拿大,自2008年以来就一直生活在中国。今天,我将和大家谈谈我对生活在中国与生活在西方的印象。
张教授在研究中国生活水平这个话题时,更多是采取了数据驱动的方法;而我将更多地从个人经历和具体事例的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
现如今,虽然每个国家都有其优势与劣势、长处与短处、好与不好的方面,不过想必你也能猜到,我在中国生活了16年,那么关于在中国的生活,我肯定有很多喜欢的地方。为了节省时间并直接切入主题,我将集中讲讲我喜欢中国的哪些方面。不过这样做可能会让人误以为我对自己的国家太过于严苛、批判,所以我再次强调:每个国家都各有利弊。
如果要我概括自己在中国生活的经历和印象,我会用“安全”、“便利”、“不断进步”、“充满机遇”和“响应迅速”这样的词。
生活在中国,很方便。日常用品价格不贵,而且很快就能送货上门。公共交通也在不断进步,无论是特定城市新增的地铁线路,还是横跨城市两端的新建数公里长的地下通道,亦或是如今总里程已经超过40000公里、而我刚来时几乎还不存在的高速铁路,都让人印象深刻。在我的家乡,要看到这样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简直是难以想象的事情。光是扩建现有的地铁线路、增加几个站点就得花上几十年,更不用说建造全新的线路了。
2024年9月13日,复兴号试验列车行驶在龙龙高铁梅龙段叶屋特大桥上。资料图:新华社
中国很安全。我很放心让我的孩子独自跨越城镇去见朋友,或者让他们自己打车。我经常不锁车门,自行车也不锁,就停在家门口。这些都是我已经习以为常的事情。只有当家乡的人提醒我他们对自己的财物或孩子的安全需要多么小心时,我才意识到我在这里的生活有多么安逸。
继续谈安全感这个话题,最让我松一口气的是,比如我在开车时,看到路上的警察再也不必感到紧张了。在西方,有很多滥用职权的警察,他们常常找机会挑人毛病,哪怕是最微不足道的错误。我在这里(中国)从未见过如此有针对性或小题大做的警察。
这里(中国)的政府也会非常迅速地响应民众的需求。他们一直在努力提高国家的发展水平和人民的生活质量。
我记得刚来中国的那几年,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卡车司机在高速公路上打瞌睡,结果导致了严重的事故。他当时过度劳累,但他也知道,如果驶入服务区休息,即使能找到停车位,第二天也会因为在高速公路收费区域停留过长时间而被额外收费。
那起事故之后,许多人对这些政策表示不满,因为这些政策迫使人们做出冒险选择,结果让道路上的每个人都处于危险境地。结果是越来越多的服务区建成,这些服务区都设有大型停车场,专供大型卡车停放,以便司机休息。与此同时,高速公路的超时收费政策也变得更加弹性灵活,只要出示服务区的收据就可以免除。
图为成德南高速公路金堂服务区“暖心之家”。资料图:新华社
还有很多其它政策的例子,这些政策或许在最初可能被人们接受,但是随着情况的变化或不满情绪的加剧,政府也做出了调整。
在试图弄清楚为什么这里(中国)的政府如此积极响应其民众需求,而不仅仅是出于服务人民的意愿时,我常常认为,与西方许多政府相比,中国的政府更有责任感。
当你发现西方的政府不履行承诺、成效甚微、发动战争,或者监管下的警察越权行事、日益军事化时,人们能够通过投票选出新政府来发泄他们的不满,之后他们就可以把所有旧问题归咎于前任政府。有时,这看起来就像是一个表面的“压力释放阀”,尤其是当你看到新政府也采取同样的做法,让你同样失望时,导致你在短期承诺的政府之间来回切换,陷入无休止的推卸责任和分裂的循环。
在中国,没有其他人可以责怪,他们没有说“哦,那是前政府的错”的借口。这是一个高度负责的体系,明确认识到他们的职责是为人民服务。
