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维为《这就是中国》第241期:走出国门谈祖国统一
观众提问
观众:中国统一的问题,常被置于大陆与台湾的直接关系,或是中美互动的宏观视野下探讨。请问马来西亚华人社会能以何种方式参与并影响这一进程?同时,中国统一又将对他们产生哪些层面的影响?
张维为:我们在泰国期间,特意安排了一场工作晚宴,与泰国的知识界、政界精英及政府发言人进行坦诚地沟通。其中一个焦点话题便是统一后对泰国及其华人社会的影响。
我就举了一个例子,我说中国大陆与东盟通过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构建了统一大市场,实现零关税或极低关税;台湾目前尚在这一框架之外,而统一后,就可以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融入这一体系,这当中泰国、马来西亚及印尼的华人社会可以参与很多事情。这对台湾经济及东南亚经济而言,都是增量。
范勇鹏:统一大业是中国人民的事业,海外华人特别是马来西亚的华人,对中国的感情、对统一大业的支持,非常令人感动。在统一大业过程中,我觉得海外华人可以促进中国和他所在国的双边关系的发展,促进东盟地区的团结合作,在关键问题上对我们的统一大业做出道义支持和声。
再比如,现在所有的事情都会在互联网上有一个平行的“战场”,那么在互联网上,大家可以发挥华人的语言、知识优势,向世界解释台湾问题的来龙去脉、是非曲直,包括去反驳、反击一些不实的谣言或者一些破坏性的声音。
在马来西亚吉隆坡,马来西亚学生在“2019年留华高等教育展”上与中国高校代表交流。新华社
观众:作为通讯行业的从业者,因为工作原因,我与马来西亚华人接触较多,深感他们对自身身份的强烈认同。但是,因为我们在国内生活、在国内接受教育,我们很明显地感觉统一是历史必然;而海外华人,他们可能是不同的时期出去,这么多代的华人,他们接受的家庭理念和教育肯定都是不一样的,他们能不能够接受我们现在的这个想法?
张维为:这点不用担心,因为大国就是大国,我们对很多事情判断是在别人之前的,有些人一时不懂,但慢慢会懂起来。
你举马来西亚的例子,李强总理刚刚访问了马来西亚,双方签署的公报里边明确说了,马来西亚不仅承认“一个中国”,而且支持中国实现统一。我们跟俄罗斯的公报也是这样说的。所以你可以看到,这些政府比当地的众多民众看得更远。
而且,我们接触的马来西亚人,绝大部分都坚决支持中国统一,我坚信这些代表了马来西亚华人的主流。你当然会碰到只会用刀叉不会用筷子的华人,但这些不是主流。
范勇鹏:我相信海外华人肯定能够理解这样一个道理,我刚才也讲到了,从二战以来的各种国际法对台湾问题的定位是非常清晰的。另外还要看到一点,就是华人毕竟身体里装的是一个中华的灵魂。
张老师的“文明型国家”有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中国是一个古老的文明和一个现代国家的完美的结合。这些华人都是在这传承几千年的中国文化里生长起来的,所以他们大多数都会有一种观念,认为中国的伟大、崛起,对他们来讲是一个美好光荣的事情。所以我相信,大多数华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会毫不犹豫地站在中国、站在中华民族这一边。
另外,从现实角度来讲,确实咱们也要承认,在过去曾经有一段时期,我们也受到西方一些国家的孤立、包围,台湾毕竟曾有一段时间发展得还不错,所以可能导致一部分人觉得台湾发展得不错,台湾中华文化保留得也不错。实际上这样的观点今天越来越少,而且将来也会越来越少,甚至会消失。
因为但凡了解一点中国的,都会知道中国大陆今天内部的发展是什么样子的,再到台湾地区看一看台湾是什么样子,相比之下能看到中国的文化现在爆发出的生命力。毫无疑问,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站在历史的一边,站在光明的一边,站在正义的一边,所以他们一定会认同我们这样一个事业。
主持人:特别是从中华文化的角度来看,中华文化最重要的特质之一就是它有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所以您去观察台湾地区的中华文化,它可能还有一些符号,还有一部分内容;但是这么多年,如果他们始终在一个很窄的范围来理解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他们其实就背离了这种生命力。
所有人的情感都是互通的,就是希望祖国统一大业早日完成、台湾地区早日回归。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编造国外某武装发言人不实信息引热议,云南一网民被警方处罚
2024-07-13 23:10 依法治国 -
八所海事局:警告!北部湾海域有四艘沉船
2024-07-13 21:17 -
“348名参选人全部通过国安委审查”
2024-07-13 19:49 -
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张存浩逝世,享年96岁
2024-07-13 19:22 -
我军引导官兵将更多精力投入作战所需的综合身体能力训练
2024-07-13 17:15 习主席带领我们强军 -
中国规模最大天然铀产能项目“国铀一号”开工建设
2024-07-13 16:36 能源战略 -
“南海仲裁非法裁决根本不构成国际法,反而对国际法治造成冲击”
2024-07-13 11:33 南海局势 -
辽宁一市监局被指未到午休已集体离岗,官方:已进入问责程序
2024-07-13 11:05 基层治理 -
民航局:航空公司要避免关舱门后长时间机上等待
2024-07-13 10:35 -
中央网信办启动“清朗·2024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2024-07-13 09:53 -
男子持仿真玩具枪窜至某金店抢劫后逃离,警方通报
2024-07-13 09:35 -
彩钢棚坍塌致6死3伤,多部门发现问题仅口头提示整改…
2024-07-13 08:25 安全生产 -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石秀英离世,曾赴日参加证言集会
2024-07-13 07:47 -
夏粮产量再创新高,大面积单产提升是主因
2024-07-13 06:58 聚焦三农 -
国台办:刑事惩治措施只针对极少数“台独”顽固分子
2024-07-12 23:01 两岸关系 -
国防部:第十一届北京香山论坛将于9月举行
2024-07-12 15:17 -
男子拒服兵役被部队除名并被联合惩戒
2024-07-12 14:21 依法治国 -
今年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6.1%
2024-07-12 11:13 中国经济 -
“考古中国”4项最新成果:绍兴稽中遗址发现战国大型建筑基址
2024-07-12 10:42 考古 -
间谍用校园贷逼迫大学生窃取国家秘密,国安部披露细节
2024-07-12 08:24 国家安全
相关推荐 -
“如果处理不当,还有比美国衰退更可怕的事情” 评论 126回过味了?“不该抗中,是时候‘去美国风险’” 评论 102美业界“喊疼”:请中方“收回成命” 评论 350朝令夕改!“没人知道特朗普五天后的规定是啥样” 评论 243最新闻 Hot
-
“人人都想制造业回流美国,但没多少人想自己下工厂”
-
欧盟警告欧洲领导人:不准去!
-
为筹钱暗杀特朗普,美国一青少年枪杀父母,还打算逃到乌克兰
-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略萨去世,曾表示“美国将让位给中俄”
-
“美国,下三流做法”
-
克宫警告:此举必然导致局势升级
-
“不能太依赖美国,欧洲得买点俄气”
-
“仅靠美国?休想”
-
“抛售美债是对美国经济政策丧失信心”
-
“如果处理不当,还有比美国衰退更可怕的事情”
-
“哈马斯愿释放所有以色列人质,但有个前提”
-
“印度这行业要玩完了”
-
回过味了?“不该抗中,是时候‘去美国风险’”
-
“豁免是对中国实力的认可,不豁免更是机会”
-
“离了中国货,清凉一夏都难…”
-
“还跟我提投资?等美国稳定了再说吧”
-