我住在中国,因为我感觉在这里更安全,这里的生活很方便,这里不断改善,这里有很多机遇,政府对人民的需求反应很迅速,规律性地做出重大政策改变以造福大众。同时也因为在这里,我感觉比其他地方更自由。
最后,我想鼓励海外观众以超越刻板印象、西方新闻和口号的目光来看中国。想想你自己的生活中有意义的自由、安全和进步到底是什么样子。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大众CEO最新表态:与其对华搞惩罚性关税,不如…
2024-10-06 08:38 观察者头条 -
“叙利亚已申请加入金砖”
2024-10-06 08:22 金砖国家 -
习近平同金正恩就中朝建交75周年互致贺电
2024-10-06 08:06 中国外交 -
新西兰海军一艘支援船搁浅
2024-10-06 07:11 -
“把中国人赶回国!”这则谣言遭日本警方数据“打脸”
2024-10-05 23:44 中日关系 -
“以军10月7日前后将扩大行动,包括对伊朗的报复”
2024-10-05 23:20 巴以恩仇录 -
拜登向习近平致国庆贺电
2024-10-05 21:05 中美关系 -
“拖欠工资、卸磨杀驴!”美特勤局面临20年来最严重人员流失危机
2024-10-05 20:43 美国一梦 -
以军首次袭击黎巴嫩北部,超20万人逃往叙利亚避难
2024-10-05 19:59 巴以恩仇录 -
他还在拱火!“以色列应该攻击伊朗核设施”
2024-10-05 19:41 美国政治 -
伊朗外长抵达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
2024-10-05 17:58 伊朗局势 -
纳斯鲁拉“潜在继任者”失联,以军称已身亡
2024-10-05 17:10 -
“感谢中国朋友,让人仿佛置身瑞士”
2024-10-05 14:58 观察者头条 -
美军方才反思:增兵中东是遏制战争,还是煽风点火?
2024-10-05 13:47 美国一梦 -
“俄罗斯将把阿塔移出黑名单,可合作打击极端组织”
2024-10-05 13:34 阿富汗 -
欧盟通过对华电动车征税提议,中国贸促会提出三个坚决反对
2024-10-05 11:31 -
中东将滑向全面战争?拜登:还有救,但…
2024-10-05 10:02 观察者头条 -
“跟中国打‘冷战’,欧洲经济要完蛋”
2024-10-05 09:34 -
大转弯!米莱对美恼火,向中国“求和”
2024-10-05 08:49 中国-拉美 -
“如果欧方的政治意愿只在口头上,很多事情就不好谈了”
2024-10-05 07:36
相关推荐 -
机器人国足能拿世界杯?这里也是中国科创的试验田 评论 61“特朗普都没见到,你就往中国跑?”,澳总理黑脸… 评论 70佩通坦被停职,泰国副总理出任看守总理 评论 251加拿大“怂”了,欧盟也要让步? 评论 97最新闻 Hot
-
“《新华字典》例句称小孩是累赘”再引争议,多方回应
-
英国乐队在音乐节上高喊“以军去死”,英美都“炸”了
-
多地宣布“解禁”中华田园犬
-
内塔尼亚胡证实下周访美,除了特朗普还要见他们
-
特朗普威胁后,日本表态
-
“70%的工人都走了,美国人又不愿意干,我们快破产了”
-
是否会驱逐马斯克?特朗普回应
-
电气化已落后亚洲,“大而美”法案或令美国雪上加霜
-
又闹翻了!特朗普喊话马斯克:补贴你拿的最多,DOGE应该查查
-
“特朗普都没见到,你就往中国跑?”,澳总理黑脸…
-
“在中国果断反制时,欧洲在为美国买单”
-
佩通坦被停职,泰国副总理出任看守总理
-
中国披露新型“石墨炸弹”?“可致目标区全面断电”
-
加拿大“怂”了,欧盟也要让步?
-
特朗普开炮:如果没有补贴,马斯克可能早就回南非老家了
-
荣昌区委书记高洪波回应带头下馆子:我们都不消费,民生就没有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